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学霸就是要肝

学霸就是要肝 第259节

  詹妮弗问:“知识遗传技术?莫非是将知识遗传给后代?”

  “对,但是不全对,知识遗传技术是一种能够将一名科学家所掌握的所有知识,全部灌输给别人,所以不管是不是后代就行。”

  “如此一来,即使是一名刚刚成年的年轻人,他在享受了18年快乐的儿童生涯后,不用上学,不用写作业,在十八岁的时候接受知识遗传技术,立马就能够成为一名最顶级的科学家。”

  “而后,这位年轻人,就能够凭借着年轻的优势,在科学研究中,发挥出极大的作用。”

  詹妮弗赞叹:“听起来很棒,这么说的话,我如果能够遗传你的知识,也就能够看懂你写的那些看起来如同天书一样的数学论文了?”

  萧易笑道:“是的。”

  “那真是太棒了,但,你提起这个问题,难道是想表示,你正在研究这样的技术?”

  萧易摇摇头,说道:“不要忘记你最开始问我的问题。”

  “那么回到原来的问题上来,这样的一项技术,和教育有什么关系呢?”

  “很显然,这样的技术,我们现在并没有掌握,甚至没有任何理论能够让我们掌握。”

  “但其实仔细想来,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知识遗传技术,只不过它并不能像是科幻作品一样,能够立马就让一名年轻人成为最顶级的科学家。”

  “然而,当我们出生,然后开始接受教育,直到成长,这个过程,就是在接受知识的遗传,不同的是,我们需要自己学习,付出努力。”

  “而且,由于受教育的不同,每个人所获得的知识,也就不尽相同。”

  “而这,正是研究教育的目的。”

  “通过教育的研究,教育的效率就能够得到提升,每个人能够接受到的知识,也就能够变多。”

  “这是否就算是在不断接近知识遗传技术呢?”

  萧易向詹妮弗微微笑著反问。

  而詹妮弗已经睁大了眼:“Amazing!”

第225章 比肩爱因斯坦的科学家

  无疑,这第一个问题,萧易算是给出了一个很不错的回答。

  听起来虽然不如他在物理、数学、材料之中抉择一个,但是,詹妮弗相信,只要这段采访放出去,一定会收获不少关注的。

  特别是萧易提到的那个知识遗传技术,更是让她眼前一亮。

  发展教育,就是在发展知识遗传技术,听起来也确实是一种不错的新闻。

  仔细想一想,人类科学取得巨大进步的阶段,可不也是和教育越发普及有一定的关系吗。

  “你的回答,真是给人提供了眼前一亮的感觉,我非常喜欢。”

  詹妮弗称赞道。

  “谢谢。”萧易微微颔首。

  “不过,其实我更加好奇的,还是在你自己所研究的那些领域中,你认为哪个领域最重要?”

  詹妮弗还是没有放弃这一点。

  萧易摊手,随后说道:“好吧,对于这个问题来说,从感情上,我认为是数学,毕竟人们也都知道,我最开始的时候,还是研究数学的。”

  “不过,从理性上来说,我认为是材料。”

  “人类发展到今天,各种重要的突破,都是发生在材料上,比如我们的芯片,来自于从沙子中提取出来的硅,通过不断的更新换代,才构成了如今那些性能强大的芯片。”

  “而在之后,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也都将始终和材料的研究离不开关系。”

  “就比如核聚变这项技术中,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材料问题,如果一直不解决这个材料问题的话,那么核聚变能否实现,都将始终是一个未知数。”

  詹妮弗眼前一亮,说道:“核聚变?就是那个能为人类提供无穷能量的技术吗?”

  萧易答道:“是的,从理论上来说,一旦实现核聚变,那么人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需要再担心能量的问题。”

  詹妮弗问道:“不过,话说回来,提起这项技术,我也注意到,前段时间在网络上有很多人在讨论伱已经开始研究核聚变了,甚至还有人说,要不了多久咱们人类就能够迈向新的文明等级,可见很多人都十分相信你能够实现突破,那么,你是否真的已经开始研究核聚变了?你认为你能够实现核聚变吗?”

  萧易正要回答,忽然就想起了之前柳聪局长告诉他的事情。

  白宫已经关注他对核聚变的研究了,虽然仅仅只是因为之前的格林沃尔德极限的研究,不过,面对这样的美国媒体的话……

  所以,对于这类问题,还是稍微谨慎一点好了。

  甚至说不定这个女记者问他这个问题,就是抱有其他目的呢?

