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鬼话悬疑 > 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

我在泰国卖佛牌的那几年 第109节

  半夜的时候,手机短信响了好几声,硬是把我给吵醒了。一看才凌晨三点,我去了趟厕所,回来的时候拿起手机刚要关电源,顺便扫了一眼屏幕上弹出短信内容的显示。我还没睡醒,眼睛发酸,迷迷糊糊地只看到一句“有能帮人转运的泰国佛牌吗”的话。

  那时候还没睡醒,半梦半醒之中,就顺手回了个“有”字,把手机关掉继续睡。直到第二天早上洗完脸,打开手机又连续进了两条短信,这才仔细看看。内容是:“我家在蒲河乡,从事股票投资,人生目标是辽宁首富。但现在事业陷入低谷,有能让事业变顺利和增强财运的泰国佛牌吗?”

  第二条短信是:“你怎么不回复我,是不想赚钱吧?但我又不想出太多钱,几百块左右,你要是有能力的话,看能不能从我这里赚走一千块钱。”我哭笑不得,心想什么顾客都有,精神病人都开始联系我问佛牌了,就没理他。

  可此人似乎对我很感兴趣,两天内给我发了八九条短信,内容虽然没什么新意,有时候还逻辑不太清,但好像诚意不低。我实在不明白他最终是想说什么,就干脆回电话过去。

  在电话里双方先喂了半天,才算正常对上话。我问他到底想出多少钱来请佛牌,这人说:“我就想问一下,什么样的佛牌能帮助我的事业尽快上升。”

  我说这类佛牌有很多,但几百块钱的没有,至少也要一千五到三五千不等。这人说:“我在网上看很多人都戴泰国佛牌,但我对这东西不太了解,只想出五六百块钱买一个试试,怎么办?”我暗想我哪知道你怎么办!就没好气地说还没吃饭,想先挂断电话。

  可这人却很有耐性,说没关系你先吃,我把我的情况用短信发给你,你先对我有个全面的了解。我连声说行,心想正求之不得呢,既不用花我的电话费,又不用我费嘴皮子和时间,到时候就像看小说似的,看一遍就不理了。

  在我和爸妈吃饭的时候,那边手机短信就开始有规律地响起,大概三五分钟响一次,总共响了差不多二十来声。我心里起疑,难道都是他发来的短信?估计可能是平时QQ聊天习惯了,每句话都发一条短信,够缺心眼的。放着网络不用,发短信不要钱啊。

  当我吃完饭,进屋拿起手机查看的时候,把我给震着了。近二十条短信,每条都是满满的七十个字,我很奇怪这人哪来这么多自我介绍,但出于好奇,还是躺在床上仔细看了一遍,这才明白过来。

  他叫王飞,是蒲河乡人,这个地方是沈阳郊区,离市中心我的家大概有二十多公里。王先生的年龄和我一样也是三十周岁,按他短信中的原话:“我自从中专毕业到现在,一直从事自由职业,主要是金融类的投资,以股票为主。我知道挫折越多的人,以后就越能成功,但这个过程太长了,也不太顺利,所以想少一些波折。”这些短信总共有一千多个字,都是在讲他如何努力奋斗,但挫折太多,像他这种人注定要出人头地,不想经历那么多挫折,那太浪费时间了,时间就是金钱。

  现在社会压力大,很多身在职场的人都渴望成功,就连捡垃圾的都想成为本小区首席拾荒者,何况白领和老百姓。这位王先生的心态我能理解,只是多少有点儿好高骛远,中国不少人都这样,我自己的表弟也是,所以我并不觉得稀奇。更何况人家还是搞金融炒股的,也算有前途。想成为首富的想法现在已经不算笑话了,都网络和信息时代了,很多人借着平台一两年就能发达。

  我回短信说:“我家里就有几条泰国佛牌,都是著名寺庙龙婆僧加持的正牌,效果不错,随时恭请,价格一千五最低,到三千不等。”随后我又给他发去几条彩信,下面配上文字说明和价格。

  王先生回复:“我说过了,只想出五六百块钱,这些已经超出了我的预算。我们这些做股票和金融投资的人,对预算看得很重要。”

  我无奈地说:“五六百块钱就想让事业发达,那中国人还努什么力啊。”

  王先生不屑地说:“就算两三千块钱也没贵到哪里去吧,和事业发达相比,几百和几千都一样。既然都不算什么,那我为什么不少花点儿钱?”

