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生意人 第962节
借由十几二十年的短暂阵痛,却能保证大唐一直延续它的强盛与发展,更利用这段时期,让李姓后代真正成长起来,远比国势就此衰败要好得多。
一番解读之后,太平也逐渐清醒过来,已经与李之有了对话,虽然语气里仍带着三分抽噎:“你是说,皇上没有及时阻止的原因,是为了李唐的未来?”
李之吻去她眼角一抹湿润:“这也是我答应辅佐今后李姓势力的主要原因,你知我志不在凡俗世界,原本可以躲得远远的,只待实力达到,就能离开这里,远赴修真界!但皇上对李姓的忠诚赤胆打动了我,你要知道他如此做的后果,会是无颜面对地下的先帝与列祖列宗,于他而言,这是个耻辱!”
太平的哭声又起,不过这一次是为了她的父亲,那位眼见命不久矣,却情愿背负祖宗的责难,誓将李姓皇族长久盛衍下去的果决。
“现在我相信你不会干预政务了,原来母后的英才接轸可保大唐根基不至于过早败落,皇上也是因为此点,并未采取扼杀手段。”她说道。
第七百五十七章 刁蛮要求
“武后的治理天下能力我认同,但为了皇权稳固的不择手段,很令我不满。若无之前她百般欲将皇上逼迫着前往泰山证禅,皇上或许不会针对武家人如此狠厉,当时若是成行,你现在知道会意味着什么吗?”
见太平似乎是很不情愿的点点头,李之才接着道:“如此重患之体,能不能再返回来都是奇迹,那等极度屈辱之下,皇上可曾对武后动了杀机?这就是圣贤、枭雄之别,你今后跟在她身边尽受教化,我又怎能放心的下?”
“正文哥哥,那位道长是不是也掐念出我的最终结局?所以你才如此上心?”太平有此一问,表情里却无多少惊惧色,反而对李之的回答充满了期待。
李之并没有承认,但从侧面来描绘:“我说有些事不能提前给你说,并非你的凄惨结局,因为道长的神奇并非是万能的,零星的获知已经是泄露天机了!不过有人的确很悲凉,十几年的政权稳固的表面下,宫内却到处充斥着陷害与谋杀,绝非危言耸听!而你是我的女人,我不能让你有任何闪失!”
男人的话很干脆,不是甜言蜜语却足以胜似,引来太平嘤咛一声跌入怀里,状如饥渴的红唇,细细品过尚有一丝汗咸的脸颊。
但不等李之为之情动,她飞快抽离了身子,嗔中带笑:“我今天要听到更多,不然你休想再要了我!”
李之理解此女震惊后的预知后情的渴望,问道:“你还要知道些什么?刚刚我说过了,神奇并非是万能,你想听到更多,就是我的分析了。”
太平点点头,“我就想知道二位哥哥的未来处境。”
关于李显,李之尽可能笼统的一带而过,更不会讲那些细节问题,而是逐渐将话题引向李旦。
太平公主是历史上最霸道又最可悲的公主,这个女人骄奢淫逸,非常霸道,卖官敛财到了极致。
她的彻底滑向深渊,是在武则天将当时寡居的她改嫁予武攸暨之后。
这次婚姻被认为是武则天为了保护太平公主而采取的手段,她则在女儿第二次结婚的两个月后正式登基,太平公主因为成为了武家的儿媳而避免了危险。
为了促就此事,武则天派人把武攸暨的老婆给杀了。
于是太平公主顺利出嫁,可经这么一折腾,又是谋权,又是杀人的,结婚这件喜事也不那么喜庆了。
太平对这次婚姻,也没报多大希望,只要有争权夺利存在,感情无所谓了。
因武攸暨的性格谨慎谦退,她私底下开始养面首,工作上也成了冷血的政治动物。
那时武则天晚年,老了,糊涂了,所有在她身边的人,都在找出路,武家武承嗣这边也找上门来,他们需要的,就是太平以公主的政治身份,去监控武则天有什么动向。
太平公主就安排了许多宫女做内应,通报宫中情况,由这些宫女在内接应,宫外大臣们一拥而上,李显已经被人救出,安插在最需要他起作用的位置。
政变成功了,武则天退位了,这件事,对于发动政变的参与者有的是皆大欢喜,比如李旦成了安国相王,太平就成了镇国太平公主。
太平此时财富积累也得到了顶峰,可谓富可敌国。
紧接着李显的第二次登基,太平公主逐渐走到幕前,积极参与政治,她受到李显的尊重,一时间手中权势巨大。
但韦后与安乐公主乱权,唯惧太平公主多谋善断,趁太子李重俊谋反,想趁机陷害太平公主与相王李旦兄妹,遂诬告他们与太子同谋。
幸有主审官御史中丞萧至忠对李显流泪进谏,太平公主与李旦而得以幸免于难,但太平公主与安乐公主的敌对已明显白热化。
两年后,李显被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死,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皇后知政事,却欲立相王李旦参谋政事而不果。
于是太平公主派其子薛崇简与刘幽求,一起参与了李隆基等诛杀韦后的行动,清除了韦氏党羽,并亲手将李重茂拉下皇位,拥立相王李旦复位,是为唐睿宗。
太平公主因此番功劳而晋封万户,为唐朝公主权势之顶峰,屡立大功后,其权势地位更加显赫重要。
李旦经常同她商量朝廷的大政方针,每次她入朝奏事,都要和李旦坐在一起谈上一段时间。
有时她没去上朝谒见,李旦会派宰相到她的家中,征求她对某些问题的处理意见。
每当宰相们奏事的时候,李旦就要询问:“这件事曾经与太平公主商量过吗?”
