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市长的隐私:官情 第1433节
这些问题都是王封蕴要仔细考虑,也是他这几年每天都担忧,但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不是说停就停,说般就搬事情,停一个大型工厂,接下来就会有很多问题,厂里人员怎么办,他们衣食住行都要考虑,特别是这些厂里职工,多少年来已经习惯于那种按部就班生活,把他们扔给社会肯定不行,把他们都养起来,省财政又无力承担。
还有搬迁问题,搬一个厂,就相当于重建一个厂,费用是高昂,但不搬绝不行,今天环保要求和空气质量已经不能容忍他们这里存了。
几个月之前,总理带人来视察,前后一周时间,王封蕴一直相侍左右,总理走了。他作为北江省一把手,王封蕴却越发地忐忑不安起来。总理此次视察,非比寻常,以往,不管哪一位中央领导来北江省视察,一般情况下,视察过程中,总会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做一次长谈,这种长谈,总是很深人,很坦诚,针对性也强,谈得非常知根知底。每经历一次这样谈话,王封蕴都自觉受益匪浅。受益还不只是工作方面,他觉得通过这样谈话,自己和中央领导内心里走得近了,相互加了解了,得到了进一步沟通。
要知道,这种沟通,不仅重要,而且极为难得;另一方面,这种长谈中,可以品出中央领导具个人特色执政经验和对大局宏观把握,从中他也总能比评出自己某些方面不足,可以做及时调整,而这一点,也是平时从公开文件、指示、讲话中不容易获取。他确信,中央领导只有信任你,才会跟你“促膝长谈”。如果没有一点可信性,还跟你谈什么呢?
但这一次,总理就没有和他谈,王封蕴不知道总理是否跟别省领导谈了,他也不便去打听。但所能肯定是,总理没跟他谈,这多少就让王封蕴心里有点不安因素。
一个,以往,不管哪一位中央首长来北江省视察,结束视察前,总会召开一次全省干部会议,就中央工作精神和此次调研中觉察到该省必须解决一些重大问题,作一些相关指示。但这一回没召开这样会,也没做这样讲话。为什么?
看完了省钢之后,总理也没有一句指示话,这同样让王封蕴他摸不清楚到底总理是对缓慢搬迁准备不满意,还是自己给中央提出要求搬迁补助让总理为难?他不知道,什么都看不出来。
总理走后,不到一个月,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派出一个工作组专门到省钢做“调研”,他们省钢差不多待了有两个星期,让王封蕴感到十分不安是,他们走时,也是一声不吭。以往这些部委来人,见了王封蕴,总是有说有笑,王封蕴向他们了解一点内部精神,内部动态,他们也总是少有忌讳,把说话界限放得很宽,忌讳也少。多,说完了,再笑着追加一句:“王书记,咱们这可是哪说哪了,一切都以正式文件为准。”一句抹平。
但这一回,却完全一副公事公办架势。事先和整个调研过程中,只跟省委办公厅打招呼,一直回避跟王封蕴打交道,说他们这一回“只是做一些常规性社会调查,就不惊动省委主要领导了”。
他们临走时,王封蕴特地赶到他们住宾馆去看望。这几位平时很熟悉“钦派翰林”却个个显得既“木衲”,又谨慎。现场气氛也相当“沉闷”。一直到走,他们也没有向这位省委一把手做任何调研“汇报”,这也是极为“不正常”。
按惯例,按组织原则,一般情况下,中央任何一个部委派到省里来做调研,或处理某一事件工作人员,都应该是“省委领导下”开展工作。结束工作时,一般也得向省委做一次汇报。此类汇报,即便是例行公事,也总是要“例行”一下,除非发生了什么非常情况。
那么这次“紧急召见”会不会和省钢搬迁有关系呢?要是这样,是不是中央认为北江省省钢搬迁问题上和中央政府讨价还价,消极怠工?这是很有可能,这么长时间了,这个省钢硬是动都没动,总理肯定会对北江省班子有看法。
但王封蕴却一点都没有愧疚,自己这几年来,俯仰天地,可以说,所能做,都力地、竭力地去做了。至于,依然没能做好,此亦是大江东去,木落萧萧,已不是他本意了,这样想着,王封蕴虽然还是有点忐忑不安心绪,但心情已经好了许多了。
王封蕴扭头看了看车窗外街道,整个省城市区都处下班时交通高峰中。假如没有近年来修建那两条城市环道和十几座立交桥发挥排解疏导作用,那么,此时此刻这几条市内交通主干道,一定会像患了严重粥样硬化症血管一样,高强度运营中,一阵阵抽搐,一阵阵表现出异常滞重和痛苦。
往常,只要时间允许,王封蕴时常会让司机故意绕个道,走一走市中心某一条干道,顺便去**一下那儿高峰期间车辆通行情况,以检验各城建、交管部门上报种种“喜报”准确有效程度。
但今天,王封蕴已然没有了这样心清。他需要赶到那个军用机场,二十分钟前,市交通指挥管理中心接到通知,要求他们确保这个车队从各道口顺利通过。很显然,交管中心工作是有效率。车队到达前,大小每个道口都被一至三名,或三至五名交警有效地控制了起来。整个行程中,车队不仅没有遭遇一个红灯,也没遭遇一次意外堵塞。
机场方面贵宾室做了周到迎宾准备,几位部队主要领导都候机楼一个侧门前迎候着,非常热情,非常诚恳。
王封蕴贵宾室里勉强地坐了一会儿,略略地寒暄了几句,连一口茶都没喝,便提出:“我们可以登机了吧!”
