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号密卷 第245节
张琳的神情稍有缓和,可是表情依旧很是呆滞。她微微张开嘴唇,有气无力的对李兜说道,“你知道你要做的事情有多么危险吗?我当时给你叙述的事情还不够清楚?人就是这样,没有亲身经历过,总是以为别人承受的心境,换成自己时也能承受。听我的一句话,你的事业路线还有很长,不要为了这样一件事,毁了自己的事业。我已经是你的前车之鉴了。不想成为我现在这样,就不要去碰那些危险的东西。有关于九重子的那种畏惧和可怕的心情,不是简单的能用语言来形容。那是真正触及心灵的害怕。那种害怕的心情,是你一辈子都不愿去回忆的。但是它却又成为了自己的心魔。”
听张琳对李兜说的这段话,我能明显的感觉到,张琳当初和李兜说的那些有关九重子的事情,还是有所保留。大概张琳也料到了,以李兜这种性格,如果张琳将九重子的事情和盘托出,李兜一定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想办法去验证张琳所说话的真假。也就一定回去寻找九重子。所以张琳在笔记上记录的应该只是她见到的一部分而已。如果事情真的是我想的这样,那么张琳隐瞒的那部分故事,才是整件事情的重点。
张琳刚刚说完之后,李兜说是,张琳要是不详细的告诉我们有关九重子的事情,那我们到时候毫无准备的前去,更会是九死一生。所以还是希望张琳给我们一些有用的线索,起码让我们找到那座山。
“简直是荒唐!你这是在用你们两个人的生命安全在逼我吗?”张琳有些愠怒的答道。
李兜半天都没有接话,看得出来李兜也不知道该怎么劝导张琳,让她将有关九重子的事情,详细的告诉我们。不过李兜那话确实说得不太对付,就像是流氓说法一样。这反倒有些瞟儿贼的痞气。
屋子内又陷入了久久的平静。李兜用渴望的眼神看着我,意思是让我再劝劝张琳,毕竟我们两个人是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可是,人家张琳刚才话都说得那么清楚了,根本不给别人留下劝的余地。况且张琳这么做,也是为了我们两个人好。要是这时再劝张琳,就有些不识抬举了。
最后,还是张琳先打破了平静,她告诉我们两个人,她给李兜讲述的有关九重子的事情,就是她的所见所闻,期间没有半点虚构的成分。我们想要了解有关九重子的事情,翻看一下李兜当时记录的笔记就可得知。这么多年过去了,张琳对当时一些具体的细节也都淡忘了。总之而言,笔记中的内容,要比张琳现在再对我们重复一遍当年的话,还要具体的多。张琳觉得我们有工夫过来找她,还不如回去好好研究一下她当时陈述的有关九重子的故事。
李兜笑了笑,缓解了一下有些尴尬的场景。李兜很是会给自己找台阶,她对张琳解释说,她也是为了“历史”的工作,才甘愿去冒险寻找九重子。一切都是从她的工作出发。一旦可以证实九重子的存在,那么对还原当时的历史,是极为重要的一份拼图。
张琳无奈的笑了,语气很轻柔的回答李兜,“有些历史注定被掩埋在地下,不可能见得光。即使你可以证明九重子的存在,那又能怎样呢?你觉得这件事会被大众所接受吗?会被历史界的泰斗们所承认吗?到头来,你会被同行所排斥,会丢掉你现在的工作,甚至会一无所有。这就是你要追寻的答案吗?说白了,你现在这么执着,只是好奇心的驱使罢了。别什么事情都说的那么大义凛然。相信我,当你真正见到那种场景的时候,你一定会后悔。”
李兜让张琳这一番话说的有些蔫了。窝在沙发上也不说话。她无精打采的看着我。看样子,李兜对我们这次来探访张琳,所得到有关九重子的信息,已经不抱希望了。别看张琳年纪和我一样大,但是说话做事却非常老成,一副长辈教育晚辈的姿态。由张琳刚刚的那番话,我有点明白,张琳为什么辞去北京的历史工作,转而回到潍坊做起了音乐老师。
“好了,好了。‘听人劝吃饱饭’。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们肯定不会去了。我们来了一趟,也别让我们白跑。我就问几个,看完笔记本上有关九重子的记录,心中产生的几个问题,好吧?”我对张琳说道。
张琳想了一会儿,便轻轻点点头,答应了我的要求。但是我们要像她保证,一定不要再去寻查九重子这件事情了。让我们把这件事,就当做是一个传说吧。
我和李兜都应了一声。我心里更是默默的念叨,我这辈子都不想再遇到九重子了。见我和李兜答应之后,张琳随即朝我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示意我可以问了。但是张琳并不能保证,我的每一个问题,张琳都能回答。因为毕竟时间已经过去这么久了。一些细节,张琳也记不清了。
李兜也在一旁小声的嘀咕道,“笔记上就记录了一点内容,鹤哥,你有什么问题呢?”
