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我谢谢你哦 第791节
剧组从工厂的仓库里拉来了一台老式冲床,就是上边有一个大号皮带轮驱动机器的那种。
这玩意噪音很大,如今已经很少见了。
破旧的,青灰色调的老工厂中,张远坐到了机器前。
不像余敏这个“打光狂魔”一般,拍个人物近景都能用上十几盏补光灯。
王晓帅布置的场景中,只在张远的左手边,出现了一盏十瓦左右,泛着白光的小台灯。
除此之外,背景中模糊的,透过工厂大门,浅浅洒落在地的阳光,便是唯一的光源了。
打光非常简单。
“ACTION!”王晓帅一声令下,摄像机便稳稳的转动了起来。
这片子,还用的胶片机呢。
张远得令,便开始工作起来。
将金属零件放到冲床下,拉动拉杆,刃头落下,在金属片上刻出一个规则的圆孔。
左手拿起冲好的金属片,带着已经脏成了灰色的劳保手套的右手则从一旁的桌面上拿起一柄游标卡尺,朝着那圆孔比划一下后,确认尺寸在合理范围内,便将金属片放到了一旁的蓝色塑料筐中。
做完这一套流程,便开启下一个循环,如此往复。
他面无表情,双目直愣愣的。
肩膀挎着,腰背弯着。
双手半耷拉不耷拉,整个人没精打采,看上冷冰冰的。
好似比那机器更像一台机器!
就是那种人在单位,魂在天外的上班族标准形象。
“好啊……”王晓帅紧盯着监视器,眯眼观看着。
他没想到,这男主角一上来,便给他露了手。
“这状态可太对了。”
“没上过十年班,眼神都不可能这么心如死灰。”
在流水席干久了,哪有正常的。
大部分人都受不了这种机械枯燥,一天十几个小时,一成不变的循环往复。
除了受不了跑了的,剩下那些则是彻底麻木,眼神都失去了光亮的那种,好似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
“他这种麻木的感觉抓的特别好。”
“和我见过的老工人太像了!”王晓帅转头和副导演说道。
“是不错,没想到这小子模样不赖,演的也不赖。”
一般能靠脸吃饭,谁还磨炼演技啊。
赚惯了块钱,就回不去了。
“是不是因为这个,星美那边才一定要他来演。”副导演说道。
王晓帅想了想,摇摇头:“李冰也能做到的。”
他还想着自己的御用演员呢。
“虽然他也不错,但若是用李冰的话,这片子早就拍完了。”王晓帅依旧对此感到愤愤。
“卡!”
王晓帅喊了停,张远也赶忙跑过来,看回放顺便听取导演的意见。
众人围在监视器前。
看了许久后。
“啧。”王导习惯性的上下嘴皮一碰,发出了不满的轻响。
“总觉得有点怪怪的。”
“是我表演的问题吗?”张远主动问道。
王晓帅听他这么说,但觉得这年轻人不错。
一般年轻演员,听到导演不满都往后躲,生怕说自己。
他倒好,主动询问,一点不怵。
说明是把拍摄效果放在了个人之前的。
这点非常专业。
“呃,你的表演倒问题不大,就是画面看上去怪怪的。”
“是道具有问题吗?”副导演问道。
“好像不是。”
“但总觉得画面缺了点什么。”王晓帅琢磨道。
“你去把机器的位置和角度调整一下,我再看看。”
“好!”道具大哥这就忙活了起来。
可经过三次拍摄,每次都调整了道具位置和拍摄角度后,王导依旧不满。
就在副导,摄像和道具大哥一同犯愁的时候。
当了好几个小时钳工的张远挠了挠头,开口道。
“导演,我好像知道问题在哪里了……”
第415章 画面天赋
旧工厂,废厂房内。
经过几次调整后,导演王晓帅对刚才的镜头依旧不满。
一旁的副导其实有点着急。
倒不是怕影响拍摄档期,而是心疼钱。
剧组用的是胶片机。
现在商业电影,基本都用数码机了,电视剧剧组也大多用上了数字摄影机。
但《青红》剧组比较“清贫”。
胶片机现在用的人少,所以租金便宜。
而且胶片机的拍摄效果与早期的数码机不同。
很多老一辈认为,数码机的画面,有所谓的“数码味”。
这就和觉得电车没有灵魂是差不多的论调。
道理有,但不多。
王晓帅想要那种古朴感,便采用了胶片机。
可机器便宜,胶片贵啊!
而且文艺片和商业片还不一样。
虽然老谋子一直很大胆的想要“一镜到底”!
但在商业片中,别说一镜到底了,就连长镜头都非常少见。
因为商业片天生需要用快节奏,高强度来刺激观众。
不停切换镜头能提高片子的节奏。
无论是《天下无贼》还是《神雕侠侣》,从电影到电视剧,这种商业大作中,很少有超过30秒,甚至是15秒的长镜头。
而文艺片天生走的是慢节奏,需要观众细品的路线。
再加上王晓帅认为这片子是在拍自己的故事,所以刻意营造了一种记录片风格。
这就造成,这部电影中,一分钟,乃至三五分钟的长镜头比比皆是。
人家商业片预算充足,反复NG几个几秒钟的镜头也就罢了。
咱们本就穷的慌,你还反复拍,一个镜头就一两分钟。
一分钟可就是接近1500张胶片啊!
为啥拍电影是烧钱呢。
就在此时,张远摩挲了一阵下巴。
确定不是因为自己的表演而NG后,他思索良久,想到了一件事,随即开口。
“导演,我可能知道问题在哪里了。”
王晓帅抬起头来,用充满质疑的眼神看向他。
而一旁正在“算账”的副导演见他这么说话,心里也着急。
上一篇:我把幻想食材普及给了全世界!
下一篇:拿钱上恋综而已,都选我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