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华娱浪子,怎么被天仙改造了?

华娱浪子,怎么被天仙改造了? 第759节

  把他塑造成一个独裁者的形象,百事达这帮大大小小手握股份的老臣们能不怕吗?

  哈斯廷斯来了,自己这些把DVD老霸主带着走进死胡同的在位者还能有好?

  观众和媒体当然都爱猎奇。

  在刻意引导下,这则消息迅速发酵。

  社交媒体的力量是巨大的,在脸书、推特等热门的北美社交软件,均出现了前离职员工和推特匿名员工的报料。

  哈斯廷斯是当之无愧的铁腕领导和商业领袖,但这样的人往往作风强硬,必须要拿到主导权和话语权。

  这位伦道夫是奈飞的创始人,但因理念不合被哈斯廷斯纠集董事会赶走。

  有点像谁呢。。。

  新浪的王志东。

  王志东在2003年被路宽和陈天乔请回了新浪,和野蛮人联手赶走了段永基,报了当初的一箭之仇。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于是伦道夫成了北美王志东,被某些背后推手推到了台前,开始接受媒体采访,大加斥责哈斯廷斯的独断专行。

  譬如自己——创始人马克·伦道夫被迫离职,仅获象征性补偿;

  2004年CTO埃里克·迈耶因反对DVD业务收缩被解雇;

  董事会七名成员中近一半为哈斯廷斯亲信,包括其高尔夫球友。

  哈斯廷斯大怒,转而安排了更凌厉的措辞,直指这条东方毒蛇的七寸!

  《华尔街日报》:

  【红色警戒:中国资本入侵好莱坞】

  奈飞创始人哈斯廷斯近日公开质疑路宽的收购动机,称其与中影集团关系密切,可能将百事达用于政治宣传。

  哈斯廷斯表示:“百事达是美国的DVD行业前二公司,有着巨大价值,不能被外国势力控制。”

  《日报》援引类似日苯7-11收购案中的国家安全争议,暗示路宽背后的外国资本可能操控奈飞内容方向,影响美国本土文化输出。

  《纽约日报》则分析了北美问界的资金现状和来源:

  除了年后刚刚入账的《异域2》和《暮光1》的近1.6亿美元的票房分账利润外,《鬼影实录》和《潜伏》系列的收益基本都投入了电影再生产。

  这位东方导演手里的Mytube卖身款,加上分众传媒的股权质押资金,横竖不过20多亿规模。

  而哈斯廷斯可以拿出25亿规模的收购资金,又是主场作战。

  胜利的天平似乎不可避免地向一方倾斜。

  双方的舆论大战愈演愈烈,很多看热闹、又和两位当事人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第三方也逐渐加入阵营。

  比如索尼哥伦比亚。

  这家好莱坞六大之一的影视公司声称,如果短视的投资人路宽取得百事达的控制权,索尼哥伦比亚将考虑和奈飞签订独家的供片协议。

  这相当于公报私仇,把对路老板拍摄大屠杀题材电影的不满,转嫁到商业行为中。

  一时间,郑家作为后盾的一系列华人媒体烽烟再起,指责索尼哥伦比亚醉翁之意不在酒,有替日右翼势力张目的鬼祟心思在。

  后者第一时间发声辟谣,解释清楚自己绝无政治立场,绝无偏向,只是在商言商,对哈斯廷斯的领导能力更信任一些。

  当然,只不过是听听罢了。

  《历史的天空》剧组外隔三差五的骚扰,总归是有背后资金支持的吧?

  可能来自鬼子国内的各类渣滓协会,也可能直接来自索尼的献金。

  说归说,骂归骂,总归是要手底下见真章。

  周一早晨,纽交所的百事达在9点25集合竞价就有些耐人寻味。

  无数大单在买一位置张牙舞爪,似乎预示着今天的不平凡。

  9点30分,正式开盘,令无数股民疯狂的一幕还是出现了。

第345章 我来到,你的董事会

  此前,有心算无心的大空头保尔森一方,已经通过Instinet暗池系统拆解买单,以每笔不超过5万股、价格波动控制在±1.5%的方式,累计吸纳奈飞312万股左右。

  为避免触发SEC持股披露红线,他动用开曼群岛注册的12家壳公司分仓持有,并通过延时交易报告(T+2规则)掩盖踪迹。

  此时奈飞日均交易量仅85万股,哈斯廷斯团队未察觉异常。

  或者说,即便哈斯廷斯察觉到了异常,他既然识破了路老板的狼子野心,自然不会大唱空城计。

  因此,此役的胜负手还是在百事达。

  基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在别人的主场,青年导演唯一的胜算就是在百事达上把哈斯廷斯彻底拖住。

