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生意人

唐朝生意人 第825节

撒舍尔给他解开了疑惑

“我们国家没有酱油,即使来到大唐,伊本的外公店里也不需要这些东西。伊本并非单纯喜欢这一类的口味,他是对所有没接触过的东西都感兴趣。比如现在用酱油、蒜蓉醮着的吃法,他也不一定偏好这口,而是对大唐所有事物感兴趣。换一句李先生曾说过的新词,伊本很向往大唐生活,或许他骨子里就愿做个大唐人!”

李之恍然大悟,像是伊本刚刚三岁的年纪,尚分不清两国间的风俗习惯问题,但已经知道自己一家人本不属于此地。

而他或许因出身在此地的原因,做一个纯正大唐人,于是就成了他最渴望之事。

于是才下意识地学当地人,包括饮食方面,在他尚不能完全表述自己的情形下,自然就成为最近直接的表现方式了。

伊本显然也意识到大人们正在谈他,嘴里塞得满满的,舒适的躺靠在李之怀里,嘟嘟囔囔地道

“我要成为和干爹一样的人,那么厉害,每天吃愿意吃的东西,做愿意做的事情,身边还有好多漂亮的师娘!”

清绮像是明白过来“正文,他并非有异族意识,而是一直将你当做样板,处处学你!”

撒舍尔若有所思道

“好像是这么回事,之前他太小,看不出什么来,但自结识了李先生后,的确是有了自己的意识!”

“这叫爱屋及乌!”不远处坐着的张九龄忽然插言道。

李之身旁另一边的瑜然抚了下张九龄的脑袋,“这话在理,道理明白,很有才情!”

李之可是知道此人的日后了不得,幼时聪明敏捷,七岁知属文,十三岁就能写出好文章。

他笑道“九龄,想不想随我回长安城就学?那里的学堂可是远比广州好很多,我可以给你找一个翰林院下属书院入学,老师们都是翰林院的学士、博士!”

张九龄才七岁,却没有一般孩子的拘谨畏怯,“叔父,我想等大了自己考了去,现在舍不得我母亲!”

他身旁的张弘愈接道“这孩子别看年纪小,极懂得孝顺,他母亲身有不适,这时候让他离开是不可能的!”

“宗振兄,我极喜欢这孩子,等他愿意离开了,就全部交给我,今后的发展我包下来!”

李之及时提出来自己的意思,算是做个长线规划了。

不等他父亲回答,张九龄就很适时的递上前一句“以后少不了劳烦叔父,我也喜欢伊本,等侄儿大一些,一定前往长安城求助!”

瑜然搂过他肩头,“啧啧,这孩子果真了不得,这么小就深悉礼数,品性也不俗!”

张弘愈自是一番谦辞相谢,他却不知,自己的孩子日后还真是一个人找了去,与李之之间,更从此结下了三十几年的善缘。



第六百六十四章 胆小的张夫人

用餐过后就是逛街,似乎用无休止的逛街。

这等情形一直持续到大年二十九,客人们终于决定好好休息一天,以备足体力,迎接新年。

期间马赫迪的夫人哈桑提出来,要在大唐多呆些日子,看情形至少初五之前是不打算启程了。

阿菲法甚至带回来消息称,有人建议要看完元宵节的花灯再返回,李之禁不住苦笑不已。

倒不是他不乐意客人们多待,而是自己身上还有一大摊子事,至少正清文绮堂,已经出现重大货品断货情形。

两天前,他还是让贝家出面,携带着储物袋赶至鄂州,让留在那里修行的子石道长送往长安城。

即使这样,临去阿拉伯帝国前仍要送一次货,等他再转回来,最快也要两月之后。

所以说,在广州多耽搁一天,就要延迟返回一天,李之已经开始后悔,为何要将客人们留在这里过年。

好在马赫迪似乎理解他的心情,言外之意也流露出来尽早赶回的打算。

今日里李之另有任务,就是前往张弘愈家,帮张九龄的母亲解除病患。

张弘愈为韶州曲江人,若非因此而逗留,早就在亮日前就该启程返家乡了。

他的这位夫人为三房,三日前借晚饭后曾去探过,是因某一次意外摔伤后的脑中血块,造成近段时间头痛渐趋严重。

甚至曾出现过两次意识不清、口不能言显现象,曾请御医探过,但能确认病因,却拿不出更好的办法。

上一次去,李之已经用真元帮其击碎脑中血块,但残余瘀血还在。

考虑到张夫人的身体现状,李之没给他立即用金针消除瘀血。

这两天她的头痛早已不复,身体也养得差不多了,此行就是去帮她将一些残余部分尽数清除,以便有个好身体,赶回老家过年。

李之的几位夫人也跟着去了,原因在于伊本想要见到张九龄。

连日里的游玩,让两个小孩子之间很是亲密,反正就在不远,坐马车也就半盏茶时间,因而大大小小十几人就一同跟着去了。

难得一个轻松时日,夫人们也想与孩子们一起好生待一会儿,自张府出来,她们打算找个清净地吃个饭。

尤其是平娃,最爱的红烧排骨可是有日子没吃了,好不容易脱离开客人们的视线,李之也想给他解解馋。

阿菲法目前已经对身边有此类食物不太在意了,只是自己还做不到使用,尽管此时她已经在信仰道教了。

张府是一处三进大宅子,身份摆在那里,门前有府兵看护,院内仆人、丫鬟无数。
首节 上一节 825/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血染长空

下一篇:万历159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