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生意人

唐朝生意人 第794节

广州的气温,在冬季只要不是阴雨天气,待在室外还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这是指普通人,像是莘景山这等级别的修炼者,便是在雪山之巅待上一宿,也能毫发无损。

李之取出三只乾坤袋丢给三人:“景山兄的这只算我私人奉送,向文、逸春二位兄长的两只之数,就要包括在三十六只里面了。”

司向文、幸逸春丝毫没觉得有何不满,反而对李之想着他们俩,而感到感激万分。

他们虽是同样的三级大师境界,但四个门派里,仅三级巅峰就不止三十六人。

再加上他们知道的十八名宗师境,还有各自门派中的核心弟子,论资排辈,他们可远远不够。

李之可不知道,三大门派的实力居然这般恐怖,交代给三人使用方式,径自去另一桌上说话。

那一桌是年纪稍大的四位王爷的夫人们,作陪的是利加雅、法图麦。

后二人是阿菲法的苏禄籍女佣与家庭教师,留她们俩在身边,主要是负责翻译之用。

四位夫人名字为哈桑、依丽哈姆、哲玛妮、海丽耶,分别对应马赫迪,阿丹,麦哈穆德,曼苏尔。

阿卜杜勒皇室亲属团以马赫迪身份最高,女眷中当然以哈桑为首。

她们也是一大早逛街队伍中的一员,只可惜均是四十往上的岁数了,连续几天的各处奔走,哈桑、依丽哈姆首先承受不住了,其余二人当然要陪着返回来。

一通交流后,曼苏尔的夫人海丽耶问起昨日事:“昨晚曼苏尔给我说了,回去后要换个职位,打算来大唐!”

哈桑显然已经知道了,此时再表达她的认同:

“八弟一路来性子变化可是极大,我赞同他的想法,马赫迪若不肯帮言,我亲自去请帝王大兄出面!”

李之笑道:

“其实职位不职位的不重要,八叔性情改变才是紧要,能从极度压抑的职务环境里解脱出来,至少会多二、三十年寿限,何况大唐有我与阿菲法,买下一条街来供他经营也没有问题的!”

海丽耶眼前一亮,旋即又暗淡下来:

“曼苏尔不会答应的,他们十二个兄弟性格不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做任何事,首先来考虑的是家族利益!”

她这话可以有多重理解,以李之对于皇族的了解,家族利益的另一解读是争权夺势。

但此时讲出来,却得到其他三位夫人的纷纷应和,显然她们均以为是正面的评价。

而且海丽耶接下来的话,也在证明此点:

“李先生,你也知道阿拉伯帝国与大唐国家构造不同,部落之间竞争十分惨烈,一个疏忽,很有可能就会令皇权旁落,他们兄弟在不团结起来,就只能等着被人倾覆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倭马亚王朝的集权主义是相对的,哈里发的权力,远未达到东方专制君主那样的绝对独裁。

他的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各省总督,和阿拉伯部落长老会议制约。

倭马亚朝阿拉伯帝国,实质上是由许多部落、民族、宗教,和阶级等集团组合起来的比较松散的政治联合体,哈里发不过是这些集团的共同首领而已。

阿拉伯帝国,除阿拉伯半岛外,绝大部分是拜占廷和波斯帝国的原来属地。

这些地区早已确立了封建制度,阿拉伯人征服后,保存并发展了这种既存的封建生产关系,并使之与阿拉伯传统制度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阿拉伯封建制度。

倭马亚王朝建立后,把所占领的拜占廷和波斯帝国的国有土地、王室和高级官僚贵族的土地以及无主地,作为战利品,一律没收,归以哈里发为代表的全体阿拉伯穆斯林所有。

阿拉伯帝国幅员辽阔,民族复杂,人口众多。

阿拉伯人作为统治者是少数,而且其文化水准远远落后于其他被统治的各族人民。

为了克服阿拉伯人统治上的这种弱点,倭马亚王朝积极鼓励非阿拉伯各族人民改宗伊斯兰教,并许诺与阿拉伯穆斯林享受同等待遇。

只是尽管被征服的农民在缴纳赋税条件下,允许继续保有原来的土地,当更多的土地被赐予本家族成员,及其他阿拉伯贵族,作为地租的收入地,称为“卡塔伊”。

卡塔伊地主一般不住在农村,而住在城镇或首都大马士革。他们强制依附农民和奴隶为其耕作,收取高额地租,同时享受国家给予的丰厚的年金。

卡塔伊也授予阿拉伯部落的普通农民,但不是作为地租收入地,而是作为他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

卡塔伊由于准许转让或买卖,后来事实上变成了私有财产。

比卡塔伊规模更大的穆斯林私有地,称为“达伊亚”,倭马亚家族和总督等特权者都占有很大的达伊亚。

清真寺和一些慈善机构也占有相当数量的土地,称为“瓦克夫”。

瓦克夫不准转让、抵押或买卖。按伊斯兰教法规定,穆斯林占有的土地除缴纳宗教什一税外,免纳一切赋税,帝国的赋税主要从农民征收。

未改宗伊斯兰教而仍保持原来信仰的原住民,阿拉伯人称他们为“迪米人”。迪米人的社会地位更低,他们必须缴纳包括土地税和人头税在内的一切捐税,并且不能担任公职,也不得反对穆斯林。

被征服的广大农民是生产者阶级,他们租种地主的土地,缴纳收获量的1/3乃至1/2的高额地租和其他各种赋税。

其中占大多数的“迪米人”,处境尤为艰难,他们被迫在颈下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己的姓名和住址,以免他们弃耕逃亡。

迪米人除比奇他农民多缴纳一种人头税外,在生活方面也受着种种限制,如不准骑马,不准握有武器,甚至衣着和发型都有特殊规定,其实际地位等同于农奴。

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无情压迫,就会激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仇恨和反抗。

帝国的各种社会矛盾,特别是阶级矛盾、民族之间矛盾和教派斗争一直都很高涨,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激发他们渴望摆脱阿拉伯人的统治。
首节 上一节 794/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血染长空

下一篇:万历159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