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高手下山:我不当赘婿

高手下山:我不当赘婿 第666节

“他就一路化缘,说是化缘,其实就是讨饭,饥一顿饱一顿,不到半年,就已成了面黄肌瘦、半人半鬼的样子。有一回他晕倒在钱塘的郊野,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间茅屋里,原来是被人救了。”

“救他的是一位姑娘。他浑身腌臜,那姑娘倒也不嫌弃,端水送药,把他从阎王爷那里救了回来。姑娘问他愿不愿意留下来干活,别的没有,每天管两顿饱饭。好不容易有人收留,一心当然愿意。”

“就这样,一心在姑娘家住下来,每日下地干活,回来还帮忙挑水做饭。他在庙里别的没修成,但手脚勤快,活儿干得也细。姑娘对他很满意,唯一不好的就是整日心事重重的样子。”

“姑娘问他,你怎么从来不笑?有什么烦心事吗?一心就说了白蛇的事。他整日担心白蛇会不会被那些家丁打死了,假如躲过一劫,会不会去找他?四处找不到,又会不会跑回灵隐寺去等他?”

“听一心讲完,那姑娘突然嫣然一笑,将身一变,就变成了一条白蛇。一心才知道,原来姑娘是白蛇所化。他震惊之余,悬着的心却落了下去,心情顿时大好。他们就在这郊野的破茅屋生活下来,日子过得简单但满足。”

“没过多久,姑娘就有了身孕,肚子一天比一天大。一心当然开心,但白蛇却心情低落。一心问她怎么回事,她说,人与妖在一起,本就有违天道,生下来的孩子不知会是怎样的怪物。一心倒是觉得没什么,怪物就怪物,只要自己开心就好。”

“可让一心没想到的是,姑娘的肚子里根本就没有孩子,生产那天,只生下来一团黑气,冲天而去了。接着,就下来一个老道,不由分说,一道符丢下来,姑娘就现出了原形,变成了一条又粗又长的白蛇,然后被老道一剑斩成了两段。”

第792章 罗盘经

李沐尘听得莫名其妙,这和传说中的白蛇传的故事相差也太远了。

“这是许仙和白娘子的原版吗?”

智忍笑道:“这不是白蛇传,白蛇传已经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已经?那么说,另一个白蛇传也在你要讲的故事里?”李沐尘讶然道。

“施主不必着急,且先喝杯茶,听我把故事讲完。”

炉上的铁壶的水此时正烧开,智忍打开壶盖,用勺子一勺一勺地舀入茶壶中。他的动作很慢,手很稳,一滴水都没有溅出来。

当茶壶中的水从壶嘴流出,注入茶盏,顿时茶香四溢。

李沐尘一闻便知,此茶非凡品,在外面恐怕喝不到。

“白蛇被道人斩杀,一心伤心欲绝,便要与那道人拼命。但他从小在寺庙里修行,只闻佛法,未修神通,哪里是道人的对手。在那强大的仙术面前,他弱小如蝼蚁。道人见他并无大恶,不忍杀他。但他心志坚定,无论道人如何点化,就是不听。最后见报仇无望,便有意赴死,追随白蛇而去。”

“道人问他为何为了一条蛇妖而连性命都不顾,他就把事情从头到尾说给了道人听。道人听后感慨,人间无情,反不如妖。便对一心说,灵隐寺中有一件圣物,乃当初随飞来峰从灵山转来。此物能移转时空,若能拿到此物,及时追赶,说不定能追上白蛇的魂魄,二人可在另一个世界相逢。”

“一心从小在灵隐寺长大,却从未听说过有这样的宝物,便问此物何名,长什么样子?道人说,此物名叫六虚轮转盘,乃借六道轮回之力所化,样子么,像一个磨盘。盘上刻有天地日月,星宿山海,还有生死八门,重山重卦。”

“一心便想起来,灵隐寺里果然有一个磨盘,就在后院的角落里,上面刻着奇怪的图案。可他从小就用那东西来磨豆子,有时也拿来捣药,如此寻常的物件,会是个宝物?”