他想得到一个独处环境,让自己安静下来。他要认认真真地想一想,切实地估量一下两三个小时后形势——总理究竟会对他说些什么,自己又应该向总理报告些什么,“说”和“报告”之后,整个局势又会发生哪一种不可逆转变化。
部队领导马上就同意了王书记要求起飞提议,很陪着他一起出了贵宾接待室,王书记和他们一一握手告别,登上了飞机,飞机起飞时,一大块黑突突雷雨云恰好机场上空以东四五公里地方形成,并急速地向四周扩散翻滚。雷声因此不绝于耳。浅蓝色闪电一再地把已然融进夜色两片机翼刻画出来示众。很明显,一场雷暴雨正逼近。
机长过来请示,要不要推迟一点时间起飞,等这一阵雷雨云过去?
王封蕴问:“那要等多长时间?”
机长答:“很难说。也许三十分钟。也许……三个小时……”。
三个小时?绝对不行。
王封蕴迟疑了一下,问:“假如平时,你们执行军事任务,遇到今天这样情况,会起飞吗?”
机长答:“那,当然要起飞。但,今天您不是机上吗?”
王封蕴笑了,说:“我也执行任务啊。那就起飞吧。赶紧飞。”
随后,张秘书送来一片预防晕机药片,要是一般客机,王封蕴完全是不需要,不过今天坐是战机,他和民航客机就有很大不同,不管是速度,还是开法,都不一样。
另外,张秘书还送来一份由省发改委汇总本省近期相关经济活动一些数字,虽然汇总者已经把它们分类列成了清晰明细表,但仍然密密麻麻地占据了整整两页半篇幅。
每一回见中央领导,这都是必不可少准备。不仅是数字,重要是数字和数字之间关系,数字和数字后边背景。这堆数字和那堆数字碰撞以后可能发生变化,那堆数字影响着这堆数字必然会产生某种走向、趋势……当然,必不可少还有这样或那样问题存和一系列解决措施……这些都还没这份明细表上列出。
明细表是死,但作为看它人确实活,你要把这写东西融会贯通,理解并分析出来,这就要看每一个人水平了,可以毫不夸张说,王封蕴算上一个好手。
要是以往,去一趟北京,总还要捎带办一些其他方面事,比如,省委组织部会请他顺便去中组部谈某个干部问题,省财政厅,或省长李云中会请他去财政部谈一点什么补充预算问题。
有一回,省安全局同志还把他带到了国家安全部,听了一回“惊心动魄”情况介绍。。。。。。。当然了,王书记他自己也许会抽一点时间去琉璃厂古文物一条街品品铜绿,嗅嗅墨香,但这一回,所有这些捎带要办事,一概都免了,也没人请他捎办什么事了,所有人忽然间都变得非常知趣,小心,谨慎。
飞机开始动了,王封蕴合上眼,往后靠了靠,本来他并不想喝茶,但还是下意识地把手伸到了那只青花茶杯冰凉杯把上,空军同志想得很周到,准备了他喜欢喝毛尖。
今天机长操纵飞机爬升时,显然想到了今天飞机上坐是一个大人物,所以他爬升得比平常要平稳,但即便这样,王封蕴还是感觉到了一阵阵头晕,药片得过三十分钟才生效,夫人世时,曾教过他一个预防晕机“绝招”:临上机前,把治跌打损伤狗皮膏药贴肚脐眼上。这招,他使过不止一回,应该说,每回还真管点用,自从夫人去世,他依然乘机,却再也没使过。他并不是已经把夫人那时“谆谆教导”丢脑后了,也不是担心使旧招会触景伤情……只是……只是……只是什么?他自己也说不清。
他知道,此时此刻自己脸色有一点灰白,甚至说它“苍白”,大概也不为过,他还知道,张秘书此刻一定坐机舱过道对面那个离他近座位里,密切地注视着他,张秘,该他做事,一件都不会少做。不该他做,绝对不会多做一件。
