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术之王 第646节
燕涂鸦在血泊里挣扎,对白芬芳的话毫不理会。
“说吧,如果你不想跟齐眉同样下场的话。”白芬芳又说。
燕涂鸦吃力地抬起头来,死死盯着白芬芳:“白画神,你有本事反叛,就有本事把那些资料从我脑子里挖出去,向新主子邀功。我今天死了,所有秘密就会随我消失殒灭,一点都留存不住。你们想从我脑子里找资料,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唰的一声,白芬芳从左近的架子上抽出一把唐刀,大步向前,手起刀落,那把刀就洞穿了燕涂鸦的大腿,把他牢牢地钉在地上。
“齐桓公是英雄,十三少也是英雄,由英雄述说英雄的过去,是相得益彰的好事。当然,你不说也没关系,我有很多种办法,能让你说真话,但那样一来,你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白芬芳低声劝解。
她拔刀捅人、温柔劝人前后相差不到半分钟,变脸之快,不逊色于夕夕的易容术。
“春秋五霸齐桓公,呵呵呵呵,他已经开创了目标远大的未来蓝图,只可惜他的后代不够努力,终于没有守住祖宗基业。就像今日我们的燕王府——对,十三弟你说得对,我的出身有点问题,但中国古人早就说过,英雄不问出处。你对这一点耿耿于怀,时常给我找麻烦,所以我必须彻底解决此事,那就是杀了你。”燕歌行笑着说。
他的腮上带着两个深深的酒窝,可以倒酒,也可以盛血,就如同他的笑脸那样,可以笑得阳光灿烂,纯真无邪,也可以笑里藏刀,杀人于无形。
尾声:猫大王凯贝
那只大猫已经跃进了夕夕怀里,头枕着她的臂弯,眯着眼睛假寐。
它不理解人世间的尔虞我诈,但却有能力带我走出“金遁之术”造就的迷宫。我想,其实这世上存在太多奇人,掌握着颠倒乾坤、改变世界的力量,但平时却是谨小慎微、唯唯诺诺地活着,做一个和谐盛世中的顺民。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即使身怀奇术,也不是必须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平凡活着、庸碌度日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夕夕在抚摸大猫,右手纤细的五指从猫头一路捋到猫尾,眼中充满了对它的疼爱之情。
猫是人类的朋友,越青帮青睐于猫,自然有他们的道理。
在复杂的江湖局势中,我真的希望自己怀中也有一只猫,可以在关键时刻引领我前进,解救我脱困,做我最好的帮手。
或者,我需要的不是猫,而是一个了解我、体贴我、明白我、支持我的爱人。两个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打造属于我们两个人的工作方式、进步方式。
这个人会是谁?
我不知道,因为唐晚已经随着镜室的沉沦而消失,也许有归期,也许永远都遥遥无期。
真正的爱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憧憬她会出现,更憧憬着在济南过上盛世和谐、安居乐业、民众富足、老少怡然的美好生活。
当然,一切的前提,就是消灭燕涂鸦,消灭跟他一样心怀鬼胎、唯恐天下不乱的恶人。这是正义奇术师无法推卸的责任,也是我们必须挑起来的担子。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有所不为,有所必为。这,就是我夏天石在今日发下的铁骨铮铮的誓言,如有违背,甘受天谴。
第361章 黄金囚牢(1)
引子: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人类历史如漫漫长河,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不知几多变幻。
将一个人的生死荣辱放在历史的纵坐标上来看,不过是白驹过隙般的一瞬。那么,永生、不死就成了古代帝王追逐的目标。
每一代帝王都希望如彭祖那样长生,但却没有任何帝王能够做到。
这是不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到了最后,所有追求长生的人全都求助于海上仙方,将一切托付于茫茫未知的海天相接之处。
永生者不为人知,人所知的,都是未能永生者。
于是,“永生”变成了一个伪命题,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不曾照古人。
在任何一场战斗中,总有得势的一方、失势的一方,随之产生的结果就是成王败寇,高下立判。
燕涂鸦坐镇黄金屋,又身怀“金遁之术”这种超级逃跑奇术,本以为是进可攻、退可守,高枕无忧,稳操胜券。可是,他算错了一件事,要杀他的是同门大哥燕歌行。本来是他最亲近的人,现在却变成了最危险的敌人。于是,他的所有退路被截断,终遭刀剑贯体而倒。
