三国隐侯 第230节
“周仓……”
宁容走到一半,突然转身叫道。
“哎……”
周仓答应了一声,瞬间却看到你宁容似笑非笑的神色。
“陆甲!记住了,你是陆甲!看看你枯黄的头发,凌乱的胡须,哪里有半点周仓的威武雄壮!”
宁容撇撇嘴,对于周仓现在这副模样很是满意,这也幸亏你白姑娘的艾草膏。
若是被白素素知道宁容把她幸幸苦苦配置的艾草膏全部摸在周仓的脸和头发上,不知道该做何感想。
呃!
周仓……哦!不!现在是陆甲。
陆甲揉揉自己一头乱糟糟的枯黄头发,又捏捏自己黄不拉几的脸色,一副营养不良的模样,看着确实没有自己之前帅气。
咳咳!
“记住喽!俺现在是陆甲!少爷是陆仁!咱们是陆家分支,是做药材生意的!”
周仓被宁容坑了一把,转身恶狠狠的盯着十个护卫说道。
“是,陆大哥!”
“嗯……”
周仓满意的点点头,这可是他央求少爷想出的绝妙主意,化妆成贩药材的生意人,偷偷潜入南阳郡。
至于为什么选择陆家?
呵呵!
陆逊跟随宁容时日已久,对于陆家的认识,应该算是宁容了解最多的大家族了,而且,陆家还是江东的世家大族。
况且,南阳郡一百多万人,每天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的好不热闹,宁容这十二个人掉进这片大海之中,连个水花都不会溅起来,所以说,袁术若是能够在百万人中找到他们,那宁容真要好好的向袁术讨教一番了。
不过,袁术找不到宁容,宁容想找袁术那就太简单了。
整个南阳城修建最豪华,最气派的府邸,就是袁术的官府。
以袁术南阳太守之位,后将军之尊,住这样的府邸已经算是僭越了,可是这年头,谁还管这些!
不过……
以府邸而观人,袁术其心不小矣!
第二百九十三章 预言家汉武帝
第二百九十三章 预言家汉武帝
后将军,是个极其大牌的将军,它的等级仅次于位在三公之上的大将军和等同于三公的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在整个大汉王朝武将体系中,是排名第五位的将军。
曹操上窜下跳,拼死打伤的征战沙场,又是灭帮助汉室黄巾贼,又是敢冒天下之大险刺杀董卓,很是陈留起兵,发布诏书,汇集十八路诸侯营救天下。
如今,更是出兵东郡,荡平兖州,提兵二十余万,麾下数郡之地,也算是一方不可小嘘的诸侯。
可是呢?
也只是个镇东将军的位置,就这曹操等人也是欣喜若狂,终于得到朝廷的正式认可了。
然而,人家袁术就对此不屑一顾,区区一镇东将军就让那曹阿瞒如此高调的酬天谢神,真是鼠目寸光。
袁术看不起曹操那自然是自己有所倚仗,出身四世三公的袁家,作为袁家的嫡长子,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这些不用说,就能把曹操的出身给拍死。
而且,袁术自身也是腰大腿粗的诸侯,占据南阳之地,北接豫州,西连河内,就是南边的刘表都是对他避其锋芒。
横跨三州之地,麾下精兵三十余万,人口数以百万计,更兼粮草丰富,府库充实,若不是孙坚遇害,只怕袁术此时正是高枕无忧,笑看天下了。
袁术麾下能征善战的大将有几人特别突出。
比如,作为此次攻打陈留的第一路大军统帅上将纪灵,六十五斤的三尖两刃刀,舞动起来那也是虎虎生风的主,就连于禁的兵器只怕都没有他的沉重,可见此人力大无穷。
第二路大军的统帅大将张勋,运筹帷幄,统兵能力之强,是袁术阵营中屈指可数的将帅型统领。
其余各路的雷薄,陈兰,副将李丰,荀正等人,也是名噪一时的先锋之选。
文武相佐,方能定鼎天下,袁术麾下武将能力不凡,文臣谋士更是出众。
当然,袁术麾下文人虽多,最为得力的谋士却只有三人,心其中一人就是献计把吕布当枪使的杨弘,杨弘算是袁术的长史,主要负责辅佐袁术掌管兵马的之权,所以职权十分重。
另一个就是不怎么合群的阎象,他是袁术的主薄,官职虽然不大,可作为袁术的亲吏近臣,他的权力却是能参赞机要,主导南阳走向。
此人长的一脸哀愁,眉头深处总是有化不开的愁苦,仿佛袁术随时都会被人干掉似的,简直就是袁术的眼中的障碍物,每每出出谋划策,总是说的袁术怒气横生。
有道是良药苦口利于病,这句话放在此人身上真是对极了,虽然每次阎象都不讨人喜,可是最后总能证明,阎象是对的!就比如这次,吕布察觉出来袁术的险恶用心,直接来了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袁术傻眼了,僵局就在眼前,一个弄不好腹背受敌,此时还是阎象谋略周祥,首先建议和曹军化干戈为玉帛。
