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华娱浪子,怎么被天仙改造了?

华娱浪子,怎么被天仙改造了? 第418节

  “我的国家还有救吗?”

  这是李明发自灵魂的迷茫,也是他所代表的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迷茫。

  拍的肯定不是救亡图存的抗战片,这里的剧情路宽就没再深入挖掘,不然会涉及到敏感内容。

  同时电影着眼的的是明暗两条故事线,第二幕进入了尾声。

  1944年,26岁的李明回到了美国,和养母及恋人相聚。

  只不过此时的张漫玉已经是小有名气的舞蹈家了。

  同样是在养老院的阶梯上,两人又一次邂逅了。

  12岁那年,小老头和小萝莉第一次见面;

  18岁那年,李明告别张漫玉,跟着哈里森前往东南亚游历;

  23岁那年,李明再次告别热恋中的女友,想要拯救自己心目中的祖国;

  26岁,再次归来的李明,在外表上几乎和张漫玉同岁,两人都是青年人的外表。

  这会儿的路老板恢复了原本的角色形象,站在养老院的阶梯上,镜头质感温柔和煦。

  “你?你是李明?”

  “是,我回来了。”

  张漫玉狂喜地上前冲入他的怀中,两人紧紧拥抱。

  只不过身体的距离没有能抹平思维和心灵的差距。

  张漫玉在美国生活多年,思维和习惯已经完全美式化,两人从早到晚地互诉衷肠,叙述着各自的人生际遇。

  晚上,思想开放的张漫玉邀请他到自己的公寓,美眸顾盼,这样的暗示已经非常明显。

  李明拒绝了。

  尽管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拒绝。

  也许是两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差距太大,也许是他从前怪异的样貌在心里留下了一种自卑感。

  使得即使再一次面对挚爱,他也没能下定决心去接受这段感情。

  张漫玉伤心地离开了,她回到纽约继续自己的舞蹈生涯。

  李明和养母曾文秀商量,准备到之前租界里认识的那个纽扣商人李雪建处找一份工作。

  李雪建很高兴看到这位许久不见的年轻人,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

  事实上,李明外出游历的这几年,他找到曾文秀说出了实情,又从她这里每每打听到李明的近况。

  李雪建急着串通曾文秀让李明到自己的工厂,是因为他身患绝症,生命只剩下最后几年了。

  在这几年里,他要把毕生的事业交给李明。

  李明开始跟着他学做生意、打理工厂,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他很快上了路子,成为李雪建的左膀右臂。

  几年后,在李雪建生命垂危的前夕,他在病床上对李明说出了实情。

  “侬是吾额种啊。”

  “什么?”

  “你是我的孩子,李明。”

  病床上的李雪建声音嘶哑,神情委顿,他好想听眼前的年轻人叫自己一声爸爸,又觉得自己没有这样的资格。

  这段高潮剧情中,路宽设计了明暗交织的光影对比:

  病床上的李雪建在阴暗处,象征着他生命的消逝;

  而床前不可置信的李明脸上,门外的一束追光打来。

  这是一个极富创意的光影设计和意味深长的侧写,光与暗的边缘,就是生与死的边缘。

  顾长未和罗兰、昆汀等人几乎要拍案叫绝!

  对比此前《异域》中无处不在的炫技式的镜头语言,《返老还童》的镜头语言显得更加深沉和内敛。

  这就像是一个年轻人的张牙舞爪,随着岁月的流逝进入到了中年人的淡泊宁静。

  昆汀似乎觉得这不是电影技法上的进步,是路宽本人的精神状态有了变化,否则是不会在艺术作品上有这样的投射的。

  他猜的很对,也就是在剪辑过后,路老板带着莫名的思绪去了九寨沟调整精神状态,躁郁的心境在此时依然没能平复。

  爱是全人类共通的语言,现场无数观众落泪抽泣。

  除了仍旧天才的路宽导演外,他们今天又认识了一位丝毫不亚于摩根弗里曼的中国表演艺术家!

