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生意人

唐朝生意人 第609节

另有人前面引路,进殿内,高宗斜躺卧榻,正由精通字的内监句读某种读物。

见李之来到,高宗辞退左右,待房门被带上,他才坐起身来,面显笑意:“据说李先生到了哪里,那里就纷乱一团,比如鄂州,广州。”

嘴里说着,随指点赐坐,便伸出来,显然是讨要李之为他而寻的房四宝。

宣纸自不用另取,李之只取出几方歙砚、洮砚、端砚,及名家专制墨。

李之细细讲述寻找过程,高宗就在爱不释地翻来倒去端详,不时点一下头。

待讲述完毕,他说道:“尤其这两方金星歙砚,其质坚丽,天然纹样舒展自然,金星、金晕相得益彰,入縠理感明显,敲之如金声玉振,发声收韵动听,为砚极品!”

李之回以笑声,“更难得的是,我寻到了歙砚纯正祖传工艺,并将之并入正清绮堂名下。可喜的是,那家人还掌握着存世无多的石质老坑坑口。由这家人牵头,定制徽墨、歙砚,不在单一于某一家下订单,而是面向整个徽州范围,意在博制砚产地各家之长,来丰富完善那家作坊的工艺补全。”

“嗯,这样就可令歙砚之盛名,随着正清绮堂而从此广为人知,洮砚、端砚最好也依法炮制!”

“作为整个大唐唯一纯正出产地,又有老坑坑口尚存,我打算精制一批歙砚保护起来,想讨圣上御圣书几字,也好使之价值百倍翻升,以教后人得知后懂得珍惜收藏!”

李之提出的皇帝题词,可不仅仅因为歙砚的价值提升,更因砚台乃高宗的一生最爱。

借他自己的字,能将那种极爱与歙砚一起流芳百世,是对此人的最大敬重与缅怀。

高宗哪会不明白李之的言外之意,心立生知己之遇的兴奋,他喟叹道:“吾以羁旅亡命,曾受歙砚而感知书法意境,方视其为一生挚爱。然政务忙碌与病患齐至,无暇顾及传承一事,今后亦不能出力,若未有你,恐害其偻堙,那才是殆误天意了!”

“总算是圣上终于得偿所愿,前世古人,后世来者,均会牢记您曾为此劳心苦神的!”

“但愿吧,能被后人记得也好,忽视也罢,终归先人传承不绝于世,略慰心安了!题字一事我记得了,改日叫人送去。”

李之站起身,“圣上,请容许我给您老检查一下身子!”

高宗随即端坐挺身,任由李之将一缕真元入体,口仍道:“李楹将军可找到你?”

“我们曾有密谈,为此我使了一计,昨日里来到洛阳城,未能第一时间赶来,就是为验证一下效果。圣上可有兴一听?”

“应该是关乎于武后一方吧?你只管讲来!”

李之将事情缘由,与昨晚所探听仔细讲过一遍。

第五百三十九章 高宗的秘密

高宗闭目沉思良久,忽然笑道:“你李先生大名来处,原本基于医术神奇,如今在我来,似乎还要加上一条:大智慧,细谋划,德义谐和。”

“可不敢承圣上如此高誉!”李之探识力依旧在一丝一缕的探查。

高宗不理他的谦词,“说说你对你口的所谓逼宫见解,以及今后抑制之法!”

李之琢磨了下用词,才低声道:“圣上,如我直言,有错谬之处,还请原谅。据我来,阴盛而阳衰乃未来李姓皇族最大危。但,这个危不可避免,也不能绕开,因为皇族目前后继乏人。”

他不担心因此而惹怒了高宗,因之前两人间商议,早接到过太子、皇子的仁善有余而政商粗疏、魄力不足。

而根据后世评说,李显志昏近习,心无远图,不知创业之难,唯取当年之乐,是个名副其实的昏庸之主,其质本庸柔,素为悍母所制,无丝毫自奋皇纲能力。

李旦是以谦让著名,虽能称得上是英明通慧、仁圣睿智之人,但率情背礼,取乐于身,夷犹性格令内心决断迟疑不前,尽管危急关头也能挺身而出。

这些话当然不能讲与高宗听,原本妄议朝权已是大不敬,竟将未曾发生事当做事实依据,便是再能忍让的高宗,对李之的信任也会从此不再。

因而,他把接下来的方向,就全部集在了女方。

“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而且知人善任,懂得重用贤臣。但廉士可以律贪夫,贤臣不能辅孱主,照理说,听政于垂帘乃最佳解决之法,然而武后在圣上在位时就暴露出其野心,上述方法仅可撑得一时!”

“阴盛而阳衰,李先生此言,似乎意不止指一人,难道还有发现?”

“圣上果然察识睿敏!我的确有所察觉,但这一部分来自于天生探识特性,而非有所根据的猜测推理。此人为太子妃韦氏,聪慧过人,外柔内刚,其性情暗藏果敢可撼须眉豪英。以我的探识经验,此类人一旦得势,必益张威焰,愈逞雌凶,若加善导,则有可能成为一代贤母。当然,这种见不得实证的虚无探知,存在着演变后的不可预知性。”

“给我说说你的探识力。”

“之前与圣上讲过,早年西行路上,曾遇道人向我脑灌输一股莫名气劲,这种能量体,具有寻常修炼者真气所不具备的深入探识能力,比如我怕之前金矿的发现,医治病人时候的体内经络与病灶探查等等。而且还能感知常人心理波动,这种波动又可细化为善恶瞬间不同,再辅以相关引导试探,即能做到有限度的忠奸明辨,我称之为初级识人术,身边的很多下,我就是通过它来决定是否取用,至少到目前为止,未曾出现过差错!”

“李先生,是我老糊涂了,还是你的这番言论实在是过于诡异奥玄?我怎么听不明白?”

“圣上,其实证明给您老也简单,斗胆与圣体做个检验,圣上可敢应承?”

尽管心情有些不愉,高宗还是大度地回应:“说说,怎般试法?”

“圣上仅需在心默念十个数,在某一数字上默念数遍,以此方式,多次试过无误,您老就能相信那种不到摸不着的探识感知切实存在。我会始终背过身去,不去接触圣上的表情、眼神细微变化。”

高宗兴致忽增,“那你转过身去吧,不需过多,次足矣,一旦无误,不由得我不采信!”

李之转过身去,口依旧道:“其实我们就当个乐子,对太子妃的猜疑不用当真,以观后效才是唯一解决之道!”

房内静寂几息时间,高宗就言道:“你说吧。”

当李之说出九字时,高宗面上已在惊变,再一次验证无误,他心另有了主意。

第次,李之笑道:“圣上心内默念了十五次,这一次是个二十!”

高宗闻声站起身,走上前,亲将李之的身子转回来:“李先生,你果然是奇人!”

“圣上,还有一奇事,乃我今早时分刚刚似有所悟。我心里在某一刻,莫名升起一种预感,自己体内气劲,像是某一位李姓皇室先祖所赐予,目的就是需要我来承接他的一缕意志。而这缕意志的指引,就是在隐隐告知于我,要保护李姓皇室人尽可能的周全,并尽快将有所偏颇的唐朝大势走向斧正并加以辅佐!”
首节 上一节 609/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血染长空

下一篇:万历159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