“道人说,此物乃神魔共铸,即使是修行人,也难知其中奥妙,更何况普通人,我这里有一本罗盘经,恰是解开上面神咒的关键。你若能参悟,就轮转虚空,去寻你娘子的魂魄去吧。说罢,丢下一本经书,就杳然不知所踪了。”

“一心大喜,顿觉有了希望,也没看那经书内容,就先偷偷潜回了灵隐寺,到后院偷走了那块磨盘。他带着磨盘回家,然后打开经书,以为只要照着经书上说的做,就能去追娘子的魂魄。可是当他看过经书以后才知道,这本罗盘经深奥难懂,它不是一本六虚轮转盘的使用说明,而是一部高深的修行法门。”

“一心花了整整二十年的时间,才勉强参悟了其中的一二。他已经等不下去了!听说投胎转世,二十年一轮,二十年过去了,再不追去,恐怕就再也追不上他的娘子了。于是,他按照《罗盘经》中所学,念动咒语,发动了六虚轮转盘……”

智忍说到这里停了下来。

正好一壶茶泡完,他又重新从铁壶里舀水冲茶。

李沐尘没想到会在智忍和尚这里听到了六虚轮转盘。

自从在金陵朱家拿到定盘针,启动了这件宝物以后,他就一直在琢磨这罗盘的真正妙用。

罗盘能转虚空,破结界,这一点他早就知道了。只是上面对应的空间层层叠叠,就像一个魔方,各个方向都可以转动。没有专门的密码,极容易让使用者也迷失在里面。

但听智忍的意思,这魔方不但能扭转空间,竟连时间都能转动。那道人说,是六道轮回之力形成,如果真的那样的话,那这东西的力量,说不定能突破黄泉结界,直入九幽。

或者,干脆回到二十年前?

李沐尘有些不敢置信。

不过他相信有《罗盘经》存在,因为六虚轮转盘很明显有专门的控制法术,尤其是上面的符咒,需要特殊的心念力量才能正确发动。

他没有急着把罗盘拿出来,不是不信任智忍,而是觉得其中还有些疑惑。比如,智忍说的是一个磨盘,而自己手上的,是一个精巧的罗盘。这两者若是同一个东西,那中间必然又发生了什么。

另外,智忍为什么偏偏在这时候对他讲起了这个故事?

李沐尘端起茶杯品了一口茶,笑问道:“后来呢?”

智忍没有接着讲故事,而是问道:“施主,这茶如何?”

“好茶。”李沐尘赞道。

“此茶名叫问佛,乃是从灵隐移栽过来的茶树,也是钱塘最古老的茶树种。不过现在人大多是不知道这种茶了,几年前,专家来考察后得出结论,说这是龙井的一种。”

智忍说到这里笑了起来,“世人都知道龙井,却不知钱塘茶名,是因为佛事兴盛而传播开来的。钱塘最早的茶会,就在灵隐初开时。那时还没有龙井的名字,陆羽《茶经》中记载了灵隐、天竺之茶,而无龙井之名。”

“茶为灵气之药,非灵气充盈之地不生。古之钱塘茶,以下天竺之香林茶、上天竺之白云茶、葛仙翁炼丹处的宝云茶最为出名,历代都是贡茶。直到后来,钱塘的茶,都被冠以龙井之名。世人都以为是因为西山之龙井泉,却不知,那口泉只是附会之名。钱塘风水汇聚在一湖春水之上,真正的龙井,也就是风水之眼,就在那里。”

智忍指着远处的钱塘湖面说道。

李沐尘不用看都知道,智忍指的,就是湖心的三潭印月,那三座石塔围起来的小小空间。

“那里才是真正的龙井!”

