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生意人

唐朝生意人 第959节

这些事情自然不能讲与太平听,“其实这样也好,不身涉官场,就会清闲很多,再者你仍对其一往情深,我心里可是不太舒坦!”

太平显然很乐意李之有此态度,佯作愤怒道“你家里有好几位情深意浓的俊俏夫人,还不容我过些正常婚姻生活?而且,我可是想着多生几个孩子呢!”

李之笑道“孩子的事我怎么能干涉得了?要不这样,再给薛家生一个,也帮我生一个?”

太平羞笑道“我还真有过这个想法,不如一会儿就尝试一下?”

“我是不是要去功德林酒楼呆上一会儿?”

“嗯,你快去吧,我先去等着你!话说你的手段很高明啊,几件物件就把我们家驸马爷打发了,我们或许能多待上些时间!”

“驸马心思比较单纯,不过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更容易迷失在个人爱好里!”

“唉,我们不谈他了,你赶紧过去吧,我先找焦师爷说说渤海湾的事。对了,还没问你,渤海湾入股的事是真的?不是仅仅为了要我去陪你待上些时日?”

“是真的,但仅是一成,又不要你投入,帮我捋顺一下渤海湾沿途码头而已!”

“若不是为着遮掩耳目,正清文绮堂的一成份子我也想还给你。”

“那是,堂堂大公主还能缺了银子使?”

“这你就大错特错了,银子我还真不富裕,唐公主有食封不过三百五十户的惯例,而且不存在子孙袭封的问题,还不如一个五品官!”

若公主食实封,则公主薨乃停,是唐代袭封特权的特有标注,在待遇上公主远远不如诸王。

李之哈哈大笑“食邑与食封可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意义,而且若是我大唐前期,宗室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得利其食实封的收入,现在可不一样了!你看长安城几乎大小世家都在经商,你却能一句话招来银子无数。”

那时候可没有倒卖批文一说,但宗室子弟若想捞取外快,一样是一句话的事情。

“我不管,以后你得养着我,我家的驸马没这个能力,只能依靠你了!”太平此时哪里还有大公主的矜持,活脱一个刁蛮富家小姐。

李之正色道“到目前为止,我可曾主动前来讨过一回账目?因为对于你,我是充分的信任,需要多少你留出来就好!”

他的态度让太平公主极为满意,“我可不是那种贪图之辈,有你这句话就满足了,我只拿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若非为了薛家,我就要你帮我存起来了!”



第七百五十五章 快放下本宫

功德林酒楼,二层包间。

离其一行人尽皆在此,还有太平公主名下两人陪同。

伏辰见李之来到,高声说出一事:“老吴头去了外郭城外动北马坡村的纸坊!”

李之面露喜色,“他终于开窍了?好,好,不枉了马爷那一顿斥责!”

两日前,孙思邈特意将老吴头喊到一旁,针对他与羽灵姨一事,很是严厉的一番教诲,看来起了作用。

离其笑曰:“也是被俟老六与左三刺激到了,又眼看着伏辰与夏舒、老幺与庞盛儿好事将近,他能沉住气才怪!”

伏辰的脸皮要比左三薄很多,闻听此言,有些难为情道:“八字还没一撇,夏舒还在犹豫!”

“清绮她们没跟她讲?”李之奇怪道。

“夏舒本人是乐意的,就是她家里人不想让她远离长安城,在我看来,他们害怕由于自家女儿不在本地,一家人的生活就没有保障了!”伏辰的话里充满了无奈。

最早跟随李之的那些丫鬟们,不仅卖身契已经撕毁,更是给个人家里都做了妥善安排。

家在外地的,给房给地,家在长安城的尽数安排在正清文绮堂属下产业做事。

像是夏舒一家除她之外的四口人,均在老刘头的酒坊做事,并且她父亲还当着其中一个酒窖的工头。

由于古代长期处于比较严格的封建家长制统治之下,并受奴婢制度的影响,主雇间往往或多或少带有尊卑关系、主奴关系的痕迹,双方自愿结成的非等级雇佣关系也是如此。

生产性雇工有时还需从事一定的服役性劳动,长期雇佣关系一旦确立,他们中许多人的法律地位就发生变化,这就是长工,多订有契约,年满解雇。

酒窖的工头则是这些长工的头领,不属于等级雇佣的一般雇佣关系,而是在受雇时本着雇工自愿,可见正清文绮堂对夏舒一家的待遇是极好了。

但夏舒她们当年是以通房丫头签署的卖身契,这种身份的丫头很少能有独善其身者,被主人占了身子就是契约的一部分。

因而春柔、夏舒她们尽管很庆幸的赎回了身份,但名声已经彻底废掉了。

所以他们原来的住地左邻右舍都知道此事,若一直待在住人家里,反倒无人说闲话,甚至会因此而高看一眼。

只是没呆上几年就被主家撕了契约,那等情形在大唐还是很少见的,绝不会有人认为是主家善心大发,特赦仆人、丫鬟。

这样一来各种说道就多了,最多的一类就是你们家闺女身体有病,主人家怕被传染。

即使夏舒家一个劲解释,自己闺女已经在正清文绮堂当上雇员了,但绝少会有人相信,那个地方也不是穷苦人敢于进去查看的。

正因为这些闲话,让夏舒一家再也不愿回去了,而如今她被李之的手下人看中,就有可能远离家乡,随夫家搬往外地发展,他们当然会害怕失去眼下的一切。

闻听伏辰所言,李之苦笑着摇摇头,这事再小不过了,原本是不会放在心上的,只是他这个人最怕与什么流言蜚语打交道,骨子里也很讨厌这种人。

于是他打算好好管一管:“付大师,回去后你亲自去办这事,我记得夏舒原来的家,就在西城墙根的贫民区,你去将那里的一整条街的临街房买下来,让夏舒的父亲将那里打造成统一的门面房租出去,酒坊的工他愿做就做,不愿做每月仅吃租金就能发家!”

这件事听上去了不得,实际上花销并无多少,所谓的贫民区,其实就是些赤贫乡民聚集之地,时间久了,那种树枝、木板搭建的窝棚形成了规模,就有了如今的专属区域。
首节 上一节 959/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血染长空

下一篇:万历159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