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华娱浪子,怎么被天仙改造了?

华娱浪子,怎么被天仙改造了? 第28节

  “路宽,你怎么对北电这么熟?”

  宁皓暂时搁下自己找他讨论剧本的初衷,先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哦,我对你们北电表演系的美女比较感兴趣,经常来蹭饭。”

  小平头有些无语地看着他猛炫羊脆骨,自己再磨叽就要被吃光了,也撸起袖子开干。

  茶足饭饱,路宽满足地拍拍肚皮。

  春节期间外面饭店不开门,他早年间做饭的手艺丢的一干二净,这大半个月可算是亏了五脏庙了。

  “小宁,有事儿说话。”

  路老板很有吃人嘴短的觉悟,决定提携下这位还徘徊在艺术片和商业片选择中的“后辈”。

  宁皓听得一愣,看着他稍显年轻的面容,却又异常成熟的气质,一时半会儿没想起来反驳他的称呼。

  “那个,我是有个剧本,想跟你讨论下。。。”

  “哦,走吧!”

  宁皓的脑回路有些跟不上他的节奏,你问都不问一下的吗?

  两人来到宁皓两口子从地下室搬出来的改善型住房:蓟门里小区。

  千禧年之后人像写真风靡一时,宁皓的副业也从摆摊画画升级成了个人摄影摄像。自从给唐朝乐队的刘老五拍了那套业界闻名的个人写真,北电有个摄影倍儿棒的小伙子叫宁皓这个传闻就跃然于江湖了。

  于是有了纷至沓来的金海芯、屠红刚乃至朴舒的MV订单,宁皓和画画认识的女朋友刑艾娜也就顺势改善生活,搬到北电附近来,方便上学和摄影、剪辑的兼职工作。

  邢艾娜在男友的介绍下和路宽打了个招呼,很贤惠地到厨房烧水泡茶。

  “房子比较简陋,别介意。”

  “挺好!有钱的日子谁不会过啊,看不出情分,就得这种苦日子,才能培养感情!”

  路老板前世倒是没做过宁皓的公关业务,俩口子应该还是比较和睦的。

  宁皓也不墨迹,从堆得老高的废稿里扒拉出一个剧本,封面写着《大钻石》。

  “我先看看。”

  路宽没有什么谦虚的觉悟,大喇喇地靠在沙发上翻起剧本来。

  邢艾娜放下茶杯,轻轻地怼了怼男友小声嘀咕:“这谁啊?靠谱吗就往家领?”

  要不说女人都有种天生的直觉,一眼就看出来路老板不是好鸟。

  而其他女人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估计已经付出了相当的代价,比如伤心的江姐姐。

  “剧本太差了,必须大改!”

  邢艾娜有些不忿,这剧本也有她的智力成果,怎么就被轻易否定了。

  宁皓却面色沉重地开口:“怎么个章程?”

  他倒没太大感觉,人家连张一谋的本子都怼得不要不要的,自己算哪根葱。

  “小宁,你见过正经好莱坞剧本没?”

  南加大导演系优秀硕士生决定给半路出家的广告片导演上一课。

  两人齐齐摇头,路宽摊开剧本。

  磨刀不误砍柴工,教会工具人才能更好地给自己打工。

  “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和大制片厂,通常都会设置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叫做剧本分析师。”

  “就拿你这部剧本来讲吧,如果我是剧本分析师,接到你的稿子,第一时间我会看你的简介和总结,大概就两三句话,然后是不超过两页的剧情提纲。”

  是不是感觉很熟悉?跟起点的编辑们读稿过稿,以及书友们选书是一个流程:看标签,看简介,看黄金三章。

  简言之,书友=好莱坞剧本分析师。

  路宽讲这些是为了引导他朝着商业化剧本的方向去改进,继而道:“我认识一个华纳的剧本分析师,通常在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化流程中,他们会用一系列量化标准来评估剧本。”

  说着拿起宁皓的剧本翻开刚刚标注的部分:“比如你这部《大钻石》,如果男女主角的戏份不超过75场,往往就直接退稿,这是为了保证大牌明星的戏份,从而保证票房。”

  “再比如你这里面的戏剧性事件,像开头出现的可乐罐,宝哥错把真翡翠送给妻子等等,这类事件在一个剧本里一般要达到至少50场左右,这是为了避免电影太流水账不能抓观众的眼球。”

  是不是又很熟悉?简言之,戏剧性事件和男女主戏份=爽点,爽点不够,删书下架。

  “我们现在回到《大钻石》,按照好莱坞经典的三段式结构,一般十分钟以内要制造戏剧性话题或者说是悬念,三十五分钟前制造一个故事或者分支。”

  “以标准的120分钟电影来计算,就是要按照大概3:6:3的结构来设计剧情和戏份,再看你现在的剧本,典型的头重脚轻,中间还缺料,前面铺垫的太多太密,到中间揭晓悬念的时候又没有戏剧张力。”

