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 第79节
最终方文还是没有立即请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吃烤匠。
发完邮件,兴奋劲过了之后,疲倦感潮水般涌来,眼皮就跟灌了铅一样睁不开半点,他甚至都没功夫回寝室,就在教研室的行军床上躺下睡了起来。
这一觉他也不知道睡了多久,只感觉从上研究生后就再也没有睡过这样一个安稳觉,仿佛教研室的行军床比寝室的木板床睡着还舒服。
哼哼唧唧的伸了个懒腰,翻个身,还准备继续睡会儿,才想起来自己是在行军床上,而不是寝室有护栏的床。
翻身的瞬间悬空感涌上心头,接下来是自由落体的失重感。
肾上腺素狂飙,方文手忙脚乱的想要抓住什么,最后慌乱之下都落了个空。
啪!
然而,预料中的疼痛感并没有出现,方文感觉自己落在了某个柔软的东西上面。
睁开眼一看,他发现自己竟然正躺在一张柔软的粉红色毛毯上,毛毯上还有可爱的小熊图案。
这显然不是他自己的毛毯。
方文一惊,赶紧站起身来。
“师兄醒了?!”
小师妹清脆的声音在背后响起,方文才发现教研室中除了他们俩已经空无一人。
看了看时间,已经是二十三点十七。
“谢了!”
看着正在收拾毛毯的小师妹,毛毯的主人是谁不言而喻,方文真诚道谢,如果不是这张毛毯,他可能就得吃点苦头了。
“不用谢我,是刘导让我在这儿等你的,让你醒了去找他。”
小师妹抱着毛毯站起身来,大眼睛扑闪扑闪的看着方文,发现这位师兄似乎有些不一样了。
“导找我?”
“你怎么不直接叫醒我?”
方文有些紧张,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论文出了问题。
“刘导让我们别叫醒你的,让你好好休息。”
小师妹嘟嘴到,导师的温柔,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见到的。
方文那篇论文她也看了,不过她才刚入学不久,很多东西都还看得似懂非懂,并不明白这篇论文有多厉害。
但她能够从大师兄和导师的反应看得出来,方文师兄应该是做出了什么了不得的成果。
方文不知道小师妹在想些什么,快步向刘洪涛的办公室跑去,毕业论文可是大事,容不得半点疏忽。
刘洪涛办公室门没关,里面还亮着灯光,方文从门口探头望进去,发现刘洪涛正专注的盯着电脑屏幕。
“睡醒了?”
刘洪涛自然也注意到了方文,看向门口,难得的露出笑容,“进来吧,坐。”
他以前一直认为自己收的学生都是些活宝。
但今天看了方文的论文后,他才发现以前是自己看走了眼,这群活宝里面,还是有可造之材的。
等到方文在办公桌对面坐下,刘洪涛才开口问到,“有没有想过读博?”
“啊?”
方文张大嘴巴。
他设想过很多可能,但绝没有想到自己坐下后老刘会问这么一句。
“那个,导,我什么水平你是知道的,我还准备搞定了毕业论文就去考个教师资格证,准备去当中学老师呢。”
虽然不知道老师何出此言,但他可不敢随便答应,读博一时爽,毕业火葬场,师兄们的遭遇就是前车之鉴,这点自知之明方文还是有的。
刘洪涛眉头微蹙,“你也不要妄自菲薄,你的水平还是不错的,这篇论文就完成得很好。”
刘洪涛扬了扬手边一叠打印了文字的 A4纸,“逻辑严密,技术路线清晰,得到的成果不仅填补了 Blackburn分类框架下的理论空白,还为计算群论提供了高效的新工具,已经是基础群论领域的高质量研究了!”
“?”
方文有点懵,不知道老师这是什么意思。
明明一个月前自己这篇论文还是连研究生毕业论文水准都达不到的劣质品,怎么转眼间就成了高质量研究了?
难道就因为昨晚的几个改动?
真有这么大的提升?