  并且让他相信——问界没钱了。

  这才好赚开他的城门,进行最后的巷战。

  开盘伊始,萎靡了近半年的百事达股票直线拉升。

  一切都预示着,周五下午的异动以及周末路老板和哈斯廷斯的嘴仗并不是白打。

  从巨量的超买中、大单就能看出市场的激动情绪。

  保尔森正在华尔街附近的交易室中指挥若定。

  交易室的布局十分现代化,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巨大的电子屏幕,实时滚动着全球各大金融市场的动态数据,股票指数、外汇汇率、大宗商品价格等信息闪烁不停。

  房间中央摆放着一张巨大的会议桌,周围环绕着一排排舒适的办公椅,每把椅子前都配备着最先进的电脑设备和多台显示器,方便交易员们同时监控多个市场的情况。

  大空头高声道:“碎单!碎单!伙计们!”

  所谓碎单,是投资者将一笔较大的交易订单拆分成许多较小的订单。

  目的是尽量减少大单交易对市场价格的冲击,降低交易成本,隐蔽交易意图。

  譬如现在交易员们挂单价始终比卖一档低0.02美元,这是在制造“自然买盘”的假象。

  同时,保尔森安排了另一批交易员以每单2万股的规模挂买一价(优先成交),这是明晃晃地给哈斯廷斯股票团队的诱饵。

  换言之,己方的吸筹动作要符合敌军对自己资本规模的认知,能装多像就装多像。

  周一全天,百事达经历了一番急速拉升后就不温不火起来。

  双方都在有预见地互相试探,你不出手,我也不急。

  下午3点50,即将进入尾盘的集合竞价,保尔森突然下达指令!

  “挂200万股市价买单!现在!快!”

  交易员们神色一凛,200万股几乎是盘口总量的300%,这是要钓鱼啊。

  炒过股的都知道,每天开盘和尾盘的集合竞价阶段,可能是风向标,也可能是第二天的陷阱。

  保尔森不计成本的大动作瞬间吸引了高盛、摩根大通等机构的量化算法识别,以为这是大宗抢筹信号,瞬间把股价从3.55美元推高至4美元!

  与此同时,刚刚反应过来的哈斯廷斯团队只能先挂巨单买一跟风,在尾盘集合竞价以3.88美元均价吃进120万股。

  算下来,首日的资金消耗就已经达到近6000万美元。

  “Bullshit!”

  “马修,什么情况!”哈斯廷斯黑着脸问道。

  刚刚口吐脏话的交易主管马修回头:“对手很难缠。”

  他无奈解释:“全天的盘口语言捕捉不到他们的动作和资金踪迹,一直在用脉冲式的防护消耗我们的耐心。”

  马修口中所谓的脉冲式防护,是保尔森设计的“三层防御网”。

  每当股价回落至3.70美元,即通过瑞信、美林、花旗账户同步挂出3.71/3.72/3.73美元三档买单(每档50万股,合计150万股)。

  此举迫使哈斯廷斯若要压制股价,必须一次性吃掉全部三档挂单。

  加上尾盘偷袭,这才在第一天就消耗了哈斯廷斯近6000万美元。

  “奈飞的盘口呢?有什么异动吗?”哈斯廷斯不置可否,这种消耗尚在他的预料范围内。

  马修皱眉:“看不出,至少没有大规模的买入动作,就算是分拆的中单也很少,具体还要明后两天交易日,看有没有信息披露。”

  哈斯廷斯点头,又叮嘱了些注意事项才离开。

  看来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苦战。

  与此同时,接到保尔森电话的路老板却是眉开眼笑。

  “完美的素材,保尔森。”

  “什么?路?”

  路老板调侃:“还记得我之前说的话吗?未来也许会有一部叫做《大空头》的电影,这些都是素材啊!”

  “哈哈!我很期待。”

  保尔森和自己的艺术家雇主一唱一和:“去掉休市,整个五月我们还有近20个交易日,如果你能迟一些回北平更好,我怕联络不及时。”

  青年导演沉吟道:“这个时间安排我无法决定,希望在我走之前能出席奈飞的董事会吧。”

  “你懂的,伙计。”

首节 上一节 759/8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刚被甩,和高冷校花领证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