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第354节

  不得不说,王安算是准确的抓住了郝大友的痛处,让郝大友不得不思索起王安这话的准确性。

  郝大友想了一会儿之后,还是按耐不住对“大买卖”的期待,满脸谨慎的问道:

  “老弟,说说,这大买卖,搁哪儿呢?”

  成功勾起郝大友的好奇心后,王安又转移话题了,只听王安说道:

  “这次是给我弟弟订砖,青砖红砖各十万就行,完了那啥大哥,我以后要是再来买砖的话,能给我便宜点不?”

  王安的话说完,郝大友就直勾勾的看着王安,看那架势,恨不得要给王安俩大耳瓜子。

  因为王安的话,说的非常明白,前半句解释出来就是:

  这次我来买砖,不是给我自己买,所以该啥价啥价,我不跟你讲。

  而后半句才是关键点,解释出来就是:

  我给你提供“大买卖”,伱能给我点好处不?

  郝大友作为厂长,这些话怎么可能听不懂?

  所以郝大友才会直勾勾的看着王安,却还拿王安无可奈何。

  王安注意到郝大友的眼神儿,边喝茶边满脸无辜的看着郝大友,似乎刚才那话,真的只是单纯的唠嗑一般。

  最终,郝大友叹了口气,很是痛快的说道:

  “大兄弟,这样,以后只要我还是这个砖厂的厂长,只要是你自己买砖,我统统不收脚费,你看咋样?”

  王安快速在心里合计了一下,两千块砖,也就是一车砖,脚费是4块钱,那么100车砖就是400。

  可是,自己最多还能用500车砖就不错了,也就是能省2千块钱。

  2千块钱虽然不少了,但对于一個砖厂来说,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好不容易薅一回羊毛,咋也得多薅点才行。

  所以,王安笑道:“大哥,我再买砖,量可小不了,咋也得个百八十万的。”

  郝大友听到王安的话后,瞬间就是一愣,然后非常诧异的问道:

  “咋的?你要盖皇宫啊?”

  王安突然感觉这话有点熟悉,好像有人这样问过自己,于是乎,王安下意识的回答道:

  “大哥你说错了,我没想盖皇宫,我就是琢磨盖个王府。”

  郝大友听完,怔了一下,然后满脸无奈的说道:

  “王得了大兄弟,你爱盖啥盖吧。”

  王安马上说道:“那大哥,价格这块?”

  看得出来,此时的郝大友很纠结,虽然不想降价,但对王安所说的“大买卖”,又非常期待。

  所以,郝大友想了半天才说道:

  “大兄弟,只要这砖是你自己用,那你每次买的砖,要是超过80万块的话,那就红砖1分,青砖2分,该赠的瓦还是一块不少,完了砖的脚费你掏,瓦的脚费哥给你担着,你看咋样?”

  不得不说,郝大友不愧是能当厂长的人物,直接就将了王安一军。

  80万块砖,正是上次王安自己要的砖的数量,也是刚才王安夸下海口,说“百八十万”中的最低数量。

  这要不是王安的新院子够大,那么自己家已经有了80万块砖,然后再买80万块砖,整这老些砖干啥使?根本就使不完!

  至于卖掉,这条路已经被郝大友提前堵死了。

  最关键的是,少于80万块砖,就没这个价了,也就是说,想要享受低价位,就必须得一次买80万块砖以上。

  

  80万块砖,即使全是红砖,还得8千块钱呢!

  而8千块钱,即使正式职工不吃不喝,还得挣上17年零七个月。

  至于赠瓦和送瓦时的脚费问题,那完全就是可以忽略的,因为没几个钱。

  好在80万块砖对别人来说很难,但对王安来说,还真不叫个事儿。

  所以,王安直接答应道:

  “行,就按大哥说的办。”

  就此,郝大友的羊毛,王安算是薅到一半了。

  而另一半,则取决于王安的“大买卖”。

  见王安答应下来,郝大友立刻苦笑道:

  “大兄弟,实不相瞒,我最近在研究调动的事儿,你也看到了,这砖厂跟完犊子也没啥区别了.”