因为他看的出来,曹操并不想打仗,最起码刚刚打完兖州的曹操现在不会挑起战争,一个瘦小子突然吃成个大胖子,总有些消化不良的时候。
无疑,阎象的眼光很老大,他看的很准,宁容等人的计划也是休养生息,可是,自己兴师动众的出动大军,若是徒劳无功,那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
袁术虽然听从了他的建议,不过却给自己留了一个后手,没有足够的利益,他不甘心就此退兵。
最后还有一个人,此人虽然计谋不出众,才华也是靠边站的主,可是袁术对此人却是深信不疑,依为左膀右臂,因为此人便是袁术侄子袁胤。
当然,据宁容打听到的消息,袁术阵营中其实还有一个特别厉害的谋士,名叫袁涣。此人的才能不下于阎象,且常有奇思妙计,按理说和阎象正好能够辅佐袁术。
然而,这个人却不得袁术信赖,颇让袁术忌惮,不过,此刻他并不在袁术的府中,而且隐居在徐州的某一处。
……
后将军,南阳太守府,袁术处。
袁术低头看着侄子袁胤递上来的纸条,只见这纸条之上抄录着这两日南阳街头巷尾传唱的儿歌:
高祖基业一朝尽,骗尽天下换新朝。
光武雄风徒奈何,阉人外戚乱朝纲。
东都大火烧龙脉,传国玉玺藏天机。
火德尽去土德续,天意如此谁能抗。
代汉之人当涂高,天下之主在淮扬。
这看似是一首儿歌,可它却更像是一段谶语,尤其是最后那半句话,‘代汉者当涂高’的言论,竟然事隔数百年又一次开始风传了。
袁术熟识汉家历史,垂头细想着,上一次出现这句话是什么时间来?
对了!
这句话是汉武大帝曾经说过的一段预言!袁术身体一阵颤抖,脸色激动的有些不正常的潮红。
汉武帝那是何人?对于整个大汉朝而言,不亚于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般的存在,数遍历代的帝王,提起这位老祖宗,无不躬敬有礼,谦逊有加,与有荣焉的样子。
若说高祖奠定百年之基业,那汉武帝就是强盛了大汉百年之国运,终其一生南征北战,威压四极,荡平寰宇,天下为尊!可以说,此人真正做到了宇内六合八荒吾为尊的强横姿态。
如此让后辈子孙敬仰的一位帝君,又加上后世子孙历代帝王的不断推崇,汉武帝就像是神人一般,他的话自然也就是至理名言,不可侵犯的。
“汉有六七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
汉武帝曾谓对群臣,感叹过如此一句话,然而就是这句束之高阁的一句话,百年之后竟然在光武帝刘秀身上应验了。
袁胤悄悄抬头,望着低眉凝神的袁术仿佛在小声嘀咕着什么。
“汉有六七之厄!六七可不正是十三吗?西汉传到第十三朝之时,果然发生了王莽叛乱,那句……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不正是光武帝刘秀重整旧山河,恢复大汉江山吗!”
“那……”
想到这袁术突然一哆嗦,紧紧的攥着那轻飘飘的纸条。
“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那岂不是说……汉家天子最多只能有四十二个皇帝!嗯……当今天子……四~四十二……”
袁术面色涨红的盯着自己的手指头,两根手指头颤抖的俏立着。
第二百九十四章 谶语的合法化
第二百九十四章 谶语的合法化
“叔父……叔父……”
袁胤轻声唤道。
“啊?”袁术一愣赶紧回过神来,瞅着袁胤的脸是越看越欣喜。
袁胤才能不足,却很会谈袁术开心,平日私下里,总是叔父这般的称呼,以显示亲切之情,在外人面前却是主公般尊敬,以维护袁术的威严。
是以,袁术对于自己这个侄子也很是看重,有心要把他留给自己的儿子使用。
“胤儿,这儿歌……你怎么看?”袁术心中窃喜,嘴上却是浑然不在意的模样。
“叔父,这正是天意所归啊!昔年武帝谶语此言,前汉果然立足十二朝发生了王莽叛乱之事,如今前后两汉加起来足有二十四朝,四十二位汉家帝王!正应了武帝之言!汉家江山将会被人取而代之啊!”袁胤满脸兴奋的悄声解释道。
“侄儿正是看到民间谶语再出,感到此事事关重大,这才匆忙来禀告叔父。”
袁胤一脸兴奋的对着袁术讲道,露出了恰到好处的讨好笑容。
宁容走到一半,突然转身叫道。
“哎……”
周仓答应了一声,瞬间却看到你宁容似笑非笑的神色。
“陆甲!记住了,你是陆甲!看看你枯黄的头发,凌乱的胡须,哪里有半点周仓的威武雄壮!”
