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下山:我不当赘婿 第1078节
“九幽。”李沐尘说。
阎罗王沉默了一会儿,看向秦广王:“大哥,你看如何?”
秦广王道:“有当年之情,我等理当相助,只是这里是两界屏障,阴阳相隔,不是说过就能过的。你有冥灯在手,可以直入冥海,以灯指路,不需要从这里过的。”
李沐尘却道:“我知道另有他途,但我必须从这里过。”
“哦,这是为何?”秦广王奇道。
“我要打通两界,解放众生。”李沐尘轻描淡写,但很坚决。
“哼,狂妄!”泰山王带着愠怒冷笑,“我从未听过如此狂妄之言!打通两界,解放众生,哈哈哈哈,就凭你?!”
李沐尘笑而不语,只是默默收回了冥海灯。
刚才和颜悦色的秦广王也变得冷峻,肃然道:“那就看看你有几分本领吧。此地为众生悲苦之念所构成十方世界,我等亦为念所执,你若能破了十方悲苦大阵,看在冥海执灯人的面上,我等拼着损毁十万年道行,也为你开出一条路来。”
便见黑雾涌动,十殿宫门中涌出无数阴魂,带着滔天的戾气,震耳的哭声,汇聚成潮水。
李沐尘没有动,任由这潮水淹没了自己。他知道,必须先体会众生悲苦,才能破除众生执念。
他感到一瞬间的窒息,这么多年来,他第一次感到窒息。这是修行人不应有的感觉,唯有凡人才会窒息。
他想起了小时候,友全爷爷训练他下水游泳,把他丢进水里。他拼命向岸边游,友全爷爷却用竹竿抽打他,不让他靠岸。他沉下去,又挣扎着冒上来。那种感觉,此时又清晰而真实的出现了。
接着,他发现自己站在一片稻田中,烈日当空,一个老人正背着饿死的孩子往乱葬岗走,孩子手中还攥着半块硬饼。
“这是生苦。” 楚江王的声音从虚无的天空传来,“凡人初临世间,便要经历骨肉分离。”
老人从李沐尘身边经过,李沐尘看见了他的脸,正是友全爷爷,而友全爷爷背上背着的,正是小时候的他。
“人生种种,命运无常,你活着,或者死了,都是命!”仵官王的声音仿佛来自地底。
李沐尘刚要开口,场景突变。他置身于破旧的医馆,一位老妇人正对着镜子拔白头发,每根头发都化作蛇钻入她的耳朵,镜中映出她年轻时穿嫁衣的模样。
“这是老苦。” 宋帝王的蟒袍在风中猎猎作响,“青春不再,美丽凋零,比死亡更可怕。”
李沐尘看见那老妇人的脸,正是老去的林曼卿的样子。
接下来的场景如走马灯般切换:疫病蔓延的村庄里,病人浑身生疮却求药无门;刑场上,刽子手的刀光与亲人的哭声交织;深宫里,妃子对着冰冷的宫墙数算年华;市集上,商人对着空荡的货摊抱头痛哭;寺庙中,僧人敲着木鱼却眼神空洞……
场景千千万,人物万万千,而当他看清他们的脸时,不是他自己,就是他曾经亲近的人。他知道,这是因为众生之念浸入了他的心魂。
第1372章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李沐尘以身代入,以自身之悲苦去仔细体验,然后一一化解。
以他的道行,要化解凡人的悲苦,自然十分容易。每一个在他面前出现的人,都被他点醒。每一个深入他心魂的执念,都被他化解。
然而,这悲苦的众生是如此之多,比枉死城中积累了亿万年的冤魂还要多,因为枉死城的念只是怨恨的念,而这里众生的悲苦却是种种不同。
“众生如恒河之沙,无穷无尽,你永远也化解不完的!”都市王说。
“你所做的,便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平等王道。
“我们十人做了万万年,也未能做到,你一人如何做到?”卞城王说。
“放弃吧,众生悲苦,是生来命定,无人能改!”楚江王道。
……
十殿阎君的声音一个接一个响起,但李沐尘却没有动摇。
他知道这样一个一个化解,结果和阎君们一样,永远也化不完。
于是他坐下来,就像当年他在禾城的梧桐树下传道那样,开始布道。
带着执念的众生的虚影开始聚集起来,在他的周围,形成密密麻麻的黑点,最终变成了黑色的海洋。
他如一叶小舟,漂浮在海上,任由周围惊涛骇浪,始终一动不动。
巨浪一个接一个拍向他,但他安坐不动,每一个浪都在他的意念中化为乌有。
可是就算这样,这速度也依然无法化解这无穷无尽的众生执念。
“你能于天外立道,已属不易。”阎罗王的声音响起,“借众生之悲苦,体会圣王之道,已是我们能帮你的全部了。你的道已渐臻完善,就此收手吧!就算你真能成圣,也渡不尽这苦海之魂。”
李沐尘微微一笑:“我不追求成圣,因为圣王之道,本就是错的。”
“什么?”阎王微感惊讶,“圣王之道是错的?小子,你另立己道,是有几分本事,但敢贬低圣王之道,是不是太狂了?就连天道冥王,也不敢如此狂妄啊!”
“天道有缺,冥道无光,两者分离于大道,本应勘误而求全,然而他们全抛弃自然,去追求圣王之道,以圣自居,以王道统天下,与贼何异?”李沐尘说道。
阎王沉默了一会儿,问道:“那么以你之见,大道应如何?”