  宁皓听得聚精会神,头发都要薅秃了也没发现的问题被路宽庖丁解牛一般拆借开来,心里直呼自己的剧本有救了。

  “现在这样,我们就以情节点为基准,把刚刚所说的75场戏和50场戏剧时间的标准往里面填充,当然了你这部是群像戏,没有特定的主角,那这两个数字就要酌情增加。”

  宁皓不住地点头,虽然不懂好莱坞,但对情节点这样的基础编剧知识还是不陌生的。

  简言之,情节点就是每一幕事件转折的标志性事件、事实、剧情等,它会引导着观众往下一个剧情支线发展,进而把整部剧都串联起来。

  类似仙侠文中主角打通了一张地图,突然接到一个传音入密,山门危,速归,然后进入下一章地图或剧情,大抵如此罢了。

  “另外,你这个名字也要改改。”

  什么大钻石,在起点混的都知道,新手书名字数越少越扑街。

  “叫什么?”

  路老板略作沉吟状:“《疯狂的石头》!”

第39章 带兵兵去三里屯

  按照路宽指导的好莱坞范式的商业片剧本结构,宁皓又茶饭不思地改了一天一夜,总算是像模像样地拿出一稿和后世《疯狂的石头》比较接近的故事。

  有了宁皓的加持,路老板向路导转型的步伐继续加快,他也可以开始考虑第一部电影的制作了。

  他计划中的第一部电影是《爆裂鼓手》,原因有三。

  首先,拍摄场景90%都在室内,租用大学校园场地即可,成本较低。

  其次,《英雄》上映后国内商业片大潮兴起,彼时借着这股东风上映节奏明快的《爆裂鼓手》,盈利前景明朗。

  最后,第一部电影,他是肯定要从梅燕芳那里获取一些资源的,男主准备找谢霆风,他在出道之时曾经受过梅燕芳恩惠,这几分薄面是要卖的。

  剩下就是资金问题,原作2014年投资2000万元左右,那还是在严格的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下,有各种工会条款限制拍片时间和最低工资。

  放到2002年的现在,以路老板的各项骚操作,成本压缩到700万以下没太大问题。

  拍摄队伍就用青影厂的廉价劳动力,也可以借他们的厂标和拍片名额,解决许可证问题。

  摄影师让宁皓客串,在自己的现场指导下不会有问题。

  后期就一个剪辑和配乐,完全可以找热情的北电学长学弟们为爱发电,主题曲自己写。

  路老板想到主题曲才意识到已经放了范兵兵很久的鸽子,从节前就说带她认识张亚栋等音乐制作人,一直拖到了现在。

  几通电话,约了周讯和范兵兵在三里屯的88号酒吧见面。

  北平是座分裂的城市,一半是贵族,一半是平民,三里屯则是二者的交集。

  绚烂夺目的灯球和令人咋舌的价签时刻提醒着人们阶级间的鸿沟。

  同样的歇斯底里和烂醉如泥又仿佛在你耳边述说着众生平等。

  “讯哥儿,最近忙什么呢,今天喝点儿啊?”

  两人已经成功发展成为酒友,路老板人长得帅说话又好听,周讯超喜欢的。

  “可以啊,我刚从录音棚出来。”

  旋即恶狠狠道:“这次可是全听了你的指点迷津啊,可把我累死了,如果没成果你等着的!”

  周讯不喜欢听小道士算她的感情,却不介意他算算自己的事业。

  特别是风闻路宽在香江的事迹后,在内娱小范围的圈子里都对他的问界咨询公司非常感兴趣。

  有外人在场,范兵兵很好地收敛了自己的柔媚入骨,却仍然惊讶于路宽在周讯这样的当红花旦面前说话的份量。

  难道媒体上披露的周讯的第一张专辑也是出自路宽的谋划?

  虽然范兵兵目前在内娱的咖位还远远不能和她比,但都是朋友,周讯和路宽聊天也没忘了她。

  “兵兵,我听小路说你也想尝试下出专辑什么的是吧。”

  “是的讯姐。”

  这个年代的艺人都讲究影视歌三栖,这也是港台那边传来的风气,周讯对此并不奇怪。

  “亚栋路上堵车,应该一会儿就到。”周讯看看表。

  “待会儿你们跟他聊聊,我建议先约两首歌,发个单曲试试,做专辑实在太累。”

  路宽也点头:“讯哥儿签的是唱片公司是华纳,是总监宋科亲自给筹划的专辑,你刚起步,先试试单曲也好。”

  范兵兵乖巧地点点头,一副任君采撷。。。

  不是,凭君吩咐的模样。

  “你放心吧讯哥儿,虽然你那嗓子比较特别,但是人气和号召力在,这张专辑成绩不会差。”

  后世周讯这部《夏天》在2003年沸点期间取得了28万张的销售成绩,和同时期的专业歌手刘焕、羽泉平分秋色,颇为不俗。

  周讯和他干了一杯笑道:“借你吉言。”

首节 上一节 28/8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刚被甩,和高冷校花领证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