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下山:我不当赘婿 第879节
可是这一打坐,她立刻惊出了一身冷汗,因为她发现自己竟然无法和外在的真实取得任何联系。
这就意味着,要么她现在只是一团意识,而她的身体在外面;要么整个空间已经发生了变化,而她的意识还停留在刚才的时空里。
这就相当于她的元神被封印进了某个空间,元神和身体剥离,用不了多久,身体就会死亡。
向晚晴着急起来。
她必须尽快突破这种封印,至少要和身体取得感应。
她决定走回到三棱锥的第一个三角形镜面前,因为那里是现实的印照,或许从那里可以实现突破。
可是当她走到那一面时,从里面看到的还是她的前世——那个揣着两颗红薯和一壶水孤独地走向大山的小女孩。
她知道三棱锥已经发生了转动和变化,于是走向旁边的另一个镜面。
可是在那里,她看到的画面依然没有变,还是那座大山,和那个孤独无依的女孩。
走到第三面镜面,看到的东西也是一样的。
向晚晴慌了,这个空间一定是在一直变化,或者现在的三棱锥只是一个假象了,自己只是困进了其中的一个面。
就在向晚晴无法可施的时候,天空突然暗了下来,仿佛整个天塌了,大地也开始翻卷而上,她感觉无法呼吸,无穷的压抑感扑面而来,四周陷入一片黑暗,唯一的亮光就是那个三棱锥,而三棱锥竟似在不断变小,这唯一的光也越来越小,越来越暗,最后变成了一个星点,消失在黑暗里……
当光明再次出现的时候,向晚晴看见远处一座高大的城楼耸立在大地上,城楼之后是成片成片的林立的建筑。
这些建筑看上去十分宏伟,但长得奇形怪状,一点儿也不像人间的大楼。它们都是扭曲的,就像是哈哈镜里的镜像。
“我死了吗?”向晚晴喃喃道。
她觉得这里看上去像是真正的地狱,宏伟而扭曲的建筑,到处都透着阴森诡异。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从她身后响起:“你没死,不过我们确实到了地狱门口。”
向晚晴回头,惊喜地看着李沐尘。
李沐尘的手里托着一个小小的玩具一样的三棱锥,三条棱线笔直得如果光刻,三个完全一样大小的三角面光滑如镜,但又仿佛蒙着一层星云,里面幽深如海。
“这是……刚才的三生石?”向晚晴惊讶道,“它怎么会在你手里,刚才发生了什么?”
“师姐你还记得天都《仙器谱》中有一件法器叫阴阳镜吗?”李沐尘问道。
“阴阳镜……”向晚晴想了想说,“是有这么一件,好像排在一百多的位置,并不显眼,你说这就是阴阳镜?”
李沐尘点了点头。
“可是阴阳镜相传是太华山镇山之宝,为上古仙人赤精子所有,怎么会成了这里的三生石呢?而且三生石另有记载啊,这不是矛盾了吗?”向晚晴不解道。
“没错,三生石的确另有记载。但在天都古书中,都记之为石,好像没有哪一条记载说三生石的形状是这样的吧?”李沐尘说。
向晚晴略作思索,点头道:“好像没有。”
李沐尘道:“阴阳镜虽然排在一百多,但在关于它的记载中有一句话:域外之物,来历未明,圣人仿之,以成至宝。所以我《仙器谱》中的阴阳镜明显是仿造之物,而仿造之物都能排在一百多名,可想原物有多强大。”
“师姐你刚才被此物所困,我一时也没有办法,但突然想起了关于阴阳镜的记载,以阴阳镜的御器法诀,发现竟真能御动此物,只是稍作调整,便将它收了起来。所以我才想,阴阳镜所仿造的,就是此物,或者说,此物才是真正的阴阳镜,而《仙器谱》中的那面只是赝品而已。”
第1081章 地狱无路
“没想到师弟你对法器之道也有这么高深的境界,仅凭记忆中《仙器谱》的记载,就能以法诀驱动阴阳镜,还是域外原物,师弟的御器之道,恐怕都已和六师兄不相上下了!”
向晚晴感慨道。
李沐尘微笑道:“御器为用,体察其本体即可,体用之道,为修行悟道之根本。六师兄擅长炼器,那却是经验之学,境界再高深,没有足够的时间浸淫也是做不到的,这方面我比六师兄差远了。何况体用之道,我的境界也还有限,不然刚才就不会让师姐你陷入危险了。真正的合道之人,根本不需要法诀,任何器物在手,就能结构其体,而得其用。”
向晚晴若有所思,忽而叹了一口气,说:“师父说你是五百年来第一人,不服还真是不行。”
李沐尘沉思道:“那么五百年前又是谁呢?”
“当然是师父啊!”向晚晴说,“我不是跟你说过嘛,师父三岁入道,五岁指接第一道天雷,七岁分身入万仙剑阵,这种绝顶天才,恐怕追溯到太古之时,也没几个了!”
李沐尘却摇了摇头:“师父自然强大,但师父不是自夸之人。他说的如果是他自己,就等于把他自己捧上了第一宝座,这绝非他的性格。”
“有道理。”向晚晴点了点头,“那就是二师兄咯!”
