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就是要肝 第225节
刘晓东一脸崇拜,看著萧易那平静的表情,就忍不住说道:“您就一点都不惊喜吗?”
萧易耸耸肩,说道:“惊喜,当然惊喜。”
您这可不像是惊喜的样子。
刘晓东心中腹诽了一句,不过随后,他就说道:“那我就不打扰您了,我得去把这个消息告诉咱们全实验室的人了。”
萧易笑著摆摆手,说道:“行,去吧。”
“另外,通知一下,今天晚上天香酒楼,我请全实验室的人吃饭!”
刘晓东顿时眼前一亮,“好耶!”
随后他就跑了出去,开始将这两个好消息在全实验室传开了。
一时间,又让整个实验室的人都沸腾了起来。
好家伙,20岁评上长江学者,这可实在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于是乎,整个实验室对于萧易都更加的崇拜了起来。
当然,在天香酒楼订桌的事情自然也没有落下,整个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也就不到50个人而已,再加上类似王豪这样的几名行政人员,四桌也就差不多坐下了,而最终萧易大手一挥,直接定了五桌。
开玩笑,等锂硫固态电池的专利授权出去,没有几个亿都拿不下。
这点钱,萧易根本没缺的。
……
而随著今年的长江学者评选结束,虽然名单不公开,但国内学术圈的人们也都很快知道了具体情况,议论的人自然是相当之多。
这大概就相当于,有哪些人晋升到长江级强者。
十分的引人注目。
当然,萧易绝对是被议论最多的那一个。
20岁的长江学者,而且还是特聘教授级别的。
长江学者分为三种,特聘教授及客座教授及以及青年学者,其中特聘教授级别的地位也是最高的。
一时间羡慕的人有之,嫉妒的人也有之,当然,恨的人亦有之。
于是乎,就开始有人暗地里阴阳怪气了起来,表达不满。
“都已经是杰青了,现在还评个长江学者,真不是领导的私生子么?”
“啧啧,甚至还专门造了个价值好几亿的实验室,甚至听说都要准备开始扩建了。”
“……”
当然,面对这些暗戳戳的言论,也有很多人为萧易反驳了回去。
“不然呢?你去拿个菲尔兹奖试试?”
“你去整个室温超导体出来?”
“你去证明个千禧年难题出来?”
“你去……”
种种反驳的话语,也让这些人破防不已,开始骂了回去。
一时间,国内学术界就因为萧易的这件事情而吵了起来。
但就在这个时候。
三篇发表在《JACS》、《ACS Nano》两大顶刊上的论文,让所有人都闭嘴了。
这三篇论文的作者名不见经传,但通讯作者萧易,却是大名鼎鼎。
当然,如果只是萧易的名字倒是还算不上什么。
关键是。
这三篇论文连起来看,代表的就是——
锂硫固体电池!
顿时间,整个电池行业,以及相关的学术界,便都陷入了一场巨大的地震中。
锂硫电池,以及固体电池,这两个被认为是下一代电池的形态。
如今竟然以结合的形式,诞生了!
人人都知道,电池行业,要大变样了!
第203章 几家欢喜几家忧
美国,宾汉姆顿大学,化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所在实验楼的走廊上。
“惠廷厄姆教授!惠廷厄姆教授!”
一道声音在走廊上响起,只见一个人手中抱著两本杂志,冲向了一名正走在走廊上的老人。
那名老人听到喊声,便转过头看去。
见到来人后,这名老人便笑著招呼了一声:“哦!是格拉姆先生啊,现在怎么来找我了?”
至于这位老人,他的名字,在化学界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麦可·斯坦利·惠廷厄姆,锂离子电池之父。
他是锂离子电池历史上的关键人物,曾经发明了第一款可充电锂金属电池,该电池于1977年就获得了专利。
而一直到2019年的时候,他和另外两名锂电池方面的重要贡献者一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可以说,提起锂电池的历史,他都是绕不开的一个关键人物。
至于这位来找他的格拉姆,则是来自于埃克森美孚公司的一名高管。
而埃克森美孚公司,在全世界都属于鼎鼎大名的一家公司,其主要经营能源方面的业务,特别是在石油方面,可以称之为全球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毕竟它的前身,就是洛克菲勒家族的标准石油公司。
当然除了石油业务,它在电池这种能源方面也有著十分宽泛的业务。
像是当年惠廷厄姆的专利,就曾经授权给埃克森美孚。
两者之间有著十分深厚的合作关系,一直到现在都保持著,所以这个格拉姆才会来找惠廷厄姆。
跑到了惠廷厄姆面前,格拉姆喘了几口气后,便说道:“惠廷厄姆教授,总算是见到您了,不知道最新一期的《JACS》和《ACS Nano》您看了吗?”
“嗯?《JACS》的新一期出了吗?这个我倒是还没有看,至于《ACS Nano》的话,对于纳米技术这一方面,我关注的倒是并不多多。”
老人问道:“格拉姆先生来找我,难道是因为这两个期刊上面有什么重要的成果?”
“是的!”
那位格拉姆先生点点头,随后就将手中的两本杂志递给了这位惠廷厄姆教授。
然后打开了目录,标注出了上面的三篇论文。
“您看这三篇论文!这三种新的材料,是否代表著锂硫固态电池?”
一听到这话,这位惠廷厄姆教授顿时眯起了眼睛。
“锂硫固态电池?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当然没有开玩笑!不然的话我也不至于专门跑过来找您啊!”
格拉姆说道。
惠廷厄姆看了一眼这三篇论文的标题。
一种能够有效抑制锂枝晶生长的碳纳米多孔材料?
真的假的?
关于锂枝晶的问题,已经找到抑制方法了?
假的吧?
但是考虑到这篇论文所发表的期刊是《ACS Nano》,又不得不让他暂时放下了心中的质疑。
《ACS Nano》作为纳米材料界的顶级期刊,其高达15的影响因子,比起《JACS》都还要高,能够发表在这种期刊上面的论文,可信度还是相当高的。
这个材料是哪个研究团队搞出来的?
他立马看向了论文的作者,随后就是一愣。
萧易?
这个名字他当然认识,就说前段时间萧易搞出来的电子-界面反应迁移模型,他就看过。
当初他还专门针对这个模型给出了十分积极的评价:“在界面上,电子会表现出怎样的行为,一直都是困扰学术界的一个重大难题,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分析相关的材料都将会有著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在分析电化学方面的问题上,更是至关重要。而庆幸的是,电子-界面反应迁移模型,为我们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
而这才过去多久,在他的带领下,居然搞出了这种成果出来?
再看向《JACS》上面的那两篇论文。
一种不管是在循环效率,还是在电导率等方面都有著极为优秀性能的硫电极,居然是硫化聚丙烯腈?
还有一种经过了改性处理的锂磷硫氯固体电解质,这个界面阻抗……还有这个离子电导率……
他的心中越发感到震惊,直到最后,当即就对格拉姆说道:“走,现在就去实验室,我现在就要开始实验!”
然后他二话不说,就向实验室走去。
上一篇:让你写书,没让你交代犯罪记录!
下一篇:离婚后,被富婆太太表白倒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