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青云路 第713节
苏星晖道:“这几天也是辛苦他了,我明天去了江城,会赶紧赶回镇里的,毕竟本职工作要干好嘛。”
张开山微笑点头,苏星晖便起身告辞。
苏星晖和陆小雅离开了张家,他对陆小雅道:“小雅,明天星期五了,我明天去一趟江城,见一见陆叔叔,你也回去吧。”
陆小雅一听,点头道:“好,那我明天跟你一起回一趟家里。”
苏星晖道:“那我先送你回宿舍吧,明天早上我来接你。”
苏星晖把陆小雅送回了家,他并没有马上回家,而是去了状元巷,见了一趟侯光弼,他每次回县城来,都是要拜见一下侯光弼的。
侯光弼正在侯达礼家的院子里坐着跟侯达礼两口子聊天,看到苏星晖来了,他微笑道:“星晖,你回了。”
苏星晖坐了下来,点头道:“我回了。”
侯达礼的妻子给苏星晖沏了一杯茶,苏星晖点头道谢,接过了茶,侯光弼道:“我前几天听文海说,你去了清阳市?”
苏星晖本不打算跟侯光弼说他去清阳市的事情的,可是侯光弼自己提起了这个话头,他只能点头道:“对,我去了清阳市。”
侯光弼随意的问道:“怎么一去就是好几天?你是上俊县的镇长,应该不会去清阳公干吧?”
苏星晖不想把实情全部告诉侯光弼,那真相太黑暗了,有可能会影响侯光弼对内地的观感,所以他含糊其辞的说:“有个朋友在那里遇到了一些麻烦,我过去给他帮个忙。”
侯光弼用欣赏的眼神看着苏星晖,点头道:“你这大有古侠士为朋友两肋插刀之风啊,事情解决了没有?”
苏星晖点头道:“已经解决了。”
侯光弼笑道:“解决了就好,刚才我跟达礼正在谈他开店的事情,你也一起来参详参详,帮他出出主意。”
苏星晖道:“侯伯伯想要开店?还是卖邮票吗?”
侯达礼笑道:“是啊,现在虽然也算有钱了,可是不能每天闲在家里啊,我还不算老呢,天天闲在家里,骨头只怕都要生锈了。星晖,你说,我是在老城区开店啊,还是在新城区开店啊?”
现在的上俊县城,随着原来县城东郊的县委县政府办公大楼项目的即将落成,多个行政单位的机关也都开始在那附近修建新办公楼了,而房地产开发商也开始在东郊至钟鸣湖公园的那一条大道两旁开始开发商品房了,这让上俊县城逐渐分成了老城区和新城区。
老城区就是原来的上俊县城,新城区也就是分别以县委县政府新办公大楼和钟鸣湖公园为中心的原县城东、南两个方向逐渐发展起来的两块城区,一块主要是行政区,一块主要是住宅区,新城区的面积在规划当中至少是老城区的两到三倍。
第552章 荐才
在老城区开店和在新城区开店,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各的弊端。
老城区现在的人流量还是相当大的,在今后几年当然还是很适合开店的,而且老城区离状元巷也更近一些。
新城区发展迅速,随着行政区和住宅区逐步搬到新城区,新城区的人流量将会逐渐超过老城区,发展前景要比老城区好,但是呢,新城区离状元巷比较远,这是不方便的一点。
苏星晖对老城区和新城区的优缺点当然是最了解的一个,因为他前世就亲身经历过新城区的崛起和老城区的没落,虽然在他的前世,这些进程比这一世要慢上了好几年,可是基本趋势还是一样的,因此,侯达礼问的这个问题,还真只有他最有发言权了。
苏星晖把老城区和新城区的优缺点都说了一遍,然后对侯达礼道:“侯伯伯,老城区和新城区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就看您怎么选了。”
侯达礼沉吟片刻之后道:“我还是在老城区开一家店好了,新城区太远了,每天去开店不方便,我就在状元巷不远处买个门面房开个店,反正我也不求赚多少钱。”
侯达礼现在确实不需要赚太多钱了,侯光弼分给他的股份虽然不算多,可是也足以让他一家几辈子都不愁了,他开店主要还是让自己有个事情做,而且邮票这一行也是他的兴趣所在,以兴趣为职业,是一件赏心乐事。
苏星晖点头道:“您这个想法不错,我建议您就在南门街上买一间门面房,然后您开店也不必拘泥于邮票,对其它的收藏品也可以进行收购。”
侯达礼道:“嗯,你的建议很不错,有什么好的收藏品,我也会收购的。”
苏星晖道:“以后您要是收到了什么好东西,优先卖给我啊,我会按照市价向您买的,您也知道我喜欢什么样的东西。”
侯达礼含笑点头道:“你就放心吧,真是好东西的话,我肯定都留给你,不会卖给别人的,你要是没钱,就先欠着都行。”
苏星晖哈哈一笑道:“那可不行,还是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要不然会犯错误的。”
侯光弼微笑着说:“星晖你还是这么坚持原则啊。”
苏星晖不由得笑了起来,侯光弼回国快一年了,连坚持原则这种话都会说了,他对侯光弼道:“侯爷爷,不坚持原则不行啊,我既然走上了这条路,步步都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我呢。”
侯光弼正色点头道:“对,你这样做是对的,侯爷爷希望你能沿着这条路走到属于你自己的巅峰。”
苏星晖洒然一笑道:“谢谢侯爷爷,侯爷爷,现在也不早了,那我就先回家了,您早点休息!”
