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国

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国 第372节

“督师大人,我不否认,这些雄才大略的帝王未必都靠的是孔孟之道,但是,没有孔孟之道为根本,一个朝代是不能持久的,秦始皇以法家为本,刑法严苛,结果二世而没;汉武帝同样如此,原本强盛到极点的大汉,因为穷兵黩武,最终同样走向了败亡,至于唐太宗,晚年更是痴迷于战争,消耗了大唐的元气,历史已经有过明证!”

杨廷枢辩解道。

“复庵兄,错了,你要明白,每个朝代的终结,并不是偏离了孔孟之道引起的,其根本与孔孟丝毫不沾边,而是另有原因!”

朱杰沉声道。

“愿闻其详!”

杨廷枢不忿道。

朱杰冷笑道:“复庵兄,你不要不服气,等我说完了,你自然会服气!”

“从古至今,汉家江山,本身就没有那个朝代能够超过四百年的,秦代二世而亡;西汉两百多年,东汉两百多年;西晋数十年;东晋一两百年;隋代同样是数十年,大唐国祚长些,也不过三百年左右,到了北宋、南宋,同样是两百年上下,能够超过三百年的江山都屈指可数,四百年的根本没有,没有那个朝代因为以孔孟治国,就避免了灭亡的命运,难道说孔孟之道还是王朝更替的根本吗?当今皇上不够推崇孔孟?他可是说过要与士大夫共天下的,那又如何,十几年来,江河日下,刀兵四起,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了,我说的没有错吧?”

杨听说脸色有些难看,艰涩的点点头,朱杰说的都是事实,虽然自己不愿意承认,但是却无力反驳。

朱杰接着说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大唐名相魏征已经给出了答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建国之初,由于连年战乱,人口流失,地主豪强在战争中元气大伤,使得大量的农民再次获得了土地,这些农民因为这些新得到的土地,能够吃饱饭了,能填饱肚子,谁没事闲的蛋疼去造反?脑袋可是自己的!是以开国之初,历朝历代都是靠着黄老之学的休养生息之道,恢复元气,黎民百姓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可是,这些土地却不能一直保存在农民呢的手里,你们比我都清楚,地主豪强一旦有了钱就会怎么样?盖房子,买地;买地,盖房子,几乎没有第三样事情,一百多年的时间,贪婪的地主们就会将土地瓜分干净,一旦遭遇到了荒年,老百姓食不果腹,自然是要起来造反的,不是吗?刚刚开始的时候,朝廷手中还有足够的能力,稳定住局面,可是时间一长,失去土地,无法存活的老百姓越来越多,他们不造反就只有饿死的时候,那就只有造反一条路了!”

我滴个乖乖,这个督师大人真的敢说,连造反的事情都说了!

朱杰笑道:“怎么样?原因已经很明显了,从古至今,王朝更迭,只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最常见的老百姓没有土地,活不下去了;第二个,则是异族入侵,山河破碎。不过,这两个原因哪一个跟孔孟之道沾边?你们未免将孔孟之道看的太高了,只不过一门学问而已,比起道德来,我更关心的是,我的火炮怎么样,才能发射更快,打得更远,威力更大;我更关心,我的火枪如何可以由前装改为后装,提升射击速度,我更关心,如何使我的水师战船更快、更大,更坚固,战力更加强悍;最起码,大军占领无敌于天下的时候,什么异族,谁敢来,老子第一个就吓削趴下他!”

“那老百姓造反呢?”

方以智沉声道,“大人,不得不说,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俗语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想要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不照样也要靠圣人的教诲吗?”

“扯淡的教诲!”

朱杰不屑道:“管仲也曾经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连肚子都喂不饱的时候,你给老百姓将圣人的教诲,他们只怕会把你都给扔进锅里给煮了!生命都得不到保障的时候,谁特么的还管什么礼义廉耻?易子而食的事情,发生的难道还少吗?曼公,你给恶急眼的强盗讲一篇《述而》,难道他就不会抢你了?比如你吧,把那套孔孟之道收起来,我需要的是你在天文历算恪物河工等领域的才能!你给我管好一条淮河,或者办好一个铁厂,那就比你当一个知府,甚至布政使还有用处!比你作一千首诗都更有益处!”

呃……

方以智脸色大囧,天文历算河工水利这些自己确实擅长,不过不要说身旁的朋友说自己不务正业,连自己都认为这些都是旁门小道而已啊……

“所以说,西洋的科学家,我势在必得!郑和下西洋的资料我势在必得,还有,应天书院,我势在必得,哪怕是皇上下旨阻止,都挡不住我的决心!”

第四百一十六章 还有什么是督师不会的?

“这么看来,我这个儒生,是一点用处都没有了,督师大人,我还能够干什么?”

杨廷枢苦笑道,朱杰的长篇大论已经彻底将他给打垮了,这些问题他几乎从来没有想过,自幼从四书五经开始,饱读诗书,到了朱杰这里竟然是一文不名!

朱杰笑道:“复庵兄,您何必妄自菲薄?我只是说朱程以来理学毫无可取之处,有没有说孔孟原汁原味的儒学不行,更何况术业有专攻,在实务领域,您也许与曼公兄无法相比,但是,您现在不是南京副都御使吗?在御史监察的位置上,我相信您比在座的哪一位都要优秀,别的事情不用你操心,你的任务就是监察各地官员,不管是谁,一旦作奸犯科,严惩不贷,放开手去干,不杀上一批,是制不住贪腐昏暗的官场风气的!”

