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权重/少年高官 第1013节
其实,就算英语水平不错的中国老师也未必能胜任外国孩子的教学,也难以获得外国家长的认同,因为他们的教育方式与中国的教育方式根本不同,上课的方式也天差地别。中国孩子上课都是要求坐得笔直,双手甚至要求背在背后,两个孩子一对坐一张课桌。而外国孩子上课就没有这么多要求,他们在上课的时候都是有说有笑,几个人围在一张张桌子周围,有的听老师讲,有的看书,有的玩玩具,有的画画……
在中国老师看来,那根本不是上课,是在放羊。
开始的时候,公署教育局认为这些外国的孩子就得按中国教育方式来对待,这样才能算是对外国家长负责,把这些孩子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这不仅是为了感谢人家,更是为了展现中国的优秀教育,让外国人放心地在中国工作。
郭拙诚立即改变了教育局的做法,要求外国孩子的教育就按外国的方式来。孩子的老师干脆从国外高薪聘请。而且,他不光要求外国的孩子这么做,也希望中国人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种学校来学习,和外国的孩子一样成长。
面对因为高昂的支出而颇为心痛的部下,郭拙诚耐心地说服他们。因为现在的他还不能旗帜鲜明地反对后来才定义出来的“应试教育”这个现象,但他还是说出目前中国教育主要为了高考、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考上大学而努力的方式是不正确的,将来培养出来的学生未必是人才,很多时候只能培养出书呆子。
第1140章 现场解决问题
同时,他不敢如前世的人那样公开说外国的放散式教育方式远比中国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好得多。他只是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来说明西方的教育并不比中国现在的教育差多少。西方国家在他们的教育方式下出了大量的人才,成就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科技发展也比其他地区的国家快得多,说明他们的教育有很多可取之处……
虽然郭拙诚说的苦口婆心,但这次很多人却不同认同郭拙诚述说的西方教育方式,在他们看来孩子就是要严格管理,怎么可能让他们在课堂上乱说乱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就放任自由,将来他的一辈子就毁了。
虽然有的人也知道西方的教育方式不错,但他们都不敢冒险,理由就是中国的国情不同,文化传统不同,西方的教育方式也许符合西方人,但未必就符合中国人。他们都不敢冒孩子有可能考不上中学、考不上大学的“巨大风险”。
恢复高考只有短短的五年,从普通老百姓到政府官员,无一例外地觉得孩子考上大学是一件很体面的事情,是一件光宗耀祖的美事,是孩子有出息的表现,也是做父母最大的成功。如果同事、朋友、熟人的孩子考上了大学,而自己的孩子没有考上,觉得那是很没面子的事情,即使自己的孩子找到好的工作、赚到更多的钱,这一切都没有好炫耀的,只有考上大学才是最好的。
所以当听到郭拙诚说起西方教育的特点是随孩子而来,根据孩子的爱好和兴趣来进行培养,这让他们一下就打起了退堂鼓,当场没有一个官员附和他的建议,更没有一个人表态自己将送孩子去这种学校学习,很多人还说让中国孩子进这种学校简直就是误人子弟,就是对孩子不负责任。
郭拙诚对他们心里所想的知道得清清楚楚,不由感到一阵悲哀。
他知道自己即使口齿再伶俐、言辞再巧妙也难以说到这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只能慢慢地引导,只能慢慢地让他们自己感受,将来让他们再去感叹。虽然耽误了时间,但这个代价必须付出。
当然,郭拙诚不会就此放手不管,他还是准备推动中国的教育方式进行改变,让中国教育早一点发生变化。
他的计划就是邀请国外华侨把他们的子女送过来,让这些华人的孩子和外国孩子一起学习。这些人对孩子的教育基本接近西方教育,很多华侨的孩子就是和西方国家的孩子一起学习的,让他们到这里学习的话阻力肯定很小。
为了对中国教育的冲击大一些,为了表明自己对中国式教育的不满,郭拙诚还决定有意加大西式教学的规模和资金投入:不但大量高薪聘请外国的真正教师,还扩大学校的规模,直接进口国外的教材,试验设备,甚至按西方学校的方式引进餐饮,让孩子在里面免费吃中餐,如果有中国人送孩子过来,一切都给他们免费。
他相信通过这种方式一定能吸引中国很多穷人家把自己家的孩子送过来,特别是那些孩子多、负担重的家庭。加上现在琼海岛对翻译的需求量大,这些在“洋式”学校毕业的孩子一出校门就能找到收入高的工作,这对家庭困难的家庭一定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虽然建设这种学校的费用肯定不菲,但郭拙诚在心里还是决定尝试一下:人家欧洲能够将每一个学校都建成这样,琼海岛建一所或者几所这样的学校有什么不行?与西方国家相比,唯一增加的成本不过是教师的工资必须比他们在自己国内的工资高出不少而已,其他增加的成本都是小数字。
