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术之王 第898节
起初我走的是步道,三个转弯后,步道一分为三,变成了三条小径。
我停下来,谨慎地观察地上的脚印痕迹,选了左边那条脚印最新、落叶最多的小径。
前进二十米后,小径又一分为三,变成了仅能在竹林间侧身前行的狭道。
我没有费力思考,因为隔着竹林已经听到了潺潺的泉声,马上向着泉声而去。
过了两道竹枝屏障,一座日式八角凉亭出现在视野中。凉亭的基础很高,足有七、八米的样子,北侧挂着一条清洌的两米宽瀑布,水声正是从瀑布下的水池中传来。
“日式影壁墙、日式凉亭,很好,看来我找对地方了。”我终于放下心来。
不管是进竹林还是看凉亭,全都在第六感的指引下进行,没有任何道理、线索可讲。我信赖第六感,就像军犬信赖嗅觉一样,是天生的本能。
我大步走进凉亭,亭中没有石桌,只有一盘石磨。流水从石磨的磨心涌出来,通过一个扇形的斜坡流向亭子边缘的水道,形成了外面的瀑布。
石磨旁边放着一块半米高的青石条,上面已经被磨得铮亮,可见经常有人来坐。
这应该就是王老先生平时喜欢来的地方,也是他一切灵感的生发之处。
我在青石条上坐下,低头凝视着磨心。
济南各地多泉,这石磨涌泉一定是王老先生借用了天然泉眼改造而来。外地人看不出泉水与自来水的区别,而老济南人只要看一眼、闻一下,就能看得明明白白。
“在这里能领悟什么?”我皱着眉苦苦思索。
男婴的事必须解决,否则王家绝后是小事,一旦这种奇事传扬出去,必定会引发民众骚乱。
一阵风来,四周竹枝飒飒作响。
我向北看,瀑布下的池水满溢,形成一道溪流。小溪北去二十步,分为三路,一路向东北,一路向正北,一路向西北,各自没入林下。
“分开……道路、水路全都分开,全都一分为三,为什么?三跟什么有关?三国、天下三分?还是……”我苦苦思索,但现在没有一点踪迹可循,可能性成千上万,毫无边界可言。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难道,王老先生如此设置道路、水路的原因,就是希望达到“三生万物”的道理吗?让王家有无数条路可走、无数条水可喝?
第492章 甘丹寺三树大师(3)
竹林乱响声渐渐低了,另一个声音悠悠响起:“你终于来了,去除表象,独尊真相。当所有伪饰被剥离,我们就能得到简单真实的东西,无欲无求,无我无天。唯有无求,才能达成心愿;唯有眼中无天,才能心中有天。心中有天,胸中无求,故能做到天心通、天眼通、天耳通。”
我没有请教对方的名号,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出声,只是给我某些深刻的启迪,以助力我的人生成长。既然如此,他是谁已经不重要。
“天生万物,各有不同,其智慧等级一目了然。龙生九子,亦各有不同,有的能腾蛟在天,有的只能深潜于渊。为何有这种情况?这是大自然的最根本规律,和而不同,类而不同。反观于人,中原有十数亿人,皆有头脸、躯体、四肢、手足,亦都有五脏六腑,都能喘气呼吸。其根本区别在于头脑、心智、灵性、感触,有这四点不同,有的人就能封相拜将,有的人能登基坐殿,有的人却在贫困泥沼中苦苦挣扎。要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首先要看你的命相,其次看你的天赋,最后看你的愿景。三者合一,就能一飞冲天。成功之后,还要再看你的福报,能不能承担得住这种无上的荣耀。欲戴王冠,先承其重。担不起的,就被王冠压死,从前努力得来的一切,瞬间云消雨散。”那声音肃穆地响着。
在我感觉中,这声音似乎是来自王镇武老先生,又似乎来自另外的一个人。或者,那本是上天神谕,通过人的声音传达给我,让我更容易理解接受。
水声淙淙,忽高忽低,给那声音添加了一种灵性十足、荡气回肠的背景乐。
我闭上眼,把声音、水声、竹林风声全都容纳于耳中。
刹那间,我的思想跟着这些声音闪回到了趵突泉公园的李清照纪念馆。此瀑布声即是纪念馆庭院假山上的瀑布声,此竹林风声即是馆中曲径回廊右侧的竹林发出的。
我甚至能听到旅游团进来又走、走了又来的杂沓脚步声,更进一步,我又听到了导游们正举着无线麦克向游客介绍易安居士的坎坷一生……各种人声、天籁混合在一起,渐渐飘向天空,与晴空之上的白云苍狗混合在一起。
