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生意人

唐朝生意人 第970节

李之的话立时让太平兴奋起来“这么说,二十几年后,你走了还会有机会来找我?”

“嗯,”李之的手指刮了一下她的鼻子,“说不定我们的孩子没等长大成人,我又会出现了,那时候我可是个半仙,在这个世界走一遭,看谁敢招惹你跟孩子们!”

太平噗地乐出声,“那你答应给我孩子了?说话可要算数!”

李之正色回道“孩子可不是我一人说了算的,我可以给,不是还有个你接收不接收的问题不是?”

太平羞笑着躲开他被子里的手,勉强压制住心头火热,说起道

“你还没告诉我今后要怎么做呢!若依你的第一条验证事件,是不是储君上位后,就把韦皇后的父亲韦玄贞破格提拔?我母亲为何对此忌讳莫深?”

“因为韦玄贞姓韦,韦氏家族早在西汉时就开始崛起,这么多年后,早成了气候。自魏晋以来,这个家族就一直在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唐建立后,也受到了唐王室的重视,作为武氏的皇太后,会容忍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被李姓所笼络?”

唐代的韦氏家族人口繁庶、宗支歧分,其中大的脉派至少有十余个,此时还未成为皇后的韦妃

就出生于韦氏家族的一个脉派。

目前任相的韦待价,也是韦氏人,其他还有十余人官晋四品以上,并通过联姻方式与王室结成了紧密的政治联盟。

武后如何能眼见得又有一位韦氏无端崛起?而那人又是李显的老丈人。

而且李显的心思,她这个做母亲的最是了解,一旦继位成功,便会迫不及待,开始大力提拔外戚韦氏,韦玄贞的破格提升,就发生在他册立韦氏为后的同一天。

况且李显的肆无忌惮,着实怒恼了武后,要知道,从普州参军的任上提拔为豫州刺史意味着什么?那可是一下子就从一个正九品的小官火速蹿升为从三品的刺史。

更恶劣的是,就在韦玄贞被擢升为刺史仅仅数天之后,李显就忙不迭地要把韦玄贞调到朝中担任侍中。

那可是门下省长官,地位相当于宰相,不得不说,李显的这项人事调动,确实太过操之过急了。

原本就对韦氏家族深深忌惮的武后,李显再这般明目张胆的肆意妄为,不正好给了她废黜的借口。



于是,可怜又可恨的李显,在第一次登上皇位时仅仅不到两个月,就被他母后给废掉了,而且还被流放房州,继而被发配往均州,再然后又被迁回房州,可谓是颠沛流离。

但武则天的内心担忧不是没道理的,十年后李显再一次登上皇位,皇后韦氏的专权乱政就开始了,奢侈无度,干预朝政,预谋夺权,直至政变被诛。

当然后来的这些,李之不能讲与太平,只能日后一步步实现。

太平似有所思地道“你不说,我还真没注意到韦氏家族,此时想来,朝中似乎还真有不少人是这个姓氏!”

李之笑道“这些不是应该你操心的,你的首要任务是加强与皇兄李旦的亲近,还有几个月,他的第三子就要生了,你想办法与那个未出生孩子,建立起某种密切关系!”

经过这两天的接触,太平早已认同了李之的神奇,闻听此言,立时觉察出了什么“哥哥,你是说皇兄的第三子意义重大?”

李之点点头,也没摆出什么故作神秘的高深莫测状,“有些事我现在无法给出你合理的解释,这件事你不用着急,等第一件事验证了以后,你再想办法接近上去!”

太平笑了,“我与皇兄一直关系亲密,倒不用找什么借口。而且你的话,我不用经过验证,要我怎么做我照做就是!”

“你不怕万一我判断失误,枉费了一番心计?”

“现在鬼才相信是推断出来的,连一个尚未出生的孩子你都关注到了,可别告诉我,是你的另有感知!”

其实她心里明白着呢,太子李显当皇上没几天就被赶下台,皇兄李旦就会继位,那个时候再想与之亲近,就具有相当难度了。

且不论他本人怎生念想,便是一直虎视眈眈在侧的母后,会乐意她靠近上去。

唯有在李旦登基之前,就筑好良好根基,便是日后仍频繁走动,也能瞒过了母亲的关注,毕竟在此之前,她就是兴庆宫的常客了。

联想到此处,太平凝重地说道“哥哥,你昨日的提议我同意了,近段时间我就说服姑母,回长安城待上段时间,终南山翠微寺不仅是我婆婆念道之所,同样是个绝佳的避暑圣地,这理由一点都不突兀!”



第七百六十三章 未来的德妃窦氏

“哦?”李之大奇,“怎么觉得你转念间就想通了一些事?”

太平正色道:“多陪父亲一段时间固然紧要,但以他思路执行,亲情上的不舍,远不如日后李姓的再行崛起!我会利用皇兄登基前的有限时间里,抓紧时机与窦贵妃建立好关系,打算将她也拉到翠微寺待上段时间!”

窦贵妃就是李旦登基后被册封的德妃,李隆基的生母,也是除裴炎之外,李之想将之解救的目标之一。

此女八年后,因户婢团儿诬告她与皇嗣妃刘氏以厌盛巫蛊诅咒武则天,皇嗣妃刘氏和窦氏在嘉豫殿朝见则天皇帝,既退之后,同时遇害,甚至人们一直都找不到她们的遗体所在。

听到太平如此说道,他心里即刻有了决断,已经考虑到,让太平适时将此女解救出来,就能与李旦、李隆基之间,建立起牢不可破的关系了。

兴庆宫是长安城三大内之一,称为“南内”皇子李旦目前就住在那里,也是李隆基后来做藩王时期的府邸,亦为他成为玄宗后的开元、天宝时代的东土政治中心所在,更是其与爱妃杨玉环长期居住的地方。

正清文绮堂的最早库房就与兴庆宫一墙之隔,东市、西市门店均与之相距不远,李之对那里还是有些感情的。

“如此甚好!李旦这两日就会动身启程,你不妨在他临走前见上一面,询问些窦贵妃的身孕问题。”李之说出他的想法。

“阿耶告知皇兄我们的事,你认为是出于何种目的?”太平伏在他身上问道。

体味着自己胸前棉柔压迫,李之笑道:“皇上远比我们虑及周全,你没感觉到,李旦会是武后安排你二次婚姻的最佳挡箭牌?”

太平眼前一亮,却旋即暗淡下来,“那又如何?母后怎会听由他来安排我?岂不是阻断了她的心中打算?”

“政治联姻,武后将你嫁与武家的可能性最大,她的目的你承认也好,无视也罢,总之她是真的打算将你的未来有所寄托!但抛却李姓一系之外的其他姓氏,也有可令她不可忽视之人。”
首节 上一节 970/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血染长空

下一篇:万历159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