张琳同样仰着头,看起来她对我所提供的问题,亦是十分好奇。
第五十三章 我的提问
我对张琳笑了笑,便问道她,李兜笔记中有关九重子的事情,我仔细的看了几遍了。当时他们一行人是从什么地方,听说到那座山里有那种头上长有“角”的蛇?一群人不可能无缘无故就得到这种信息。而且能十五个人一同前往,想必对这条得到信息的可信度十拿九稳。所以才会如此的大费周折。
张琳眼光有些闪烁,她回答我,对于这件事她真的不得而知。因为她一般只是负责指导古董的发掘和运送,别的事情并不是由她负责。那一次寻找头上长有“角”的蛇,她所负责的事情,也只是利用她的关系,在云南为队伍找一个向导。一般在考古队中,均是每个人各司其职,只有队长是统筹而已。所以大家一般都是忙好各自的工作,相互之间的工作并没有一定的交集。
说完张琳看向了李兜,李兜也冲着我点点头,告诉我的确如张琳说的那样,每个人在队伍之中都是各司其职,有专门从事发掘的人、有准备后勤的人、又像张琳一样,知道考古工作的人等等。
张琳也无奈的摊摊手,对我说道,“这件事我也无法给你解释了。我确实不知道。”
于是我只好接着问道,“笔记中记录着,一共失踪了十二个人,活着的只有三人。除了你和当时那位记录员,剩下的那个人是谁?那十二个消失的人,后来找到了吗?”
张琳告诉我,除了她和当时的那位记录员之外,还有一个人活着走出了那座山,也是因为那个人,她与记录员才不至于在山中迷路,跟随着那个人一同出了山。那个人叫什么名字,张琳也不知道。只是队伍里几个与他相熟的人,都称呼他为“老师”。所以张琳也如此称呼他。“老师”看起来有五六十岁的样子,个子也不算高,带着一副厚重的眼镜,头发有些谢顶。平时也不怎么和别人说话。只喜欢自己在一旁闭目养神。但是每每提到学术问题的时候,“老师”总是说起话来滔滔不绝。让人觉得他这个人极富学识。张琳加入那支考古队的时候,“老师”就已经在队伍之中了。
所以张琳一直认为,“老师”应该也是被请来做考古指导的人。而且和她们考古队队长阿南的关系,想必应该不错。当晚发生那间怪事的时候,记录员拉着张琳远离事发地点后,他们在山中迂回的走出了很远,但是一直都没有出山。后来二人累得瘫倒在地时,被同样逃难的“老师”救了,并带着他们二人,连夜走出了山。当初说好在山外等他们三天的向导,此时早就不知了去向。他们三人也是摸索着走回了镇子。
至于“老师”的更多信息,张琳也不得而知。从那次分手之后,张琳就再也没见过“老师”。张琳也曾经通过自己考古圈的朋友,打听“老师”的住址,想去登门拜访,毕竟是救过她的命。可是自己连人家的名字都不知道,打听来打听去都是一无所获。
“这件事最后怎么样了?你们有没有回去再寻找那几个失踪的人?一个考古队消失十二个人,这算得上是大事儿了。应该会引起一定的重视才对。笔记上说的那个队长阿南,他行动诡异之前,还有没有什么异动的迹象?”我继续问道张琳。
可能是因为我的问题问的有些多,张琳表情上有些不耐烦了,眼神又渐渐地变得有些迷离,声音极小但是有些不悦的对我说,“你大学学的是刑侦专业吗?是在审讯犯人吗?”