“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生命给世界留下的痕迹,世间女词人、女文学家多如牛毛,真能在历史上留名、留馆的,有几个人能与李清照比肩?同理,世间奇术师也是多如银河繁星,真正像徐茂公、袁天罡、李淳风、刘伯温那样左右历史的,又有几人?至于今日,江湖乱流浩浩荡荡,等到风平浪静之时,还有多少人能傲立潮头之上,俯瞰江湖兴替?”因为这些声音的存在,我联想到很多。
天下的水是共通的,而水声与水声只有大小、高低、疏密上的区别,其本质都是流水发声,毫无不同。
我听到此刻竹林中的水声,与东海水声、太平洋浪声、大西洋涛声亦没有区别。
“听一曲而晓古今杂乐,即为天耳通。通,指其中道理,而非表象。”那声音说。
“我想听到更遥远的声音。”我说。
“想听就听,何需口述?”那声音反问。
“我做不到,我听不见。”我低声回答。
我真正想听的是唐晚的声音,不但听,而且要能跟她通话,知道她此刻身陷何处,怎样才能救她出来。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多少?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多少?心念思想呢?又是多快?”那声音问。
我知道对方要表达什么,那些理论已经明明白白地印刷在书里,供任何人阅读,但却解决不了我现在的难题。
“张开双掌,不必睁眼,用你的心去看。”那声音吩咐。
我默默地把双掌举起,竖放在自己眼前半尺之处。
每个人都了解自己的手掌、五指、掌纹,所以即使不睁眼,我也能想到自己掌心的纹路模样。
“去看。”那声音再次吩咐。
我低声回答:“我已经看到。”
“不,你没有看到,你以为看到,实际却是‘想’到。现在,不要空想,要用眼睛‘内视’,停止一切想法,只用你的眼睛去‘看’。”那声音说。
我按照他说的,停止脑部、心里的思考动作,让身体的一切机能运转都停下来,做到相对而言的“心静”。
心静了,我就觉得浑身有一股淡淡的凉意环绕,仿佛是站在冬夜的路灯之下,身上有光,但却毫无暖意。
我停下来,谨慎地观察地上的脚印痕迹,选了左边那条脚印最新、落叶最多的小径。
前进二十米后,小径又一分为三,变成了仅能在竹林间侧身前行的狭道。
我没有费力思考,因为隔着竹林已经听到了潺潺的泉声,马上向着泉声而去。
过了两道竹枝屏障,一座日式八角凉亭出现在视野中。凉亭的基础很高,足有七、八米的样子,北侧挂着一条清洌的两米宽瀑布,水声正是从瀑布下的水池中传来。
“日式影壁墙、日式凉亭,很好,看来我找对地方了。”我终于放下心来。
不管是进竹林还是看凉亭,全都在第六感的指引下进行,没有任何道理、线索可讲。我信赖第六感,就像军犬信赖嗅觉一样,是天生的本能。
我大步走进凉亭,亭中没有石桌,只有一盘石磨。流水从石磨的磨心涌出来,通过一个扇形的斜坡流向亭子边缘的水道,形成了外面的瀑布。
石磨旁边放着一块半米高的青石条,上面已经被磨得铮亮,可见经常有人来坐。
这应该就是王老先生平时喜欢来的地方,也是他一切灵感的生发之处。
我在青石条上坐下,低头凝视着磨心。
济南各地多泉,这石磨涌泉一定是王老先生借用了天然泉眼改造而来。外地人看不出泉水与自来水的区别,而老济南人只要看一眼、闻一下,就能看得明明白白。
“在这里能领悟什么?”我皱着眉苦苦思索。
男婴的事必须解决,否则王家绝后是小事,一旦这种奇事传扬出去,必定会引发民众骚乱。
一阵风来,四周竹枝飒飒作响。
我向北看,瀑布下的池水满溢,形成一道溪流。小溪北去二十步,分为三路,一路向东北,一路向正北,一路向西北,各自没入林下。
“分开……道路、水路全都分开,全都一分为三,为什么?三跟什么有关?三国、天下三分?还是……”我苦苦思索,但现在没有一点踪迹可循,可能性成千上万,毫无边界可言。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难道,王老先生如此设置道路、水路的原因,就是希望达到“三生万物”的道理吗?让王家有无数条路可走、无数条水可喝?
