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生意人

唐朝生意人 第4节

“什么身份?一个县级无实权的极小官吏而已,依靠科举考取功名之路太过漫长了,明经、进士两科的经义或时务内容,又多是与为官从事密切相关,我的本意不在于此,何不如走一条商业兴国的蹊径?”

“商业兴国?我还是首次听闻此类说法,看来你这两年在西行路上学到了不少!”

“大唐明随风而来,化大发展、大繁荣前景下对大唐西市现象的思考,是未来怎么也绕不过的难得的历史遇,民间资本参与化产业发展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进而才会有兴国举措的持续发展。只是目前我的这种思想属于极前卫的大逆言辞,小郡主可不能给我透露出去,不然今后名声有了瑕疵,娶你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了!”

清绮郡主的粉脸一红,她和他之间虽早就抱有隐晦的情愫暗许,但门第之间的巨大鸿沟,使得这种希望的未来成就相当不现实,前世的李之远走西域,就有躲避此件情事的很大原因。

而且两人间从没有针对此事做过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此刻经由李之的嘴突兀的传递出对她的爱慕,竟是一时间惊吓得清绮郡主有些惶恐了。

“你,你胡说八道些什么?哪一个说要嫁,嫁给你了!”

“清绮妹妹,有钱的时候败家,没钱的时候拜神,我对你的爱慕可不希望落入败落的俗套!你知道孩提记事实在奇怪,我不记得我的出生,不记得我的第一份礼物,甚至不记得第一次去猎场狩猎!但我却记得,第一次听到最甜的声音,是发自于你的嘴里!”

所谓的一见钟情,就被李之用这样的方式独白表露,这既是前身李之的最深层记忆,也是他第一眼看到清绮郡主后的情怀突生。

当然其缘由,也多发乎于前身里最难堪的年纪,最深刻的记忆,最纯真的爱意,李之这个崭新主体对她的喜欢就是这样开始了。

第四章 摽窃长相思

清绮郡主满脸的红晕更甚,却难掩心底里那一份窃喜,李之从她的瞳孔里顶点的闪亮看得出来。

“正哥哥,你可莫要忘记了姓十一家不得自为婚姻,虽然说你家仅为赐姓为李,但名义上还是属于李氏皇族一门人。”

唐高宗时宰相李义府为子向山东士族求婚不遂,怂恿高宗下诏禁止最著名的士族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等姓十一家不得自为婚姻,这就是著名的唐代门阀氏族――“姓十一家”之说。

在封建社会时期,“门当户对”是封建婚姻制度根深蒂固的一个观念,可以说一直影响到未来的现代社会,这种观念源自于在东汉时期就有的门阀制度。

南北朝时期的世族在隋末农民战争受到沉重的打击,隋唐以科举取士,废除了九品正制,使许多庶族出身的士子有了更多的仕宦会,门阀制度渐次没落,但崇尚门第的风气在唐代社会仍在延续。

而在唐代士大夫阶层,他们之间互为婚姻,以礼法家教自命清高,门第观念发展到了一个极端。

如今是永淳682年间,宰相李义府正当权,姓十一家之说也正是日嚣尘上之际。

“此等说法无非是逃脱不了门当户对的嫌疑,清奇妹妹,你也不要忘记了自古至今,自是佳人,合配才子一说!虽说我李家可勉强称之谓皇室李姓族人,尽管父亲不幸早亡,母亲随即辞世,家道败落,但我也不想走书剑飘零,功名未遂,游学四方的固有套路!这两年我变化了很多,自认为以我的才情,能有足够的权利揭开不良现象,正面反对封建婚姻门第观念的思想意义。”

李之可不认为自己的话大言不惭,当代的未来诗仙李白要在距今之后的19年才会诞生,而这位由于个人爱好,前世后修的古历史硕士,自然对唐宋八大家的每一篇经典湛熟知尽祥,可随时信口捻来,随随便便窃取来几篇,就足以改变儒家正当道的唐朝社会人风潮走向。

对此同样深感怀疑的清绮郡主,羞意难消的开口取笑他:“这话当着妹子的面说说也就罢了,可不敢对外宣扬!”。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这是我西行路上,思念清绮妹妹时候所作。日日夜夜地思念啊,我思念的人在长安,亲爱的人相隔在九天云端,相思之情痛断心肝!”