现在琼海行政公署的财政收入猛增,按照上级领导以前的承诺,琼海岛的财政收入会在一段时间内继续放在琼海岛内使用,不用上交到国家财政,郭拙诚认为公署完全有这个能力办好这件事,真要把中国的教育办好了,给中国找到了一条好的教学道路,那么其功劳不比发展了经济差,对中华民族的功绩或许更大:只要培养出了更多更好的人才,中国不愁发展不起来。
当然,郭拙诚也不能肯定西方教育就是好的,更不敢肯定西方教育就比中国好,他只是想利用琼海岛这个平台做一些试验,以此进行比较,争取能吸收两种方式的优点,摒弃两种教育方式的缺点,从而解决前世也没有解决的教育问题。
拿定了主意的郭拙诚对那些外国技术人员、专家公开承诺公署将无条件解决他们的子女入学问题,将严格按照西方的教育方式和环境对孩子们进行教学。这让这些外国人惊喜不已,心里最大的一块石头落地了。
解决了他们最担心的问题,其他问题基本都是商业问题,是公家对公家的问题,比如公司的用水、用电、道路等等方面存在的困难。
对这些问题,郭拙诚也马上责成有关部门进行解决,在这些企业按照当地价格支付相关费用的情况下,必须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
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也不是一番风顺,主要是现在琼海岛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没赶上来,水的问题解决起来容易,因为现在的水源充足又没有被污染。但电力问题可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无论是水电站建设还是火力发电站的建设都需要时间,需要大的资金投入。
而且无论是建设水电站还是建设火力发电站,都与郭拙诚的尽可能保护琼海岛环境的初衷不符合,因为它们都对琼海岛的自然环境产生破坏,不说火力发电站烧煤炭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灰尘,就是水力发电站的建设也会破坏当地动植物的生态环境,会导致很多动植物死亡。
不过,郭拙诚也不是迂腐的人,他自然会在环境和发展之间尽量进行平衡。
为此,他和官员、技术专家一起讨论建设火力发电站甚至建立核电站的可能性。仅仅依靠琼海岛本身的水力资源来建立发电站是难以满足琼海岛长期对电力需求的,只有多种发电方式并举,采取更多更好的清洁能源才行。只不过现在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还不是很普及,夜明珠岛那种电力需求小的地方也许可以满足,但琼海岛这里显然不行,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只能作为这里电力的补充。
他在电力问题上也没有武断,而是责成有关部门写出详细的电力解决方案,编写科学的发展琼海岛电力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公署将为此召开专门的听证会,然后在拍板决定。
考察完基地的投资企业,郭拙诚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任政斐、陈盈科他们所创建的华威通信集团公司驻琼海岛的分公司,在这里他询问了他们有关琼海岛通信建设的情况。
因为知道郭拙诚要来考察,本来在京城的任政斐、陈盈科连夜乘飞机辗转来到了这里。
当郭拙诚一行的车辆来到公司大门口的时候,任政斐、陈盈科早带着公司的高管在门口列队迎接。
随着郭拙诚下车的不但有琼海行政公署的几名官员,还有几位记者。这些记者不但是琼海岛的,还有粤东省的,甚至有中央级的媒体记者。
“郭主任,我代表华威通信集团的所有员工欢迎你们莅临制导。”任政斐紧紧握着郭拙诚的手充满感到地说道,“郭主任,我们衷心希望你能给我们多多的指示,我们一定按照你的指示努力工作,绝不辜负领导的期望。”
任政斐的表情可不是装出来的,他是真心感激郭拙诚。如果没有他的鼓动和支持,他和陈盈科的华威通信集团公司可不会发展这么快,进展不会这么顺利。
郭拙诚笑着说道:“任总,你的变化可大啊。决定从技术干部转向行政干部了?今天说话怎么这么客气?呵呵。”
任政斐尴尬地笑了笑,说道:“这不是客气,我们公司可是在你郭主任的关照下才发展壮大起来的。没有你,我们公司还不知道在哪一个角落挣扎,你的指示、你的建议绝对是宝贵的,价值无限的。”
郭拙诚摆手道:“你这可是公开对我吹牛了,我能有这个本事就自己开公司了,会让你们把钱赚走?”微笑着开了几句玩笑,他转而问道,“听说你们华威通信集团公司最近取得了几十项美国和欧洲专利?”
