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生意人

唐朝生意人 第854节

他深知对方绕这么大的圈子,势必尚未切中主题,来意里未尝不会有什么难言之隐。

果然,李赫明白了李之的心念,暗地里叹一声苦笑,自己显然与此人的关系不到,没有兄长李奇那般深厚交情,不然不会令其这般作态,心里有话就直接说出来了。

“其实我的来意另有人托付,七王葛林王先是找到了我父亲,未曾得到承诺后,又通过我的老师找到了我!”

李赫终于鼓起勇气,但心中仍是忐忑的说出真实来意。

不出他所料,李之并未表现出多明显的反感,因为他的老师,是等同于关鲁公一样德高望重的人物。

而李之正是因此个原因,很好的端正了态度,换做他自己,一旦关鲁公将某件令自己为难的事交代下来,也是不好拒绝的。

于是他很平静地问道:“葛林王托付给你什么?你可知道南江王不曾应允他的原因?”

李赫略显尴尬的点点头,“我直言相告与父亲,老爷子没多说什么,但也仅是让我把话带到即可,而我本人也不是看在葛林王的面子上,老师的话我不能不遵从!”

李之站起身来,挪到李赫身边,重重拍了一下他的肩头,“昉化兄,我错怪你了!在这里郑重向你道歉!”

李赫心下一松,知道对方算是真正接纳了自己。

李之也没再为难他,之前因感知到其心内不安,才生起的不奈之感,但听闻原因,还真是不能责怪与他。

但即使对葛林王是何用意,李之也毫无知道的兴趣,不过既然认可了李赫的传话,也就由着他说出来内里详情。

“七王把长安城布艺商贸楼的承建权与经营权抢到了手里,那时李先生还在携夫人奔赴广州的路上。他说是因一时不忿,想拿这些来刺激一下先生,但随后就后悔了!但据我父亲揭开谜底,却是在听闻你上一次来到广州城后,在罗浮山的一番作为,心下畏惧了!”

既然解开了与李之之间的疙瘩,李赫也就实话实说,不再有心里负担。

第六百八十三章 番坊

布艺商贸楼,就是与班普商议过的商贸城,这名字是班普后来改的,但谁曾料到,此人一番热心张罗,没成想被葛林王半道截胡了。

葛林王针对此处下手并非因为班普,而是意在通过打压临淮郡王,继而刺激到李之,已报之前因为那处金矿而产生的双方矛盾。

而临淮郡王从尚书省令下来后,就去了御史台,升任右御史一职,也就是正三品御史大夫。

但他爵位是从二品,不会外驻地方,而是负责长安城商业、经济巡查,主动舍去节度使驻外军政大权,换取保留从二品官阶。

在李之几番刻意试探后,终于答应入股,交由班普承办此事。

班普也正是通过贡维的老爷子贡励,拿下的长安城芙蓉园门前,通善、通济两块区域与之西邻昌乐、安德两块,共四块原有坊区。

再通过临淮郡王将坊区用地置换为商业用地,原本一切都布置得好好的,却不想被葛林王半途抢下来。

李之还不知此事,强忍心中气愤,问道:“一月前我回长安城,举办过与阿菲法的大唐婚礼,那时候葛林王为何没自己出面没找我?”

李赫苦笑道:“那时大槐树广惠寺一事发生不久,正是时局紧张之际,他被调往洛阳城,临时负责此事的调查,心内正着急上火,哪里还顾得这些!”

“所以,此案就此终结,他才想起来善后弥补?”李之表情上看不出喜怒之色。

“应该便是如此,据我父亲得知,在审讯那十二家势力之际,因牵扯到修炼界,那些修炼者均对李先生有深深忌惮之感,或许正是这方面原因,勾起他关于李先生在罗浮山一番作为的联想,使得葛林王才开始后怕起来!”李赫说道。

朝廷畏惧修炼界乃是天经地义,身份极高者虽说均有大师级护卫,一旦敌人数倍强于身边守护,那种惶恐就不可避免了。

而李之更是随身仅携带两人,就灭掉好几个门派,甚至还包括传说中的宗师境,那份恐怖就更深刻了。

此等人物已经不是军队能够制约的,就是皇宫内院的守护力量,还能强得过修炼门派?

因而李之对于葛林王的后怕,一点也不感到奇怪,尽管朝廷并不认为他自身势力超然,而是认定李之身后有神秘的强大师门在暗里扶持。

若说李之在洛阳城外遭遇的截杀事件,朝廷对他所谓师门的存在还处于猜测当中,但自从罗浮山一事发生后,已经无人会质疑它的真实性了。

道理简单而明了,且不论李之一行有无旁人暗处相助,修炼界对十几个门派、世家被屠戮两千人,居然未曾针对李之采取措施,就摆明了存在有让整个修炼界也畏惧的存在。

李之对于李赫之言呵呵乐道:“他早干什么去了?胆敢侵犯我的利益,就要有将来的承受准备,我岂能这么轻易地放过他?葛林王?哼,招惹不得吗?”

他倒不怕葛林王,将长安城存在的李姓皇族间联盟一事讲出去,原本此人就是几位王之间的中间派系,并不知更多内中详情。

李之与明王、建成王、淞王等势力之间,实际上并无联盟一说,就是为得防备此类事情发生。

而且那时候的长安城就在皇上眼皮子底下,怎么会有公然联合势力存在。

即使他们的主要职责,多是高宗认可之事,但小圈子存在是不可避免的,若是组建了具有实际明目的联合体,可就违犯官场大忌了。

十王里,七王葛林王、九王镇江王、六王明王是纯粹的中间派,当然明王归与这个派系,乃这个三代廷尉王府的固有坚持而已。

实则会最终倒向李之一方是无人怀疑的,毕竟他是明王的义子,而且明王府从未遮遮掩掩,更公开替李之死去的父母来承办婚事。

二王韶王、十王泽王则属于鲜明地倒向武后一方的势力,不然高宗怎会抓住他们一点罪过,就彻底将之打压、发配?

几方势力里,其中的一王淞王算是个特殊情况,因为家族中有其弟李平李放鹤,及他的儿子李兴李善朝一系异类,淞王表面上与南江王、建成王之间并不密切。

李平也属于倒向武后一方的派系,因其京兆府尹的身份,使得长安城际势力均不在李之的考虑之内。

在高宗离世之后,政权中心就会整体性迁往洛阳城,十王中的九王里,大部分也会随同前往,剩余的一位自然就是李之本人了。

他与八王建成王不受政权迁徙影响,后者因其军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殊然身份,实际上就是跟随前往,也极少有机会常驻洛阳,他的主要职责在各边戊地区。

而各个地方上的藩属势力,属于皇上一人把持着,较之洛阳,长安更接近各个边戊,唯有他留在此地,才更能发挥作用。
首节 上一节 854/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血染长空

下一篇:万历159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