忽又觉得不对,自我否定道,“不对不对,若是二师兄,那就不到五百年了,师父不是这么不严谨的人。”
“五百年前,还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人物吗?”李沐尘问道。
“那就不知道了,历代祖师爷肯定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万仙剑阵里那些剑仙也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但时间若限制在五百年……”
向晚晴摇了摇头,“我实在想不起来,好像没听说过有什么人物。或许是我入门晚,不清楚吧,等我们追上二师兄,问问他,他一定知道。”
“也只能这样了。”李沐尘心里隐隐有些猜测,但一切都无法证实,只能等着。
向晚晴则再次看向李沐尘手中的三棱锥,疑惑道:“三生石都记载为石头,为何会长成这样?难道黄泉路上的三生石还另有一块?”
“它很可能在这里太久,失去了本来的样子。我猜测,此物在地狱开辟之时就在这里,用于分混沌而定阴阳。后来蒙尘日久,就变成了石头,因其能使人入幻,唤醒血脉中的记忆,因此被称作三生石。”
“原来那只是血脉中的记忆……”向晚晴喃喃道,“那它又怎么突然变回了现在的样子。”
“应该是在我们之前来这里的人,入幻又破幻,让它现出了本来面目吧。”李沐尘说。
“你是说二师兄?”
“也许是,也许不是……”
“肯定是了,除了二师兄还能有谁呢!”
向晚晴很肯定,但李沐尘却不置可否。
“走吧。”李沐尘收起了手中的阴阳镜。
两人朝着那成片的扭曲的地狱之城走去。
越往前走,那些扭曲的建筑就越显得高大,而其扭曲的程度也越来越夸张。
一些恶鬼的尸体堆积在路边。
这些恶鬼看上去比鬼门关那边的恶鬼要高大。
它们歪七扭八地躺着,有的头颅滚落,有的拦腰断开,有的斜劈成两半。
这一看就是二师兄的手笔,和鬼门关前一样,连剑都没拔,只信步间,剑意便将此地的恶鬼斩杀了。
越靠近城门,鬼尸就越多。
到了城门口,竟有了堆叠的态势。
过了城门,里面的情况更加夸张,满地都是尸体,大大小小,而那些刚才从远处看过来扭曲的建筑,其实根本不是建筑,而是巨魔之尸,因为十分巨大,又交叉林立,在昏暗的光线里看上去就和建筑一样。
整座城就是一座由鬼尸堆积起来的炼狱,到处弥漫着强烈的阴魔之气和令人作呕的腐败气息。
到了这里,二师兄显然拔剑了。
残留着的二师兄的剑气也开始明显。
一道深深的沟壑在大地上笔直前伸,在它的两侧,一切都被化为灰烬,仿佛一条十分宽阔的街,将整座城分成了两半。
沿着这条“街”一直走,穿过了触目惊心的“城”,眼前出现了岔路,一条往左,一条往右,向远处延伸没入黑暗之中。
“这两条路,其中一条应该就是通往枉死城的路了吧?”
他们想起了彼岸花说的话,枉死城里聚集了万古以来枉死的冤魂,一旦进去,修为再高也出不来了。
“我们该走哪一条?”向晚晴问道。
“哪一条都一样。”李沐尘说,“我猜,这两条路都通向枉死城。”
“啊?为什么?”
“因为地狱无路,我们刚才走来的地方,要么是二师兄用剑生生劈出来的,要么是空间转换而成,哪有现成的路呢?有路的地方,一定不是通向地狱的。所以彼岸花才会以帮我们引路为条件,因为没人告诉我们的话,无论怎么选都是错的。”
“那我们要回头吗?”
“不回头了,既然二师兄选择了这条路,我们也去看看吧。”
……
海面上很平静,看上去什么都不会发生。
但站在岸边的人却都十分紧张,因为那呜呜的号角声不停传来。
这是一种特制的法器,声音可以传送出去很远,当现代通讯受到干扰的时候,这种原始的号角声就变得有用起来。
海平线上很快出现了点点船影,一支庞大的船队正在返航。
这支船队,就是由三岛主宁凤全率领,引诱蛟龙游向深海大洋的。
他们准备了足够的诱饵,也做好了损失几十艘深海潜艇和上百条船只为代价的准备。
一开始的时候,效果很好,海底的那些东西果然受到船队的引诱,开始向东移动。
但在出海一千多里后,突然遇上了暴风雨,而海底那些东西也突然调头返回,仿佛收到了什么指令一样。
宁凤全指挥船队在暴风雨中返航,一度与九龙岛失去了联系。
陆敬山心急如焚,但重任在身,不敢擅自离岛,只能派人出去寻找,好在很快又和宁凤全的船队联系上了。
据宁凤全说,船队损失惨重,幸亏得到了一位老朋友的帮助,才得以脱险。
陆敬山还以为是商贸上的朋友,或者李家的故友,毕竟九龙岛开埠这么多年,也认识了不少江湖朋友,所以没有多问,只等着宁凤全安全归来。
船影越来越大,但这时候,在船队的后方,却出现了一条灰色的线,仿佛天际线在移近。
“不好!是海潮线!”陆敬山大声道,“此时起潮,必有妖孽!老十三、老十四,守好海上法阵,我去看看!”
说罢,人已飞起,化作一道流光向东远去。
上一篇:天物觉醒:我能刻印一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