特别难得是,他总是消失需要他消失时候,出现需要他出现那一刻。
不过这些都不是王封蕴所关注事情,他要认认真真地再合计一下,再盘算一下,见了总理之后,自己该怎么说,自己应该主动为北江省这两年发展滞后、缓慢,承担应该由他来承担那份责任。
王封蕴胀懑胸臆间,顿时又自觉异常地沉重起来。
张秘书一直没敢回到上飞机时分配给他那个位子上去,这几十分钟里,他确一直坐离王封蕴不远那个空位上,密切地注视着王封蕴脸色和脸部神情每一点细微变化。后舱暗处,还坐着两位军医。这是应张秘书要求,由军区空军派来,张秘书没让他俩穿白大褂。他不想让王书记觉出有大夫随行,不想把这一路上气氛搞“紧张”了。
下午七点半左右,王封蕴乘坐飞机北京一个军用机场徐徐降落了,王封蕴一下飞机就看到了北江省驻京办主任带着两辆黑色大奥迪,机场恭候着他,王封蕴先和军机机长,以及其他几名同机人员做了告别,然后才坐进了轿车,开进了北京市区,便驶近了**广场,王封蕴看看手表,时间还来得及,就轻轻对司机说了声:“绕一绕。”
每回进京路过这里,他总要让自己座车绕**广场走一圈儿。他并不忌讳这样一种说法:朝拜。他就是要“朝拜”一下。
司机会意,便从容减速,拐弯,离开了照直去中南海那条大道,向广场一侧大马路驶去。
王封蕴要慢慢地,认认真真地转上那么一转,不同心情中,不同处境时,他总能从这“转上一转"中,获取某种精神慰藉和提示,车子围绕着巨大**广场慢慢地行驶着。车内光线很暗。
王封蕴神情沉重、愈显疲乏深深地陷坐宽大后座里,透过深色车窗玻璃,凝望着广场上一切。
还有搬迁问题,搬一个厂,就相当于重建一个厂,费用是高昂,但不搬绝不行,今天环保要求和空气质量已经不能容忍他们这里存了。
几个月之前,总理带人来视察,前后一周时间,王封蕴一直相侍左右,总理走了。他作为北江省一把手,王封蕴却越发地忐忑不安起来。总理此次视察,非比寻常,以往,不管哪一位中央领导来北江省视察,一般情况下,视察过程中,总会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做一次长谈,这种长谈,总是很深人,很坦诚,针对性也强,谈得非常知根知底。每经历一次这样谈话,王封蕴都自觉受益匪浅。受益还不只是工作方面,他觉得通过这样谈话,自己和中央领导内心里走得近了,相互加了解了,得到了进一步沟通。
要知道,这种沟通,不仅重要,而且极为难得;另一方面,这种长谈中,可以品出中央领导具个人特色执政经验和对大局宏观把握,从中他也总能比评出自己某些方面不足,可以做及时调整,而这一点,也是平时从公开文件、指示、讲话中不容易获取。他确信,中央领导只有信任你,才会跟你“促膝长谈”。如果没有一点可信性,还跟你谈什么呢?
但这一次,总理就没有和他谈,王封蕴不知道总理是否跟别省领导谈了,他也不便去打听。但所能肯定是,总理没跟他谈,这多少就让王封蕴心里有点不安因素。
一个,以往,不管哪一位中央首长来北江省视察,结束视察前,总会召开一次全省干部会议,就中央工作精神和此次调研中觉察到该省必须解决一些重大问题,作一些相关指示。但这一回没召开这样会,也没做这样讲话。为什么?