旁边的陈盈科连忙说道:“是啊,是啊,我们不但取得了六十多项技术专利,还有一百三十多个专利正在申请中。”
郭拙诚认真说道:“你们这种为自己的技术申请国外专利的思路很好,我们就应该从源头来掌握技术,我们不能只埋头研究,更不能只追求媒体上的报道,而是要把技术控制在自己的手里,给我们的技术建造一道人为的壁垒,设一道人为的门槛,谁要用我们的技术就得付钱给我们。”
第1141章 最有前景的公司
说着,郭拙诚转头对琼海日报的记者说道:“你们可要好好关注华威通信集团公司的发展,特别是关注他们专利的转让情况,好好地在媒体上宣传一下。注意,我不是要你们重点宣传华威通信集团公司本身,不是请你们为他们做广告,而是请你们宣传他们专利的转让情况,要将他们从专利上获益的情况告诉给大家,让大家都知道知识是有价值的,只有保护好自己的知识才能获得利益,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
停顿了一下,郭拙诚继续说道:“现在我们很多企业领导者包括我们的技术人员都缺少保护自己知识的意识,更多的时候只希望有媒体报道就满足了。有的人甚至还故意对外公开自己的技术细节,以证明自己技术的先进性,唯恐别人不知道似的。这可不是真正地为科学献身的态度,虽然有的人确实是不一定为名更不是为利,但他们这么做变相地损害了科学的发展,减少了技术对科技人员的吸引力,降低了人们对创造发明的积极性。
各位可以想一想,如果发明创造不能创造金钱,不能增加自己的收入,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将来有几个人愿意全身心地扑上去,又有几个单位和企业愿意投资?只有有回报,人们才能愿意付出,我们可不能期望大多数人都会成为太阳,都会只求奉献而不要回馈。”
郭拙诚这些话显然是有感而发。虽然他一直一来就强调知识产权的重要,但努力这么多年都收效甚微,或者说取得的效果还远远没有达到他所期望的程度,人们的免费使用技术的习惯很难全面扭转。现在除了军工方面因为他的努力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很不错,也因为军工领域保密程度高,且军工领域的知识产权与效益联系紧密,每一项高新技术都能换回大量的收益,所以军方的技术人员都自觉地按照郭拙诚预想的保护自己的技术、创意和灵感,基本杜绝了肆意泄漏技术的现象。
但是,社会上其他领域、其他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依然淡薄。只要有了发明和创造,这些单位或个人就喜欢急不可耐地通过媒体宣传出来,面对其他企业或个人,特别是面对外国企业或个人想了解具体技术细节的要求,他们不但不拒绝,很自豪、很迫不及待地向对方一五一十地讲清楚,并以此为荣,说完之后还请求对方进行评价,似乎别人的评价很重要,只要外国人说ok了,他们才放心才脸上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