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生意人

唐朝生意人 第436节

两人两匹马,就在午后悄然启程了。

路上孙思邈才提及此行路线,“因时间有限,寻找古茶树仅能沿途碰碰运气,原本墨纸砚的古方才是目的。答应了高宗,就要竭力去做,今后大唐局势只会是一场乱局,他对你提出这等要求,看似为帮其完成未偿心愿,实则是他的另种考察方式,所以我们此行首先前往安徽婺源天目山,把古砚台一事解决了。”

“难道不是单纯的遗愿得偿?”李之很是惊讶,他还真没往更深处想过。

“虽是个人猜测,但以我对于此人的了解,他虑事一向习惯于谋算深远。你想想看,以他堂堂九五之尊,想要些什么还需要等到许久?要你各处跑一趟不知道你需要耗费时间巨大?你若在身边,不是对他的病情更有帮助?所以我推测,能置自身病情而不顾,命你远走各省寻物,不外乎出于对你能力与心性的考察。”

“能力与心性?”

“对!能力是指你办事能力的是否牢靠,心性则重在检验你对大唐李姓皇室的忠诚与否!乍一听上去,似乎这种论断有些牵强,但与今后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与武后一方的明争暗斗结合起来,他能把未来皇室前途交代给你,是不是正需要此二点?”

“经由您老解释,似乎有些联系。”

“什么叫似乎?当然你的怀疑也是有情可原,但仅是出乎你自己的角度分析。转过来再站在高宗一面,针对未来局势考虑呢?”

“算了,不去想了,不管他有何深层目的,我的出发点仅出于对一位大智慧、大肚量却濒临死亡,且对我又是给予充分尊重的老人家基础上,才甘于被其驱使。我的意愿也简单,就是希望看到这位老人带着更少遗憾离开这个人世!”

实际上李之很认同孙思邈的分析,但他不想在此类问题上做过多分析,因为他是两世为人,对历史进程有极深了解。

不管高宗其人对自己有任何深层用意,在他看来都无关紧要,因为他今后的每一步发展不需要任何人指点或是铺路。

与孙思邈再有深入探讨,势必会多多少少暴露出,自己对于今后局势进程的具体分析,一旦两人意见不统一,总不能以将要发生的事实予以辩驳吧。

他真实年龄摆在这里,与其试图说服,不如就此避开不谈,多一点超脱阅历的思想泄露出去,就多一分将来一一验证后的引人猜疑。

孙思邈也没多想,李之话里的意思包含几分对高宗的感情成分,于他看来,这也算是李之的感恩之举,毕竟高宗给了他很多权利与信任。

“我们先去天目山找我那位老友,跟你远行一趟目的就是如此,想再见一见几十年的老朋友,不然以后再想见面就难了,毕竟我已一百五十多岁了,而且外界已当我死了!”

“您老这位老友是如何知道的?与他之前的约定?”

“在我百岁生日时相识,那是他不过一位十几岁的老小伙,但接下来的二十年,仅是他陪我去往深山老林寻找稀奇草药就有不下二十次。他也是修炼者,但修为可没你高深。我避世不出的念头还是他首先提起,因为朝廷对我的逼迫,此人曾亲眼见到过。”

“那算是您老的忘年交了,二十次的深入荒山野岭,已为生死之交了!”

“是这样,那时我尽管已是级狩猎师境界,但他却是一级大师,很多山遇险均为他相助。”

李之嘴啧啧称奇,“这么算起来,老爷子用了不到五十年,就修到如今的宗师境界,而且是半道修行,您老的修炼资质很是惊人了!”

第四百章 人老奸,马老滑

“我就当你是说的心里话了!”孙思邈很是明显的在飞弛的马上,向李之白了一眼。

李之哈哈大笑,“可不敢对老人家有丝毫不敬,小子我是心里话,您也知道,我身边有不少长辈,想给他们些修行上的帮助,您老修炼有什么可供借鉴?”

孙思邈明白李之的打算,却也未做直接回答:“也别口尊称不绝,你说起来不厌其烦,我听着也是难受。李之之名可不仅长安城鼎鼎大名,逐渐会在整个大唐宣扬开来。在你身边出现任何人物,均会惹人关注。这样吧,既然我姓氏不好表露,以后你就称呼我马爷,我祖上曾任前朝太子洗马,如今化名亦为马姓,双字前驰!”

“以后就称您马爷了?似乎需要些时间来适应。”此人在李之心目存在已久,猛地里换了名号,他称呼起来还感到点别扭。

“仅是一个称呼而已,我都不在意,你有何不适?至于高龄修行问题,旁人不可模仿,虽修得功法已在八旬之后,但我的体质为特殊性的例外原因。”

“哦?此话怎讲?”