看完了省钢之后,总理也没有一句指示话,这同样让王封蕴他摸不清楚到底总理是对缓慢搬迁准备不满意,还是自己给中央提出要求搬迁补助让总理为难?他不知道,什么都看不出来。
总理走后,不到一个月,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派出一个工作组专门到省钢做“调研”,他们省钢差不多待了有两个星期,让王封蕴感到十分不安是,他们走时,也是一声不吭。以往这些部委来人,见了王封蕴,总是有说有笑,王封蕴向他们了解一点内部精神,内部动态,他们也总是少有忌讳,把说话界限放得很宽,忌讳也少。多,说完了,再笑着追加一句:“王书记,咱们这可是哪说哪了,一切都以正式文件为准。”一句抹平。
但这一回,却完全一副公事公办架势。事先和整个调研过程中,只跟省委办公厅打招呼,一直回避跟王封蕴打交道,说他们这一回“只是做一些常规性社会调查,就不惊动省委主要领导了”。
他们临走时,王封蕴特地赶到他们住宾馆去看望。这几位平时很熟悉“钦派翰林”却个个显得既“木衲”,又谨慎。现场气氛也相当“沉闷”。一直到走,他们也没有向这位省委一把手做任何调研“汇报”,这也是极为“不正常”。
按惯例,按组织原则,一般情况下,中央任何一个部委派到省里来做调研,或处理某一事件工作人员,都应该是“省委领导下”开展工作。结束工作时,一般也得向省委做一次汇报。此类汇报,即便是例行公事,也总是要“例行”一下,除非发生了什么非常情况。
那么这次“紧急召见”会不会和省钢搬迁有关系呢?要是这样,是不是中央认为北江省省钢搬迁问题上和中央政府讨价还价,消极怠工?这是很有可能,这么长时间了,这个省钢硬是动都没动,总理肯定会对北江省班子有看法。
但王封蕴却一点都没有愧疚,自己这几年来,俯仰天地,可以说,所能做,都力地、竭力地去做了。至于,依然没能做好,此亦是大江东去,木落萧萧,已不是他本意了,这样想着,王封蕴虽然还是有点忐忑不安心绪,但心情已经好了许多了。
王封蕴扭头看了看车窗外街道,整个省城市区都处下班时交通高峰中。假如没有近年来修建那两条城市环道和十几座立交桥发挥排解疏导作用,那么,此时此刻这几条市内交通主干道,一定会像患了严重粥样硬化症血管一样,高强度运营中,一阵阵抽搐,一阵阵表现出异常滞重和痛苦。
往常,只要时间允许,王封蕴时常会让司机故意绕个道,走一走市中心某一条干道,顺便去**一下那儿高峰期间车辆通行情况,以检验各城建、交管部门上报种种“喜报”准确有效程度。
但今天,王封蕴已然没有了这样心清。他需要赶到那个军用机场,二十分钟前,市交通指挥管理中心接到通知,要求他们确保这个车队从各道口顺利通过。很显然,交管中心工作是有效率。车队到达前,大小每个道口都被一至三名,或三至五名交警有效地控制了起来。整个行程中,车队不仅没有遭遇一个红灯,也没遭遇一次意外堵塞。
机场方面贵宾室做了周到迎宾准备,几位部队主要领导都候机楼一个侧门前迎候着,非常热情,非常诚恳。
王封蕴贵宾室里勉强地坐了一会儿,略略地寒暄了几句,连一口茶都没喝,便提出:“我们可以登机了吧!”
他想得到一个独处环境,让自己安静下来。他要认认真真地想一想,切实地估量一下两三个小时后形势——总理究竟会对他说些什么,自己又应该向总理报告些什么,“说”和“报告”之后,整个局势又会发生哪一种不可逆转变化。
部队领导马上就同意了王书记要求起飞提议,很陪着他一起出了贵宾接待室,王书记和他们一一握手告别,登上了飞机,飞机起飞时,一大块黑突突雷雨云恰好机场上空以东四五公里地方形成,并急速地向四周扩散翻滚。雷声因此不绝于耳。浅蓝色闪电一再地把已然融进夜色两片机翼刻画出来示众。很明显,一场雷暴雨正逼近。
机长过来请示,要不要推迟一点时间起飞,等这一阵雷雨云过去?
王封蕴问:“那要等多长时间?”
机长答:“很难说。也许三十分钟。也许……三个小时……”。
三个小时?绝对不行。
王封蕴迟疑了一下,问:“假如平时,你们执行军事任务,遇到今天这样情况,会起飞吗?”
机长答:“那,当然要起飞。但,今天您不是机上吗?”