第492章 甘丹寺三树大师(3)
竹林乱响声渐渐低了,另一个声音悠悠响起:“你终于来了,去除表象,独尊真相。当所有伪饰被剥离,我们就能得到简单真实的东西,无欲无求,无我无天。唯有无求,才能达成心愿;唯有眼中无天,才能心中有天。心中有天,胸中无求,故能做到天心通、天眼通、天耳通。”
我没有请教对方的名号,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出声,只是给我某些深刻的启迪,以助力我的人生成长。既然如此,他是谁已经不重要。
“天生万物,各有不同,其智慧等级一目了然。龙生九子,亦各有不同,有的能腾蛟在天,有的只能深潜于渊。为何有这种情况?这是大自然的最根本规律,和而不同,类而不同。反观于人,中原有十数亿人,皆有头脸、躯体、四肢、手足,亦都有五脏六腑,都能喘气呼吸。其根本区别在于头脑、心智、灵性、感触,有这四点不同,有的人就能封相拜将,有的人能登基坐殿,有的人却在贫困泥沼中苦苦挣扎。要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首先要看你的命相,其次看你的天赋,最后看你的愿景。三者合一,就能一飞冲天。成功之后,还要再看你的福报,能不能承担得住这种无上的荣耀。欲戴王冠,先承其重。担不起的,就被王冠压死,从前努力得来的一切,瞬间云消雨散。”那声音肃穆地响着。
在我感觉中,这声音似乎是来自王镇武老先生,又似乎来自另外的一个人。或者,那本是上天神谕,通过人的声音传达给我,让我更容易理解接受。
水声淙淙,忽高忽低,给那声音添加了一种灵性十足、荡气回肠的背景乐。
我闭上眼,把声音、水声、竹林风声全都容纳于耳中。
刹那间,我的思想跟着这些声音闪回到了趵突泉公园的李清照纪念馆。此瀑布声即是纪念馆庭院假山上的瀑布声,此竹林风声即是馆中曲径回廊右侧的竹林发出的。
我甚至能听到旅游团进来又走、走了又来的杂沓脚步声,更进一步,我又听到了导游们正举着无线麦克向游客介绍易安居士的坎坷一生……各种人声、天籁混合在一起,渐渐飘向天空,与晴空之上的白云苍狗混合在一起。
“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生命给世界留下的痕迹,世间女词人、女文学家多如牛毛,真能在历史上留名、留馆的,有几个人能与李清照比肩?同理,世间奇术师也是多如银河繁星,真正像徐茂公、袁天罡、李淳风、刘伯温那样左右历史的,又有几人?至于今日,江湖乱流浩浩荡荡,等到风平浪静之时,还有多少人能傲立潮头之上,俯瞰江湖兴替?”因为这些声音的存在,我联想到很多。
天下的水是共通的,而水声与水声只有大小、高低、疏密上的区别,其本质都是流水发声,毫无不同。
我听到此刻竹林中的水声,与东海水声、太平洋浪声、大西洋涛声亦没有区别。
“听一曲而晓古今杂乐,即为天耳通。通,指其中道理,而非表象。”那声音说。
“我想听到更遥远的声音。”我说。
“想听就听,何需口述?”那声音反问。
“我做不到,我听不见。”我低声回答。
我真正想听的是唐晚的声音,不但听,而且要能跟她通话,知道她此刻身陷何处,怎样才能救她出来。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多少?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多少?心念思想呢?又是多快?”那声音问。
我知道对方要表达什么,那些理论已经明明白白地印刷在书里,供任何人阅读,但却解决不了我现在的难题。
“张开双掌,不必睁眼,用你的心去看。”那声音吩咐。
我默默地把双掌举起,竖放在自己眼前半尺之处。
每个人都了解自己的手掌、五指、掌纹,所以即使不睁眼,我也能想到自己掌心的纹路模样。
“去看。”那声音再次吩咐。
我低声回答:“我已经看到。”
“不,你没有看到,你以为看到,实际却是‘想’到。现在,不要空想,要用眼睛‘内视’,停止一切想法,只用你的眼睛去‘看’。”那声音说。
我按照他说的,停止脑部、心里的思考动作,让身体的一切机能运转都停下来,做到相对而言的“心静”。
心静了,我就觉得浑身有一股淡淡的凉意环绕,仿佛是站在冬夜的路灯之下,身上有光,但却毫无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