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华娱浪子,怎么被天仙改造了?

华娱浪子,怎么被天仙改造了? 第98节

  “各位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我很惶恐站在这里,作为新生代表发言。”

  他没有用孙雯雯写好的格式化的稿件。

  “今天张校长特地举办了一场非常有新意的开学典礼,让我们所有人都看到了北电人的务实高效,热忱向学。”

  “因此今天我也就不过多赘述,把剩余的时间留到与各位学者教授、导演前辈和同学们的交流中,请大家随意提问。”

  此举迅速获得了同学们的振臂欢呼。

  “好!”

  “好样的路导!”

  学生们就想知道他是怎么成为的金狮奖导演,又是怎么拍出来的片子。

  这个时代的成功学已经非常有市场,一个《哈佛女孩刘亦婷》都能刮起全国性的鸡汤风暴。

  多少年后再去回看,不过是一场虚伪至极的营销骗局罢了。

  如果路老板愿意,他也完全可以写一部《金狮奖男孩路宽》,起码在影视圈里人手一本不过分。

  台下瞬间响起跃跃欲试的学生叫喊:“这边!这边!”

  尊者为上,话筒还是先给了提问的嘉宾。

  首先是黄世贤,这位开口就是暴击。

  “小路同学,恭喜你获奖。但是我不会为你高兴,因为从这部电影里,我看到的是满屏幕的商业元素。”

  “狂欢过后是一地鸡毛,是莫名空虚,是过眼云烟,我还是希望你这样有天赋的青年导演专心探索电影的视听语言,创作一些独具内涵的佳作。”

  田状状眉头拧在一起,撇了眼隔着几个座位的张惠军,后者面色淡然。

  这才哪到哪?

  今天这场交流活动就是大家畅所欲言,一展中国顶级电影学府的风采。

  他也想看看这个路宽到底有几分真本事。

  这部电影到底是昙花一现的偶得,还是厚积薄发的必然?

  路老板笑着拿起话筒,这样的老学究他前世也见得多了。

  黄世贤曾经培养出贾科长、王小帅等第六代导演。

  他和所有那个时代的电影人一样,觉得文艺片和商业片之间有一种天然的割裂感。

  后世他曾经在全国性的电影论坛上发表过一篇名为“反思后大片现象”的演讲。

  大批特批了《色戒》、《赤壁》、《投名状》等作品。

  “黄教授好,很抱歉,我对您的观点持保留态度!”

  全场哗然!

  黄世贤就坐在张惠军的右手边,换言之,他的行业地位不可谓不高。

  而且在建议中也没有说什么过激的话,为什么路宽连一点点谦虚的姿态都欠奉?

  你拿了金狮奖就可以这么狂吗?

  黄教授的脸色不大好看,其实他是很想唾沫横飞地批驳一番的。

  但是考虑到这还是个新生,又刚刚荣誉傍身,不是太合适劈头盖脸地一顿教育。

  怎么这么不识趣?

  刘伊妃在台下也很疑惑,她算是现在比较了解路宽的人了。

  这个人虽然很好色,但是他脾气也坏啊!

  不过他是个极现实的人,从不会做这种无谓的争论。

  比如在剧组他怒踹陈冠希,是为了帮自己解围,也为了先下手为强给他扣上非礼的屎盆子。

  他在杀青宴上向程敬非和妈妈发难,还威胁要剪掉自己的戏份,最后多拿了10个点的股份。

  在威尼斯上他拿姜纹的事情刺激陆钏,是为了。。。

  嗯,应该就是单纯因为陆钏嘴贱吧。

  路宽这时候最得体的回应应该是谦虚接受建议,后面大不了自己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好了。

  因为文艺片和商业片之争,在这个时代还不能算一个对等的命题,在学术论战上商业片完全不是对手。

  一直要等到今天在场的这位张导的《英雄》横空出世,让电影市场都看到了商业片的经济价值,商业片导演才会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这个时代青年导演的处女作,百分之99都是文艺片,甚至是砸锅卖铁也要拍。

  比如已经被路宽拐上贼船的宁皓,他的第一部文艺片《香火》就是自己倾家荡产拍的。

  但他毕竟是准备混电影这个行业的,个人运势与行业走向息息相关。

  国内电影行业这块蛋糕越大,商业片展现出来的经济价值越高,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更多的投资和良好的创作环境,才能催生出更好的作品,继而吸引观众进入影院,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他路宽为什么铆足了劲要去海外拿奖,出口转内销?