侯光弼点了点头,苏星晖又告别了侯达礼两口子,回家去了。
第二天早上,苏星晖开上了向侯文海借的那辆奥迪车,载上了陆小雅,开向了江城。
在经过彭家湾镇的时候,苏星晖特意看了一下道路两边的田地,现在已经是十月初,正是水稻收割的时候,他已经离开彭家湾镇一周了,也比较关心水稻收割的情况。
道路两边的田地里,那些水稻联合收割机正轰鸣着在田地里开动着,一排排稻子被收割下来,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老百姓们站在旁边,一个个喜笑颜开,一看就知道今年的收成不低。
事实上,九月底的时候,苏星晖就问过镇里的农技员,他们估计了一下今年的水稻产量,由于今年的农药化肥使用量比往年更多,而雨水却没有往年多,今年的水稻产量将会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估计,今年的水稻亩产量将会达到八百斤以上。
八百斤对于二十年后的水稻产量来说,是一个很低的数字,不过在九十年代,亩产量能够达到八百斤的话,算是一个非常高的产量了,这年头就算是农学家在试验田里用最好的条件、最好的种子种出来的杂交稻产量也只不过能够达到一千多斤,何况彭家湾镇这样的大面积种植呢。
而且彭家湾镇大部分还是种植的常规稻,并不是杂交稻,常规稻能够达到这种产量,算是相当不错了,随着老百姓的种植技术越来越高,使用农药化肥的量越来越大,这个产量还将进一步提高。
现在的彭家湾镇,这一季水稻的产量,已经差不多顶过去将近两年的总粮食产量了,这就为彭家湾镇全面推行越冬蔬菜种植,提供了最好的物质条件。
看到这一派丰收的景象,苏星晖很高兴,不过,他并没有在镇里停车,而是直接开向了江城,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向陆正弘汇报。
张开山微笑点头,苏星晖便起身告辞。
苏星晖和陆小雅离开了张家,他对陆小雅道:“小雅,明天星期五了,我明天去一趟江城,见一见陆叔叔,你也回去吧。”
陆小雅一听,点头道:“好,那我明天跟你一起回一趟家里。”
苏星晖道:“那我先送你回宿舍吧,明天早上我来接你。”
苏星晖把陆小雅送回了家,他并没有马上回家,而是去了状元巷,见了一趟侯光弼,他每次回县城来,都是要拜见一下侯光弼的。
侯光弼正在侯达礼家的院子里坐着跟侯达礼两口子聊天,看到苏星晖来了,他微笑道:“星晖,你回了。”
苏星晖坐了下来,点头道:“我回了。”
侯达礼的妻子给苏星晖沏了一杯茶,苏星晖点头道谢,接过了茶,侯光弼道:“我前几天听文海说,你去了清阳市?”
苏星晖本不打算跟侯光弼说他去清阳市的事情的,可是侯光弼自己提起了这个话头,他只能点头道:“对,我去了清阳市。”
侯光弼随意的问道:“怎么一去就是好几天?你是上俊县的镇长,应该不会去清阳公干吧?”
苏星晖不想把实情全部告诉侯光弼,那真相太黑暗了,有可能会影响侯光弼对内地的观感,所以他含糊其辞的说:“有个朋友在那里遇到了一些麻烦,我过去给他帮个忙。”
侯光弼用欣赏的眼神看着苏星晖,点头道:“你这大有古侠士为朋友两肋插刀之风啊,事情解决了没有?”
苏星晖点头道:“已经解决了。”
侯光弼笑道:“解决了就好,刚才我跟达礼正在谈他开店的事情,你也一起来参详参详,帮他出出主意。”
苏星晖道:“侯伯伯想要开店?还是卖邮票吗?”
侯达礼笑道:“是啊,现在虽然也算有钱了,可是不能每天闲在家里啊,我还不算老呢,天天闲在家里,骨头只怕都要生锈了。星晖,你说,我是在老城区开店啊,还是在新城区开店啊?”
