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鬼话悬疑 > 带个惩戒去聊斋

带个惩戒去聊斋 第504节

何为大儒?

一口浩然之气养到了圣人境界,这样的儒家读书人,才有资格被称之为大儒。

这是等同于修成了十八道年轮印记的人物!

在这池县,有两位!

老实说,卓景宁对于这位方县令,还真有那么几分同情。也难怪这位县令只是因为这么一件事,就要跑出来,借着游玩不在府内的名义,好避过那件让他头疼的官司了。

因为那位刘员外,是其中一位大儒的姥爷。

牵扯甚大!

卓景宁想了想后,说道“这风是从东吹到南,人是从北走到西,这人总有日落西山的一天。这位刘员外八十大寿才走了,这是喜丧,是一件喜事!”

他这么说,意思是先给这件人命案子定一定性。一旦多方承认是喜事,那么这件案子就好办了,牵扯再深也没事。

死者是为大,但权势在手的活人更大。

身为县太爷,其中可操作的空间很大。毕竟儒家拥护清廷皇帝,那么就会遵守清廷的制度,便是道德圣人大儒,也得给方伟成这个县太爷几分薄面。

方伟成是儒家弟子,但在皇权面前,先是官身,然后才是儒家弟子的身份。

君君臣臣这一套,也是儒家所奉行的。

方伟成会意,连忙道谢,他已然听明白卓景宁这话的意思。

有些事情,不好全说,说了开头就行,该明白的总能明白,要是没法明白的,那就趁早收拾铺盖回老家吧,免得日后莫名其妙得罪人,或者遭受无妄之灾,池鱼之殃,给家里人带来大麻烦。

经过这一事,方伟成再三恳请卓景宁去他那小住几日。

卓景宁没答应,等到了池县,就直接分开。为此这位方县令很是不舍,分别前还让卓景宁遇到事情就过去找他,他一定竭尽全力相帮。

卓景宁笑着说一定,心里头则在疯狂吐槽这小子学的还真是快。

什么叫竭尽全力?

这一方面,完全是看方伟成个人的意愿。

帮一下是竭尽全力,帮十下也是竭尽全力。一下不帮,仍旧是竭尽全力。

操作空间可大了去。

卓景宁和方伟成这一路交流过来,收获不小,让他知道这池县是怎么样一座县城了。

两位将浩然之气养到了圣人境界的大儒,这座县城的水,不言而喻,不是一般的深啊!

他是不惧,但也不要在城里惹事为好。

这般想着,卓景宁问着路,就去一家客栈吃饭。

方伟成的一只烧鸡,顶多让他垫垫肚子,让这几天在荒山野岭淡出鸟来的嘴巴好受点罢了。

这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卓老爷习惯了享受,一时半会儿改不过来。

这家客栈名唤春江楼,不是因为靠着一条河的缘故。这条河不叫春江,并且也和江扯不上半点关系。

春江楼这么叫,是这家客栈的东家是一个读书人,虽然没养出来浩然之气,学问也是一般,一次醉酒后做了一首诗,名为春江,这首春江诗居然名动一方,妙笔偶得之,被大儒都称赞了一句。

然后就被这人认为他这辈子的巅峰之作,于是一挥手,将自家的客栈给变成了春江楼。

春江楼的大厨手艺不一般,加上那一句大儒赞叹诗句的话,更是名传方圆十里,百里地内人尽皆知。

和方伟成聊谈之时,卓景宁问了问池县哪家酒楼客栈的大厨手艺好,这位方县令就再三推荐了这家客栈。

喝酒吃菜,卓景宁半眯着眼,欣赏着这池县的热闹场景。

尽管从这春江楼只能看到池县一角,但也可以看出很多东西来了。尤其卓景宁当过县令,对一县之地方方面面,那可都是了如指掌。

比如如果这条街道上几乎看不见衙役,偏偏热闹无比,还没人闹事,也没见到小偷小摸乞丐之流,那么绝不是这条街道上治安好!

而是有一只幕后黑手把控着这一条街道,这条街道上的油水,至少有八成是落入那只幕后黑手的口袋。

若是想要搜刮一笔财货来让自己口袋鼓一下,那么直接找到这条街的幕后黑手,逼对方把油水让出一半来就成。

要是心再狠点,那么干脆手起刀落,扔个罪名,直接抢过来。

不过这样的幕后黑手往往在当地盘根错节,关系非常复杂,是真正的地头蛇。

真想动手强抢的话,行动的时候不能拖泥带水,而在此之前也不能有任何打草惊蛇的举动出现,免得给对方警觉和反应的时间。

要毫无征兆的动手,然后以雷霆手段斩尽杀绝!

卓景宁目光偏转,忽然感觉到附近环境有点不要对劲,似乎有什么人在看着他,于是就循着感觉看过去。

立马就找到了那个看着他的人。
首节 上一节 504/5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都市灵剑仙

下一篇:生人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