杨廷枢神色一凛,答道:“督师大人说的是,是我孟浪了。”

黄宗羲苦笑道:“大人,难道您说的这个伽利略真的有这么神奇?”

朱杰点点头,答道:“最起码,在座的各位在恪物之学上,绑在一起,也没有她一个人的成就高,我可以给大家举出一个实力来。”

朱杰再次拿起了毛笔,简单的勾勒了几笔,说道:“诸位先生请看,已知一发炮弹以四十五度的角度打出去,落在了三百丈之外,我请大家求解炮弹打出炮膛瞬间炮弹的速度!第二,已知炮弹出膛的速度为五十里,以三十度角度发射出去,请问,这个炮弹会落在多远的距离上!不知道哪位可以用算盘将这个数据给算出来!”

在座的人一个个都瞠目结舌,这、这怎么计算?

大家一个个都望向了黄宗羲与方以智,两个人在众人之中,可以说是历算最为高明的两个人了。

方以智与黄宗羲两个人紧皱眉头,这怎么计算,条件太简陋了吧?

“督师大人,这未免有些强人所难了吧?”

朱杰笑道:“这有何难?汤若望先生,你来计算一下?”

汤若望脸色一红,答道:“督师大人,我知道你的意思,不过,这件事情我还真的无能为力,想要计算出这个数据,需要知道重力对炮弹的影响,同时也要考虑炮弹发射的速度,还要考虑物体在空中向下的速度的影响,这个如果是伽利略先生在这里,想必难不住他,我听说过,他曾经确立了重力加速度数值,而且也精通解析几何学,这个应该难不住他,但是对于我来说,却是无能为力了!”

朱杰哈哈大笑道:“恰巧,我知道这个重力对物体的影响力,这个重力加速度就是伽利略先生确定的,利用他的方法,可以轻松的算出这几个数值!”

朱杰并不是什么科学家,但是对于炮弹弹道的计算研究,自然是不会陌生的,高中与大学期间,更是经常接触到抛物线,不管是解析几何,还是微积分,都有涉猎说不上精通,但是粗略的计算一下弹道,还是没有问题的。

朱杰手中的毛笔不断的挥动着,盏茶功夫,两章宣旨已经罗列满了数字,一步步将结果推导了出来!

方以智与黄宗羲已经看傻眼了,特么的,还有什么是这个督师大人不会的,竟然连算学都如此高深!

至于一旁的汤若望更是连连惊叹,也许朱杰的算学水准比不上伽利略,但是看这个架势,绝对不会属于伽利略的南几个学生啊!

良久,朱杰长吐了一口气,答道:“好久不摆弄这些东西了,还真的有些不习惯,汤先生,您来看看,怎么样!”

汤若望半晌方才缓过神来,惊叹道:“绝了,绝了!督师大人,您有这样的水平,早就应该进钦天监当监正了,我在你面前自愧不如啊,即便是伽利略,也未必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计算出确实的弹道数据来!而我们现在的火炮弹道数据,都是一次次的发射中,根据实地测量得来的,根本无法利用一套公理去计算所有的弹道抛物线跟射程!这、这绝对是了不起的成就!”

朱杰笑道:“汤先生,我也不过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已,真正利害的是发现了这个公理的人,诸位先生,在未来的战争中,很明显,火炮与火枪的地位越来越重了,哪怕是骑兵,面对着密集的火炮火枪,也无法取胜,至于攻城略地,更是离不开火炮的轰炸!如果我们现在事先能够将所有的炮弹数据总结出来,教授给我们的将士,那未来火炮的射程、角度、精确性将会大幅度的提升,现在的炮兵,十发炮弹,三发击中目标,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如果利用这些方法,提前做出预判,根据数据调整角度,那十发炮弹,六七发击中目标,可以说毫无问题的!那将会给我们攻城节省多少时间,少死多少将士?”

众人面面相觑,让朱杰这样一说,这个算学、物理学还真的是作用匪浅啊!

朱杰接着说道:“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恪物之学,穷天地之奥理,博大精深,军事战争领域的应用也不过是其中一个角落而已,在农业上,同样作用巨大,一旦恪物之学发展到了极致,应用到了农作物生产之上,那样的变化才是惊天动地呢,以小麦为例,借助恪物之学,终究有一天,每亩地小麦的产量将会突破到一千斤,而现在呢,小麦亩产量不过两百斤左右,水稻产量也不过数百斤,应用恪物之学,水稻产量突破两千斤都有可能,你们想想,如果小麦亩产量达到一千斤,水稻产量达到两千斤,那天底下,所有的老百姓都将不会再饿肚子了,能够吃饱饭的老百姓谁特么的,还会闲的蛋疼的去造反?脑袋可只有一个啊!而且如此高的产量,那会给朝廷带来多少钱粮?国库就再也不用担心空虚的问题了,等到鞑子或者红毛海盗来了,我们就是用银子砸,都能将他们全都给砸死!”

第四百一十七章 太阳打摆子

所有人都傻眼了,连汤若望都不例外,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小麦跟水稻的产量能够达到这么高,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首节 上一节 372/13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旗卷天下

下一篇:烽火男儿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