现在的上俊县城,随着原来县城东郊的县委县政府办公大楼项目的即将落成,多个行政单位的机关也都开始在那附近修建新办公楼了,而房地产开发商也开始在东郊至钟鸣湖公园的那一条大道两旁开始开发商品房了,这让上俊县城逐渐分成了老城区和新城区。
老城区就是原来的上俊县城,新城区也就是分别以县委县政府新办公大楼和钟鸣湖公园为中心的原县城东、南两个方向逐渐发展起来的两块城区,一块主要是行政区,一块主要是住宅区,新城区的面积在规划当中至少是老城区的两到三倍。
第552章 荐才
在老城区开店和在新城区开店,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各的弊端。
老城区现在的人流量还是相当大的,在今后几年当然还是很适合开店的,而且老城区离状元巷也更近一些。
新城区发展迅速,随着行政区和住宅区逐步搬到新城区,新城区的人流量将会逐渐超过老城区,发展前景要比老城区好,但是呢,新城区离状元巷比较远,这是不方便的一点。
苏星晖对老城区和新城区的优缺点当然是最了解的一个,因为他前世就亲身经历过新城区的崛起和老城区的没落,虽然在他的前世,这些进程比这一世要慢上了好几年,可是基本趋势还是一样的,因此,侯达礼问的这个问题,还真只有他最有发言权了。
苏星晖把老城区和新城区的优缺点都说了一遍,然后对侯达礼道:“侯伯伯,老城区和新城区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就看您怎么选了。”
侯达礼沉吟片刻之后道:“我还是在老城区开一家店好了,新城区太远了,每天去开店不方便,我就在状元巷不远处买个门面房开个店,反正我也不求赚多少钱。”
侯达礼现在确实不需要赚太多钱了,侯光弼分给他的股份虽然不算多,可是也足以让他一家几辈子都不愁了,他开店主要还是让自己有个事情做,而且邮票这一行也是他的兴趣所在,以兴趣为职业,是一件赏心乐事。
苏星晖点头道:“您这个想法不错,我建议您就在南门街上买一间门面房,然后您开店也不必拘泥于邮票,对其它的收藏品也可以进行收购。”
侯达礼道:“嗯,你的建议很不错,有什么好的收藏品,我也会收购的。”
苏星晖道:“以后您要是收到了什么好东西,优先卖给我啊,我会按照市价向您买的,您也知道我喜欢什么样的东西。”
侯达礼含笑点头道:“你就放心吧,真是好东西的话,我肯定都留给你,不会卖给别人的,你要是没钱,就先欠着都行。”
苏星晖哈哈一笑道:“那可不行,还是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要不然会犯错误的。”
侯光弼微笑着说:“星晖你还是这么坚持原则啊。”
苏星晖不由得笑了起来,侯光弼回国快一年了,连坚持原则这种话都会说了,他对侯光弼道:“侯爷爷,不坚持原则不行啊,我既然走上了这条路,步步都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我呢。”
侯光弼正色点头道:“对,你这样做是对的,侯爷爷希望你能沿着这条路走到属于你自己的巅峰。”
苏星晖洒然一笑道:“谢谢侯爷爷,侯爷爷,现在也不早了,那我就先回家了,您早点休息!”
侯光弼点了点头,苏星晖又告别了侯达礼两口子,回家去了。
第二天早上,苏星晖开上了向侯文海借的那辆奥迪车,载上了陆小雅,开向了江城。
在经过彭家湾镇的时候,苏星晖特意看了一下道路两边的田地,现在已经是十月初,正是水稻收割的时候,他已经离开彭家湾镇一周了,也比较关心水稻收割的情况。
道路两边的田地里,那些水稻联合收割机正轰鸣着在田地里开动着,一排排稻子被收割下来,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老百姓们站在旁边,一个个喜笑颜开,一看就知道今年的收成不低。
事实上,九月底的时候,苏星晖就问过镇里的农技员,他们估计了一下今年的水稻产量,由于今年的农药化肥使用量比往年更多,而雨水却没有往年多,今年的水稻产量将会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估计,今年的水稻亩产量将会达到八百斤以上。
八百斤对于二十年后的水稻产量来说,是一个很低的数字,不过在九十年代,亩产量能够达到八百斤的话,算是一个非常高的产量了,这年头就算是农学家在试验田里用最好的条件、最好的种子种出来的杂交稻产量也只不过能够达到一千多斤,何况彭家湾镇这样的大面积种植呢。
而且彭家湾镇大部分还是种植的常规稻,并不是杂交稻,常规稻能够达到这种产量,算是相当不错了,随着老百姓的种植技术越来越高,使用农药化肥的量越来越大,这个产量还将进一步提高。
现在的彭家湾镇,这一季水稻的产量,已经差不多顶过去将近两年的总粮食产量了,这就为彭家湾镇全面推行越冬蔬菜种植,提供了最好的物质条件。
看到这一派丰收的景象,苏星晖很高兴,不过,他并没有在镇里停车,而是直接开向了江城,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向陆正弘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