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学霸就是要肝

学霸就是要肝 第271节

  几个人都纷纷拿出手机拍起了照片,然后将其分享到了自己的朋友圈中。

  像是刘晓东,也将这张照片发给了当初劝他早点跑路的那个周贺。

  周贺现在也已经跑路到了国外,如今在哥伦比亚大学当博士后,听说现在过的也算是有滋有味,只不过,当他看到刘晓东发过来的图片时,顿时也震惊了。

  他们搞材料的,当然也知道技术发明一等奖的含金量如何,一时间,周贺也不由表示了对刘晓东的羡慕。

  【吗的,早知道科学岛实验室这么爽,我当初也来试试了。】

  刘晓东哈哈一笑,回答道:【你现在在哥大呆著不是也挺不错么?】

  周贺:【别说了,在这边呆著能让你心惊肉跳,我就是来这边熬个留学经历,到时候能回国就回国,直接从讲师做起,倒是你,现在怕是能够直接成为教授了吧?】

  刘晓东回复:【没有没有,我也就才评上助理研究员没多久呢。】

  周贺:【你小子!】

  刘晓东的脸上都笑开了花。

  当然,另外三个人也都是差不多的表情,大概也就只有萧易一脸的平静了。

  而到此,技术发明奖的一等奖也终于全部颁发完毕,接下来开始颁发其他的奖项。

  时间很快过去,所有奖项颁发完毕,而本届奖励大会也到此结束。

  相关的报导很快出现在各种新闻平台上。

  到了这个年代,华国人民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视程度可以说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头号,人们都会关注这些在科学技术上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们。

  所以,各大热搜榜的前列,也迅速被相关的词条所占据。

  比如说获得了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位老科学家,也受到了人们的追捧。

  像是薛院士所完成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个诺奖级的成果,也让相当多的网友们表示了关注,特别是得知这位薛院士年轻的时候考研物理只拿了39分时,更是让人们有了一种喜剧感。

  不过,实际上这位薛院士高考的时候物理99分,距离满分只差一分,仍然是一名妥妥的学霸。

  当然,除了两位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之外,另外一个热搜,则更是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

  【萧易获得三个一等奖】

  这个消息,又一次点燃了网友们的激动。

  懂的人自然都知道自然科学一等奖和技术发明一等奖有多难获得,结果现在萧易一次拿三。

  以至于这条新闻下面最火的一个评论就是:【虽然大会改成了三年一届,但还是不影响萧神一年拿一个一等奖的战绩。】

  其他的评论也更是各种各样。

  【萧神啥时候成院士啊?】

  【明年!】

  【啊?三个一等奖?真的不是在开玩笑吗?这三个一等奖怕是等于一个最高科学技术奖了吧?】

  【不用想,萧神距离拿最高科学技术奖就是年龄的问题了】

  【最高科学技术奖对年龄没有要求,所以我说一个数,下一届就能拿!】

  【好好好,我也跟一个,下一届就能拿!】

  【我觉得再过两届就能拿!】

  【……】

第233章 核聚变进入倒计时

  随著各种新闻传的越来越广,人们对于本届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讨论热度也始终居高不下。

  作为一届大会连拿三个一等奖的萧易,也无疑成为了最多人讨论的热点。

  基本上,人们都算是默认了虽然他拿的不是最高科学技术奖,但实际已经等同于拿了最高科学技术奖。

  不过,对于这些关于自己的话题,萧易还是一如既往的没有太过关注。

  毕竟,对于其他的学者来说,拿奖或许是帮助其更进一步的【资格证】,但对于他这样已经被认为是地位等同于爱因斯坦、牛顿等人类顶级科学家的学者来说,拿奖什么的,无非也就相当于锦上添花罢了。

  没什么好说的。

  所以,从上京回到肥市后,萧易便再度将全身心都投入到了对麻花碳的研究当中。

  至于刘晓东几个人,回到实验室之后,那就直接享受到了英雄级的待遇,全实验室的人都跑过来向他们表示了祝贺,连连让几个人请客。

  他们几个人年龄也都不算多大,最大的唐春明现在也不到30岁,现在凭借着这个奖,直接成为正研究员都完全没问题。

  算得上是一朝就走完了别人要走一生的路。

  当然,四个人倒是也没有太过高调,毕竟他们也清楚这个成果,算是萧易带著他们搞出来的。

  能够拿奖,也是萧易愿意带著他们拿奖,算是给他们实验室多搞几个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出来。

  像是其他那些技术发明奖的获奖项目,基本上都是六个人填满了,而自然科学奖最多只能填报五个,所以除了数学这种基本都是一个人完成的项目之外,其他那些项目的获奖人也都是填满了,主要就是为了各自的获奖单位多搞几名获奖人出来。