宁容撇撇嘴,对于周仓现在这副模样很是满意,这也幸亏你白姑娘的艾草膏。
若是被白素素知道宁容把她幸幸苦苦配置的艾草膏全部摸在周仓的脸和头发上,不知道该做何感想。
呃!
周仓……哦!不!现在是陆甲。
陆甲揉揉自己一头乱糟糟的枯黄头发,又捏捏自己黄不拉几的脸色,一副营养不良的模样,看着确实没有自己之前帅气。
咳咳!
“记住喽!俺现在是陆甲!少爷是陆仁!咱们是陆家分支,是做药材生意的!”
周仓被宁容坑了一把,转身恶狠狠的盯着十个护卫说道。
“是,陆大哥!”
“嗯……”
周仓满意的点点头,这可是他央求少爷想出的绝妙主意,化妆成贩药材的生意人,偷偷潜入南阳郡。
至于为什么选择陆家?
呵呵!
陆逊跟随宁容时日已久,对于陆家的认识,应该算是宁容了解最多的大家族了,而且,陆家还是江东的世家大族。
况且,南阳郡一百多万人,每天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的好不热闹,宁容这十二个人掉进这片大海之中,连个水花都不会溅起来,所以说,袁术若是能够在百万人中找到他们,那宁容真要好好的向袁术讨教一番了。
不过,袁术找不到宁容,宁容想找袁术那就太简单了。
整个南阳城修建最豪华,最气派的府邸,就是袁术的官府。
以袁术南阳太守之位,后将军之尊,住这样的府邸已经算是僭越了,可是这年头,谁还管这些!
不过……
以府邸而观人,袁术其心不小矣!
第二百九十三章 预言家汉武帝
第二百九十三章 预言家汉武帝
后将军,是个极其大牌的将军,它的等级仅次于位在三公之上的大将军和等同于三公的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在整个大汉王朝武将体系中,是排名第五位的将军。
曹操上窜下跳,拼死打伤的征战沙场,又是灭帮助汉室黄巾贼,又是敢冒天下之大险刺杀董卓,很是陈留起兵,发布诏书,汇集十八路诸侯营救天下。
如今,更是出兵东郡,荡平兖州,提兵二十余万,麾下数郡之地,也算是一方不可小嘘的诸侯。
可是呢?
也只是个镇东将军的位置,就这曹操等人也是欣喜若狂,终于得到朝廷的正式认可了。
然而,人家袁术就对此不屑一顾,区区一镇东将军就让那曹阿瞒如此高调的酬天谢神,真是鼠目寸光。
袁术看不起曹操那自然是自己有所倚仗,出身四世三公的袁家,作为袁家的嫡长子,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这些不用说,就能把曹操的出身给拍死。
而且,袁术自身也是腰大腿粗的诸侯,占据南阳之地,北接豫州,西连河内,就是南边的刘表都是对他避其锋芒。
横跨三州之地,麾下精兵三十余万,人口数以百万计,更兼粮草丰富,府库充实,若不是孙坚遇害,只怕袁术此时正是高枕无忧,笑看天下了。
袁术麾下能征善战的大将有几人特别突出。
比如,作为此次攻打陈留的第一路大军统帅上将纪灵,六十五斤的三尖两刃刀,舞动起来那也是虎虎生风的主,就连于禁的兵器只怕都没有他的沉重,可见此人力大无穷。
第二路大军的统帅大将张勋,运筹帷幄,统兵能力之强,是袁术阵营中屈指可数的将帅型统领。
其余各路的雷薄,陈兰,副将李丰,荀正等人,也是名噪一时的先锋之选。
文武相佐,方能定鼎天下,袁术麾下武将能力不凡,文臣谋士更是出众。
当然,袁术麾下文人虽多,最为得力的谋士却只有三人,心其中一人就是献计把吕布当枪使的杨弘,杨弘算是袁术的长史,主要负责辅佐袁术掌管兵马的之权,所以职权十分重。
另一个就是不怎么合群的阎象,他是袁术的主薄,官职虽然不大,可作为袁术的亲吏近臣,他的权力却是能参赞机要,主导南阳走向。
此人长的一脸哀愁,眉头深处总是有化不开的愁苦,仿佛袁术随时都会被人干掉似的,简直就是袁术的眼中的障碍物,每每出出谋划策,总是说的袁术怒气横生。
有道是良药苦口利于病,这句话放在此人身上真是对极了,虽然每次阎象都不讨人喜,可是最后总能证明,阎象是对的!就比如这次,吕布察觉出来袁术的险恶用心,直接来了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袁术傻眼了,僵局就在眼前,一个弄不好腹背受敌,此时还是阎象谋略周祥,首先建议和曹军化干戈为玉帛。
