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生意人

唐朝生意人 第143节

“李先生放心吧,早在日前就确定下来此事,那时临淮郡王已交代我提前清理一下。里面装饰、货架都是现成,粉刷一遍也就如新铺一般!而且郡王大人也将正清绮堂五字转交,今日里所定制牌匾就会完成,而且根据俊良贤弟所描绘,你厂子里的衣架我也找人制定了些,只需今日里你去观望一下,再有何短缺就及时指出来,帮助李先生开张大吉,可是省联名下发的颁布令!”

李之奇道,“朝廷怎地这般积极?应该不会是郡王大人具体安排,不然他早就告知于我了!”

“的确不是郡王大人所安排,据说省公署也是奉了皇宫内府指派,具体缘由我也不知,但我在颁布令见到了黄门侍郎关铭字样,那可是专事侍从圣上,传达诏命的关侍郎大名!”贡维面向仰慕之色。

“绝不会是当今圣上,可能是某位太子指使吧?嗷,对了,我记得关家关鲁公可是太子的老师!”

太子李显是唐高宗李治的子,但后世历史上统称为太子,盖因仅有武后所亲生四位太子有相近史记,其余四子仅是一带而过,且早早或废黜,或自杀,早已被剔除出太子之位。

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被皇帝立为太子,此类人等仅可称为世子,但民间为表崇敬意,往往私下里统称太子。

此时,五子李弘猝死,六子李贤继立,但两年前因谋逆罪被废为庶人,流放巴州,如今八位太子仅剩得子李显,八子李旦,因而,这时候的李显是真真正正的太子身份。

“不管何人指派,总之是抱善意而来,我李之记下了,包括季同兄你,明日过后,再另行相谢!”李之说道。

贡维摆连连,“莫要如此说,李先生更对我的帮衬更多些!近些时日,因为位子原因我不好前往奉邬县,都是你与位贤弟忙前忙后,要说谢意还是我更需要表达!”

颛孙呈逸挥令二人坐下,“正,闲话少说,今日里你可要尽早前往一趟,东市年度大集可是极为重要,场面也俱是宏大,虽说你的产品不愁旺销,但借由这次会,令外地客商深深牢记才是首要!”

李之点点头,“吃过了饭我就赶往东市,但为何仅有董事难度大集?西市没有类似年会么?”

“李先生有所不知,西市每月都有大集,但东市是长安城工业生产与商业贸易的心地,东市的工商业不仅分门别类,更多达二百二十行,而且各行业的经营,都有相当的规模,与西市相对专业性质又有所不同!二者都是唐长安城的商业区,从功能定位上来说别无二致,但东市更倾向于满足城居民日常生活、生产需要方面,西市则偏重于相关械与原材料,因而有各地客商常年驻守,反而不需要年度大集这样的超大型集商贸活动!”

贡维讲解的很是细致,尽管他心下好奇,为何李之对如此简单的行情都不尽知。

“也就是说,东市是工业生产与商业贸易的产品集散地,市场经营商品,也多是衣、烛、饼、药等日常生活品?”

“不仅如此,因为东市靠近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大内,周围坊里多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第宅,故也是四方珍奇皆所积集的上等奢侈品集之地!更因周围多是勋贵官僚第宅,而其商业反却不如西市繁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受到政治上的种种影响和限制,像是先生所言及衣、烛、饼、药等日常生活品,也多是高档之物,寻常百姓还是买不起的!”

李之这才恍然,应该是另有东、西两市之外的私建乱搭小市场遍及极为低廉之物,像是东市这般价格昂贵所在,应该有一次全国性质招商会,不然各地客商很难借用如此良集在一起。

第一百三十五章 不疯魔不成活

长安城是什么地方?当时世纪的西方,一座城市能有一万居民就已经算大城了,但在此时的长安城,有一百多万居民,胡人就有十万以上。

倾国妖姬云鬓重,薄徒公子雪衫轻,正是当时盛唐昼夜喧呼,灯火不绝最真实写照。

唐代化包罗万象,光是居住在长安城的诗人就一万有余,是很多人心之所向化圣地,后世有人这样盛赞当时大唐:酒入豪肠,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胡旋舞昼夜喧呼,长安城灯火不绝,烟花酒池放纵,行人如织风月。

灯光在地板上投射倒影,宫殿在烛光下现明暗变化,光影流离间,映照城池宫阙,万国来朝。

天地间只有一个盛世大唐,能在她最辉煌初始阶段重生而来,对于李之来说,幸运感远超苟且偷生后的暗自窃喜。

绚丽华美、盛世大唐,不疯魔不成活,如何成就在此重生后的华光溢彩一生,也许就是在明日正式启动,暂时辞别了贡维的他,站在东诸山巅,一时间豪情万丈!