  他的逻辑居然把我给弄晕了,一时没回过神来,我只好说:“既然你想让事业发达,却连一两千块都不想多出。一分钱一分货,几百块的东西也有,比如符管、钱母、咬钱虎这些,但效果也慢,你自己看着办吧。”

第152章 便宜的咬钱虎

  王先生又连发几条短信和我辩理,我实在懒得理他,也就没回。我是牌商,又不是辩论家,和客户争论这种问题纯粹是在浪费时间。有那闲功夫就算不做生意,在家睡觉也能休养生息呢。

  到了晚上,王先生又给我发短信,问六百块钱以内的东西都有哪种,让我发彩信和报价介绍给他。一个搞金融股票投资的,连千把块钱都舍不得拿来转运,这种活我是真不想接,但方刚教导过我:只有客户有好坏之分,生意却不分大小。先赚小钱,后赚大钱。于是我忍着性子发了几张彩信过去,分别是招财符管、千元泰铢钱母、咬钱虎手链。

  这几样东西里,成本最低的是那张千元泰铢钞票的钱母,合人民币两百块。因为我在那家寺庙请过好多正牌,于是龙婆师父免费给我画了几张招财符。报价六百块钱的话能净赚四百,虽然利润足有百分之二百,但基数低,实在打不起兴趣。

  在问过好多问题之后,王先生终于决定请那个咬钱虎的手链。我极度失望,那个手链成本合三百五十块,卖六百才赚两百五,这个数字实在让我恼火。但二百五也是钱,怎么也够吃顿烤肉了,于是我让他留下地址,淘宝支付后就可以发货。

  王先生却表示,希望来市内和我见面交易,因为他每天都要到市区的证券公司看股市行情。我心想,现在都可以用电脑在网上看盘和买卖了,这位王先生怎么还大老远地每天跑证券公司?又一想也正常,证券公司股民多,大家可以互相交流。

  想到打车来回又要花去二十块钱,我心里就有气,这笔生意就算成了,也只能赚两百三十块钱,但我还是去了。第二天下午四点钟,我乘出租车来到怀远门附近,在王先生短信中说的一家抻面馆和他见了面。我很奇怪,为什么不选个KFC之类的干净地方,一个搞股票的,至于这么省吗?不过我又想起了老谢,看来他们都是一路人,光会赚不会花。

  这抻面馆又小又脏,地上粘乎乎的,进来的时候我差点滑倒。这时候不是饭点儿,店里只有两伙食客,其中一伙看上去是夫妻,肯定不会是王先生,因为他说过还没结婚,也没女朋友;另一位坐在角落,年龄和我差不多,又瘦又高,正在闷头吃面。桌上放着的手机里传出声音,似乎是某位老师讲课的录音。

  我慢慢走到他对面坐下,这人连忙抬起头,把嘴里的面硬咽下去,说:“你是田七吧,快坐下,吃宽条还是细条?”我连忙说不饿,可他非要我吃,无奈之下,我说那就来个韭叶吧,王先生抬手叫老板要了一碗韭叶抻面。

  桌上那部手机是老款的旧诺基亚,连彩屏都没有,怪不得王先生不用QQ和我沟通,这手机根本装不了QQ软件。里面放的音频是个江浙口音的男人,正在激情洋溢地说着“记住,一定要永远记住,你就是钱”之类看似很有哲理的屁话。我这才明白王先生听的是那种成功学讲课,这类课我有个在某公司当经理的同学特别爱听,我在他办公室里听过十几分钟,都快听吐了。

  勉强吃了两口面,我掏出那个咬钱虎的手链放在桌上,王先生放下筷子,拿起手链来回仔细看了半天,问:“这东西值六百块钱吗?”

