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华娱,从电台情歌到天王巨星

华娱,从电台情歌到天王巨星 第133节

  当然了,夸的也不能太往心里去,会骄傲自满。

  反正平常心对待就好。

  而上网确实是打发时间的好方式,不知不觉就晚上十点了。

  或许是白天睡太多,现在毫无睡意。

  沈浪正在想做点什么,手机响了,是钱国盛打来的。

  没说什么事,就说在三里屯夜猫酒吧等他,让他快点过去。

  他穿上大衣,戴上口罩,围上围脖,开车来到了三里屯。

  三里屯因距老燕京城内城三里地而得名。

  最开始都不曾有人想到,这个随意而取的名字,有一天会代表着时尚、文化、潮流、商业。

  上世纪90年代,为了发展街道经济,三里屯南北向的主路上建起了一排大开间的临街商铺,开始了特色市场的试验。

  北面的三里屯路,由于外交公寓有大量外国人聚居,第一家酒吧于1995年在此开业。

  次年燕京国安足球俱乐部将工人体育场选为球队主场,附近的酒吧借此成为了球迷的聚会之处。

  1998年的世界杯期间,和2001年世预赛期间,每一家酒吧都夜夜爆满。

  夜晚的三里屯散发着年轻、鲜活、圆融的光芒,“夜经济”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发光。

  “钱哥,嫂子。”

  “来了,坐。”

  沈浪包的严严实实,根本没人能认出来,要不是主动打招呼,钱国盛、方婉华都认为是酒吧顾客。

  “喝什么?”钱国盛问道。

  “开车来的,果汁吧。”沈浪回道。

  钱国盛叫了服务员过来,给他点了杯果汁,然后道:“我在津门刚谈好一单生意,过来接你嫂子,明天早上的飞机一起回家,我们俩好久没见了,借着这个时间,喊你出来听听歌,喝喝酒,聊聊天。”

  沈浪摘下了口罩,松了松围脖,端起酒杯与两人碰了一下,小酌一口,微笑着道:“是有阵子没见了,我也是到处跑,颁奖典礼啊,综艺节目啊,各种活动啊,刚刚才停下来的。”

  钱国盛语重心长的道:“年轻有拼劲是好事,可你也要多注意身体。”

  沈浪点头道:“我明白的,其实也还好,都不是什么耗气力的事情。”

  方婉华把果盘推到他们两个的面前,道:“别只顾着聊天,吃水果,对了阿浪,你还想吃什么,我给你点。”

  沈浪摆手道:“嫂子,这些够了。”

  家长里短的聊了一会儿,钱国盛起了一个话题,道:“阿浪,你说影视城和院线有没有搞头?”

  他煤矿那边风生水起,钱赚了不少,想分散投资,避免竹篮打水一场空。

  妻子这边影视投资行情不错,就合计了一下,看能不能再扩大一点范围。

  去了解后,能用上亿资金的,好像就影视城和院线了。

  沈浪闻言,陷入了思考中。

  首先是影视城。

  1987年央视规划建设无锡中视影视基地,至此,国内兴起建设影视基地的高潮。

  各地纷纷利用当地优势规划建设影视基地,如涿洲央视影视基地、央视威海影视城、镇北堡西部影城等等。

  目前,全国有几十个影视基地,其中投资上亿元的就有十多个。

  虽然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盈利,主要包括门票销售、衍生品销售、品牌合作与广告植入等,但大多数影视基地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在原时空,诸多影视城发展到后面,也就一个横店影视城能够赚得到钱的。

  这个投资得慎重。

  倒也可走迪士尼路线,不搞成单纯拍戏用。

  然后是院线。

  很多人以为,一个电影院是靠卖电影票赚钱的。

  这个说法对,但也不完全对。

  实际上对于院线公司而言,电影放映、广告和影院商品及餐饮销售都是主要收入来源。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2000年初期,华夏电影正处在长达十多年的低迷期。

  那个时候就没有院线一说,做电影院也赚不到多少钱。

  到了2000年中期,电影向社会的改革开放,对社会开放,国有制片厂可以拍电影,社会资本也可以拍电影,这是从业内到业外的开放。

  电影行业的增长,让电影会逐渐成为大众日常消费的一种娱乐方式,院线制改革也在2001年初启动。

  在这个时间节点,做院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都可以,不过需要一个详细的计划书。”

  沈浪也打算要插一脚。

  “有你这句话,我看稳了。”

  钱国盛笑了起来。

  “计划书我找人来做,等写好了给你。”

  方婉华同样干劲十足。

  三人举杯,这时,酒吧响起了熟悉的音乐,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第134章 ,这不黄博吗

  前奏一听就是《蓝莲花》。

  而这会儿的酒吧,还没有流行DJ什么的,大多是北漂歌手驻唱。

  像是零点乐队、朴樹、沙保亮等知名歌手,都曾做过酒吧驻唱歌手。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你对自由的向往

  天马行空的生涯

  你的心了无牵挂……”

  “近一年来,在各种酒吧,都流行唱你的歌。”钱国盛说道。

  “不止是酒吧,在卡拉OK、KTV、溜冰场都是热门。”方婉华跟着道。

  然而沈浪正惊讶的看着舞台上的驻唱歌手,这不黄博吗。

  很多人其实不知道,黄博一开始是以歌手出道的。

  黄博的父母都是干部,一直希望他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和自己一样的知识分子,但事与愿违,他的学习成绩是一塌糊涂。

  都说上帝把门关上就会给你一扇窗户,读书不行的黄博,对音乐倒是很上心,初中就开始进入歌舞厅演出了,而到了高中时代更是成为国内第一批的酒吧驻唱手。

  后来在羊城签约了唱片公司,和毛柠、杨玉莹一同出道,三人当中就黄博没有红。

  在22岁那年,黄博选择回到老家青岛,依靠父母的帮助开了一家代工名牌鞋的工厂,并逐渐积累了一些资金,结果1997年的金融危机让他失去了一切。

  直到2000年,导演管虎计划拍摄电影《上车走吧》,有个角色需要一个长相丑陋并且有青岛口音的演员,经过一番筛选后,他们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于是发小高琥推荐了没有演戏经验的黄博。

  这部戏拍完后,黄博对电影产生了兴趣,高琥告诉他,如果他想在电影行业长期发展,最好去电影学院进修,就这样他决定报考北电。

  而为了攒学费和生活费,黄勃继续干起了老本行,来酒吧驻唱。

  一曲唱完,钱国盛评价道:“唱挺好的。”

  方婉华耸耸肩膀,道:“也就还行吧,酒吧歌手不都这水平。”

  沈浪没有说话,看着黄博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钱国盛招呼服务员过来,数了几张百元大钞,打赏加点歌,要听《写给父亲的散文诗》。

  方婉华瞪了他一眼,似在说,原唱在这呢,你还花钱去听别人唱。

  “一九八四年庄稼还没收割完

  儿子躺在我怀里睡得那么甜

  今晚的露天电影没时间去看

  妻子提醒我修修缝纫机的踏板……”

  “才华大于颜值”,这句话或许正是黄博的魅力的真实写照。

  在娱乐圈的璀璨星河中,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多才多艺的才华脱颖而出。

  不仅作为一位优秀的演员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更在音乐的道路上留下了深刻的足迹。

  有意思的是,黄博在演艺圈是凭借着他独具特色的青岛口音,人气与日俱增,并获得了许多顶尖资源的青睐,而唱起歌来,却没有明显的口音了。

  至于唱的有多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少是过了专业歌手的门槛的。

首节 上一节 133/1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一元当一万用,给女神花钱就返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