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第234节
其实经常给孩子熟皮子,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起码孩子会减少闯祸的次数。
当然,也要分孩子,像王安这样的,不管是鞭梢子还是熟皮子,都白基霸扯,不管咋收拾,过后还这逼样。
正常来讲,农村人鞣制皮子,只用三种东西,水,白矾,咸盐。
拿鞣制兔子皮为例,就是将二两白矾和二两盐,充分的溶解在二斤半的水里,得到一种全新的融合水。
然后把兔子皮整张泡进去,必须全部浸泡进去,不能漏边角,正常来讲,都需要用盖帘压上。
泡个一宿,也就是十二三个小时,基本就差不多了。
冬天的话,需要多泡上几小时。
然后拿出兔子皮,用钝刀刮掉皮子上的血肉和皮子里仅有的一小点油渍。
刮完后好好洗上几遍,然后再次绷紧晾干。
最后一步,就是抽打皮子,王安经常享受的“熟皮子”,就是这最后一步。
将皮子平铺开,毛面朝下,然后用细一点的棍子,一棍子接一棍子的抽打,不能遗漏皮毛上任何一个地方。
这根棍子,一定要削制一下,上面不能有毛刺或者凸出的疙瘩,越光滑越好。
这是个细活,正经挺腻味人的。
抽打完后,这个皮子就算是鞣制好了。
当然,这种方法只是最简单的鞣制方法,只做到了让皮子变软,达到了自己能用的目的。
在农村,其实还有很多别的鞣制方法,比如用马尿牛尿和草木灰,还有碱和米汤啥的。
反正像这些,都只是最简单的将皮子软化,因为农村人也没那么多讲究。
做皮毛大衣的话,也是整张皮子拼接着使用,并不会细化或者深加工。
如果还要深加工的话,就得去县城里的皮匠铺子,进行硝制,还有削薄等处理工作。
这么做,是将皮毛精化,细化处理,不过对于农村人来说,根本就没必要。
而成品皮毛大衣的制作过程,其实就跟县城里的皮匠铺差不多。
因为这样做,可以将皮毛大衣分为三六九等。
简单来说,就是同一种动物且同一种颜色的皮毛,所做成的成品大衣,价格是不一样的。
而之所以价格不一样,那是因为成品皮毛大衣,并不是一张皮子做出来的。
同一种颜色的皮毛,要竖着分成好多条,然后分开使用。
也就是动物背上的皮毛,肚子上的皮毛,还有尾巴上的皮毛,是不会用在一起的。
比如狐狸皮大衣,狐狸背上的皮毛,肚子上的皮毛和狐狸尾巴上的皮毛,都是分开做衣服的。
很多只狐狸的背上皮毛,会拼在一起做成一件衣服。
狐狸肚子和狐狸尾巴,也是一样。
不用说,用狐狸背部的皮毛拼接后做的大衣,它就贵!用狐狸尾巴拼接做的大衣,它肯定便宜。
所以任何一件昂贵的成品皮草,都需要很多只动物的皮毛才行。
不过这样的一件皮草,只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贵,相当的贵。
当然,除了这个缺点以外,那就全是优点了。
所有毛的毛色,是一样的,所有毛的手感,是一样的,即使是每一根毛的倒向,都是一样的。
不得不说,除了保暖以外,确实是相当的漂亮。
奈何,普通人只能看看。
王安拿着黄羊皮毛,没去理会木雪离和王利俩人,而是转身进屋了。
因为王安突然想到,卸砖这活,得用手套。
第304章 好马干不过破四轮子
不戴手套卸砖的话,那是相当的磨手。
何况天气这么冷,光着手丫子卸砖,那也是非常的遭罪。
至于卸砖用的砖卡子,一般人家都没有那玩意儿。
王安的裁缝技术,那是非常牛逼的,做皮毛手套,那简直就是手到擒来的事儿。
毕竟王安前世在篱笆子里,做的最多的,还得说是手套,各种手套各种做,简直做到吐。
即使是织手套或者织袜子,王安也是会的。
当然,只要是在篱笆子里呆的时间够长的人,那在干活这方面,基本啥都会。
不过这种手套虽然很保暖,但赶山戴的话,就一般般了。
因为这种自己鞣制的皮毛,就柔软度来说,做大衣和靰鞡鞋,那是非常够用的,但做手套的话,还是很硬。
王安按照自己手的大小,裁了几副手套的皮毛,又按比例缩小了一点,裁了很多副手套的皮毛。
干活的手套,只要能戴上,差不多大小就行,压根儿没那么多讲究。
想了想,王安又把木雪晴和母亲叫了过来,按照她们手的大小,又分别裁了两副。
就在这时,大妹王晓美听到几人的对话,领着小妹王晓丽也跑了过来,理直气壮的说道:“大哥,我也要手套。”
王安随口答道:“行,大哥一会儿也给你做一副。”
王晓美说完,王晓丽自然不甘示弱,大舌头啷唧的说道:“大锅,我要馊套。”
王安闻言一乐,笑呵呵的说道:“你要馊套啊?行,大锅也给你整个馊套,哈哈哈”
王晓丽大声喊道:“臭大锅,不许学我缩话。”
王安摸了摸王晓丽的脑袋说道:“行,大锅不学伱缩话了,哈哈哈.”
