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生意人 第1110节
武后因心情大好,便留下二女近身伺候茶水,她此时的话题核心,也暂时转向了后日的灵柩前继承皇帝位问题。
早在一年多以前,高宗病危,鉴于太子李显充东宫才三年,处理国事经验不足,高宗遗诏命自己信赖的宰相裴炎与两位侍郎刘奇贤、郭正一为顾命大臣,“于东宫平章事”,以辅佐太子登基。
并在遗诏中留了“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的话,即特别授权武则天以太后身份兼决大事。
尽管那等诏命里,并不是全权委托武则天临朝管理国事,而是在有特别重要的军国大事,同时皇帝与大臣们又“不决”时,才能兼取她的决定。
其后便因裴炎的据实上谏,奏报那段时期的李显无心代临朝政,终日里只知贪奢享乐,被召回洛阳城,那时候太子李显已经对裴炎心怀不满了。
所以她的首个针对性话题,就重点在裴炎身上:“李先生,你可曾识得裴炎此人?”
李之点点头,裴炎曾在半年前因兵船设计图样问题找过自己,他知道瞒不过有心人,就将唯一的一次见面机会说出来。
武后随即提醒李显:
“裴炎为目前唯一辅政老臣,又因他对于你的能力有偏误认知,故而极有可能会在后日颁诏仪式上,针对于你有所皇权限制,这一点你可要有个清醒认识!新帝初驾皇位,即使心内有万端冤屈,也不可在第一时间表示质疑,要主动表现出一代君王的大度涵养,来正面看待此人可能存在的抑制措施!”
闻听之下,李之心内暗自点头,武后果然不愧于未来的女皇,判断问题之精准,一如他的先知先觉。
历史上,裴炎果然在高宗死后第三天、太子在灵柩前即位后的第二天上奏说,嗣君尚未正式册封为皇帝,也未听政,不宜“发令宣敕”,建议“宣太后令于门下施行”,即一切政令都要以太后武则天令的形式发布。
借着裴炎的这个建言,武则天在新帝继位之先,就顺理成章地取得了国事的处分权。
所以此时的武后这般看似指点的关切里,隐藏着她巨大野心,也在借由此次提前发出警示,来降低李显的警惕性,以便尽早将真正皇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可以说,这是武后的一箭三雕的精心计算,但李之明知如此,也不打算暗地里出手相助。
因为李显的目前,的确既不具备与太后争权的实力,更无掌管天下的能力,让权与太后,无疑是唯一良选。
不出他所料,李显此刻丝毫未曾觉察出武后的计谋,反而对母亲的关心表示出了衷心感激。
李之特别注意到李旦此刻有那么一瞬间的眉毛跳动,却极为迅速的被木然表情给遮掩起来了。
裴炎这个史无前例的建言,对武则天来说太及时了。
她从当上皇后以来逐渐掌握朝政参决权,至今已二十多年,对于掌控国家和百姓命运的欲望越来越强烈。
而今那懦弱病衰的夫皇去了,虽然遗诏中给了她一些决定国事的权力,但却明定非“军国大事有不决者”不能过问,这使她原来曾享有过的权力遭到很大的限制。
然则,她马上要借着裴炎的这个建言,顺理成章地取得了国事的处分权,以后,太子正式受册嗣位并尊她为皇太后,她就能霸着权力不松手,毫无还政的意思,以致从此“政事咸决焉”。
可以想见,当时除了顾命宰相裴炎,其他人是不敢提出这种建言的,而如果没有裴炎的这个建言,武则天也很难找出什么理由取得国事决定权。
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皇帝对政事的控制逐渐巩固,武则天也只能无可奈何地淡出政治舞台去过她那富足高贵、含饴弄孙的太后生活了,唐代历史自然会是另一番模样。
但是李显即位时已成年,作为臣子想要完全影响他不容易,所以裴炎想增加太后的权力以制衡皇帝,从而为己所用。
显然,他以为“宣太后令于门下施行”只是名义上的,武则天虽然有能力,但终究不过是个女流之辈,容易受顾命重臣的影响,即便不成也容易制约。