李沐尘以为智忍要说到重点了,结果他重泡了一壶茶后,忽然话锋一转,又讲起了故事。

“南朝时,钱塘有一少年阮郁,出身名门,一日游湖,偶遇湖上歌伎苏小小。这苏小小也是名门出身,才艺百通,气质不凡,只是家道中落,才沦落到为歌伎。但她卖艺不卖身,多少达官贵人千金难买她一笑。阮郁一见倾心,不能自拔,便向她表白。苏小小见阮郁一表人才,心中也是欢喜,为其歌曰:

妾乘油璧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阮郁回家后,禀报父母,打算为苏小小赎身,却遭到了家人的极力反对。阮郁的父亲在金陵任职,便把阮郁带去了金陵,并为他定下了和金陵权贵之家的亲事。阮郁宁死不从,绝食相抗。其父无奈,只能放他回钱塘。”

“阮郁一到钱塘,就急着去找苏小小。可惜,湖中画舫之上已无苏小小,只在西陵松柏下,多了一座无主的孤坟。”

智忍叹息一声,遥望钱塘湖。

“燕引莺招柳夹途,章台直接到西湖。春花秋月如相访,家住西泠妾姓苏……”

湖上游人如织,自苏堤穿白堤。

那一座孤坟,千年后依旧安静地坐落在那里。只是那川流的人中,可有她等待的那一个?

“多年以后,阮家家道败落,那恢宏的庭院也贼栖乞坐,里面的东西都被人搬空了,只留下残垣断瓦,满院的破败。”

智忍继续说道。

“到了隋朝,有一商人,名叫武士彟,路过钱塘,在阮家旧庭院中,发现一块磨盘,见上面图案奇特,文字古朴,以为奇货,便带了回去。回去的路上,他认识了河东抚慰使李渊,便追随起兵,去了长安……”

第793章 修罗

听到武士彟这个名字的时候,李沐尘并不知道那就是武则天的父亲。他的历史知识十分贫乏,甚至弄不清南朝和唐朝哪个在前哪个在后。

但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姓氏所代表的含义,以及当武和李两个姓氏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所蕴含的意义。

在知道了武家也是曾经的天魔守护者家族后,他就知道,武士彟绝不是因为奇货可居才拿走了那块石磨盘。他一定是发现这东西所蕴含的能量。

如果六虚轮转盘真的是神魔共铸,那么这位武家的族长知道什么。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东西,这个家族隐藏的野心才开始抬头。

拥有了来自六道轮回的力量、神魔共筑的六虚轮转盘,他们就能找到天魔转世的时空,他们肩上的使命就不再遥不可及。

可惜的是,他们只拿到了六虚轮转,却没有得到《罗盘经》。

罗盘经在哪里呢?

他希望智忍讲下去,因为这对李沐尘来说,也很重要。

六虚轮转盘就在他手上,找到罗盘经,就能发挥这件法宝的全部功能。基本上任何结界屏障,都不可能再成为障碍。

“阮郁就是一心吧?”李沐尘看着智忍说,“失去了六虚轮转盘后的一心,该怎么去找他的心上人呢?不会是又做和尚去了吧?”

智忍把手中的茶杯放下,指着远处说:“那边就是雷峰塔。”

李沐尘看向湖对岸,雷峰塔就在钱塘湖的南岸矗立,只不过从这山上看下去,就没那么雄伟了,掩映在苍翠的绿色里,并不显眼。

“这座雷峰塔是后修的,原来的塔基已经进了博物馆。”

智忍有点前言不搭后语。

李沐尘并没有催促,耐心地听着。

“施主猜得没错,阮郁就是一心。”智忍终于回到了故事的主题,“修行人最忌急躁,一心太急了,他没有完全修成罗盘经,就借着六虚轮转盘往生转世,结果就是忘记了自己是谁,最后连六虚轮转盘都丢了。”

“没有了六虚轮转盘的一心,靠着罗盘经的功法,几世轮回,错转了时空,每每都和所爱的人擦肩而过。直到那一世,在钱塘湖畔,终于看见了她。”

“那时,唐已亡,天下纷乱,十国相争,钱塘在吴越王的统治下,历经三代五王,民得以休养生息,天下富庶,独在钱塘。那天一心在钱塘湖畔散布,忽听得鸣锣声响,便见一队人马行来,中间一顶彩轿,正沿着湖边的路,向西行去。”