“绝圣弃智。”
李沐出说出这四个字后,四周陷入了非常的静默,唯有涌动的浪无声地拍打着。
“好一个绝圣弃智!”秦广王的声音响起,“可是若无圣人,道何以立?若天下无智,则民何以知?”
“道本自立,无需圣人。民本自知,无需教化。”李沐尘说。
“道本自立……民本自知……”
海上风浪声起,十殿阎君的喃喃自语声若有若无地自风中传来。
“哈哈哈哈,好一个道本自立,民本自知!”秦广王大笑道,“好好好!我这一关你算过了,不过这众生悲苦之念却是实打实的存在。你的道也只能渡你自己过苦海,却不能渡众生之苦。”
“你怎知我做不到?”李沐尘道。
秦广王那巨大的身形从苦海上的虚无黑暗中显现出来,捻须笑道:“当年有一位修士,也如你一般,在苦海中传道,曾言‘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如今多少万年过去,他还在苦海沉浮,誓言几无实现的可能。我看你们或许有缘,不妨见上一面,以论此道。”
说罢,便见苦海之上,朵朵莲花绽放,升起一座金身菩萨,左手执宝珠,右手执锡杖,坐于千叶青莲之上。
“唵,钵啰末邻陀宁,娑婆诃!”
菩萨颂出真言,浑身金光绽放,苦海翻波,巨浪涌动,金光中的巨浪消解,点点水花里现出众生之相,逐一散去。
“道友何来?”菩萨看着李沐尘问。
“从众生中来。”李沐尘说。
“向哪里去?”
“向众生中去。”
菩萨点头:“道友法力无边,能体会众生之苦,能向众生之心,以此为道,道不难成。我曾发愿,以大慈悲救拔六道众生,渡尽无边苦厄。地狱不空,我誓不成佛。然则众生无尽,悲苦无尽,地狱难空。道友可愿与我同行?”
李沐尘微微一笑,道:“菩萨之愿固大,菩萨之心固能安忍不动如大地,菩萨之静虑固能深密如秘藏,然则菩萨之执念不消,何以成佛?”
“我的执念?”菩萨一愣,随即笑道,“道友错了,我无所执,成佛与不成,无所强求。我之所愿,不在成佛,而在解众生之难,化众生之苦。我说过,地狱不空,我不成佛。若说我有执,也无错。众生即我,众生之执便是我执。”
李沐尘道:“菩萨之所求者,地狱一空。然则菩萨之执念,也正是这一个‘空’字。”
“哦?愿闻其详。”
“众生本就在那里,众生之苦非因地狱而得,众生之难非因地狱而成。天命之下,生死法则,非地狱一空就能改。是圣道法则成就了地狱,还是地狱改变了圣道,菩萨心里应该明白。”
菩萨道:“你说的我懂,然则我所愿有错?”
“众生之苦的根源不在地狱,而在天道,在上命!”李沐尘收起笑容,正色道,“不改其根,而削其枝;不问上错,而究其下。此舍本而逐末,舍难而就易也。你有救度众生之宏愿,却不去改天命,而在地狱渡厄,这不就是舍难而就易吗?”
菩萨听完默然良久,终于点头,道:“道友境界之高,我所未见。我以为我无所执,没想到还是着相了。以空为念,所执即空。舍难就易,非我道心!”
接着,他将锡杖插入青莲,双手合十,喃喃自语:
“地狱成空,空无所空。所欲为空,所执亦空。空空如也,一切终空……”
海上的青色莲叶迅速蔓延开去,绽放出朵朵金莲。
金光中,地藏菩萨执念消尽,金身退去,沉入无边悲苦之海中。
第1373章 灯灭,道生
海上再次浮现出十座阎罗大殿,十殿阎君高坐其上。
秦广王微露惊讶之色:“没想到众生苦海未消,你倒是把地藏菩萨的执念给消了。”
轮转王道:“可惜十方广大悲苦犹在,你依旧不能通过。要么就此打住,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要么代替地藏,行其宏愿,再次渡无尽之灾厄,消众生之悲苦吧!”
李沐尘微微一笑,取出冥海灯,置于身前。
接着他拔出玄冥剑,调转剑身,剑尖朝着自己的胸口,轻轻一划,胸口出现一道裂缝。
仙人身躯,金刚作骨,白玉为肉,自然无血。
然而胸腔内,却跳动着一颗红色的心脏,如火焰一般。
李沐尘伸手入腔,将心脏取出来,置于冥海灯的灯芯上。
灯芯亮起,火焰不再是蓝色和黑色,而是带着鲜艳的活泼的红,如跃动的生命。
“原初之血!”忠王同时惊道。
而李沐尘的掌心,已然燃起了黑火,灯芯之上。黑与红相融,绽放出奇异的色彩,在悲苦的海洋中大放光明。
十方悲苦之海,涌起十方浪柱,在天空交汇,又化作大雨落下,雨点仿佛被这灯光吸引,如飞蛾扑火般,扑向灯芯。
可是无论雨如何滂沱,风如何呼啸,海水如何翻涌,都浇不灭这红与黑交织的灯火。
不知不觉,悲苦的海洋渐渐干涸。无尽的众生执念都融入了冥海灯里。
上一篇:天物觉醒:我能刻印一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