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场商战 > 一路仕途

一路仕途 第105节

王江国一听,急忙接过报告,认真翻看了一番,顿时脸色大变。

“刘镇,这报告上说的是真的?”他虽然知道这三家企业经营不善,但绝没想到竟然亏损到这个地步。

想到自己刚上任镇企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就在接下这么一个烂摊子,他的心一下子沉到了海底。

“不管是不是真的,这就是三家企业目前的家底,唐书记已答应让基金会暂缓收回贷款,不过,仅凭罐头厂和刷柄厂账上的几万元,根本无法购回木材加工厂的设备,更不用说还要进行厂房改造。目前唯一的办法,是想办法收回外面欠我们厂的货款,争取尽量减少损失。”刘正宇凝重地说道。

“唉,真是败家子啊,三年时间亏损一百多万,真不敢相信。”王汪国摇了摇头。

“对了,江国主任,我让你了解这三家企业的中层干部情况和工人情况,这事你们做得怎么样?”刘正宇望着王江国道。

这三个厂长,刘正宇是不打算再用了,要想让企业起死回生,就得启用真正有才能的人,而且这人还要是信得过的人。

“刘镇,这事我了解了一下,刷柄厂的生产科长石继勇,五年前高中毕业,曾到南边打过工,在工厂里干过,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刷柄厂能坚持到今天,很大原因就是因为他在厂里。罐头厂的马金原和朱若兰,能力都不错,在厂里也很得人心。”王江国想了想说道。

他说的这三个人,马金原和朱若兰与他小学是同学,不过两人因为家庭原因,并没有考出去。而是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三年前镇里建企业的时候,他俩得到消息从外面回来,马金原在其舅舅谭昌海的介绍下,到罐头厂当了质检员,而朱若兰,因为写得一手好字,在朱家雄的帮助下,到罐头厂当办公室主任。

不过,因为某种原因,朱若兰和厂长谢红远合不来,谢红远只是碍于朱家雄的面子不好将她辞退,最后就让她在办公室整理资料什么的,厂里的重要事项,根本不让她接触。

“嗯,这样,周末你约一下,让他们到县城,我和他们见过面。”刘正宇听王江国说这三人都是见过世面的年轻人,当下决定私底下见见,看是不是可用之才。

“行,我安排好就向你汇报。”听到刘正宇答应和石继勇、马金原和朱若兰见面,王江国十分高兴。

王江国离开后,刘正宇就在办公室构思建木材加工厂的事。刷柄厂和罐头厂的位置,刘正宇已实地看过,两个厂其实就隔着一堵墙,只要把这墙推掉,就可以合成一个厂。至于厂房,如果资金不足,刷柄厂原来的厂房,将机器设备搬走,可以作为新的车间使用。而罐头厂的车间,却可以做烘干木材的车间。两个厂房的库房可以改作仓库。

现在最愁的,就是购买新设备的资金,虽然宁雅荫还没打电话来,但刘正宇可以预见,这笔钱铁定不少,加上购买原材料,聘请技术人员等,这些资金足以让刘正宇伤透脑筋。

第一百二十六章回家的感觉

第二天早上,综治办的古新泉主任得知刘正宇在办公室,还是老老实实跑来,向他汇报镇里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华夏国目前正处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时期,社会治安也出现错综复杂的新局面,特别是随着不少企业工人下岗,到处都发生没有生活费的工人上访的事。

好在清溪镇地处山里,这方面的问题到是没有,但社会上偷鸡摸狗打架斗殴的事却是时有发生,至于邻里之间的纠纷,男人打自己家老婆,或者是娘家人出面撑腰等事,也是层出不穷。

综治办负责社会治安这一块,其责任还是很重大的,不过,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事,自有派出所和治安室出面处理,但综治办的工作也不轻。

古新泉是今年已有四十五岁,他十八岁参加工作,按照政策规定,再过三年就可以提前退休,所以,在工作上他是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

主任如此,综治办的工作没有特色,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刘正宇听了古新泉的汇报,只是淡淡地肯定了镇综治办的成绩,然后提了几点希望,就让古新泉先回去。

刘正宇现在满脑子想的就是木材加工厂的事,哪有时间考虑综治办的工作。

送走古新泉后,刘正宇想了想,向涂建兵镇长请了假,就坐着班车,返回了县里。

昨天向唐永和书记汇报工作时,他就向唐书记说了今天要回县里,找找相关领导,看能不能为木材加工厂的事找到一些帮助,唐书记一听这话,自然就让他只管去。

到了县里,已是中午时间,想到江东来要休息,刘正宇并没有到招待所,而是直接回家。

从清溪镇起程前,刘正宇就给家里打了电话。刘天明得知他中午要回家吃饭,特意上街买了一只鸡,做了刘正宇爱吃的白砍鸡。

刘正宇走进家门,看到父亲和母亲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桌上已摆了丰盛的饭菜,知道父母是在等他到家再一齐吃饭,一股暖流从心里淌过,随即一份自责油然而生。

自己到清溪镇后,一直没时间回家陪陪父母,就是妹妹的高考志愿填报,他也只是在电话中说了自己的意见。

眼看再过两天妹妹就该得到录取的消息了,而自己这个当哥的,还从没有关心过这事,他心里突然对妹妹充满愧疚。

刘雅娟听到开门声,知道是哥哥回来了,顿时满脸高兴地从屋里出来。

“哥,你回来了,我们正等你吃饭呢。”刘雅娟已有两个月没看到哥哥,这时见到哥哥的脸色微黑,不由激动地说道。

“雅娟,这段时间哥的事太多了,连你高考时我都没能来陪你,你不会怪哥吧。”刘正宇望着妹妹说道。

“哥,怎么会呢,玉瑶姐对我可关心了,还让我周末到她家吃饭呢。对了,哥,你说,我这次能考上平西师大吗?”刘雅娟有些紧张地问道。

刘雅娟的成绩比当初刘正宇的成绩稍差一点,据她的班主任赵老师讲,虽然刘雅娟的成绩估计上不了平西大学,但考上平西师大应该没有问题。

李淑娟是老师,对女儿考师范类学校十分支持,而刘正宇对这个并没有放在心上,反正大学里学的,主要是分析问题、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于专业知识他认为并不是太重要。

当然,这是指文科类大学,而理科则不同,那都是专业性较强的东西,专业知识不过硬,会成为以后工作中的硬伤。

“我问过赵老师,她说应该没问题,雅娟,别担心,等开学的时候,我一定送你去学校。”虽然妹妹不能考上平西大学

,但刘正宇还是为妹妹高兴。

看到刘正宇和妹妹说得高兴,刘天明和李淑娟就在一边满意地看着。

两人说了一阵后,还是与父母一起上桌,四个人围着桌子美美地吃了午饭。

刘雅娟帮着母亲收拾,刘正宇则陪着父亲喝茶。

“正宇,这到清溪镇上班,工作还算顺利吧?”刘天明知道刘正宇是到清溪镇当副镇长,自己儿子工作一年就成了领导,他还是很自豪的。

“爸,镇里让我分管乡镇企业,唉,你是不知道,只三年时间,三家企业亏得连工人工资都发不出去。我这次回来,就是准备向东来县长汇报,看他能不能支持一点。”刘正宇把在清溪镇的情况简单向父亲说了一遍。

下午的时候,刘正宇先给郭平打了电话,说自己准备向江东来县长汇报工作,问江县有没有时间。
首节 上一节 105/12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仕途长歌

下一篇:一路青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