我连忙摆摆手,让张琳不要多想。只是看完笔记之后,自己的问题太多,所以遇到了笔记的叙述者,我当然会把自己的问题全部提出来,等待着她给我解答。
张琳深呼吸了一下,回答我们说,他们当天出山之后。又回到了那个小镇,但是小镇上并没有专门的警察,只有例行的巡逻人员。不过,张琳和那位记录员立马报了警,说是她们有朋友在山上失踪了。巡逻人员也立刻通知了附近的民警同志,当天下午,十几个民警就来到了小镇,并从镇上找了一个带路的人,又进山去搜索了一遍。就像我说的一样,十二个考古人员失踪,绝非是一件小事儿,所以民警们也是尽全力的搜索。
可是依旧是一无所获。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消失的那十二个人仿佛是山中蒸发了一样。民警们四处搜山还是一无所获。第二天又来了一批帮忙搜山的民警,仍然什么都没有找到。甚至是当时的事发地点,张琳他们也再也没有找到。在山中路过的地方,好像是他们这几天都没有经过的山路一样。以至于张琳都有种错觉,觉得他们是找错山了。可是进山的山口,当时的向导与他们分手的时候,在那里做上了记号,他们那晚出山的时候,也是看到了那处记号,从那里出山的。这次与民警一同进山,同样是看到了那处记号,而且镇子上的那位带路人,所带入的也是这座山,所以张琳觉得就是这座山无疑。只是他们当晚所经历的一切,就像是在别处发生的一样。在整个搜索的过程之中,也没有发生任何诡异之事。最诡异的莫过于找不到事发地点,还有那十二个人的蒸发。
连找了三天都是一无所获,最后警方觉得那些人可能是从别处出山了。而且镇子里面也有些人向民警说过,他们在事发的第二天晚上,见到一群人从那座山所在的方向进入镇子,然后又匆匆的从镇子离开。警方认为那群匆匆离开的人,就可能是在山中消失的考古队员。他们只是在山中暂时迷路而已。
所以这件事到最后,也就是这样不了了之。官方的解释是:那批失踪的考古人员,因为暂时迷路,才与我们失去了联系,最后又找到正确的路线,从山中离开并回到了镇子。只是并没有来得及通知我们几个人,这才造成了误会。
张琳和记录员曾经试着将自己当晚的所见所闻,讲述给其中的警方,但是警方对于这种说法,根本不屑一顾,甚至是以为他们受到了太大的精神冲击,这也是为什么回到北京后,学校安排张琳回家静养一段时间的原因。
至于阿南的事情,张琳告诉我,当时阿南那种诡异的行动姿势,她到现在都历历在目,实在是太过诡异了。阿南的全身就像是没有一块正常人的骨头一样,整个人的身子以非人的姿势在向树上蠕动。远处看去,我以为是一条大蛇在向树上运动。并且阿南当时的那种狰狞恐怖的表情,也深深的刻在了张琳的脑海中。说到这里张琳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我拿起张琳的水杯递给她,轻声地说道:“好了,好了。别想了,都过去了。”
张琳接过水杯,就开始轻轻的啜泣,眼泪也是滴滴答答的落了下来。一滴滴的泪珠泪珠划过她的脸庞。
我是最见不得女人哭了,张琳这一哭,我完全慌了。赶紧在一旁安慰张琳。可是,我越是安慰,张琳哭的越是凶。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看来这段回忆,的确触及了她内心之中最脆弱的部分。李兜这时也给我使了一个眼色,并冲我摇摇头,示意我别安慰张琳了。
我坐在一旁,思考着刚才张琳所说的事情。她提到的那位“老师”,引起了我的注意。之后张琳说起报警的时候,也只是说她与那名记录员参与,并没有提及那位“老师”。
这位“老师”再从山上出来之后,为什么会匆匆离去呢?
