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生意人

唐朝生意人 第52节

“所以说如此大好情势下,毛衣前景很开阔,或许短时间内比宣纸更要来得利润巨大!试想这样本不具有多少严格工艺要求物,你我能做到一家独大?索性就放开来,建业初期就放引入一批有心里,我们不仅提供花色编织工艺,而且还要配合除金钱外的他们一切所需!”

清绮郡主正为李之的大度感慨之际,他已经被渐至步入的长安城一派繁华景貌所吸引了。

他并非首次来到城内,却也是两年之前了,如今的古城长安更要繁华太多。

早在贞观之初,在唐太宗的带领下,全国上下一心,经济很快得到了好转。到了贞观八九年,牛马遍野,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

巨大影响力辐射周边,军力强大,化先进,经济繁荣,因而盛唐时期的长安城,更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

其城区面积广达八十多平方公里,城内店铺林立,市场繁荣,城市人口有一百多万。

唐朝政府与周边国家化和贸易上交流密切,使得此时已有不少外藩人也长住在长安城。

未来随着丝绸之路的作用愈加明显,大唐作为横跨亚陆上商路的东端终点,以及有史以来最大帝国的都城,长安城市就会挤满来自亚洲各地的人。

长安在外郭城设置两个商业集的地方,一个是东市,另一个是西市,东西两市也就变成了长安城的商业心。

两个市场各自占据两坊土地,四周有墙,每面墙都有两个门,两两相对的市门之间,有街道直通。

大街旁边,有众多曲巷。街巷互相通连,往来非常便利。

唐朝的政府在两个市场设立“市局”和“平准局”。

“市局”又称之“市署”,“署令”为从六品的官员,它掌握“百族交易之事”;“市局”隶属于太府寺,是两市最高的管理构。

而“平准局”又称为“平准署”,“平准局”的官员叫“平准令”,为从品官员,其职责是“掌供官市易之事”。

按照唐朝规定,为了便于朝廷管理,商业活动限于市场之内。

市门每天开启和关闭都有固定时间,早上,晨光微露,市场开始;晚上,夕阳西下,敲响震耳的隆隆鼓声,市场关闭。

国传统化有一直蔑视商人的观念,从战国开始就有“奖耕战,抑商贾”的政策,尤其秦汉时更是如此,那时候对于商人和商业的限制,甚至超过历史各个朝代。

不过,唐朝早在建立之初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直试图加以改变。

这种政策和人们旧有传统观念上的改变,与后世改革开放前的现代国还是不一样,虽然朝廷有控制,但是朝廷的权力并不能无远弗届的控制一切。

就像在长安城里,同时也并不能绝对控制住商业突破东西两市发展到许多里坊之。况且,繁荣的商业,对于朝廷来讲除了税收充盈,更能增加市场供应,稳定社会关系。

于是乎,这两个市场由早先的卖酒商户率先闻名全国,接续开设在此间的金银玉器店铺也大发其财。

因而如今这里早已是靖恭坊毡业、崇仁坊乐器业、永崇坊茶肆、辅兴坊胡饼店、颁政坊馄饨等人潮蜂拥商铺遍及,随处可见还有四处游街而无店铺的贩卖各式凌杂物件小商贩,甚至也有丧葬一条龙的殡葬业也从此兴旺起来。

第五十二章 庞盛儿

清绮郡主在城内遇到的第一个熟悉人,就是庞记殡葬铺的二公主,可千万莫要轻看了这个仿似拿不出门去的小小殡葬铺,其门面虽然不大,但据说庞氏家族已把它开遍了唐朝北方大部分城市。

而庞氏人身后也是朝大佬在看护,不然他们怎么能几乎垄断了长安城近成殡葬生意?

这位庞家二公主不但是个富家女,也是位食邑五百户,正五品上的开国县君封爵之人,可以想象,她家祖上也绝非寻常人物。

不过面对正二品县主郡夫人级别的清绮郡主相比,就显得很是不起眼了。

因而此女庞盛儿见到小郡主,已是慌忙挣开牵着的另一妇家人,连声笑语相迎:“吆!咱们长安城四大美女之一的清绮郡主,可是难得能在如此喧嚣街面上碰到的!娘亲,快来拜见,这位可是大名鼎鼎的临淮郡王府代长公主!”

清绮郡主矜持的一笑,“行了盛儿,少拿庞大娘打镲,也不怕大娘回去关你禁闭!”

显然她与这对母女很是熟谙,不然就会是相对客套的夫人称呼尊称了,而那位庞盛儿玩笑似得东啦西扯,也必定和郡主关系匪浅。

“这位是?”略作寒暄,庞夫人看向李之问道。

听到了介绍,庞夫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面显欲言又止的嘴角抽动,却终于没有讲出来。

清绮郡主心知肚明的化解开庞夫人心内忧患,“正哥哥于日后就是我夫君了!现在估计我父王正在府内宣讲此事,想是午后就会有消息传出来!”

那对母女脸色大变,神情惊愕得几乎来不及道出恭喜之辞。

“这么说郡王大人是应允了你们的事?那就太好了,省得姐姐你还被很多人惦记着!不过未来的郡马大人可要留意了,说不定会有麻烦事找上门去!”

说这话的是庞盛儿,看来也是位心直口快的爽利人,丝毫不知忌讳的在大街上就大喊大叫起来,话里的意思也半点没有顾虑。

“这死丫头,要死了你!这是在街面上呢!小侯爷是吧,我家小女不懂得知书通礼,还教小侯爷笑话了!”

庞夫人连声致歉,李之呵呵乐了出来,“无妨,我极喜欢盛儿姑娘性格,看似口无遮拦,实则快人快事,干净利索,不用像旁人一样防着,备着。况且她说的没错,早上来时我们一行人就曾遭遇半途劫杀,好家伙,几十口子人呢!”

二人再一次大惊,显然早上城郊外的事件,还没传到她们这种妇道人家耳。

“街面上不是讲话之地,而且此事早晚会传将开来,你我也不必站在这里深谈了!”清绮郡主笑着,丝毫看不出紧张模样。

“娘亲,您先回吧,我陪着清绮姐姐她们逛一逛,可能会吃了饭再回去!”

庞盛儿年约十六、岁的样子,长得一副水灵剔透灵泛模样,全身充溢着少女的纯情活跃,给李之最大印象是那双湖水般清澈眸子,以及长长的、一闪一闪的睫毛。

望了眼不远处跟着的夏婆婆一行人,庞夫人点点头嘱咐了几句,也就自行离开了。

在新人加入后,众人依旧不急不缓在东市各商户间闲逛着。

很快,李之就发现一个很奇怪现象,商业繁荣,利益诱惑,不仅让普通民众投身其,还吸引着清净修为寺庙,几乎随处可见僧侣、道人在人群里穿插而过。
首节 上一节 52/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血染长空

下一篇:万历159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