  就因为处在2002年这个尴尬的时间节点,国内电影行业还处在黎明前的黑暗。

  除了头部的几位导演,没有谁敢说自己的电影单纯靠院线就能回本甚至盈利。

  因此当这位高举文艺片大旗的黄教授对他的《爆裂鼓手》嗤之以鼻的时候,路宽不得不站出来反击。

  他要成为这个时代中国商业片的领军人物,这是一个荣誉也是一个头衔。

  后世的导演和资本们提到是谁第一个开商业片之先河,就会想到他!

  举一个不太恰当的类比,换在其他的学术领域,这就是一个学派的开山鼻祖。

  这么一个名利双收的事情,路老板自然不会放过。

  在《英雄》还未上映的今天,他路宽就要站在北电的舞台上,高唱商业片的赞歌,他要作为引领电影时代潮流的旗帜性人物载入史册。

  不管你们是第五代还是第六代,我路宽,就是新一代!

  “刚刚黄教授说的意思,归根到底就是文艺片和商业片的分野,我也想借着这个机会谈谈自己的理解。”

  “林语堂曾有段对国人比较生动的描述:“国人甚至想做一头猪,像一头真正的猪那样舒服,他并不羡慕狗(西方人)的颈圈,不羡慕狗的效率和拜金主义,他所有的要求不过是安静地一人呆在那里,狗不要去打扰他。”

  第一排的所有嘉宾不约而同地皱起眉头,不太理解路宽这段粗糙的引用。

  什么猪啊狗啊的。

  “这头‘猪’恰可以用来形容前几年的部分国内导演,他们最气短的就是谈商业谈票房,所以他们对于商业片不屑一顾,只执着于自己那些个艺术的一亩三分地。”

  台下一片顿时一片哗然,黄世贤和陆钏等人几乎忍不住要出声打断他。

  田状状微不可查地给路宽摇了摇头,却成了瞎子抛媚眼。

  后者仍然自顾自地抒发着感想,也不管明天的报纸、博客和天涯里会把他的话妖魔化到什么程度。

  “电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件商品,这两者并无相悖,而是要从中找到平衡。”

  “往前数两年,冯导的《大腕》可以打败同期上映的三部好莱坞大片。”

  “今年12月张导的《英雄》即将上映,我甚至可以大胆地预言,这部大制作的商业片必然取得辉煌的票房成绩!”

  陆钏在心里暗暗腹诽,真叫个子是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今天就看你怎么死!竟然敢大言不惭地触碰这种高压话题。

  难道你觉得自己比谢进还要牛?

  路老板仍然一副义正词严的模样。

  “可能有同学和老师会说我太市侩,不像个搞艺术的人,我想说的是,只知道埋头搞艺术的人,迟早也会被艺术搞死!”

  “什么!”

  “你怎么能这么说!”

  “这是什么话!”

第118章 路宽舌战群儒

  路宽看着已经迫不及待地举手和要求发言的老师学生们笑道:“各位稍安勿躁,先听我说完。”

  “我们北电的创始人陈波儿女士说过一句话: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艺术家!”

  “你拍出来的电影只满足于自我陶醉,把投资人坑了,把观众恶心了,最终带来的后果是伤及全行业的!”

  张惠军听到这里倒是眼前一亮,他倒不是同意路宽的观点。

  只是在这个场合抛出陈波儿女士的名言,是可以很好地对抗台下某些倚老卖老的嘉宾的。

  你不是仗着自己资历高,资格老吗,比陈波儿女士如何?

  那是当年被总里和伟人接见过的一代艺术家!

  这个小路,看着鲁莽,还是很有斗争经验的嘛!

  台下议论声越来越大,有少部分同学鼓起了掌又瞬间消停下来,北电的教授老师们不管面色如何,也都坐着岿然不动。

  陈兵悄悄地走过来请示张惠军:“校长,今天是不是差不多结束?”

首节 上一节 98/8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刚被甩,和高冷校花领证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