第五十四章 考古队里的秘密(一)
我越是想,越觉得这个“老师”问题越大。不仅因为他是仅有的三个能逃生的人之一,而且这个“老师”还能在夜晚,带着张琳他们从山上出来。而且有过野外求生经验的人都知道,在当时那种危险的情况下,如果不明山路,极有可能误入歧途。所以这起码说明了“老师”对山中的路极为熟悉。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就说明,“老师”可能并不是第一次进入那座山了。
而且在张琳他们出山之后,就没有听到张琳再提到“老师”,可能“老师”在他们出山之后便离开了。按照常理来说,一队考古人员失踪,“老师”又是队内德高望重的人,应该是带领逃出山的张琳等人,一起同民警寻找失踪的考古队员。更不应该提前离开镇子才对。
我现在挺想开口问张琳,关于“老师”的事情。可是张琳此时还是在不停的哭,哭的时间久了,张琳的声音都有点沙哑了,到最后估计眼泪都哭干了,只剩下啜泣了。我对张琳小时候最深的印象,就是爱哭。这个特点看来是一点都没有变。我长大了一点,读了《红楼梦》,那时候看到《红楼梦》里爱哭的林妹妹,我都不自觉的能联想到小时候的同桌张琳,如果单说是爱哭,此“林妹妹”比起彼“琳妹妹”,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了。张琳那才是叫做真的爱哭。我记得小的时候冬天天冷,有一天放学的路上寒风一吹,张琳突然“哇”的一声就哭了,当时吓得我一哆嗦。后来问张琳为什么哭?结果她告诉我,天气太冷她被冻哭了。从此之后我对张琳的哭,已经有些免疫了。因为风太大她会哭,天气太热她会哭,放暑假她会哭,连同学普通感冒生病她也哭。
想到这里,不仅有些怀念当时无忧无虑的日子,也庆幸自己对小时候那些童年的记忆一直没有忘却。可是时间真的是不经过,一转眼而已,那时还坐在同桌的两个小不点,现在都成了两个大人了。
我叹了一口气,把自己刚才想到的那些有关于我们童年的记忆,慢慢地说给在一旁啜泣的张琳听。想用这些事情,平复一下张琳此时的心情。
张琳的啜泣声渐渐地小了,拿着纸巾不停的擦着自己哭肿的眼睛。嘴角还时不时露出一丝久违的微笑。我赶紧给张琳递过一杯水,对她说道,“喝杯水,别想那晚发生的事儿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这个爱哭的毛病,还是没有改啊。”
听张琳对李兜说的这段话,我能明显的感觉到,张琳当初和李兜说的那些有关九重子的事情,还是有所保留。大概张琳也料到了,以李兜这种性格,如果张琳将九重子的事情和盘托出,李兜一定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想办法去验证张琳所说话的真假。也就一定回去寻找九重子。所以张琳在笔记上记录的应该只是她见到的一部分而已。如果事情真的是我想的这样,那么张琳隐瞒的那部分故事,才是整件事情的重点。
张琳刚刚说完之后,李兜说是,张琳要是不详细的告诉我们有关九重子的事情,那我们到时候毫无准备的前去,更会是九死一生。所以还是希望张琳给我们一些有用的线索,起码让我们找到那座山。
“简直是荒唐!你这是在用你们两个人的生命安全在逼我吗?”张琳有些愠怒的答道。
李兜半天都没有接话,看得出来李兜也不知道该怎么劝导张琳,让她将有关九重子的事情,详细的告诉我们。不过李兜那话确实说得不太对付,就像是流氓说法一样。这反倒有些瞟儿贼的痞气。
屋子内又陷入了久久的平静。李兜用渴望的眼神看着我,意思是让我再劝劝张琳,毕竟我们两个人是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可是,人家张琳刚才话都说得那么清楚了,根本不给别人留下劝的余地。况且张琳这么做,也是为了我们两个人好。要是这时再劝张琳,就有些不识抬举了。
