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鬼话悬疑 > 鬼咒

鬼咒 第1913节

  吴展展左右手各持一个,一咬牙,向一起磕去。

  呜……

  恰在此时,一朵枯萎的白花飞来,无巧不巧的,垫在了吴展展的两只手镯中间。

  手镯磕在一起,力道却被这朵萎花消去,发出沉闷的一声响。震碎徐长卿和秦半夏的魂魄,自然也无法办成了。

  “什么人?”吴展展吃了一惊,喝道。

  “善哉善哉。”远处的薄雾里,一个灰衣僧人缓缓走来,道:“三途六道闻妙法,四生十类蒙慈恩。明珠照彻天堂路,金锡振开地狱门。阿弥陀佛……”

  “和尚?”吴展展皱眉打量着来人。

  来人年纪很老,总在七八十岁的模样,手持拐杖,另一手结佛家与愿印。看面目,却从来没见过。

  李清冬也盯着和尚看了半天,同样不认识。

  “哪里来的老和尚,多管闲事?”吴展展问道。

  这和尚老成这个样子,突然出现在丛山峻岭之中,又出手制止自己惩罚恶鬼,必定不简单。但是吴展展看了半天,也没发现老和尚身上有妖气,这就说明老和尚也是正道中人。

  “见过几位施主。”老和尚走上前,合掌见礼。

  “大师何来?请教法号。”李清冬还了一礼,问道。

  “贫僧向佛已久,早已忘了自己的当年的名字和法号。或许,根本就没有法号吧。今日路过此地,听见徐长卿和秦半夏的一段故事,原意为他们超度。”

  老和尚慈眉善目,道:“还请二位施主高抬贵手,以慈悲为念。”

  “老和尚,你挺能装的嘛,连自己的法号都忘了?是不是上禾下几,叫做禾几大师的?”吴展展冷笑,道:“如果我不高抬贵手,是不是就不算慈悲了?”

  吴展展性格爽利,讨厌佛家温和的办事方式,故而出言不善。上禾下几,合起来是一个秃字,禾几大师,秃大师是也。

  “或许……我当年就叫禾几大师或者禾几和尚吧,和尚大师,名号法号,总之都是空,不必挂碍。”老和尚一笑,又道:

  “徐长卿和秦半夏,确实有可怜之处。而且秦半夏怨念深重,如果不能化解,即使魂飞魄散,日后也未必不能自行汇集。到那时,怨念岂不是更重?”

  吴展展一呆,沉吟不语。自己最担心的,也就是这一点。

  对于秦半夏这样的恶鬼,各种手段,都难以保证万无一失。

  带回茅山封印起来,以后怎么办?千百年以后她跑出来,还是害人。震碎魂魄,她也是有自行凝聚的可能,万一成真,后果更加糟糕。冥界那边不用提,秦广王根本就没办法对付她。以秦半夏怨念之强大,分分秒可以从冥界刑房里冲出来。

  李清冬理着胡子,问道:“大师,莫非你有手段,可以化解秦半夏的怨念。”

  “贫僧并无手段,但是会勉力一试。”老和尚合掌说道。

  “师叔,这位大师既然如此自信,不妨放出徐长卿和秦半夏,让他试一试吧。”李清冬看着吴展展,说道。

  吴展展犹豫了一下,还是抖开无常索,放出了徐长卿和秦半夏。

第1617章 一世夫妻

  徐长卿和秦半夏被收在无常索中,并不知道外面这番对话,现在又被重新放出来,不由得狐疑不解。

  看见现场多了一个老和尚,徐长卿便合掌为礼,道:“见过这位大师。”

  秦半夏却不说话,依旧怨毒地看着大家,眼神中一片桀骜不驯。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老和尚合掌,向徐长卿还礼,道:“徐施主大彻大悟,向善向佛,今日脱离苦海,可喜可贺。”

  “苦海无边,我在中间。”徐长卿一笑,道:“想要脱离还不知在何日。但是执念是苦,以脱离苦海为念,便又坠入了苦海之中,所以逆来顺受坦然以待,心无挂碍即好。”

  老和尚眼中放光,道:“善哉,果然有慧根。”

  吴展展冷眼旁观,面带不屑之色。

  “你们啰啰嗦嗦的说些什么?要杀要剐,给一个痛快的!”秦半夏也忍不住,开口说道。

  老和尚转过身来,合掌道:“秦施主,贫僧此来,就是化解你的怨念的。有几句话,还需要问一问你。”

  “你要化解我的怨念?”秦半夏眼神闪烁,打量了老和尚半天,道:“有什么话,你问吧。是不是又要问我的身世,问我和徐长卿之间的瓜葛?”

  “非也非也,前尘旧事,还提它做什么?我今日不问前因,只说后果。”老和尚念了一句佛,看着秦半夏,缓缓开口,问道:“你要如何,才肯消去这一口怨气?”

  秦半夏哈哈大笑,道:“要消去我的怨气也容易。不都说佛法通天吗,老和尚,你只要还我一世姻缘,让我和徐长卿快快活活地过一辈子,我便无话可说。来生来世,生生世世,都在地狱受苦,我也答应!我愿意用一万世,换我和徐长卿的一世夫妻。你能办到吗?”

  吴展展和李清冬都暗自摇头,估计老和尚办不到。

  谁知道老和尚并无难色,看着秦半夏问道:“就这么多吗?”

  “就……这么多。”秦半夏一呆,随后点头说道。

  “还以为是多大难事,这也容易办到。”老和尚微微一笑,又看着徐长卿,问道:“徐施主,这番话你也听见了,可以答应秦施主吗?”

  徐长卿几乎没有考虑,便坚决摇头,道:“我已经发下宏愿,许身佛门,如何能与秦半夏做一世夫妻?这个,我不能答应。”

  “善哉善哉。”老和尚念佛,道:“佛家之慈悲,在于舍己度人。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你不肯舍身,如何化去秦施主的怨气?”
首节 上一节 1913/29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贩妖记

下一篇:殡葬学的那些诡异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