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生意人

唐朝生意人 第1112节

“四十九天后,我们一起返回长安城,我认为你躲开的这段时间,我也要远离此间!”

“嗯,但在此期间,我给你两枚益寿丹,你母亲和婆婆都要服用,但在我想来,武后不见得敢于服用,那就不是你我的事了。丹药交付她手后,需格外嘱咐,体有病患不等服用,至于她执意拿去检验也好,硬下心肠来服用也罢,今后我也不会再给她了!”

“我明白哥哥的心事,或许母亲要看到我婆婆服用后,亲眼见到了效果才会动心思吧?”

“我的看法与你相左,反而认为她有很大可能不会服用,因她更在意好不容易得到的江山!”

二人的交流在当时情形下也维持不了多久,李之回到灵堂摆设之地。

两天后,太子在灵柩前即位。

再一日,裴炎果然上奏说:嗣君尚未正式册封为皇帝,也未听政,不宜“发令宣敕”,建议“宣太后令于门下施行”,一切政令都要以太后武则天令的形式发布。

这一结果,于新帝李显而言,是佩服自己母亲的智慧。

于武后来说,她终于顺理成章地取得了国事的处分权,心下暗松一口气。

于李旦说来,李之还未曾找上他进一步探查此人,李旦却在当晚找上了门去。

正在治丧期间,当然不是他的忠义王府,而是宫内太极殿东堂的某一临时寝所。

东堂为皇帝另一处办公场所,非重大活动,一般的朝会、宴飨群臣、接见使节等会在这里进行。

已成新帝的李显,其实对李之相当重待,便在即位的当天,就给他与李旦在东堂安排了临时住处。

但李旦当晚的到来,身旁随着一人,却是那位令李之一直如雷贯耳,却始终未曾谋面的李元婴。

此为何人?唐高祖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唐高宗李治之叔。

此人在艺术方面的造诣了不得,因从小就受到了宫廷艺术熏陶,在音乐、舞蹈、绘画上有一定的造就,其艺术的修养为日后修建滕王阁打下了基础。

滕王阁又因当世文学大家王勃,在十年前所创作的一篇骈文《滕王阁序》,而从此天下驰名。

李元婴于书画艺术上成就极高,尤其画过许多蝴蝶图,最有名的一幅是《百蝶图》,并因此在画坛历史上留下了“滕派蝶画”的美名。

但李之听到的却是除此之外的另类传闻,在唐朝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他虽然是亲王,可是总是不干正经事,像一个市井无赖的混混一样,一直在给皇家丢脸,他就是李元婴。

他家中几任皇帝,没有一个愿意管他,都是放任自流。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后世却都在猜测,他这才是大智若愚,在那个时代,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活得长久。

这个人是李世民最小的弟弟,虽然是亲王,但名声很不好,常常干些不着调的事情。

李世民念及兄弟之情,睁只眼闭只眼,到了李治这里,常常被皇叔气死,却一点办法都没有,等到武则天上位,直接不管这个小叔子了。

李元婴封滕王,修建了著名的滕王阁,李世民在位的时候,其喜欢吃饱没事干,拿类似于现在弹弓的东西,去街上打百姓玩。

第八百零六十二章 奇书《秘记》

堂堂的亲王做这样的事情,多丢人啊,李世民也是生气,但念兄弟情分,对他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到了李治登基称帝的时候,就不那么惯着这位叔叔了,决定好好惩罚他,别再给皇室丢人。

李元婴初到山东封邑时,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大兴土木,在当地民愤极大。

无奈之下,高宗李治只好将他贬到苏州。

而他在滕县苦心经营的那些亭台行宫,则因他在那一带的名声不佳,也只好任凭雨打风吹去了,历史仅仅是将他曾经的封地叫作“滕县”罢了。

李元婴最初时被太宗支到苏州,先为刺史,后转洪州都督。

此时,他恶习依旧。永徵四年,他又选址赣江之滨,广聘能工巧匠,修起了一座高插云天的楼阁。这就是王勃笔下的滕王阁了。

高宗调露元年(679),李元婴再改为隆州刺史。

在山高皇帝远的阆中,他依然按宫苑的格局,在嘉陵江畔的玉台山腰,建起了一处规模宏大的行宫,这就是杜甫诗篇中的阆中滕王阁。

其实,这一调动是高宗李治对他言行举止的又一次警告,但他依然骄奢放纵,并没把警告放在眼里。

他一到阆中,就以“衙役卑陋”为名,大修宫殿高楼,称“阆苑”,又在阆中玉台山建玉台观和滕王亭。

在阆中五年,竟乐而忘归长安。

滕王贬到阆中仍不遵守法度,且更加放肆。其录事参军裴韦劝谏他,话没说完他便打。

一次,高宗大赏亲王,赏给各位亲王彩绸五百匹,却只赏给滕王两车麻绳。

高宗说:滕王钱帛已很多,不需要赏赐,两车麻绳让他做穿钱的绳子,这是高宗对他的委婉劝告。

结果李元婴不但没有重新做人,反而变本加厉,还做出抢夺取下官妻子的事情,更丢人的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被别人的妻子打破相了。

李治知道后,感觉特别丢人,也实在没办法了,把他的食邑和随从减半,然后贬往滁州。

不管李治怎么惩罚李元婴,都是拒不改正。李治碰到这么一个无赖叔叔,也是没办法啊。

再后来,李治学他的老爸李世民一样,对李元婴采取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的态度。

李治死后,武后继位,说来也奇怪,武后杀了很多大唐亲王宗室们,比如魏征的女婿霍王李元轨,李世民的儿子纪王和越王等,唯独李元婴,武则天却懒得杀他,反而对他多有赏赐。

当然,最后一点,目前还未真正发生,但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大唐这样的名利场,能从武后手里活下来的王爷,寥寥无几,很多学者认为李元婴不是无赖,而是聪明人,大智若愚,懂得自保。
首节 上一节 1112/1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血染长空

下一篇:万历159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