  也就是他们这个锂硫固态电池的项目研究人员加起来也就五个,所以最后也就只填了五个人的名字。

  很快,几天时间过去,相关的热度也逐渐消停,除了在某些角落还有人讨论,广大人们的主要视角便被转移到了其他方面,比如说即将迎来的巴黎奥运会,以及频频进入讨论热点的塞纳河卫生问题。

  而时间,也再度在悄然中过去了。

  ……

  一个月后。

  深夜。

  实验室中的灯光依然明亮著。

  而萧易一个人在实验室中,进行著一种新合成手段的实验。

  麻花碳的内部既然是呈现出一种复杂的类麻花型结构,那么利用磁场的效果控制石墨在熔融状态下的流动,或许就有机会实现其内部结构的麻花状。

  不过,其中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石墨的熔点高达3652摄氏度,因此就只能使用电弧炉或者是等离子体炉等来对其加热,这样一来无疑会提高生产成本。

  当然,就目前来说,只要能够造出适合成为第一壁材料的材料,造价再高,都是可以接受的。

  更何况,一旦核聚变真的搞出来了,那么这些成本,都将迅速地降低。

  毕竟,电费一旦降低,带来的可就是全世界几乎所有商品成本的降低。

  “嗯……加热还需要等一会儿。”

  萧易忽然想起现在好像正在播出巴黎奥运会开幕式。

  于是他拿出手机,上网看了一眼。

  结果没看几眼,他的眉头就紧锁了起来,而央视主播的沉默也是相当的震耳欲聋。

  直到三个人钻进一间房子,然后摄像头被推出房门的时候,他终于关掉了直播。

  以他的智商,距离理解这样的艺术,也仍然还是太遥远了点。

  重新看一下眼前的电弧炉,里面的石墨已经到了熔融的状态。

  随后他便关闭了电弧炉,然后将里面熔融的石墨转移到了另外的一个炉中。

  这个炉子是他花了不少时间专门打造的,原理也就类似于电磁搅拌器等一些基于磁流体动力学原理,通过外加磁场与熔体内部的电磁相互作用,实现对熔体流动、传热、成分等的调控。

  不过,他这个亲手打造的炉子,外加磁场使用的是HTSC-1超导体磁场,凭借HTSC-1的超强磁场,能够直接将这些熔融状态下的材料悬浮起来,从而避免了杂质污染等问题。

  当然,磁悬浮熔炼炉这类产品也是早就已经有了,但是,他的这个磁悬浮炉子,却有一个关键的优势就是,能够通过自动调整磁场的线路,来实现对内部熔融材料流体更加精准的控制,在这里面,就运用到了他曾经为了研究格林沃尔德极限,而将多流体模型和NS方程结合起来的那个新模型。

  所以这个炉子也被他命名为精准磁悬浮流体控制炉,至于相关的结构专利,也准备申请了。

  很快,将熔融石墨缓缓倒了进去,在强磁场的控制下,这些熔体也得以被稳定地控制在炉子中间。

  然后盖上炉盖,启动真空泵,将内部的空气给抽了出来,避免待会儿进行电磁搅拌的时候,将空气混杂进去,同时这样也可以避免熔体温度下降,导致其重新凝固,再加上其内部也设置有加热器件,基本上避免了内部熔体凝固的可能性。

  随后,他来到了旁边的电脑上,将之前已经设置好的搅拌程序上载上去。

  接著,电磁搅拌的过程就开始了。

  虽然从外面看不见,但在电脑上显示了内部熔体的实时状态,可以看见在既定的程序下,内部熔体随著外部磁场的变化而开始流动和旋转。

  就像是核聚变装置一样,当然,两者在原理上也确实相当接近。

  就这样,随著这样的搅拌过程,熔体的内部微观状态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而这些变化,将会在熔体最终凝固的时候,使得最终的晶格结构,朝著萧易想要的方式前进。

  虽然严格来说,熔体是一种无序的液态物质,没有像固体那样守则的晶格结构,但是,熔体并不是完全随机无序的,它在微观上仍然存在一定的有序性和短程关联性,这种微观结构特征通常被称为近程有序或局域有序。

  而在精准磁悬浮流体控制炉的搅拌过程中,只要设计的程序足够好,也就能够对这种近程有序或者是局域有序实现控制。

  就这样,随著时间的过去,大概有五分钟之后,萧易便启动了冷却过程。

  冷却的过程自然也是经过了专门的设计,采取了多种冷却手段,包括电磁搅拌冷却、辐射冷却和气体冷却,从而避免冷却时对其内部的结构造成影响。

  直到最后,熔体重新凝固,温度也到了常温。

  萧易打开了炉子,看著内部已经成型的一块柱状材料。

  他的眉头一挑,然后将这块柱状材料取出。

  先观察了一番,其外部的颜色已经不是石墨那样的黑色或者是银灰色,而是带了一点浅浅的金色和蓝色。

  “有点类似于高定向热解石墨么?”

首节 上一节 271/3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让你写书,没让你交代犯罪记录!

下一篇:离婚后,被富婆太太表白倒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