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生意人

唐朝生意人 第580节

酒坊那具钟乳石茶海摆放处,是不会让酒桌占用的,再靠里的储备间内,可是各种酒头存放之地,属于酒坊的密。

外间就是一件偌大客厅,平时用来签署大订单之用,常人不能进入。

在众人围着茶海品头论足之际,李之已吩咐人烧制饮用水。

有他的天火存在,实际上融沸一壶水也就在眨眼之间,而且可使水质自然,富有灵意,但这是他的秘密,怎能公开展示。

不多时,雀舌山茶就扬溢出阵阵幽香,片片嫩茶犹如雀舌,色泽墨绿,仅是第一冲的冲洗过程,就令一种难以描绘的清香溢满大厅。

众人慌忙各找位子坐下,微阖双眸,任那一缕幽雅清馨充斥鼻端,再睁眼时,各人表情出奇地一致,均是有些呆滞的望着茶叶缓缓浮上杯水面。

滋味醇厚,汤色金黄,便是他们此时心里唯一念想,即使是不懂品茗之人,也如身心迷醉般的陶醉在一片神奇香韵里。

李之含笑不语,雀舌山茶固然珍贵,取出一壶来供人品鉴还是有的,况且将来的茶社,还要经过这些人的口传播出去。

直到他嘴里的一声“请”字传起,众人这才恍然醒转,纷纷忙不迭的端起身前白瓷茶杯。

不曾饮入口,即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扑面,如千年古韵似得,清香沁人心脾。

“好茶!茶未入口心已醉,这才是绝品茶该有的品质,与那些挽救回来同类茶品一样含蓄而内敛,却独有芳淳。”

俞太尉精气神都是一时间清爽至极。

方喻也是感叹着,“今日外面人放歌需纵酒,来表达他们的舒畅,而我们只需一壶,一茗,一清心,汤清,味甘,一如友情,茶淡情真两相宜。”

訾仪撇嘴偷笑:“怀坦大人刚刚嘴唇粘上一丝茶意,就口吐酸之词了!”

“可不能这样说,怀坦兄品过的茶,比你一生十几年的饭都多,仅是一缕茶香,就能让他品出各种味来!”俞太尉微微笑着。

方喻再次开口,“曾随朝廷宴请某一洋人,听人讲洋话,也听不懂,却只盯着那西洋人喝茶。见下人将茶叶加水煮沸,此洋人滤去茶汁,单吃茶叶,吃了咂舌道:好是好,可惜苦些。”

满堂大笑,李之也是喜欢听这些,他这次发现,屡屡被人道之以朽腐老派作风的方喻,也有其鲜活的一面。

“偶有风,且不似传说的古板,怕是只有在他品到心仪的茶香气,才会心情放开。”这是风云风临薄,在李之耳边轻吐。

在场绝大部分是翰林院人,他们见多识广,有很高的情商,熟悉人情世故,熟稔于与各种人打交道。

在编织自己关系网的同时,自然他们的各种见地,也会异乎寻常的深厚。

等到第一杯茶入口,方喻早已两眼生光,并起身向李之深施一礼,此话意不必出口,旁人也知其深意。

下一泡正在冲制当,俞太尉问道:“正,你与老明王开办茶社的本意何在?”

李之正色道:“让茶叶逐渐从皇宫内院,走入寻常百姓的家庭!无论是宫廷茶艺、宗教茶艺、士茶艺和民间茶艺,不论在茶艺内涵的理解上,还是在操作程序上都已趋于成熟,形成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饮茶之道。所以,茶社开设之初,首先要迎合这类人等,而且价位奇高,才会借由此类人之口,将茶道广而宣之。”

“你不考虑寻常百姓可有能力参与进来?”

“百姓目前正处于解决温饱阶段,茶叶再是低廉,又有几人乐意付出银子?所有潮流均是自上而下的,首先在顶层范围令饮茶风尚流行起来,才会有的众相趋之若鹜!但有个前提,国情稳定,民生富足,但真到了那时候再着,就晚秋了不是?”

“但你的方法,只会令品茗之道趋向高端,与真实民风相去甚远,何来的最终普及?”

“此为第一阶段,宫廷茶、宗教茶之后才是士茶兴起之时!长安汇萃了大唐的茶界名流人雅士,他们办茶会、写茶诗、著茶、品茶论道、以茶会友,才会是第二阶段。因为他们才会是令潮流演化为风尚之人,再其后,品茗才能从一种境界,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衍变为一种生活方式。”

“这样岂不是将茶道的本意给曲解了?且不论茶艺的程序繁多,因此而转变为最简单的冲泡,茶道的清高世莫知,就此与坊市间的饮酒多自欺沦为一谈,就会是你最终普及的结果,这些你想到没有?”

无疑,俞太尉的追问步步紧逼,越来越尖锐。

李之呵呵乐道,“俞太尉,是你在曲解问题的实质!再是普及,与真正茶道又有何影响?绝品茶叶万两一斤也称不上珍贵,因为它无价,有几人能喝的起?一块铜板一斤的茶叶,你要他严遵茶艺十六个步骤,是不是个笑话?风尚的本质是附庸风雅,有几人真的意在品茶论道?其实这也是另一种生活方式而已。”

“那你口之前所讲的境界呢?”俞太尉似乎并不在意,李之的回答态度渐趋强势。

“讲究境界者,永远只有种人:能随时品尝各地进贡的新茶贡品之人;富甲一方之人;佛道二门的禅茶、清茶。因为只有他们有能力接触到极品茶,甚至绝品茶!而境界是一种极致,于平淡读取深邃,斯义弘深,自成高格,劣等茶叶味如咀嚼树叶,可有境界感悟生得?”

“哈哈哈”

俞太尉忽然放声大笑,“李先生,有你这一席话我就放心了,老顽固,你可听到了?”

他这话指向了方喻。

方喻笑着给李之解释,“临来之前,有人在争论此事,我是其之一。很固执地以为,李先生所开设茶社,是在将茶道强施于人,不是在单纯寻求商业目的,就是把茶道思想过于理想化了!如今听先生道出心认知,我发现所有人都低估了你,你有你的坚持,却对现实有清醒且深刻的认知!”

訾仪补充,“只有太尉大人在坚持己见:能写出茶经之人,岂是寻常人的思想境界!”

俞太尉呵呵乐着提醒:“李先生,茶经你才交出来上卷,其余两卷何时出?”

李之对几人心路数知之甚祥,没有人能逃得过他的探识力,每一人心理波动他都尽在掌握,如何不知这是在考验自己。

他之前对话的情绪变化,只是在配合剧情发展而已,因为那才是一个正常人本该有的自然反应。

无论俞太尉还是方喻,已是老而弥坚的人精,过于坦淡表现,只会令其心生疑虑。

他笑着回复,“南方一行,仅是之前未曾见识过的品种,就得到十几种之多,茶学专著就讲究个全面认知,以偏概全,就失去了茶经本意!接下来我会针对于此再做填充,估计有个月余,就能将整部完成了!”

方喻叹道,“仅是上卷,我已读过了十几遍,李先生大量关于茶事、茶史、茶法及茶叶生产技术的内容,的确将茶事推到了一个崭新认知层次,我不得不服啊!”

俞太尉回头笑道:“怀坦兄,那还只是上卷而已,我更期待后续两卷会带给自己怎样的认知!”

几人正交谈,外间木门响动,随后有几人绕过屏风出现,正是以太平公主为首的清绮等人。
首节 上一节 580/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血染长空

下一篇:万历159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