他看错了白芬芳,该有此报。
现在,他只不过是砧板上的一条带伤的鱼,任由燕歌行、白芬芳宰割。
当然,他肯定也心怀最后一丝希望,只要留条命,一定就有翻盘的机会。
留不留鱼的命,刀说了算;留不留燕涂鸦的命,燕歌行说了算。
我是局外人,观棋不语真君子,此刻保持沉默,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杀戮无处不在,因为我们大家都身在江湖,而江湖上亘古不变的就是一个“杀人、崛起、被杀”的无限循环游戏。
“始皇帝为何东游封禅于泰山?又为何派出徐福驾楼船东渡寻找不死之药?燕王府为何与东海人世代为敌?大唐鉴真僧为何不停地东渡,前后六次,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向东’到底有什么必然的意义?‘抗日’与古人向东边去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燕歌行一口气问了这么多问题,彼此并不沾边,而且每个问题都看似十分荒谬。
秦始皇派遣徐福寻找不死药这件事十分蹊跷,毕竟当时中原讯息闭塞,谁也不知道茫茫大海之中有那种灵药,不知第一个说“东海存在不死之药”的人究竟是谁?或许,就像岳武穆的死因一样,莫须有吧?
徐福东渡后再没回来,后来鉴真僧步他的后尘,持续东渡,六往方才成功。这种执着已经超越了生命和佛法,变成了朝圣一般的事。如果单纯是传经送道,何须拼了身家性命去做?
到了近代,1945年八月份,日本投降,太阳旗降下,所有位于中国土地上的日本宅院、水源、电力、水力全都留下,只带随身衣物,安全回国。这些败军之将把“归国”看得无比重要,其它都变成了身外之物,其中也包括数年掠夺积累的真金白银。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也在强行“东渡”。
“东海有鱼,其名为鲸,秦王欲东渡求取不死灵药,吩咐工匠造连天巨弩,摆放于登州海岸,见鲸则射之……东渡,东渡……”燕涂鸦并没有回答燕歌行的问题,而是自言自语,表情如痴如醉。
“说吧,如果你不想跟齐眉同样下场的话。”白芬芳又说。
燕涂鸦吃力地抬起头来,死死盯着白芬芳:“白画神,你有本事反叛,就有本事把那些资料从我脑子里挖出去,向新主子邀功。我今天死了,所有秘密就会随我消失殒灭,一点都留存不住。你们想从我脑子里找资料,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唰的一声,白芬芳从左近的架子上抽出一把唐刀,大步向前,手起刀落,那把刀就洞穿了燕涂鸦的大腿,把他牢牢地钉在地上。
“齐桓公是英雄,十三少也是英雄,由英雄述说英雄的过去,是相得益彰的好事。当然,你不说也没关系,我有很多种办法,能让你说真话,但那样一来,你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白芬芳低声劝解。
她拔刀捅人、温柔劝人前后相差不到半分钟,变脸之快,不逊色于夕夕的易容术。
“春秋五霸齐桓公,呵呵呵呵,他已经开创了目标远大的未来蓝图,只可惜他的后代不够努力,终于没有守住祖宗基业。就像今日我们的燕王府——对,十三弟你说得对,我的出身有点问题,但中国古人早就说过,英雄不问出处。你对这一点耿耿于怀,时常给我找麻烦,所以我必须彻底解决此事,那就是杀了你。”燕歌行笑着说。
他的腮上带着两个深深的酒窝,可以倒酒,也可以盛血,就如同他的笑脸那样,可以笑得阳光灿烂,纯真无邪,也可以笑里藏刀,杀人于无形。
尾声:猫大王凯贝
那只大猫已经跃进了夕夕怀里,头枕着她的臂弯,眯着眼睛假寐。
它不理解人世间的尔虞我诈,但却有能力带我走出“金遁之术”造就的迷宫。我想,其实这世上存在太多奇人,掌握着颠倒乾坤、改变世界的力量,但平时却是谨小慎微、唯唯诺诺地活着,做一个和谐盛世中的顺民。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即使身怀奇术,也不是必须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平凡活着、庸碌度日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夕夕在抚摸大猫,右手纤细的五指从猫头一路捋到猫尾,眼中充满了对它的疼爱之情。
猫是人类的朋友,越青帮青睐于猫,自然有他们的道理。
在复杂的江湖局势中,我真的希望自己怀中也有一只猫,可以在关键时刻引领我前进,解救我脱困,做我最好的帮手。
或者,我需要的不是猫,而是一个了解我、体贴我、明白我、支持我的爱人。两个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打造属于我们两个人的工作方式、进步方式。
这个人会是谁?