王封蕴笑了,说:“我也执行任务啊。那就起飞吧。赶紧飞。”
随后,张秘书送来一片预防晕机药片,要是一般客机,王封蕴完全是不需要,不过今天坐是战机,他和民航客机就有很大不同,不管是速度,还是开法,都不一样。
另外,张秘书还送来一份由省发改委汇总本省近期相关经济活动一些数字,虽然汇总者已经把它们分类列成了清晰明细表,但仍然密密麻麻地占据了整整两页半篇幅。
每一回见中央领导,这都是必不可少准备。不仅是数字,重要是数字和数字之间关系,数字和数字后边背景。这堆数字和那堆数字碰撞以后可能发生变化,那堆数字影响着这堆数字必然会产生某种走向、趋势……当然,必不可少还有这样或那样问题存和一系列解决措施……这些都还没这份明细表上列出。
明细表是死,但作为看它人确实活,你要把这写东西融会贯通,理解并分析出来,这就要看每一个人水平了,可以毫不夸张说,王封蕴算上一个好手。
要是以往,去一趟北京,总还要捎带办一些其他方面事,比如,省委组织部会请他顺便去中组部谈某个干部问题,省财政厅,或省长李云中会请他去财政部谈一点什么补充预算问题。
有一回,省安全局同志还把他带到了国家安全部,听了一回“惊心动魄”情况介绍。。。。。。。当然了,王书记他自己也许会抽一点时间去琉璃厂古文物一条街品品铜绿,嗅嗅墨香,但这一回,所有这些捎带要办事,一概都免了,也没人请他捎办什么事了,所有人忽然间都变得非常知趣,小心,谨慎。
飞机开始动了,王封蕴合上眼,往后靠了靠,本来他并不想喝茶,但还是下意识地把手伸到了那只青花茶杯冰凉杯把上,空军同志想得很周到,准备了他喜欢喝毛尖。
今天机长操纵飞机爬升时,显然想到了今天飞机上坐是一个大人物,所以他爬升得比平常要平稳,但即便这样,王封蕴还是感觉到了一阵阵头晕,药片得过三十分钟才生效,夫人世时,曾教过他一个预防晕机“绝招”:临上机前,把治跌打损伤狗皮膏药贴肚脐眼上。这招,他使过不止一回,应该说,每回还真管点用,自从夫人去世,他依然乘机,却再也没使过。他并不是已经把夫人那时“谆谆教导”丢脑后了,也不是担心使旧招会触景伤情……只是……只是……只是什么?他自己也说不清。
他知道,此时此刻自己脸色有一点灰白,甚至说它“苍白”,大概也不为过,他还知道,张秘书此刻一定坐机舱过道对面那个离他近座位里,密切地注视着他,张秘,该他做事,一件都不会少做。不该他做,绝对不会多做一件。
特别难得是,他总是消失需要他消失时候,出现需要他出现那一刻。
不过这些都不是王封蕴所关注事情,他要认认真真地再合计一下,再盘算一下,见了总理之后,自己该怎么说,自己应该主动为北江省这两年发展滞后、缓慢,承担应该由他来承担那份责任。
王封蕴胀懑胸臆间,顿时又自觉异常地沉重起来。
张秘书一直没敢回到上飞机时分配给他那个位子上去,这几十分钟里,他确一直坐离王封蕴不远那个空位上,密切地注视着王封蕴脸色和脸部神情每一点细微变化。后舱暗处,还坐着两位军医。这是应张秘书要求,由军区空军派来,张秘书没让他俩穿白大褂。他不想让王书记觉出有大夫随行,不想把这一路上气氛搞“紧张”了。
下午七点半左右,王封蕴乘坐飞机北京一个军用机场徐徐降落了,王封蕴一下飞机就看到了北江省驻京办主任带着两辆黑色大奥迪,机场恭候着他,王封蕴先和军机机长,以及其他几名同机人员做了告别,然后才坐进了轿车,开进了北京市区,便驶近了**广场,王封蕴看看手表,时间还来得及,就轻轻对司机说了声:“绕一绕。”
每回进京路过这里,他总要让自己座车绕**广场走一圈儿。他并不忌讳这样一种说法:朝拜。他就是要“朝拜”一下。
司机会意,便从容减速,拐弯,离开了照直去中南海那条大道,向广场一侧大马路驶去。
王封蕴要慢慢地,认认真真地转上那么一转,不同心情中,不同处境时,他总能从这“转上一转"中,获取某种精神慰藉和提示,车子围绕着巨大**广场慢慢地行驶着。车内光线很暗。
王封蕴神情沉重、愈显疲乏深深地陷坐宽大后座里,透过深色车窗玻璃,凝望着广场上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