  听到郝大友的诉苦,王安内心瞬间一喜,本来还想着咋忽悠合适呢,这回不用了。

  主要不管是盖办公楼还是建学校,它都不是王安能左右的了的,而这买卖,也最终都会落在砖厂上。

  所以王安要是不能想好措辞,那只要话说出来,郝大友就能立刻辨出真假。

  千万不要小瞧任何一个当官的,因为不管啥时候,能当一把手的人,绝对都是人中翘楚。

  即使不是人中翘楚,那也是老奸巨猾,心机很深的人。

  想到这里,王安笑着说道:

  “我一朋友说,今年咱们县里,有两个大工程要上马,需要的砖瓦,得海了去了。”

  郝大友闻言,立刻眯起了眼睛,似乎在思考,县里能有啥大工程出现。

第449章 人的通病

  过了一会儿,郝大友才皱着眉头问道:

  “咱们县里的这些个建筑,也没啥要翻修的啊?”

  王安笑着提点道:“国家大力提倡教育,你看咱们县,是不是还缺个学校啥的呢?”

  郝大友听到王安的话后,紧皱的眉头马上就舒展开了,还笑着问道:

  “你这消息挺灵通啊!我都不知道的事儿,你都知道了?”

  王安哈哈大笑道:

  “那必须的,对了大哥,你看那县政府大院的房子,是不是破的都要呆不了人了?”

  虽然王安的话很夸张,但意思却表达的很清楚。

  所以,王安说完,这俩人就一起笑了起来,笑的还都正经挺开心的。

  很显然,这俩人都在为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高兴。

  笑过之后,郭大友感激的说道:

  “行,大兄弟,老哥我承你这个人情,这回我哪也不去了,就在这砖厂呆着了。”

  王安笑道:“嗯呢,反正最多不到3个月,观望观望也没啥损失,放心大哥,这仨月之内,我肯定不会来拉砖的,哈哈哈。”

  郝大友也笑道:

  “哈哈哈,那行兄弟,你弟弟那砖,我今天就准备人手,明天就给你弟弟送过去,完了瓦的脚费我看老弟面子,也不收了。”

  俩人又唠了几句没营养的话,王安便赶着爬犁离去。

  离开砖厂,王安又看了看手表,发现还不到10点,便直接往供销社走去。

  其实王安看时间的目的,是为了能赶上方秀娥的下班时间。

  不然的话,王安赶过去也就只能在方秀娥家的外面徘徊了。

  去往供销社的路上,王安发现各种牛鬼蛇神全部出来了。

  而之所以王安来的时候没看到,只是因为这帮牛鬼蛇神们,那個时间点还没起炕。

  作为曾经的一员,王安太知道这帮人早上都是几点起来了。

  反正10点之前在大街上露面的很少,而中午12点以后,才正是牛鬼蛇神们最活跃的时候。

  而12点之后的时间点儿,普通老百姓们,也基本不咋出屋了。

  很快,王安就来到了供销社,刚到供销社门口,一个十六七岁的半大孩子就迎了上来。

  只见这个半大孩子,戴了一个脏兮兮的棉帽子,浑身的衣服裤子,都是补丁摞补丁,并且看上去也不咋干净,脚上的布鞋,基本全部“开花了”。

  穿过布鞋的人都知道,布鞋的鞋面是非常不结实的,只需要不算长的时间,鞋面布就会被磨坏,俗称“开花了”。

  特别是脚丫子大拇指的位置,时间长了,大脚趾就会按捺不住对这个世界的好奇,直接出来看人了。

  所以,才会有了“穿了一双露脚趾的鞋”的说法。

  只听这个半大孩子说道:

  “大哥,需要帮忙看车不?一小时两毛钱就行。”

  说实话,一开始王安以为这小子是要饭的呢。

  不过听了这小子说的话后,王安先是一愣,然后不禁乐了。

  因为帮忙看车这活,在王安前世的时候,就是王安发明的。

  不过王安是领头的,所以干的活,就是在旁边瞎溜达,随时准备支援的那种。

首节 上一节 354/6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杀人加攻击,开局追杀前女友

下一篇:美食:从农村烧大席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