我不知道,因为唐晚已经随着镜室的沉沦而消失,也许有归期,也许永远都遥遥无期。
真正的爱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憧憬她会出现,更憧憬着在济南过上盛世和谐、安居乐业、民众富足、老少怡然的美好生活。
当然,一切的前提,就是消灭燕涂鸦,消灭跟他一样心怀鬼胎、唯恐天下不乱的恶人。这是正义奇术师无法推卸的责任,也是我们必须挑起来的担子。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有所不为,有所必为。这,就是我夏天石在今日发下的铁骨铮铮的誓言,如有违背,甘受天谴。
第361章 黄金囚牢(1)
引子: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人类历史如漫漫长河,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不知几多变幻。
将一个人的生死荣辱放在历史的纵坐标上来看,不过是白驹过隙般的一瞬。那么,永生、不死就成了古代帝王追逐的目标。
每一代帝王都希望如彭祖那样长生,但却没有任何帝王能够做到。
这是不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到了最后,所有追求长生的人全都求助于海上仙方,将一切托付于茫茫未知的海天相接之处。
永生者不为人知,人所知的,都是未能永生者。
于是,“永生”变成了一个伪命题,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不曾照古人。
在任何一场战斗中,总有得势的一方、失势的一方,随之产生的结果就是成王败寇,高下立判。
燕涂鸦坐镇黄金屋,又身怀“金遁之术”这种超级逃跑奇术,本以为是进可攻、退可守,高枕无忧,稳操胜券。可是,他算错了一件事,要杀他的是同门大哥燕歌行。本来是他最亲近的人,现在却变成了最危险的敌人。于是,他的所有退路被截断,终遭刀剑贯体而倒。
他看错了白芬芳,该有此报。
现在,他只不过是砧板上的一条带伤的鱼,任由燕歌行、白芬芳宰割。
当然,他肯定也心怀最后一丝希望,只要留条命,一定就有翻盘的机会。
留不留鱼的命,刀说了算;留不留燕涂鸦的命,燕歌行说了算。
我是局外人,观棋不语真君子,此刻保持沉默,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杀戮无处不在,因为我们大家都身在江湖,而江湖上亘古不变的就是一个“杀人、崛起、被杀”的无限循环游戏。
“始皇帝为何东游封禅于泰山?又为何派出徐福驾楼船东渡寻找不死之药?燕王府为何与东海人世代为敌?大唐鉴真僧为何不停地东渡,前后六次,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向东’到底有什么必然的意义?‘抗日’与古人向东边去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燕歌行一口气问了这么多问题,彼此并不沾边,而且每个问题都看似十分荒谬。
秦始皇派遣徐福寻找不死药这件事十分蹊跷,毕竟当时中原讯息闭塞,谁也不知道茫茫大海之中有那种灵药,不知第一个说“东海存在不死之药”的人究竟是谁?或许,就像岳武穆的死因一样,莫须有吧?
徐福东渡后再没回来,后来鉴真僧步他的后尘,持续东渡,六往方才成功。这种执着已经超越了生命和佛法,变成了朝圣一般的事。如果单纯是传经送道,何须拼了身家性命去做?
到了近代,1945年八月份,日本投降,太阳旗降下,所有位于中国土地上的日本宅院、水源、电力、水力全都留下,只带随身衣物,安全回国。这些败军之将把“归国”看得无比重要,其它都变成了身外之物,其中也包括数年掠夺积累的真金白银。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也在强行“东渡”。
“东海有鱼,其名为鲸,秦王欲东渡求取不死灵药,吩咐工匠造连天巨弩,摆放于登州海岸,见鲸则射之……东渡,东渡……”燕涂鸦并没有回答燕歌行的问题,而是自言自语,表情如痴如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