所以武后的一箭三雕的更深藏一式,就是借此机会在李显心内种下对裴炎的仇恨种子。
其实也正如此,皇太后掌权后,裴炎与武后配合得极为协调。
嗣圣元年,中宗李显提出要任命自己皇后的父亲韦玄贞为侍中,还要恩赐皇后奶妈之子以五品官,但裴炎认为这两人资格不够,坚决不同意。
这次皇帝的废立,对武则天来说是借机除去对自己专权不满的嗣皇帝,从而威慑以后的皇帝和文武大臣,以达到自己长期操纵君权的目的。
而对裴炎来说,他当然知道这只是中宗一时冲动说的气话,当不得真,作为单独受诏辅政的宰相,不应该因此就参与废帝的阴谋。
但他却积极主动地参加了废帝的行动,显然他认为中宗难以制约,不如趁早废掉,换一个更能受自己影响的新皇帝,同时也能使要求废帝的武则天感恩于自己。
然而,自以为是的裴炎却没有料到,这一举动使武则天的地位更加稳固,并埋下了真正的祸根。
这祸根便是起先存留在李显心内仇恨种子,在皇帝的废黜之后,仇恨种子便顺势移植到李显一系的大臣那里。
在武则天开始推动长期临朝称制,两人的矛盾也慢慢显现了出来之后,通过几次较量,裴炎对武则天难以制约的本性,和觊觎皇权的野心已有所了解。
知道让她主动让权还政一无指望了,这时才后悔当初建议一切政事都要“宣太后令于门下施行”的举动,为将功赎罪,裴炎暗中寻找机会,因他不愿出现女主执政的局面。
恰好此时,唐朝开国功臣李绩的孙子徐.敬业,在扬州发动反对武则天的兵变,宣称要勤王护君。
裴炎表面上不动声色,也不积极参与讨伐叛军的议论,想等武则天焦头烂额之时顺势逼她归政。
武则天闻悉,便暗使监察御史崔詧上奏指控裴炎,以“裴炎身受顾命之托,大权在握,叛乱之际不设法讨平,反而要逼太后归政,其中一定有阴谋”为借口,将其逮捕入狱。
并乘机联合亲李显一系的大臣,力排众议给他定了个“谋反”的罪名,最后斩于街头。
第八百零六十一章 大唐奇人李元婴
熟知一切的李之,因此才会辨识出武后此刻的一箭三雕地真实用意,但令他颇感惊异的是,看似无心朝政、并在历史上以三让天下而著名的李旦,居然也能于瞬间觉察到武后的极深用意。
这个意外发现,让李之一时间兴致大起,他并不在乎李旦拥有超然执政能力,而是好奇一向以孝和、玄真,率情背礼,取乐于身的李旦,对武后的阴谋知悉的深度有几分。
按照李之的了解,他对李旦好感更多些,此人大智慧,被历朝历代皆称颂为圣贤,不是没有道理的。
武则天摄政,皇帝李显不甘傀儡地位,试图扶植自己势力,被废为庐陵王,李旦被武选为新的傀儡皇帝,实际上则被拘禁深宫,形同囚徒。
经过数年准备,她代唐建周之时,此时的李旦是不让也得让,否则身家性命必不保。
早在一年多以前,高宗病危,鉴于太子李显充东宫才三年,处理国事经验不足,高宗遗诏命自己信赖的宰相裴炎与两位侍郎刘奇贤、郭正一为顾命大臣,“于东宫平章事”,以辅佐太子登基。
并在遗诏中留了“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的话,即特别授权武则天以太后身份兼决大事。
尽管那等诏命里,并不是全权委托武则天临朝管理国事,而是在有特别重要的军国大事,同时皇帝与大臣们又“不决”时,才能兼取她的决定。
其后便因裴炎的据实上谏,奏报那段时期的李显无心代临朝政,终日里只知贪奢享乐,被召回洛阳城,那时候太子李显已经对裴炎心怀不满了。
所以她的首个针对性话题,就重点在裴炎身上:“李先生,你可曾识得裴炎此人?”
李之点点头,裴炎曾在半年前因兵船设计图样问题找过自己,他知道瞒不过有心人,就将唯一的一次见面机会说出来。
武后随即提醒李显:
“裴炎为目前唯一辅政老臣,又因他对于你的能力有偏误认知,故而极有可能会在后日颁诏仪式上,针对于你有所皇权限制,这一点你可要有个清醒认识!新帝初驾皇位,即使心内有万端冤屈,也不可在第一时间表示质疑,要主动表现出一代君王的大度涵养,来正面看待此人可能存在的抑制措施!”