最后,还是张琳先打破了平静,她告诉我们两个人,她给李兜讲述的有关九重子的事情,就是她的所见所闻,期间没有半点虚构的成分。我们想要了解有关九重子的事情,翻看一下李兜当时记录的笔记就可得知。这么多年过去了,张琳对当时一些具体的细节也都淡忘了。总之而言,笔记中的内容,要比张琳现在再对我们重复一遍当年的话,还要具体的多。张琳觉得我们有工夫过来找她,还不如回去好好研究一下她当时陈述的有关九重子的故事。
李兜笑了笑,缓解了一下有些尴尬的场景。李兜很是会给自己找台阶,她对张琳解释说,她也是为了“历史”的工作,才甘愿去冒险寻找九重子。一切都是从她的工作出发。一旦可以证实九重子的存在,那么对还原当时的历史,是极为重要的一份拼图。
张琳无奈的笑了,语气很轻柔的回答李兜,“有些历史注定被掩埋在地下,不可能见得光。即使你可以证明九重子的存在,那又能怎样呢?你觉得这件事会被大众所接受吗?会被历史界的泰斗们所承认吗?到头来,你会被同行所排斥,会丢掉你现在的工作,甚至会一无所有。这就是你要追寻的答案吗?说白了,你现在这么执着,只是好奇心的驱使罢了。别什么事情都说的那么大义凛然。相信我,当你真正见到那种场景的时候,你一定会后悔。”
李兜让张琳这一番话说的有些蔫了。窝在沙发上也不说话。她无精打采的看着我。看样子,李兜对我们这次来探访张琳,所得到有关九重子的信息,已经不抱希望了。别看张琳年纪和我一样大,但是说话做事却非常老成,一副长辈教育晚辈的姿态。由张琳刚刚的那番话,我有点明白,张琳为什么辞去北京的历史工作,转而回到潍坊做起了音乐老师。
“好了,好了。‘听人劝吃饱饭’。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们肯定不会去了。我们来了一趟,也别让我们白跑。我就问几个,看完笔记本上有关九重子的记录,心中产生的几个问题,好吧?”我对张琳说道。
张琳想了一会儿,便轻轻点点头,答应了我的要求。但是我们要像她保证,一定不要再去寻查九重子这件事情了。让我们把这件事,就当做是一个传说吧。
我和李兜都应了一声。我心里更是默默的念叨,我这辈子都不想再遇到九重子了。见我和李兜答应之后,张琳随即朝我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示意我可以问了。但是张琳并不能保证,我的每一个问题,张琳都能回答。因为毕竟时间已经过去这么久了。一些细节,张琳也记不清了。
李兜也在一旁小声的嘀咕道,“笔记上就记录了一点内容,鹤哥,你有什么问题呢?”
张琳同样仰着头,看起来她对我所提供的问题,亦是十分好奇。
第五十三章 我的提问
我对张琳笑了笑,便问道她,李兜笔记中有关九重子的事情,我仔细的看了几遍了。当时他们一行人是从什么地方,听说到那座山里有那种头上长有“角”的蛇?一群人不可能无缘无故就得到这种信息。而且能十五个人一同前往,想必对这条得到信息的可信度十拿九稳。所以才会如此的大费周折。
张琳眼光有些闪烁,她回答我,对于这件事她真的不得而知。因为她一般只是负责指导古董的发掘和运送,别的事情并不是由她负责。那一次寻找头上长有“角”的蛇,她所负责的事情,也只是利用她的关系,在云南为队伍找一个向导。一般在考古队中,均是每个人各司其职,只有队长是统筹而已。所以大家一般都是忙好各自的工作,相互之间的工作并没有一定的交集。
说完张琳看向了李兜,李兜也冲着我点点头,告诉我的确如张琳说的那样,每个人在队伍之中都是各司其职,有专门从事发掘的人、有准备后勤的人、又像张琳一样,知道考古工作的人等等。
张琳也无奈的摊摊手,对我说道,“这件事我也无法给你解释了。我确实不知道。”
于是我只好接着问道,“笔记中记录着,一共失踪了十二个人,活着的只有三人。除了你和当时那位记录员,剩下的那个人是谁?那十二个消失的人,后来找到了吗?”