“呀!这诗真的是你为我所作?快,我跟你回家抄录下来,没想到你真具有这般才情!”

足足沉浸在诗情画意里良久,清绮郡主才霍然回顿过神来,早已忘记了身边四处游走的下人身影,也丝毫没有意识到男女授受不亲的忌讳,伸过就拉起了李之的厚掌,从她的指尖传来的微微震颤里,他感觉到了小郡主的心神摇曳。

“你先别着急,当着这许多人呢!再说了,你看我这一身的行头,可是到处绽露着孔洞,衣不遮体的行走你认为合适吗?”

他被她强拉起来后,一身的褴褛就显露无遗,说不出的狼狈里,引来清绮郡主恍然惊醒后的嗤嗤羞笑意:“还真是忘记了你此时的窘态!好在郡王府一行人来得及时,不然多耽搁半晌,怕是我们的小侯爷就会因此而陨落了!”

“哪里是你们来得及时?这把火就是你们放得好不好!”

唐代贵族的狩猎活动,有正规的规模庞大的田猎和随意灵活、不拘形式的小型打猎,仲冬季节举行的田猎作,为国家一项重要的活动被纳入五礼之一的军礼之。

狩猎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火攻、围猎、网捕、索套、骑马箭射等,用火攻法时,先纵火焚烧草木,使野兽难以逃脱,最后捕获之,引起他险些被焚的大火,当然是清绮郡主一行人做下的火攻之法。

清绮郡主捂嘴轻乐,“谁知道我们的小侯爷大驾正龟缩在草丛里?不过你也是太大意了,我们的猎场里虽没有虎熊豺豹,野猪还是有一些的,你就不怕在睡梦里被它们拱翻了?”

不去理李之眼神里的恼怒佯装,她回身嘱咐下人给他找来套临时遮掩身子的长衫。

李之这具庞大的体魄,也不容易找出合适的型号,好在有马匹供由驾乘,勉强遮挡一下也是足够了。

&nsp;这期间她的小根本没有松开对他的牵引,直到交到杨高澹里的衣服送来,清绮郡主才恋恋不舍得抽出,亲自给他套装上。

不知她低声给杨高澹说了些什么,后者意味深长的望了李之一眼,回身吩咐两名郡主的丫鬟,随着他们二人飞快地骑上马,拨转疾驰而去。

奉邬县李家大院就在整片阔大猎场的边缘处,遥遥相对的另一巨大建筑群,自然不会是真正的临淮郡王府,这里仅不过是郡王府的一处郊外普通宅邸罢了。

未曾迈入李家大院,李家老臣张管家就匆匆忙忙赶过来,见到李之的这副狼狈架势自然是一番自责。

李之摆摆吩咐他:“快去给我烧一桶热水来,我可得好好的清洗下,今日里可是险些被小郡主给烤熟吃了!”

慌忙和大名鼎鼎的郡主见了礼,张管家转身就引着一名下人急急而去,另有人上前牵过来匹马的两匹。

另一匹被一名叫做翠儿的丫鬟骑了去,清绮郡主打发她回府邸取些珍贵的纸墨砚了。

纸在西汉早年就出现了,就是太贵,普及不了,东汉的蔡伦改造了造纸术,使纸质量提高,价钱下降,所以说,早在东汉就普及了,更别说唐朝了。

但此时唐朝依旧没有真正地宣纸出现,这一发展契也是李之已经关注到的,后世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的泾县。

由于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宣纸的原型“四尺丹”虽早有发明,但不论质地还是润墨性,都远逊于未来的泾县宣纸。

故而,宣纸的闻名始于唐代,把宣纸从此用于书画也是不久后的事情,后世元代以前的画大都画在绢上,而绢是一种丝织品,而人画兴起于宋。

唐宋的画家大多是宫廷画家,画画的时候不缺绢,而宣纸从产生到广泛使用有个过程,各方面还不成熟,故而少有人用。

人画的特点不用多说,那么又便宜又好用的纸,肯定比绢(也就是丝)更受喜爱和欢迎,宣纸本身就适合表现墨的层次,所以大家用过以后都说好,那么最后宣纸的大量使用就顺理成章了。

若是李之能在今生就改变原有宣纸的发明和更广泛利用,只是这一条丰功伟绩,就足以令他盛誉与后世了。
首节 上一节 4/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血染长空

下一篇:万历159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