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鬼话悬疑 > 鬼咒

鬼咒 第1379节

  黑无常也说过,曾经在南冲市发现过秦文君的行踪,难道,这家伙在南冲的目的,就是要王雨馨,为他解读修仙秘籍?

  “阴阳眼?秦文君,你现在是不是和王雨馨在一起?”想到这里,丁二苗脱口而出,问道。

  “不敢隐瞒丁兄,我目前的确和王雨馨在一起。没有她,我解读不了玉片里的文字。”秦文君说道。

  丁二苗哼了一声,道:“好白菜让猪拱了,那个妹子心地单纯,本性善良。而你却陈府极深,利用王雨馨的善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实在可恶!”

  说到这里,丁二苗觉得有些惋惜。那妹子太善良了,或许此时,已经被秦文君……

  “丁兄,我想你误会了。我和王雨馨只是朋友,没有其他的关系在里面。她还是冰清玉洁的姑娘,我没有亵渎她。”秦文君微微一笑,道:

  “其实,我也不算在利用她。作为天生阴阳眼的人,王雨馨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我留在她的身边,也是为了保护她。”

  “随时有危险?什么意思?”丁二苗不解,问道。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她有阴阳眼,就是她的罪。她的阴阳眼,就是开启修仙之门的钥匙,自然有很多人,想得到这把钥匙。丁兄如何不明白这个道理?”

  “很多人?只有你一个吧?”丁二苗冷笑。

  秦文君摇头,道:“丁兄有所不知,想得到这把钥匙的,不仅仅是人,还有鬼。”

  “鬼??你说明白点。”丁二苗越发糊涂,问道。

  秦文君忽然一笑,道:“上次在黑竹沟,我隐身于鬼王府后堂之中,也曾听到你和祁利叉王的对话。当时,你们说起了秦广王的夫人南门燕。丁兄可知道,南门燕生前,是什么人?”

  “据说也是平常民女,南门无恙说的。”

  “不对……要是我没说错的话,南门燕和王雨馨,还有黑竹沟祁利叉王的鬼妃陈蓉,都是同样的人,阴阳眼。”秦文君的面色,忽然沉重,道:“而且,南门燕是被秦广王害死的,秦广王在利用她的魂魄,读取某些东西。就像我,请王雨馨读取玉片里的秘笈一样。”

  卧槽,怎么越来越复杂了?丁二苗摸着下巴,分析秦文君这番话的真实性。

  上次的黑竹沟鬼王和鬼妃陈蓉,似乎是知道什么的,但是黑无常却催促自己动手,也有灭口的嫌疑。鬼妃陈蓉当时质问日游夜游,日游夜游也饿不能自圆其说,种种迹象表明,秦广王确实有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难道秦广王在意的骷髅头里,也藏有什么修仙秘笈?

  可是秦广王已经位列鬼仙,又是冥界之主,为什么还需要这些秘笈?

  “你说的这些,有没有证据?”丁二苗问道。

  秦文君很笃定地点头,道:“秦广王要抢夺骷髅头,就是证据。”

第1182章 漏洞

  终于说到关键点了,丁二苗心里一动,问道:“黑竹沟的骷髅头,就在你的手里吧?那玩意里面,究竟有什么秘密,引得秦广王都垂涎三尺?”

  “没错,祁利叉王所保存的骷髅头,就在我的手里。那玩意里面,蕴藏着无尽玄机。”秦文君点点头,道:

  “根据留下的玉片记载,那些骷髅头里面,不仅仅有修仙的细则,而且骷髅头本身,也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可以被修仙之人所吸收,加快修仙的进程。”

  丁二苗挥手打断了秦文君的话,道:“如此说来,这玉片和骷髅头,是一套。玉片里面记载着总纲,骷髅头里面记载着细则和具体的修炼法门?”

  “应该是这样。”秦文君点头,一边趁机啃上一口野猪肉。

  丁二苗一笑,道:“可是,这里面有一个大漏洞。”

  “什么漏洞?”秦文君抬起头来。

  “刘伯温不过是几百年前的人物,而黑竹沟的祁利叉王和芦贤子之辈,却都是几千年的老鬼。几百年前,刘伯温才制造出玉片和骷髅头?这个显然不对,骷髅头在芦贤子等老鬼的手上,我觉得,也有几千年了。所以应该是骷髅头在前,刘伯温在后才对。”

  丁二苗分析道:“所以你说,刘伯温把修仙的秘笈和细则,分别放在玉片和骷髅头里,就是一个漏洞。”

  秦文君略带愕然,道:“丁兄道学渊博,岂不闻道家也有转世轮回之说?我说刘伯温将修仙秘笈刻记在玉片和骷髅头里,并不是说,是刘伯温那一世所为。或许几千年前,刘伯温就已经来过人间,在那时便已经留下了骷髅头和玉片。”

  “传说中事,不足为凭。你说的,未免玄乎了一点……”丁二苗缓缓摇头,但是心里却暗自吃惊。

  李清冬也说过,前姜尚,后孙膑,五百年前诸葛亮,五百年后刘伯温。这四个家伙,本来就是一个人。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这些东西,就是在姜子牙手里留下来的了?

  “丁兄道门弟子,难道不知道道家始祖的故事?”秦文君似乎非常意外,又道:“太上老君可以轮回历世,为何刘伯温不能?”

  对于太上老君的传说,丁二苗自然熟悉。

  华夏国故老相传,自混沌初辟,民物始生,中间有三个大圣人,为三教之祖。

  一是儒家,老祖为文圣人孔老夫子,述六经,垂万世,拜为历代帝王之师,奉为万世文章之祖。

  另一教是佛家,又叫做释家,创始人如来佛,大号释迦牟尼佛祖,当时生在舍术国刹利王家,放大智光明,照十方世界。地涌金莲华,丈六金身,能变能化,无大无不大,无通无不通,普度众生,牛逼轰轰,号作天人师。

  还剩下一教便是道教,太上老君为三清之一,乃元气之祖。生天主地,生佛生仙,号铁师元炀上帝。

  他化身周历尘沙,出世入世无数次。到了商汤王时期,他又来出世磨练。据说是乘太阳之精化为弹丸,落入玉女口中。玉女吞之,遂觉有孕,怀胎八十一年,直到武丁九年,破胁而生。生下地时,老君便是须发皆白,人呼为老子。

  又因为老子生在李树下,因指李为姓,名耳,字伯阳,后骑着青牛出函谷关,留下《道德真经》共五千言,传于世。今居太清仙境,称为道德天尊。

  但是秦文君却不知道,丁二苗是上清教派茅山弟子,虽然也拜三清,但是太上老君,却不是他的道门始祖。

  三清之中,分为玉清、上清、太清。其中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玉清大帝”、“天宝君”,全称“玉清圣境虚无自然原始天尊”。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尊,也称原始天王。
首节 上一节 1379/29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贩妖记

下一篇:殡葬学的那些诡异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