张琳告诉我,除了她和当时的那位记录员之外,还有一个人活着走出了那座山,也是因为那个人,她与记录员才不至于在山中迷路,跟随着那个人一同出了山。那个人叫什么名字,张琳也不知道。只是队伍里几个与他相熟的人,都称呼他为“老师”。所以张琳也如此称呼他。“老师”看起来有五六十岁的样子,个子也不算高,带着一副厚重的眼镜,头发有些谢顶。平时也不怎么和别人说话。只喜欢自己在一旁闭目养神。但是每每提到学术问题的时候,“老师”总是说起话来滔滔不绝。让人觉得他这个人极富学识。张琳加入那支考古队的时候,“老师”就已经在队伍之中了。
所以张琳一直认为,“老师”应该也是被请来做考古指导的人。而且和她们考古队队长阿南的关系,想必应该不错。当晚发生那间怪事的时候,记录员拉着张琳远离事发地点后,他们在山中迂回的走出了很远,但是一直都没有出山。后来二人累得瘫倒在地时,被同样逃难的“老师”救了,并带着他们二人,连夜走出了山。当初说好在山外等他们三天的向导,此时早就不知了去向。他们三人也是摸索着走回了镇子。
至于“老师”的更多信息,张琳也不得而知。从那次分手之后,张琳就再也没见过“老师”。张琳也曾经通过自己考古圈的朋友,打听“老师”的住址,想去登门拜访,毕竟是救过她的命。可是自己连人家的名字都不知道,打听来打听去都是一无所获。
“这件事最后怎么样了?你们有没有回去再寻找那几个失踪的人?一个考古队消失十二个人,这算得上是大事儿了。应该会引起一定的重视才对。笔记上说的那个队长阿南,他行动诡异之前,还有没有什么异动的迹象?”我继续问道张琳。
可能是因为我的问题问的有些多,张琳表情上有些不耐烦了,眼神又渐渐地变得有些迷离,声音极小但是有些不悦的对我说,“你大学学的是刑侦专业吗?是在审讯犯人吗?”
我连忙摆摆手,让张琳不要多想。只是看完笔记之后,自己的问题太多,所以遇到了笔记的叙述者,我当然会把自己的问题全部提出来,等待着她给我解答。
张琳深呼吸了一下,回答我们说,他们当天出山之后。又回到了那个小镇,但是小镇上并没有专门的警察,只有例行的巡逻人员。不过,张琳和那位记录员立马报了警,说是她们有朋友在山上失踪了。巡逻人员也立刻通知了附近的民警同志,当天下午,十几个民警就来到了小镇,并从镇上找了一个带路的人,又进山去搜索了一遍。就像我说的一样,十二个考古人员失踪,绝非是一件小事儿,所以民警们也是尽全力的搜索。
可是依旧是一无所获。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消失的那十二个人仿佛是山中蒸发了一样。民警们四处搜山还是一无所获。第二天又来了一批帮忙搜山的民警,仍然什么都没有找到。甚至是当时的事发地点,张琳他们也再也没有找到。在山中路过的地方,好像是他们这几天都没有经过的山路一样。以至于张琳都有种错觉,觉得他们是找错山了。可是进山的山口,当时的向导与他们分手的时候,在那里做上了记号,他们那晚出山的时候,也是看到了那处记号,从那里出山的。这次与民警一同进山,同样是看到了那处记号,而且镇子上的那位带路人,所带入的也是这座山,所以张琳觉得就是这座山无疑。只是他们当晚所经历的一切,就像是在别处发生的一样。在整个搜索的过程之中,也没有发生任何诡异之事。最诡异的莫过于找不到事发地点,还有那十二个人的蒸发。
连找了三天都是一无所获,最后警方觉得那些人可能是从别处出山了。而且镇子里面也有些人向民警说过,他们在事发的第二天晚上,见到一群人从那座山所在的方向进入镇子,然后又匆匆的从镇子离开。警方认为那群匆匆离开的人,就可能是在山中消失的考古队员。他们只是在山中暂时迷路而已。
所以这件事到最后,也就是这样不了了之。官方的解释是:那批失踪的考古人员,因为暂时迷路,才与我们失去了联系,最后又找到正确的路线,从山中离开并回到了镇子。只是并没有来得及通知我们几个人,这才造成了误会。