  李明最终还是原谅了父亲,带着他来到海边,坐在长椅上。

  清晨天空泛起鱼肚白,海平面上开始出现一丝曙光。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慢慢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

  李雪建虚弱的脸庞被阳光照亮,他的眼神复杂。

  有对过去的悔恨,有对李明的愧疚,也有对生命即将结束的释然。

  观众们的心情平静,感慨地看着这一幕父子永别的温馨和伤感。

  但顾长未和昆汀等人蓦然发现,电影镜头的逆光感消失了!

  变成了柔和的顺光。

  所谓顺光,就是光线的照射方向和拍摄方向基本一致,这样能够让主体表面均匀受光。

  使用柔和的顺光时,光线经过柔化处理,不会产生强烈的明暗对比和生硬的阴影。

  这就使得电影镜头中的人物、场景等元素都被均匀且柔和地照亮,呈现出清晰、明亮且温暖的视觉效果。

  就仿佛被轻柔的阳光所笼罩,极易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懂行的导演们都能看得出,这是第二幕的终结,和第三幕的开始。

  “爸爸,爸爸?”

  李明坐在李雪建的身后,试探性地喊了两句。

  他走到李雪建身前,这位不称职的父亲已经溘然长逝,不知道有没有听见李明的两声呼唤。

  李明突然感觉到心里一阵抽痛,他从小在养老院长大,见多了生死离别,可真正地落到自己头上,还是不免心有戚戚焉。

  他接手了家族企业,成为了知名的纽扣商人。

  也许是感觉到内心空虚,李明独自一人去了纽约,他想找张漫玉,只是想看看她。

  在舞团排练厅的玻璃前,他看到张漫玉和一位年轻的舞者亲昵地舞蹈,一曲终了,两人亲吻拥抱。

  李明内心苦涩,但这怪不了任何人,是自己的怯懦失去了这个女孩。

  “李明?”

  张漫玉高兴地冲出来拉住他:“你怎么一言不发就走?是来看我的吗?”

  张漫玉的年轻恋人走过来,从后面拥住了她:“亲爱的,这是你的朋友?”

  “对!这是我从小长大的伙伴,就是那个越来越年轻的伙伴。”

  “哦!你好!”

  李明无奈地寒暄了几句,转身离开。

  在精心设计的长镜头中,张漫玉看着他远去的背影,莫名地感觉这个日渐高大的身形有些可怜。

  电影画面切换到了开头的一幕,即张漫玉在病床上对着自己女儿的诉说。

  “我不知道那一次他来找我,是因为他的父亲去世。”

  “否则我会追上他,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

  李明失魂落魄地离开了。

  柔光镜头仿佛一个顺滑的第三人称视角,带着感性的笔触,继续述说李明的人生。

  男女主角错轨,各自开始了自己的人生。

  1950年,年迈的哈里森回到美国,和自己一生的“小友”李明相聚长谈。

  “李明!你太令人感到惊讶了,你真的越来越年轻了!”

  “哈里森,你的身体还好吧?”

  “非常不错,世界没有战争了,我准备去环游世界!”

  李明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国内还好吗?”

  “你应该回去看看,这个古老的国家跟你一样,都从年迈走向了年轻,简直不可置信。”

  “他们有一个新的政府,一个伟大的政府!”

  1950年,中央正府通过对外广播向海外华侨传递了未来国内工业和贸易将有大发展,华侨可回国投资办厂的信息。

  男女主爱情的明线和国家民族命运的暗线交织,李明怀着期待的心情回国了。

  李明亲眼看见了神州大地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回到了出生的租界养老院。

  他看着霞飞路变成了淮海中路,贝当路变成了衡山路,亚德路变成了旅顺路,还有人民的脸上洋溢着的欣喜。

首节 上一节 418/8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刚被甩,和高冷校花领证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