接下来还要问道:“与三郎商量过吗?”
在得到宰相们肯定的答复之后,李旦才会对宰相们的意见表示同意,三郎指的是皇太子李隆基。
朝中文武百官自宰相以下,或升迁或降免,全在她的一句话,其余经过她的举荐而平步青云,担任要职的士人更是不可胜数。
由于太平公主的权势甚至超过了李旦皇帝,所以对她趋炎附势的人数不胜数。
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行、薛崇敏、薛崇简三人都受封为王。
她的田产园林遍布于长安城郊外各地,她家在收买或制造各种珍宝器物时,足迹远至岭表及巴蜀地区,为她运送这类物品的人不绝于路。
更是在日常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也处处模仿宫廷的排场。
李之就是把他所知道的,竭力控制在上述范围内,因为她落得个凄惨的家破人亡,就是这一些主因。
抛开具体事与具体人名讳,若想给太平公主编撰个周全也是不容易。
好在李之神念可随时感知她的心理变化,在其反应强烈时便装做两人间的探讨,伺机带引她思路去往某个方向,还是很管用的。
一番解读之后,太平也逐渐清醒过来,已经与李之有了对话,虽然语气里仍带着三分抽噎:“你是说,皇上没有及时阻止的原因,是为了李唐的未来?”
李之吻去她眼角一抹湿润:“这也是我答应辅佐今后李姓势力的主要原因,你知我志不在凡俗世界,原本可以躲得远远的,只待实力达到,就能离开这里,远赴修真界!但皇上对李姓的忠诚赤胆打动了我,你要知道他如此做的后果,会是无颜面对地下的先帝与列祖列宗,于他而言,这是个耻辱!”
太平的哭声又起,不过这一次是为了她的父亲,那位眼见命不久矣,却情愿背负祖宗的责难,誓将李姓皇族长久盛衍下去的果决。
“现在我相信你不会干预政务了,原来母后的英才接轸可保大唐根基不至于过早败落,皇上也是因为此点,并未采取扼杀手段。”她说道。
第七百五十七章 刁蛮要求
“武后的治理天下能力我认同,但为了皇权稳固的不择手段,很令我不满。若无之前她百般欲将皇上逼迫着前往泰山证禅,皇上或许不会针对武家人如此狠厉,当时若是成行,你现在知道会意味着什么吗?”
见太平似乎是很不情愿的点点头,李之才接着道:“如此重患之体,能不能再返回来都是奇迹,那等极度屈辱之下,皇上可曾对武后动了杀机?这就是圣贤、枭雄之别,你今后跟在她身边尽受教化,我又怎能放心的下?”
“正文哥哥,那位道长是不是也掐念出我的最终结局?所以你才如此上心?”太平有此一问,表情里却无多少惊惧色,反而对李之的回答充满了期待。
李之并没有承认,但从侧面来描绘:“我说有些事不能提前给你说,并非你的凄惨结局,因为道长的神奇并非是万能的,零星的获知已经是泄露天机了!不过有人的确很悲凉,十几年的政权稳固的表面下,宫内却到处充斥着陷害与谋杀,绝非危言耸听!而你是我的女人,我不能让你有任何闪失!”