因为他看的出来,曹操并不想打仗,最起码刚刚打完兖州的曹操现在不会挑起战争,一个瘦小子突然吃成个大胖子,总有些消化不良的时候。
无疑,阎象的眼光很老大,他看的很准,宁容等人的计划也是休养生息,可是,自己兴师动众的出动大军,若是徒劳无功,那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
袁术虽然听从了他的建议,不过却给自己留了一个后手,没有足够的利益,他不甘心就此退兵。
最后还有一个人,此人虽然计谋不出众,才华也是靠边站的主,可是袁术对此人却是深信不疑,依为左膀右臂,因为此人便是袁术侄子袁胤。
当然,据宁容打听到的消息,袁术阵营中其实还有一个特别厉害的谋士,名叫袁涣。此人的才能不下于阎象,且常有奇思妙计,按理说和阎象正好能够辅佐袁术。
然而,这个人却不得袁术信赖,颇让袁术忌惮,不过,此刻他并不在袁术的府中,而且隐居在徐州的某一处。
……
后将军,南阳太守府,袁术处。
袁术低头看着侄子袁胤递上来的纸条,只见这纸条之上抄录着这两日南阳街头巷尾传唱的儿歌:
高祖基业一朝尽,骗尽天下换新朝。
光武雄风徒奈何,阉人外戚乱朝纲。
东都大火烧龙脉,传国玉玺藏天机。
火德尽去土德续,天意如此谁能抗。
代汉之人当涂高,天下之主在淮扬。
这看似是一首儿歌,可它却更像是一段谶语,尤其是最后那半句话,‘代汉者当涂高’的言论,竟然事隔数百年又一次开始风传了。
袁术熟识汉家历史,垂头细想着,上一次出现这句话是什么时间来?
对了!
这句话是汉武大帝曾经说过的一段预言!袁术身体一阵颤抖,脸色激动的有些不正常的潮红。
汉武帝那是何人?对于整个大汉朝而言,不亚于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般的存在,数遍历代的帝王,提起这位老祖宗,无不躬敬有礼,谦逊有加,与有荣焉的样子。
若说高祖奠定百年之基业,那汉武帝就是强盛了大汉百年之国运,终其一生南征北战,威压四极,荡平寰宇,天下为尊!可以说,此人真正做到了宇内六合八荒吾为尊的强横姿态。
如此让后辈子孙敬仰的一位帝君,又加上后世子孙历代帝王的不断推崇,汉武帝就像是神人一般,他的话自然也就是至理名言,不可侵犯的。
“汉有六七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
汉武帝曾谓对群臣,感叹过如此一句话,然而就是这句束之高阁的一句话,百年之后竟然在光武帝刘秀身上应验了。
袁胤悄悄抬头,望着低眉凝神的袁术仿佛在小声嘀咕着什么。
“汉有六七之厄!六七可不正是十三吗?西汉传到第十三朝之时,果然发生了王莽叛乱,那句……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不正是光武帝刘秀重整旧山河,恢复大汉江山吗!”
“那……”
想到这袁术突然一哆嗦,紧紧的攥着那轻飘飘的纸条。
“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那岂不是说……汉家天子最多只能有四十二个皇帝!嗯……当今天子……四~四十二……”
袁术面色涨红的盯着自己的手指头,两根手指头颤抖的俏立着。
第二百九十四章 谶语的合法化
第二百九十四章 谶语的合法化
“叔父……叔父……”
袁胤轻声唤道。
“啊?”袁术一愣赶紧回过神来,瞅着袁胤的脸是越看越欣喜。
袁胤才能不足,却很会谈袁术开心,平日私下里,总是叔父这般的称呼,以显示亲切之情,在外人面前却是主公般尊敬,以维护袁术的威严。
是以,袁术对于自己这个侄子也很是看重,有心要把他留给自己的儿子使用。
“胤儿,这儿歌……你怎么看?”袁术心中窃喜,嘴上却是浑然不在意的模样。
“叔父,这正是天意所归啊!昔年武帝谶语此言,前汉果然立足十二朝发生了王莽叛乱之事,如今前后两汉加起来足有二十四朝,四十二位汉家帝王!正应了武帝之言!汉家江山将会被人取而代之啊!”袁胤满脸兴奋的悄声解释道。
“侄儿正是看到民间谶语再出,感到此事事关重大,这才匆忙来禀告叔父。”
袁胤一脸兴奋的对着袁术讲道,露出了恰到好处的讨好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