“导,那个,我还是觉得读博对我来说有些难度,你看……”
但方文没有被这些甜言蜜语冲昏头脑,他没有忘记自己是个废物的初心。
刘洪涛叹了口气,搞数学研究,除了天赋,自信同样也很重要!
“不用这么快做决定,你现在才研二,可以回去好好考虑一下,想明白了再回我。”
“好的,导!”
方文从善如流,小鸡啄米般的点头,然后看向刘洪涛手中那叠 A4纸,“那我这篇毕业论文……”
刘洪涛把手中 A4纸递给方文,“拿去吧,上面我写了几条建议,你按照建议再改改。”
方文顿时有些泄气,他还以为已经万事大吉了,没想到还要改!
“改完之后翻译成英文,试着投一下 Journal of Algebara或者 Journal of Group Theory。”
“嗯?”
方文像是看到了鬼一样的看向自己手中的论文。
Journal of Algebara和Journal of Group Theory是什么他当然知道,这两个期刊在群论领域也算是高规格,很有影响力的期刊了。
虽然数学期刊,因为其特殊性,影响因子都比较低,所以这两个期刊都只是 SCI二区期刊。
但哪怕是二区期刊,也已经很牛了!
蓉城大学数学系的博士只要能发一篇 SCI二区的论文就达到毕业条件了。
他这篇硕士毕业论文何德何能,还能发 SCI二区期刊?
并且这两个期刊在数学领域的影响力,是比正常 SCI二区期刊要高不少的。
瞟了一眼老师的建议,1.建议补充p=5,7的算例代码(作为附录或补充材料),以增强结果的可复现性。
2.可增加对1930-1960年代p群自同构群经典文献(如Higman, Gaschütz)的对比分析,进一步凸显本工作的传承与突破。
3.部分证明细节(如Hom群与同态核的双射构造)可移至附录,以提升主文流畅度。
这些都不涉及论文主体证明的改动,也就是说,老师认同了他的论文,只需要做点小优化就能发SCI二区了!
“有什么疑问吗?”
刘洪涛和蔼的问到,“质量问题你不用担心,通讯作者写我,我可以给你这篇论文做学术担保。”
“不管你后续想不想读博,我都建议你继续顺着这个思路研究下去,你这篇论文的方法论对相邻领域,比如模李代数、算术几何中的 p进群表示,有不小的启发意义,后面你可以试着探索与表示论的交叉应用。”
方文有些恍惚。
但他也确定了一件事——他这篇论文,真的有 SCI二区水平,导都愿意给他做学术担保了!
回想起昨天晚上跟陈辉的微信交流,他才恍然,似乎连他自己都没意识到,陈辉给他的那些建议,或者直白的说是指导,到底有多大价值!
“如果投期刊的话,二作我能不能写其他人?”
通常来说,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论文,二作都是要写老师的,但明白自己占了多大便宜的方文没有忘恩负义,哪怕是冒着被指控学术不端的风险,他也决定说出那个人的名字。
“你想写谁?”
刘洪涛倒是不介意少一个二作,这对他在数学界的威望影响微乎其微,有一个通讯作者挂着,就能让他在教育界有些吹嘘的资本了。
“陈辉!”
“谁?”
刘洪涛身子前倾,感觉自己是不是出现了幻听。
他还记得这个名字,只是,这个名字跟方文,跟这篇论文,到底有什么关系?
八更,求订阅,求月票(骄傲)
感谢湖畔镇霍格、wind650417、书友20240126202031070的打赏支持
第88章 他应该没那么世俗吧
“蓉城二中,陈辉!”
既然都已经开口了,方文也是豁出去了,反而变得坦然。
果然是他知道的那个陈辉,刘洪涛这个年纪就能当上正教授,自然不是傻子。
联想到方文这篇突然高质量的论文,他感觉自己似乎抓住了些什么,身体放松,重新靠在椅背上。
“说说吧,是怎么回事?”
“昨天晚上我……”
方文一五一十的把昨天晚上的事情告诉刘洪涛,还拿出手机,展示了跟陈辉的聊天记录。
上一篇:大司农:我真不想种田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