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国

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国 第1307节

朱杰大笑道。

徐一帆连忙站起身来,躬身道:“皇上,这都是臣份内之事,只要四海升平,苍生富足,社稷稳固,臣肝脑涂地,也是心甘情愿!哪里敢让皇上亲自倒酒!”

“得了吧!”

朱杰大笑道:“当初朕没有登基的时候,不是常常给你们倒酒?牧风跟老查还没少撺掇偷朕的酒呢,自家兄弟,哪里来的那么多的俗套?来,老查,诸位臣工,饮胜!”

“皇上,臣有一事,有些犯糊涂,还请魏国公指点……”

在座的臣子们饮酒已毕,孙传庭轻轻放下酒杯,低声问道。

徐一帆连忙笑道:“白谷兄,您有什么事,只管说来,还有什么指点不指点的?”

众人全部看向了两个人。

孙传庭沉声道:“那个条约,老夫已经看过多次了,其他都没有疑虑,唯有限制兵力一说,心头不解,限制西洋各国兵力倒在情理之中,为何也要限制我们大明的兵力?要知道,单单是十几年前,大明仅仅有本土在手,疆域比现在小了近两倍,还有数十万大军坐镇呢,现在疆域如此辽阔,为什么却要将陆军控制下来?而且我们的海军舰队也受到了限制?这不是给我们自己套上一个绳索吗?”

徐一帆看看朱杰,朱杰笑道:“一帆,怎么想的就怎么说,这一次你们签订条约,朕可是没有面授机宜,都是你跟老查、桂林商定的。”

徐一帆点点头,答道:“皇上,白谷,此次出征,皇上就给了我便宜行事之权,军事、洋务外交,尽皆可以自行决断,签约之事,是在巴黎进行,距离大明数万里之遥,一来一回,就要接近一年的时间,是以不可能事事请示,不管是战场还是外交,机会稍纵即逝,实在是拖延不起,虽然我们击败了西洋五国,然则,毕竟是在人家的本土之上,西洋五国各自实力不弱,如果真的拖延上一年半载,后果是不可想象的,一旦他们暗中准备对抗,仅仅凭借我们的舰队与六七万兵力,是不足以压制住整个西洋的,所以,必须要快刀斩乱麻,用最快的速度,结束谈判,争取对我们最有利的条件。至于白谷所问的问题。”

徐一帆顿了顿,接着说道:“第一,我们先来说海军,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们的三大舰队已经足够强大,也许独自面对西洋五国的所有的海军还有所不足,但是他们必经不是一个整体,互相之间有着尖锐的矛盾,是以,没有必要,让我们的海军实力必须要超越西洋的整体军事实力,我们维持一支超过五百艘战舰、兵力超过十万人的海军,每年的耗费太大了,如果再度扩大规模,更是会给朝廷带来巨大的负担;

而且,未来科技日新月异,我们的技术层出不穷,皇上曾经说过未来战场,不是依靠数量取胜,而是质量,我们未来要做的不是要增加战舰数量,而是保持一定的规模,然后将更多的钱粮用于研制生产更加先进的战舰,如果我们更新式的超级战舰研制出来了,给战舰披上厚厚的装甲,将我们的新式炸药用于炮弹生产,一艘主力战舰,就可以匹敌四艘西洋战舰,我们还有必要要那么多的战舰吗?甚至只需要两百艘战舰,就足以在世界上横行无忌了。”

“第二。”

徐一帆说道,“我们来看看陆军,以前我们保持至少六七十万兵力,守御疆土,那是因为,我们的将士行动能力太差,各自驻守一方,调动起来,极为不便,而在北方,我们有满洲、蒙古两大强敌,甚至还面临罗刹国的威胁,不得不扩充军备,依靠数量来防御凶悍的对手;但是现在不用了,第一,我们的天威军、天雄军战力无双,随便出动一到两个军镇,就可以对付任何一个潜在的对手;

第二,皇上下旨,在全国推行基础工程,修建道路,用不了多久的时间,就要将铁路开始修到本土各个角落里,那个时候大军可以在短时间内,抵达本土任何一个地方。我们自然没有必要保持六七十万人的兵力了;而且还是那句话,兵贵精不贵多,建立职业军人制度,大力投入钱粮研究更先进的武器,让我们的军队保持长久的巅峰战力,比拥有一支庞大臃肿的军队要有用的多!”

“哈哈!”