“哈哈哈”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很快,随着缝纫机发出“当当当”的声音,王安将一双双手套,全部用缝纫机扎好了。
手套这个东西,缝制好后,需要翻过来才行。
当全家人包括木雪离和王利,都戴上手套后,对王安赞美的话瞬间蜂拥而至。
刘桂兰边看着手上的手套边说道:“我大儿子浑是浑了点,虎是虎了点,看这手套做的,还真带劲儿。”
木雪离笑呵呵的说道:“姐夫,没想到你还有这手艺呢?这手套戴着干活,得老舒服了”
王利也点头说道:“嗯呢呗,就是有点硬,搂扳机不得劲儿,不然咱们进山戴正好。”
王大柱端详着手上的手套,笑呵呵的说道:“这手套做的,还真挺像回事儿。”
只有两个小妹妹,此时蹙着小眉头看着手上的手套,似乎很不满意。
因为两个小丫头的手又小又嫩,所以戴上手套后,想要攥紧手都有点费劲。
木雪晴对手上的手套应该是满意的,但却只是微微笑着,什么话也没说。
就在大家打量着手套议论纷纷的时候,外面传来了四轮车和手扶拖拉机,那种独有的“哒哒哒”声。
王大柱说道:“是不是送砖的来了?”
王安点了点头道:“嗯呢,应该是他们。”
王安说完,便放下还没扎好的手套,起身向外面走去。
果然,2台四轮子和3台手扶拖拉机,全部停在了王安家的大门口处。
郝大友这个砖厂厂长,竟然亲自跟车来了。
不得不说,这年代的很多领导干部,那是真真正正办事儿的。
看到王安,郝大友笑呵呵的说道:“大兄弟,我给你送砖来了,哈哈哈”
只是这声音听着有点跑偏,明显是嘴被冻的不好使了。
只见此时的郝大友,整个就是个“团”,不知道的,还以为郝大友是穿着被子来的呢。
当然不只是郝大友这样,开车的司机和坐在砖车上的工人,都是这样。
冬天坐四轮子这玩意儿,那是真基霸冷,噶冷噶冷的。
因为骑马虽然也冷,但是却远远比不上坐四轮子冷。
骑马的话,最高时速是60到70公里每小时,但仅限于最高时速,正常骑马跑的话,也就是30公里每小时左右,甚至都达不到。
没有人舍得,让马去玩命的跑,这样太伤马。
并且冬天骑马的话,还要更慢,这一点倒不是因为心疼马,而是太冷,速度太快人难受。
但要知道的是,骑马不是老老实实在马背上不动,腿和身体都是随时在动的。
而四轮子的最高时速,是40公里每小时,但是这玩意儿它正常跑的话,一直是这个速度,并且只要有油,它就能一直跑。
所以有一句话说的好:好马干不过破四轮子。
以4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在零下30度左右的低温里疾驰,没有任何遮挡不说,还要一动不动。
上一篇:杀人加攻击,开局追杀前女友
下一篇:美食:从农村烧大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