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国

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国 第899节

“嘤咛……”

大玉儿口中发出一声娇滴滴的呢喃,软软的倒在了朱杰怀里,自己热切的思念着朱杰,三年多的时间,无日无夜不在想念,想念着这个身躯雄壮,满是英雄气概的盖世天骄,如今终于再度到了一起,心头所有的怨念、思念,全部都化作了乌有,脑海中一片空白,只想着能够这辈子再也不跟眼前的男人分开了。

红烛高烧,朱杰缓缓的将大玉儿身上的衣衫一件件褪去,一具美到极致的娇躯暴露在了自己的眼中,朱杰合身将大玉儿压在了身下……

一夜风流,雨住云收,外面已经是天色见亮。

“皇上,这紫禁城这么大,您真的就三位妃子吗?人们不都说大明的皇帝都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吗?”

大玉儿躺在朱杰怀里,葱葱玉指在朱杰胸前轻轻的划着,娇声问道。

朱杰笑道:“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那也只是传说而已,但凡一位有作为的勤政皇帝,哪里有精力跟时间去照顾这七十二嫔妃?雨露均沾的话,哪怕是朕,也要累得半死了,先帝在日,嫔妃更少,每日里批阅奏章都要到半夜,有的时候甚至是和衣而卧,皇帝啊,哪里有外人想想的那么轻松自在?”

“可是,我的皇上却不是这样啊,您才华盖世,哪怕是天大的事情,都难不住你,论起精力来,只怕您到了五十岁的时候,依旧可以生龙活虎呢,看看这一晚上,您折腾了臣妾多少次?”

大玉儿调笑道。

“哈哈,久旱逢甘霖啊,玉儿,朕如果不一次性的将这三年的分别一次性给补偿回来,你能够放的过朕?”

朱杰大笑道,“嗯,还差一次呢,这才五次,远远不够,我们还要再来一次!”

说着话,朱杰一翻身,再度将大玉儿压在了身下!

“哎呦!皇上,不行了,臣妾可是招架不住了!”

大玉儿惊叫一声,哀叹连连,眼前的这个家伙,比之数年前那一次,还要勇猛,当真是一头猛虎啊,比满洲最凶猛的东北虎还要凶猛,索求无度,自己这一次可是要惨了!

好不容易,朱杰方才放过了大玉儿。

到了现在,大玉儿如同一摊烂泥一般,浑身酥麻无力,彻底动弹不得了。

“嗯,皇上,现在三位妹子都已经为你诞下龙子了,臣妾也要,臣妾也要为你增添几位小殿下!”

大玉儿流露出了鉴定的眼神,喃喃说道。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科举之变

这一次,三法司爆发出来的审讯效率,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即便是三法司的要员也缺少了好几位。

刑部、大理寺再加上督察院,如今大理寺少了一位正卿,刑部少了一位侍郎,两名郎中,督察院少了一位副都御史,七位监察御史,两位给事中,多数职位空缺,即便是如此,依旧是审讯神速,四十七人得到了应有的惩处,其中三人被判斩立决,七人斩监侯,十五人革职流放,其余人等被降职留用或者降职贬出京城任职。

经过这一番折腾,一下子朝中十部空缺出来了大量的职位,如果不能快速填充各个职位的空缺,很显然,将严重影响朝廷的运转,而且宋应星、毕懋康年事已高,屡次请求辞去官职,告老还乡,那空缺的职位就更高了。

朱杰不得不下旨,提前将李岩等人召回京城,重新部署朝廷布局。

首先,重新组建内阁——孙传庭为首辅,李岩、徐一帆、史可法、黄宗羲进入内阁,处置朝堂日常事务;紧接着委任十三部尚书。

李岩出任吏部尚书,掌管朝廷官员考核、升迁、奖惩;

徐一帆出任兵部尚书,统领朝廷所有兵力,查栓出任兵部左侍郎兼任水师总督,掌管大明帝国舰队;

史可法出任刑部尚书,掌管全国刑狱诉讼;杨廷枢为督察院左都御史,掌管官员监察以及刑狱案件复核;

黄宗羲为顺天府尹兼任户部尚书,掌管大明国库财政,同时将兴业银行总部移驻京城,黄宗会为兴业银行督办兼任户部左侍郎;

茅元仪任工部尚书,掌管全国工程、水利修建以及兵器制造,将京城与南京火器局、兵仗局合并,筹建大明兵工厂,毕登辅以工部侍郎兼任;

高杰依旧担任情报部尚书,掌管大明内外情报收集整理事务;

高弘图担任礼部尚书兼理各国蕃务;

方以智调任教务部尚书,铜官大明教育与科考事务;

朱舜水调任商务部尚书负责大明工商以及贸易事务;

侯方域出任税务部尚书,负责全国税收以及海关税收事务;

除了这些,袁继咸代替原来的李岩,就任南直隶总督,统摄南直隶政务,顾炎武升任浙江巡抚。

同时为了能够循环利用,毕懋康与宋应星虽然从尚书的位子上退了下来,两个人在京城受命筹建顺天书院,与应天书院,一南一北,开始大力兴办教学,特别是自然科学,这可是朱杰一向都万分重视的,现在关内局势稳定下来,自然要发力了。

当然这些变化,还只能算是朝廷人员的一般调动,但是,朱杰要做的可是不止这些。

内阁的成员刚刚到齐,朱杰又拿出了一项巨大的变动,改革科举!

从明年起,朝廷废除八股取士,科举考试的范围不在局限于四书,而是将诸子百家尽皆纳入,体裁也不在局限于八股形式,倡导自由发挥,更是取消了字数限制,同时将参加科举的士子从儒生扩大为文科、工科、农科、商科、算科,只要是人才,都可以参与科举,朝廷量才录用。

主意刚刚提出来,内阁的几个人就都蒙圈了,没有想到,刚刚安生一个月的时间,皇上就又出幺蛾子了啊……

这一次,连徐一帆都有些无奈了,改革科举,他倒是没有什么具体的意见,不过,也需要徐徐推进啊,一上来就大刀阔斧的推进,这是很容易失败的,当年的王安石变法,就是因为太过激进,导致变法失败的。

孙传庭苦笑道:“皇上,科举制可是实行了上千年了,如此革新,亘古未见,利弊如何,可是难以预见啊,现在朝廷刚刚安顿下来,实在是不已大动干戈啊……”

“不宜大动干戈?”

朱杰笑道:“白谷,朕只问你,以工部为例,工部的这些官员,大多都是科举上来的,试问有几个人懂得水利?有几个人懂得火器,有几个人懂得农时?如果工部的人连最近本的他们的职责都搞不懂,甚至基本的能力都没有,朕怎么相信他们能够管好工部?一个毕懋康,一个茅元仪,这已经是大明朝说过仅存的几位精通恪物之学的官员了,后面呢,等到他们仙逝的时候,还有没有人跟进上来?不光是工部,还是钦天监,还有户部、税部,又有多少人精通算学?你们以为真筹建应天学院,现在有筹办顺天学院,到底为的是哪一般?为国选材,就是要不拘一格才行,原来祖宗留下的八股取士,太束缚人的思想了,我只问你,你在考进士是的文章,与你平日里的文章,孰优孰劣,你会没有数?”

“可是,皇上,自从董仲舒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以来,儒教作为显学,为治国之根本,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我们放弃了儒教,那岂不是自废武功?偌大的国家可是如何治理?即便是您说的恪物之学有着强大的功用,但是,如何能够治理天下?这些学说,也没有治理天下的依据吧?”
首节 上一节 899/13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旗卷天下

下一篇:烽火男儿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