“一心让到路边,轿子从他身旁经过的时候,轿帘忽然掀开,露出一张闭月羞花的娇容。在那一刻,一心如遭电击,前尘往事,历历在目,而他轮回数度,苦苦追寻的心上人,就在眼前。”

“但轿中的女人显然并不知道,只是朝一心笑了笑,便放下了帘子。一心想要上前,却被兵甲拦住。等队伍过去,一心向人打听,刚才路过的是哪家小姐。旁人笑着告诉他,这可不是什么小姐,这是当今吴越王钱弘俶最宠爱的妃子——黄妃。”

“一心如遭电击,好不容易找到了心上人,却已入深宫,成了帝王之妃。他每日在皇宫外徘徊,期望能见黄妃一面,却哪里见得到。就在他苦无计策,以为此生又是无望的时候,那个给他罗盘经的道人出现在他面前。”

“一心知道他是神仙,就求他施法成全他们。道人说,我就是为此而来。自从斩了你的蛇,就被牵进了这段孽缘,不得飞升。不过道人却不愿施法,说那样会扰乱天机,让他们的孽缘越来越混乱。”

“道人告诉他,吴越王钱弘俶崇佛,刚登基就重修了灵隐寺。每年的中秋,黄妃都会去灵隐寺礼佛求子,你本是灵隐寺的沙弥,灵隐是你和那条蛇相遇的地方,是缘分的开始,也唯有灵隐能为这段缘分画上一个句号。”

“一心便重上灵隐寺,削发为僧,重又成为了飞来峰上的小沙弥,每日劈柴挑水,就像几辈子前一样。只是此时的灵隐寺比当初恢宏了许多,香火也旺盛了许多。”

“他在寺中耐心等待,到了中秋那天,果然黄妃前来烧香许愿。他躲在佛像后面,点醒了黄妃。黄妃恍如梦中惊醒,想起前尘往事,不觉伤心痛哭。”

“回去以后,黄妃就病了,每日郁郁寡欢,茶饭不思,宫中的太医皆束手无措。吴越王便贴出皇榜,寻访天下名医,能治好黄妃的病,除了钱财赏赐,更可以答应此人的一个条件。”

“一心就还俗下山,化名奚宣赞,在钱塘开了一家药铺,随后就揭了皇榜,去皇宫给黄妃治病。黄妃一见到他,自然药到病除,什么病都好了。吴越王钱弘俶高兴,赏赐给了奚宣赞很多财物。奚宣赞却拒不接受,反问吴越王,皇榜许下的诺言是否算数。”

“钱弘俶说当然算数,你有什么条件尽管提,除了皇位不能让,别的都可以答应。奚宣赞就提出,要娶黄妃为妻。这却给吴越王出了个难题。若是不答应,那就是君王失言,失信于天下。若是答应了,把自己的宠妃让给一个郎中,岂不让天下笑话?”

“钱王陷入两难,恰在此时,又有一人揭了皇榜而来。那人是一个和尚,听说此事后,便给钱王献上一计。钱王眉头忽展,就对奚宣赞说,我既有诺在先,自然不能失言,我会杀了你们,让你们死后同穴。”

“原本以为奚宣赞会因此害怕,放弃了娶黄妃的念头。但没想到奚宣赞欣然答应,并不惧死。钱王无奈,只能选择杀了他们。就在行刑的时候,黄妃突然变身为一条白蛇,挣脱锁链,救了奚宣赞,就要逃出皇宫。”

“那和尚说一声,就等你此时,便飞身空中,忽然身放光芒,化身大佛,将白蛇和奚宣赞全都抓了回来。”

“和尚要杀白蛇,但钱王深爱黄妃,虽已知道她是妖,仍不忍杀之,就命人在钱塘湖南岸造了一座塔,将白蛇镇压在塔下,名曰黄妃塔。”

首节 上一节 666/10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物觉醒:我能刻印一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