  于是他沉吟了片刻,回答道:“核聚变,我确实进行过相关的研究,不过研究的到时也并不多,基本上也就网上说过的,关于我当初研究了一个叫做格林沃尔德极限的理论,这个理论对于实现可控核聚变倒是没有太大的意义。”

  “至于你问我觉得自己能不能突破核聚变这个问题……”

  说到这里,萧易失笑了起来,说道:“也许这个问题你可以去问问陶哲轩啊、费弗曼这些教授们,唔,特别是陶哲轩,我记得他本人还担任著你们的总统科学顾问。”

  “在我这里,或许未来50年,核聚变就能够实现了,当然,如果你在20年前问这个问题的话,大概也只能得到相同的回答——还有五十年。”

  听到萧易的回答,詹妮弗笑了,好像是因为这个笑话而被逗乐了。

  “看来我们人类距离迈入新的文明等级,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呢。”

  “也不知道在我有生之年能不能遇见了。”

  萧易耸耸肩:“我也很想知道。”

  他的这句话可就是真话了,因为,在他有挂的情况下,如果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时间里,如果还无法让核聚变实现的话,那么,大概也只能证明,核聚变只是一个存在于理论当中的技术了。

  “那么,下一个问题。”詹妮弗说道:“作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其他人在你眼中都是什么样子的?你是否会根据智商,将人划分为不同种类?比如智商高的,智商低的……”

  听到这个问题,萧易又一次失笑起来,随后说道:“不好意思,在华国并没有种族歧视,所以我也不会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没有这样的习惯。”

  詹妮弗愣了一下,随后感慨道:“好吧,你说的确实是对的,在美国,种族歧视确实很多,能够生活在一个没有歧视的国家,真是太好了。”

  ……

  接下来,詹妮弗又询问了不少的问题,其中相当多的问题,都是普通人们对于他这位顶尖科学家比较关心的,比如每天的作息时间怎样,有没有给年轻学生们的建议等等各类问题。

  直到最后,“好的,感谢你前面的耐心回答,那么接下来,最后一个问题。”

  “最近,我们都能够在网上看见各种言论,认为人类的科学研究发展已经缓慢下来了,人类科学的未来已经很难再有什么重大的突破了,不知道你对于人类未来科学的发展,是保持乐观的态度还是悲观的态度呢?”

  萧易一怔,大概没想到最后会问这样一个问题。

  而这个问题,也恰好就是前段时间他在心中思考过的。

  回想起那晚的那场梦,他此时也仍然记得梦中的场景。

  不过,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天,原本纠结的心情在此刻早就已经平复的过来。

  并且,对于未来的发展,他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充满著积极的态度。

  人类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18世纪中叶发展到现在,也还不到300年,就已经从当时的茫然无知,到了如今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文明程度。

  仅仅不到三百年,就到了如今这个地步。

  按照华国大一统朝代普遍持续的时间都在300年左右的时间来对比,那就是相当于一个朝代更替之后,新的朝代人们就已经用上手机电脑这些东西了。

  而如今,区区一个核聚变而已,看起来虽然很不可能,但以现在的眼光看未来,那也只会将自己的眼界拘泥于当下。

  就像是有一句很出名的话叫做:“比空气重的飞行器是不可能的。”

  而说出这话的人,是一位在历史上也赫赫有名的科学家,叫做开尔文,开尔文温度的那个开尔文。

  而还有一位叫做西蒙·纽康的天文学家,在1903年10月份的时候,在《独立报》上面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论飞行器的不可能性》,并在其中给出评论:难道我们的机械师……最终被迫承认空中飞行是人类永远无法应对的一大类问题之一,并放弃解决它的所有尝试吗?

  诸如这样否认飞行器的科学家还有相当多。

  结果没想到的是,在12月份的时候,莱特兄弟就完成了第一次飞行器的试飞。

  当然,当时新闻传播的速度并不够快,所以西蒙·纽康也是在1908年才知道这件事情了,倒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他的尴尬。

  不过,放到现在……

  萧易摇摇头,他并不想成为西蒙·纽康或者是开尔文。

  作为一个有挂的人,他要做的,是一直都能够正确下去的人。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或许我们应该从科学和哲学结合的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老实说,在过去我也有过一些不积极的想法,但如今,我已经改变了我的看法。”

  “300年的时间,就能够让全人类从对世界一无所知,发展到现在的这个程度。”

  “所以,身为科学家,我们要做的就是永远对未来的科技抱有信心,不然的话,当你对未来下达定论的时候,你就已经被未来所抛弃了。”

  听到最后一句话,詹妮弗的眼前一亮:“cool!你的这个回答真是太棒了,我已经想到该起什么样的标题了!”

  萧易笑了笑,说道:“不用谢,那么,现在的采访,是否也就结束了?”

  “当然……呃,还差最后一步。”

  詹妮弗起身笑道:“别忘了,你可是我们的下一期封面人物,所以还需要给你拍一张封面照片。”

  “罗伯特,交给你了。”

  詹妮弗朝旁边的摄影师同事说道。

  摄影师比了个OK。

  经过一番简单的设计后,他们来到了室外,终于拍下了一张照片。

  萧易抬头,看著旁边的树,不过,从摄影师的拍摄角度来看,他又像是在看著蔚蓝的天空。

  看树,代表著当下的研究,或者说已经掌握的东西,天空,则代表著未知。

  三角形的构图,也让这张照片显得格外有意境。

首节 上一节 259/3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让你写书,没让你交代犯罪记录!

下一篇:离婚后,被富婆太太表白倒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