闻听之下,李之心内暗自点头,武后果然不愧于未来的女皇,判断问题之精准,一如他的先知先觉。
历史上,裴炎果然在高宗死后第三天、太子在灵柩前即位后的第二天上奏说,嗣君尚未正式册封为皇帝,也未听政,不宜“发令宣敕”,建议“宣太后令于门下施行”,即一切政令都要以太后武则天令的形式发布。
借着裴炎的这个建言,武则天在新帝继位之先,就顺理成章地取得了国事的处分权。
所以此时的武后这般看似指点的关切里,隐藏着她巨大野心,也在借由此次提前发出警示,来降低李显的警惕性,以便尽早将真正皇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可以说,这是武后的一箭三雕的精心计算,但李之明知如此,也不打算暗地里出手相助。
因为李显的目前,的确既不具备与太后争权的实力,更无掌管天下的能力,让权与太后,无疑是唯一良选。
不出他所料,李显此刻丝毫未曾觉察出武后的计谋,反而对母亲的关心表示出了衷心感激。
李之特别注意到李旦此刻有那么一瞬间的眉毛跳动,却极为迅速的被木然表情给遮掩起来了。
裴炎这个史无前例的建言,对武则天来说太及时了。
她从当上皇后以来逐渐掌握朝政参决权,至今已二十多年,对于掌控国家和百姓命运的欲望越来越强烈。
而今那懦弱病衰的夫皇去了,虽然遗诏中给了她一些决定国事的权力,但却明定非“军国大事有不决者”不能过问,这使她原来曾享有过的权力遭到很大的限制。
然则,她马上要借着裴炎的这个建言,顺理成章地取得了国事的处分权,以后,太子正式受册嗣位并尊她为皇太后,她就能霸着权力不松手,毫无还政的意思,以致从此“政事咸决焉”。
可以想见,当时除了顾命宰相裴炎,其他人是不敢提出这种建言的,而如果没有裴炎的这个建言,武则天也很难找出什么理由取得国事决定权。
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皇帝对政事的控制逐渐巩固,武则天也只能无可奈何地淡出政治舞台去过她那富足高贵、含饴弄孙的太后生活了,唐代历史自然会是另一番模样。
但是李显即位时已成年,作为臣子想要完全影响他不容易,所以裴炎想增加太后的权力以制衡皇帝,从而为己所用。
显然,他以为“宣太后令于门下施行”只是名义上的,武则天虽然有能力,但终究不过是个女流之辈,容易受顾命重臣的影响,即便不成也容易制约。
所以武后的一箭三雕的更深藏一式,就是借此机会在李显心内种下对裴炎的仇恨种子。
其实也正如此,皇太后掌权后,裴炎与武后配合得极为协调。
嗣圣元年,中宗李显提出要任命自己皇后的父亲韦玄贞为侍中,还要恩赐皇后奶妈之子以五品官,但裴炎认为这两人资格不够,坚决不同意。
这次皇帝的废立,对武则天来说是借机除去对自己专权不满的嗣皇帝,从而威慑以后的皇帝和文武大臣,以达到自己长期操纵君权的目的。
而对裴炎来说,他当然知道这只是中宗一时冲动说的气话,当不得真,作为单独受诏辅政的宰相,不应该因此就参与废帝的阴谋。
但他却积极主动地参加了废帝的行动,显然他认为中宗难以制约,不如趁早废掉,换一个更能受自己影响的新皇帝,同时也能使要求废帝的武则天感恩于自己。
然而,自以为是的裴炎却没有料到,这一举动使武则天的地位更加稳固,并埋下了真正的祸根。
这祸根便是起先存留在李显心内仇恨种子,在皇帝的废黜之后,仇恨种子便顺势移植到李显一系的大臣那里。
在武则天开始推动长期临朝称制,两人的矛盾也慢慢显现了出来之后,通过几次较量,裴炎对武则天难以制约的本性,和觊觎皇权的野心已有所了解。
知道让她主动让权还政一无指望了,这时才后悔当初建议一切政事都要“宣太后令于门下施行”的举动,为将功赎罪,裴炎暗中寻找机会,因他不愿出现女主执政的局面。
恰好此时,唐朝开国功臣李绩的孙子徐.敬业,在扬州发动反对武则天的兵变,宣称要勤王护君。
裴炎表面上不动声色,也不积极参与讨伐叛军的议论,想等武则天焦头烂额之时顺势逼她归政。
武则天闻悉,便暗使监察御史崔詧上奏指控裴炎,以“裴炎身受顾命之托,大权在握,叛乱之际不设法讨平,反而要逼太后归政,其中一定有阴谋”为借口,将其逮捕入狱。
并乘机联合亲李显一系的大臣,力排众议给他定了个“谋反”的罪名,最后斩于街头。
第八百零六十一章 大唐奇人李元婴
熟知一切的李之,因此才会辨识出武后此刻的一箭三雕地真实用意,但令他颇感惊异的是,看似无心朝政、并在历史上以三让天下而著名的李旦,居然也能于瞬间觉察到武后的极深用意。
这个意外发现,让李之一时间兴致大起,他并不在乎李旦拥有超然执政能力,而是好奇一向以孝和、玄真,率情背礼,取乐于身的李旦,对武后的阴谋知悉的深度有几分。
按照李之的了解,他对李旦好感更多些,此人大智慧,被历朝历代皆称颂为圣贤,不是没有道理的。
武则天摄政,皇帝李显不甘傀儡地位,试图扶植自己势力,被废为庐陵王,李旦被武选为新的傀儡皇帝,实际上则被拘禁深宫,形同囚徒。
经过数年准备,她代唐建周之时,此时的李旦是不让也得让,否则身家性命必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