男人的话很干脆,不是甜言蜜语却足以胜似,引来太平嘤咛一声跌入怀里,状如饥渴的红唇,细细品过尚有一丝汗咸的脸颊。
但不等李之为之情动,她飞快抽离了身子,嗔中带笑:“我今天要听到更多,不然你休想再要了我!”
李之理解此女震惊后的预知后情的渴望,问道:“你还要知道些什么?刚刚我说过了,神奇并非是万能,你想听到更多,就是我的分析了。”
太平点点头,“我就想知道二位哥哥的未来处境。”
关于李显,李之尽可能笼统的一带而过,更不会讲那些细节问题,而是逐渐将话题引向李旦。
太平公主是历史上最霸道又最可悲的公主,这个女人骄奢淫逸,非常霸道,卖官敛财到了极致。
她的彻底滑向深渊,是在武则天将当时寡居的她改嫁予武攸暨之后。
这次婚姻被认为是武则天为了保护太平公主而采取的手段,她则在女儿第二次结婚的两个月后正式登基,太平公主因为成为了武家的儿媳而避免了危险。
为了促就此事,武则天派人把武攸暨的老婆给杀了。
于是太平公主顺利出嫁,可经这么一折腾,又是谋权,又是杀人的,结婚这件喜事也不那么喜庆了。
太平对这次婚姻,也没报多大希望,只要有争权夺利存在,感情无所谓了。
因武攸暨的性格谨慎谦退,她私底下开始养面首,工作上也成了冷血的政治动物。
那时武则天晚年,老了,糊涂了,所有在她身边的人,都在找出路,武家武承嗣这边也找上门来,他们需要的,就是太平以公主的政治身份,去监控武则天有什么动向。
太平公主就安排了许多宫女做内应,通报宫中情况,由这些宫女在内接应,宫外大臣们一拥而上,李显已经被人救出,安插在最需要他起作用的位置。
政变成功了,武则天退位了,这件事,对于发动政变的参与者有的是皆大欢喜,比如李旦成了安国相王,太平就成了镇国太平公主。
太平此时财富积累也得到了顶峰,可谓富可敌国。
紧接着李显的第二次登基,太平公主逐渐走到幕前,积极参与政治,她受到李显的尊重,一时间手中权势巨大。
但韦后与安乐公主乱权,唯惧太平公主多谋善断,趁太子李重俊谋反,想趁机陷害太平公主与相王李旦兄妹,遂诬告他们与太子同谋。
幸有主审官御史中丞萧至忠对李显流泪进谏,太平公主与李旦而得以幸免于难,但太平公主与安乐公主的敌对已明显白热化。
两年后,李显被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死,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皇后知政事,却欲立相王李旦参谋政事而不果。
于是太平公主派其子薛崇简与刘幽求,一起参与了李隆基等诛杀韦后的行动,清除了韦氏党羽,并亲手将李重茂拉下皇位,拥立相王李旦复位,是为唐睿宗。
太平公主因此番功劳而晋封万户,为唐朝公主权势之顶峰,屡立大功后,其权势地位更加显赫重要。
李旦经常同她商量朝廷的大政方针,每次她入朝奏事,都要和李旦坐在一起谈上一段时间。
有时她没去上朝谒见,李旦会派宰相到她的家中,征求她对某些问题的处理意见。
每当宰相们奏事的时候,李旦就要询问:“这件事曾经与太平公主商量过吗?”
接下来还要问道:“与三郎商量过吗?”
在得到宰相们肯定的答复之后,李旦才会对宰相们的意见表示同意,三郎指的是皇太子李隆基。
朝中文武百官自宰相以下,或升迁或降免,全在她的一句话,其余经过她的举荐而平步青云,担任要职的士人更是不可胜数。
由于太平公主的权势甚至超过了李旦皇帝,所以对她趋炎附势的人数不胜数。
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行、薛崇敏、薛崇简三人都受封为王。
她的田产园林遍布于长安城郊外各地,她家在收买或制造各种珍宝器物时,足迹远至岭表及巴蜀地区,为她运送这类物品的人不绝于路。
更是在日常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也处处模仿宫廷的排场。
李之就是把他所知道的,竭力控制在上述范围内,因为她落得个凄惨的家破人亡,就是这一些主因。
抛开具体事与具体人名讳,若想给太平公主编撰个周全也是不容易。
好在李之神念可随时感知她的心理变化,在其反应强烈时便装做两人间的探讨,伺机带引她思路去往某个方向,还是很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