“为人高抬尊称一声药王,缘由不外乎我一生采药无数,并屡屡亲尝百草。他人却是不知,有极个别珍惜木类药草效果很是神妙,早在我年至五旬时候,就与自身体内留下种莫名气质感应,那时自己可不知其为何物,直到随后的十八年后,曾云游于湖南邱县。因观那间景物优美,民风淳朴,遂留连忘返客寓郊寺,悬壶行医,无欲求,施医无类。那间寺庙僧人与我接触久了,感应到体内异处并告知与我,方知自己也有修行能力。”

“结果老爷子拒绝了寺的功行之法,是因为您老另有道信奉?”

孙思邈摇摇头,“老朽一生勤奋好学,所涉也颇为博杂,可不仅深通庄、老学说,对儒家、佛教典籍也无所不涉,甚至我药王薄名来处,就是源自于佛教所赠与药师佛一名。当时之所以没接受寺僧传授,原因在于我当时正在撰著《养性延命集》二卷,那是道家养生之术演变而来,自身对于纯正道法刚有深一层认识!”

李之闻言心下释然,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对后世影响极大,这两部著作被誉为国医学百科全书,其响誉年代之久,在其后一千几百年的现代社会仍然被封为医术圣典。

这些理论与其自身实践相结合的医学巨著,所涉范围极广,道、僧、儒家医道精粹皆有包涵。

两书问世后,备受世人瞩目,甚至飘洋过海,广为流传,且流经历年而依旧盛名不衰,当然是因为它的实用性与指导性,后世无人可超越。

李之正心思绪纷飞,孙思邈已在接着道:“有些事现在可以向你透露一二,但我所言有不明之处你也莫要相问,日后便会尽知!《养性延命集》二卷其一,就曾寄身于终南山某一深林道观,我与那里的近两代主持均有深交。在道家养生之法求教过程,接触到另一类修道之人,进而方知那一部分修行人体有修为。再因我偶然间以医术救助了其一人,获得修道功法一部,直至以假死脱身与世俗,遁世不出,才正式为那方隐道门所接纳,接下来才有的道家功法真正修习!”

看到李之欲言又止模样,他呵呵乐道:“我知你欲寻问题,何以如此高龄,却修得如今高深境界?实际上,俗世所成就宗师一境,在某类人眼仅为修行起始境界,你只见我以高龄修得这般程度,却不知我也就到此为止了,因为体内能部分老化的原因,再也不能达到接下来的任督二脉奇经贯通,便是目前境界,也多是依靠丹药强行提拔上来,根基从此虚浮而无以驻实,境界也就从此停驻!”

嘴里说着,他自怀取出一类丸形丹药,“这就是超越了世俗间医道的丹药,其药用价值逾越从古至今任何临床应用效果,其品质非凡,却不能在俗世间广为利用,因为无论炼制与服用,均需要修行体质来借以消化。换言之,普通人误食了它,不仅无任何药用效果,反而成为了毒药!”

对于李之表情反应仅有些许惊讶,却无更多震撼,孙思邈深知缘由,“我知你对于丹药一道隐有所知,应该就是得自于你那脑海里莫名来出的医术吧?”

李之点点头,“也仅是对丹药理论有所涉及,但对于炼制方法与具体效用仍旧无明显标注,或许是我自身修为不达,尚未开启更深层次的所有相关。”

“你给抄录的那些医术篇幅,回去后我仔细研究过了,里面更多为结合修行法术的借用方式,精妙效用毋庸置疑,但对世俗间应用一样用处不大,就像是丹药与普通人体质关系!”

“不知老爷子可否私下里传授些炼丹之法?哪怕为最低级入门基础!”

孙思邈在马上哈哈大笑,“不是不行,但不是教授,而是转交,因为我也仅处于入门尝试。”

“转交?难道那个道门知道我的存在?”李之这时才有了些惊异反应。

孙思邈笑声更响,目前二人已行至荒无人烟的山间僻林小道,不怕有人听闻,“你却是有些明知故问了,明明那一边的人你就在使用着,装出这般懵懂神态给谁看?”

李之难为情地挠挠头,“倒是忘记了这一点!”

孙思邈说道:“你这般小心我还能理解,不用过于自责。但其原因我依旧不能明言,这点也需你能理解。不过,稍有透露是允许的,那就是因为你炼制出来的乾坤袋!”
首节 上一节 436/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血染长空

下一篇:万历159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