将庞啼打发到老祖宗处,李之一行赶马前往长安城,临行前临淮郡王送来一句:既然明日巳时已定,你自管照应商铺内一切,其他对外事宜,就全部交由我来执掌!

路上清绮笑言:“我父亲这是打算盛隆开张,你不觉得省联署令的颁发,与老爷子意念不谋而合?说不得朝廷内早有定章,就是相瞒你我。而东市年度大集本就是一个皇族权贵齐聚之日,就是当今圣上病体未曾恶化之前,也是隔差五在那一日露上一面!”

“我也有此同感,或许郡王大人胸早有计划,已提前联合相关氏族,将我们商铺烘托起来,毕竟正清绮堂宣纸也是朝廷占据大头,师出有名,且可从容营造出耳目昭彰,并不畏惧任何欲将聆音察理之人!”

“只是明日里可是我正清绮堂服饰开业,与宣纸又有何直接联系?”

“你联想一下长安城有何特色?我是说与纸张相关事务。”

“你是说诗人聚集,或者乘势召开一个类似于诗大会一般的人际会?”

“很有可能啊!只需将竞赛以及大奖标注上正清绮堂宣纸,岂不是一切愈加顺理成章?”

“这还不简单,打听一下长安城内人圈子有何异动不久明白了?对了,找懿懿公主,他家老父可是当代大家!”

命驾车的俟老六稍勒缰绳,后面已有夏婆婆紧随上来,略略数语交代了,夏婆婆原地慢行,等候后面马车跟来。

过不多久,马蹄声疾,即有夏婆婆快马赶至:“询问过懿懿公主,明日里东市的确有一场诗大会,乃是政事堂与太常寺联办,殿院殿侍御史主持,省六部出资协办,五监十寺负责章审核!关鲁公等一批退隐名相、王郡公臣均在被邀请之列,其不乏当时诗书画大家!”

挑下窗帘,二人相视而笑,李之笑曰:“果然如此!我想事先不通知你我,应该是某些大家幕后之意,或许以现场考校与我的打算,郡王大人之所以留驻东诸山,恐怕也是奉命而为,这数日过去了,仅余一日时间,即使令我提前知晓,已无多少准备时间。”

清绮摇摇头,“这般兴师动众有何意义?考校一说或许真的存在,但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为何?而且明知当今圣上病体难捱,这样做”

她话音未落,二人就异口同声说出共同猜测:“当今圣上!这一次主意出自于圣上本人!”

两人再一次对视而笑,引来瑜然不满地撇嘴:“已经显而易见之事了,你二人却兀自在那里一唱一和,一惊一乍,令妹妹我可是笑掉了大牙!”

“怎么说?”清绮惊奇侧脸问道。

“明明事实就摆在面前!试想,何人敢于劳动政事堂、太常寺、殿院殿侍御史、省六部、五监十寺?就差公、九卿名号,想来明日也会有数位出现!可笑你二人还在那里猜来猜去的,就是我这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娇小姐都想明白了,不是当今圣上开口,谁人有这么大权利,又敢在如此微妙当口?”

二人面面相觑,自以为聪明,谁料想答案就摆在当面上,他们相互间还依旧乐此不疲,引来瑜然嘲笑实在不冤。

瑜然噗嗤一声娇颜尽展,“怪只怪你们把事情想得太过曲折,只顾了暗自猜疑哪一些与正哥哥关系紧要,却忘记了便是君王大人所在尚书省,虽贵为号人物,也不敢妄言能将半个尚书省控制在!各个公署内势力错综复杂,能够这般联合一致,整齐而划一,就是当朝九卿联,也不会有这般效果吧?”

李之竖指大赞,“我们家瑜然最聪明了,可笑我与你清绮姐竟是被困在自下而上猜测里,反过来不用推敲,就能看出结果来!实在是笨得可以了!”

&nsp;清绮也是哈哈大笑,“自上而下的结果显而易见,嘿嘿,两个自以为聪慧者,却是犯了最不可饶恕重大失策!其实我们的方向错误,与我父王关系最为直接,因他而由生一层层推断,却被瑜然旁观者清,一眼就堪破其蹊跷。”

一路马车内喜笑连连不绝,待得车子停稳牢,思想里并无多少意识的李之,一下车,就被眼前董事的繁华景象惊得有些失神。
首节 上一节 143/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血染长空

下一篇:万历159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