  我说:“这可不是地摊货,而是泰国寺庙里的高僧亲手用线绳编制,再加持而成的,能转运保平安。”

  王先生撇了撇嘴:“看起来和女孩用的那种扎头发的绳没啥区别,指望它来提升事业,那不是扯淡吗?”

  “几千上万的佛牌都有,可你指定就要六百块钱的。一分钱一分货,就别嫌不好了。”我耐着性子回答。王先生点点头,把手链戴在手腕上,继续低头吃面。我打量着他的穿着打扮,头发比较长又乱,一件土气的夹克外套,粗布裤子,脚上居然穿着一双黑绒面的便鞋。这种鞋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很流行,因为轻便跟脚,很多小偷在行窃的时候最喜欢穿,所以东北人习惯称之为“贼鞋”,但现在已经极少有人穿了。

  我试探地问:“从蒲河到这里得多长时间?”

  王先生一边吞面,一边说:“我骑得快,一个小时就能到。”我心里起疑,骑车都要一个小时,明显不是电动车和摩托车,难道是自行车?回头看看店门外,只停着一辆黑色的26斜梁永久自行车,大概有七成新。

  我说:“天天骑自行车来回四个小时,也太辛苦了吧,就为去证券公司看大盘?”

  王先生说:“嗯,顺便还能和股民聊天,不累。”

  忽然我想起今年是少有的股市大好时期,就问他赚了多少钱,王先生淡淡一笑:“还行吧,总资金翻了将近三倍。”

  我赞叹地说:“真不错,可惜我不会炒股,要不然把房子卖了,现在不是也能赚个几十万吗?”王先生说当然,今年全年都是大牛市,随便买哪只股票都赚。

  聊了一会儿,我问他为什么有自信能当上辽宁首富,王先生说:“这是一种强烈的直觉,你没发现凡是那些成功的大人物,年轻的时候都是不甘寂寞,辍学创业的吗?没成功的时候很多人都指责他们不务正业,但最后发达了,大家就都说那是天才的特立独行,我现在就是没成功的那个阶段。”

  “那你从中专毕业到现在也有好几年吧,一直都在炒股吗?”我问。

  王先生摇摇头:“毕业九年了,最开始的两年四处打工,可有一天我觉得这样是没用的,浪费时间,所以就不打工了,在家里学习,先补充自己,从前年开始炒股的。”

  我在心里暗暗算了下:“就是说,你在家里整整学习了五年?”

  王先生又点点头:“五年半。”我很佩服,为了成功,居然五年半不工作,就为了学习给自己充电,这得有多大的毅力!聊天过程中,王先生已经把面吃得精光,连鸡汤都喝没了,这才用餐巾纸抹抹嘴,掏出六百块钱递给我。

  走出抻面馆,王先生从腰间解下钥匙串,打开自行车锁跨上车座。我问他今年股市收益这么好,怎么不换个电动车。王先生说能省则省,再说骑自行车还能锻炼身体呢,说完他抬手指了指抻面馆,转身骑车走了。我也刚要离开,抻面馆老板快步出来:“喂,还没给钱呢!”

  我这才想起来忘了结账,连忙掏出十块钱递过去,这才明白刚才王先生用手指饭店的意思是让我别忘了结账。心想又亏十块,这桩生意只赚两百二,没记错的话,应该是破了我牌商生涯中的最低记录。

  这桩生意结束后的半个多月,我就去山西办事了。几个月之后,我正巧回沈阳参加同学的婚礼。那天下午接到王飞的电话,话筒里却是个中年男人苍老的声音,自称是王飞的父亲,问我是不是田七。

  在这几个月之间,发生了不少插曲,其中就包括山精那件事。但按照老规矩,为了保持故事的完整性,所以还是先把时间跳到几个月后,把王先生这个事说完。
首节 上一节 109/7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颤栗世界

下一篇:迷失之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