张琳和记录员曾经试着将自己当晚的所见所闻,讲述给其中的警方,但是警方对于这种说法,根本不屑一顾,甚至是以为他们受到了太大的精神冲击,这也是为什么回到北京后,学校安排张琳回家静养一段时间的原因。
至于阿南的事情,张琳告诉我,当时阿南那种诡异的行动姿势,她到现在都历历在目,实在是太过诡异了。阿南的全身就像是没有一块正常人的骨头一样,整个人的身子以非人的姿势在向树上蠕动。远处看去,我以为是一条大蛇在向树上运动。并且阿南当时的那种狰狞恐怖的表情,也深深的刻在了张琳的脑海中。说到这里张琳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我拿起张琳的水杯递给她,轻声地说道:“好了,好了。别想了,都过去了。”
张琳接过水杯,就开始轻轻的啜泣,眼泪也是滴滴答答的落了下来。一滴滴的泪珠泪珠划过她的脸庞。
我是最见不得女人哭了,张琳这一哭,我完全慌了。赶紧在一旁安慰张琳。可是,我越是安慰,张琳哭的越是凶。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看来这段回忆,的确触及了她内心之中最脆弱的部分。李兜这时也给我使了一个眼色,并冲我摇摇头,示意我别安慰张琳了。
我坐在一旁,思考着刚才张琳所说的事情。她提到的那位“老师”,引起了我的注意。之后张琳说起报警的时候,也只是说她与那名记录员参与,并没有提及那位“老师”。
这位“老师”再从山上出来之后,为什么会匆匆离去呢?
第五十四章 考古队里的秘密(一)
我越是想,越觉得这个“老师”问题越大。不仅因为他是仅有的三个能逃生的人之一,而且这个“老师”还能在夜晚,带着张琳他们从山上出来。而且有过野外求生经验的人都知道,在当时那种危险的情况下,如果不明山路,极有可能误入歧途。所以这起码说明了“老师”对山中的路极为熟悉。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就说明,“老师”可能并不是第一次进入那座山了。
而且在张琳他们出山之后,就没有听到张琳再提到“老师”,可能“老师”在他们出山之后便离开了。按照常理来说,一队考古人员失踪,“老师”又是队内德高望重的人,应该是带领逃出山的张琳等人,一起同民警寻找失踪的考古队员。更不应该提前离开镇子才对。
我现在挺想开口问张琳,关于“老师”的事情。可是张琳此时还是在不停的哭,哭的时间久了,张琳的声音都有点沙哑了,到最后估计眼泪都哭干了,只剩下啜泣了。我对张琳小时候最深的印象,就是爱哭。这个特点看来是一点都没有变。我长大了一点,读了《红楼梦》,那时候看到《红楼梦》里爱哭的林妹妹,我都不自觉的能联想到小时候的同桌张琳,如果单说是爱哭,此“林妹妹”比起彼“琳妹妹”,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了。张琳那才是叫做真的爱哭。我记得小的时候冬天天冷,有一天放学的路上寒风一吹,张琳突然“哇”的一声就哭了,当时吓得我一哆嗦。后来问张琳为什么哭?结果她告诉我,天气太冷她被冻哭了。从此之后我对张琳的哭,已经有些免疫了。因为风太大她会哭,天气太热她会哭,放暑假她会哭,连同学普通感冒生病她也哭。
想到这里,不仅有些怀念当时无忧无虑的日子,也庆幸自己对小时候那些童年的记忆一直没有忘却。可是时间真的是不经过,一转眼而已,那时还坐在同桌的两个小不点,现在都成了两个大人了。
我叹了一口气,把自己刚才想到的那些有关于我们童年的记忆,慢慢地说给在一旁啜泣的张琳听。想用这些事情,平复一下张琳此时的心情。
张琳的啜泣声渐渐地小了,拿着纸巾不停的擦着自己哭肿的眼睛。嘴角还时不时露出一丝久违的微笑。我赶紧给张琳递过一杯水,对她说道,“喝杯水,别想那晚发生的事儿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这个爱哭的毛病,还是没有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