朱杰大笑道:“一帆,跟朕想到一起去了,诸位臣工,当初朕为了拥有一支强悍的军队,绞尽了脑汁,不断地提高军费,那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朕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大明的隐患全部扫除,现在呢,我们的对手都已经被我们打趴下了,在要是这样穷兵黩武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穷兵黩武可是亡国之道。魏国公的方略已经看到了二十年之外啊,就按照魏国公签订的协议,全国开始裁军,将地方驻军尽量减少,优先编入地方治安机构,如果确实需要裁撤的,那就拨付足够的银两,解散回家务农经商,三十万陆军分别驻扎各地,专司负责军事防务,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管;海军同样如此,落后的战舰,全部交付给民间商队使用,保护商队经商安全,我们的钢铁产量越来越高,技术越来越强,也该到了我们装备装甲舰的随后了!”

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在这里开一道口子

朱杰说的不错,这两年来,虽然战争不断,但是战火一直没有进入大明本土,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厚积薄发,到了发力的时候了。

大明经济出现了飞跃增长势头,纺织业与钢铁业、采煤业都已经进入了工业生产时代,产量惊人。

过去的一年时间里,钢铁产量接近百万吨,煤炭产量同样达到了数百万吨,这对于三百年后,算不了什么,随便一个钢铁厂、煤矿公司都有这样的产量,但是这是在十七世纪,工业化刚刚起步的十七世纪,能够拿出这样的产量,几乎已经占据了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了。

大量的钢铁与煤炭急眼令的工业部的尚书都已经头皮发炸了,这么多的煤铁,怎么消化?

一本奏章递上去,朱杰直接给出了办法,朝廷采购,将钢采购上来,开始制作钢轨,准备铺设铁路,煤炭存储,准备火车与蒸汽轮船使用,问题迎刃而解!

至于在秋明的油田也已经进入了大规模的开采之中,未来将道路整修成柏油路,也在情理之中,除了这些之外,蒸汽船,也已经开始进入规模化的生产,海商们的订单络绎不绝,蒸汽机能够提供的动力也是越来越大,最多三五年的时间,装备了蒸汽轮组的铁甲舰就可以问世了。

如今大明帝国每年的财政收入足足超过一亿六千万银元,折合成白银,八千万两之巨,而且每年还保持着超过百分之十的增长速度,这样的速度,绝对是惊人的,有了足够的财力,使得现在的朱杰可以放心大胆的展开手脚。

更何况,徐一帆还拿出了进一步裁撤兵员的计划,保留三十万精锐力量,作为大明帝国的武力屏障,其余解散,至少裁汰兵员超过三十万人,每人每年接近三十两白银的军饷,一下子节省出九百万两银子,用着九百万两银子来持续改进装备与武器,那简直是在划算不过的买卖了。

宴会结束,朱杰将徐一帆、查栓以及谭桂林、夏完淳留了下来,这些人已经成了帝国最强大的基石,至于孙传庭与高杰等人,渐渐年事已高,视野与能力已经有些跟不上了,逐步退出高层,那是必然的事情。

“一帆,如今大明帝国的疆域越来越大,管理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了,你有什么高见?”

朱杰问道。

徐一帆脸色一红,笑道:“皇上,您这样的话,应该去问李岩兄,他才是治国理政的高手,怎么问起我来了?这个可不是臣擅长的……”

查栓笑道:“对,皇上,我们哥们只管打仗的事情,至于将地盘打下来了,怎么划分,那就不归我们管了。”

“刘思礼,将坤舆图打开!”

朱杰吩咐道。

一旁侍立的刘思礼连忙叫小太监过来,将坤舆图打开,挂在了墙壁上。

“一帆,你的条约签订的很不错,我们对整个世界版图的控制,也基本快完成了,如果说还有美中不足的话,那就是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我们还没有击败……”

朱杰说道。

徐一帆心头一惊,问道:“皇上,您说的可是奥斯曼帝国?”

朱杰点点头,答道:“不错,就是奥斯曼帝国,与西洋各国不同,西洋各国专注于海上扩张,通过强大的海军侵略世界各地,占据了庞大的殖民地,为自己本土提供着源源不断的财富;但是奥斯曼帝国不同,奥斯曼帝国与沙俄帝国有些相像,他们专注于陆地上的扩张,而且在欧罗巴、黑非以及东方世界的三角地带,他们占据了广袤的领土,人口密集,不下三千万人,不过,他们强大则强大矣,却也已经是有些外强中干了,早晚,我们需要将手掌伸到哪里去!”

“为什么?”

徐一帆疑惑道:“他们与我们大明帝国井水不犯河水,为什么要去对付他们?”

朱杰微微一笑,答道:“很简单,他们掌控的这片区域,至关重要!”

“至关重要?”

徐一帆皱着眉头,没有想太明白,不知道皇上说的是什么意思。
首节 上一节 1307/13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旗卷天下

下一篇:烽火男儿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