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第178节

  除了喂猪以外,还要铡草喂羊和骡马驴,而且还要清理棚子里骡马驴拉的屎。

  这年代铡草,可正经挺累人的,需要一个人往铡刀里续草,另一个人拼命的压铡刀。

  而冬天清理骡马驴的粪,也并不容易,因为粪被冻在地上非常结实,所以需要用尖镐刨。

  可以想象一下,尖镐刨在冻得梆硬的屎上,肯定会溅起屎沫子,而屎沫子,都会飞向哪里?

  不过在农村,大家并不会嫌骡马驴和牛羊的粪便脏,因为它们是食草动物,并且它们的粪,其实是宝贝。

  它们的粪便不但不会有人嫌弃,反而会有人每天背着花篓满屯子捡粪。

  因为这年代化肥稀缺,主要是人们也买不起,而庄稼地若是没有肥料,那长势肯定不咋地。

  所以在这年代,粪就是庄稼地里唯一的肥料。

  很多人并不清楚,粪在农民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但不得不说的是,这玩意儿虽然不能吃,但它在农村的地位,是仅次于粮食的!

  王安清晰的记得,王安前世去南方之前,屯里人因为捡粪,就爆发过一场战争。

  事情的起因就是,一头牛在屯子里的马路上,拉了挺大一堆屎,被两个捡粪的孩子同时看见了。

  要知道这年代的孩子,那都是非常会过日子的,所以两个孩子都说是自己先看见的。

  牛粪在刚拉出来的时候,其实看着是一坨,但实际上它就像泥一样,根本不成型,而且还很黏。

  其中一个孩子护粪心切,直接用手将还热乎的牛粪就抓了起来。

  第二个孩子当然不会善罢甘休,所以也用手抓。

  可能是第一个孩子抓的多了,而第二个孩子抓的少了。

  所以第二个孩子就不干了,直接将手里还热乎的牛粪,就拍在了第一个孩子的面部。

  东北的孩子就极少有孬的,干仗就像家庭便饭一样简单。

  所以第一个孩子,直接将第二个孩子的脑袋摁在的牛屎上。

  然后这两孩子,就在牛屎上来回打滚儿的撂跤,自然而然的,俩孩子浑身都是牛屎。

  这情况自然引起了家长的注意,所以两家的家长也干了起来,都说这牛屎是自家孩子先发现的。

  值得注意的是,两方家长,没有一个人说满身牛屎弄脏了衣服,而计较的关键问题是,这泡牛屎到底应该归谁?

  王安当时是目睹了整个事情经过的,但当时的王安,并没有觉得不可思议!

  因为在农村,家家户户的粪堆,一般都是在大门外的,但丢粪的事情,却也是时有发生的。

  所以两家人能为了一泡屎干起来,也就是正常情况了。

  王安调完饺子馅,又和王大柱两口子一起包的饺子。

  然后刘桂兰的嘴,就停不下来了。

  当然,刘桂兰说的,全是缝纫机的事儿,一直夸赞这缝纫机好用。

  其实刘桂兰学会了用缝纫机后,已经坐在缝纫机前,连续干了两个多小时的针线活儿了。

  用刘桂兰的话讲,这缝纫机干一个小时的活,就能比得上平时干两天的活。

  吃过午饭,王安去小卖店溜达了一圈,不过今天小卖店的主要话题,还是跟狼和红狗子有关。

  就在王安玩了一会儿扑克后,生产队的钟声,再次响了起来。

  敲钟的不是别人,正是新上任没多久的大队书记孙大福。

  很快,屯里的男女老少就都围了过来,这两天整个屯子都因为狼和红狗子的事儿,闹的人心惶惶。

  毕竟这才分田到户没多久,原本生产队的家畜和家禽,都被分别卖给了各家各户。

  所以现在这情况就是,家里有家畜和家禽的人家,才是最慌乱和害怕的。

  毕竟谁都知道,野兽们进屯的主要目的是干啥。

  不慌,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这次开会商量的,主要就是怎么对付狼和红狗子。

  靠山屯虽然只有七八十户,但也是有民兵的,当然民兵也都是大姓家族的人担任。

  按照十户一兵的比例,靠山屯有8个民兵。

  再加上猎户和有枪的人,靠山屯的主要战力,一共有42人。

  这42人晚上分三队,每队14人,要在屯子四周巡逻。

  不过现在已经分田到户了,那么这些战力,除了民兵以外,是没有义务帮别人打狼和巡逻的。

  谁不想保护好自己家?再说出现伤亡算谁的?

  所以最终决定,不管在什么地点,也就是说不管在谁家,谁打死的狼或者红狗子,那就归谁,屯民不能抢!

  当然,屯民自己打死的,那就归屯民。

  并且最后还要论功行赏,大队部拿钱,根据每个人打死的野兽数量给予奖励。

  从第一名50块钱往下递减,依次是40,30,20,10块,只取前5名。

  不得不说,孙大福还是很有道行的,这样一来,完全发挥了大家的积极性。

  不但打到狼或红狗子能卖钱,打得多还能得赏钱,这对大家来说,就像是坐在家里打猎一样。

  求追读,票票靠赏就好,感谢感谢,抱拳了

第243章 短兵相接

  分组结束,八个民兵被分开到3个组里。

  分到王安一组的有三个民兵,分别是李木,孙向文,牛大明。

  猎户和有枪的屯民有,王安,王利,李山,孙向前(孙大疤瘌),牛大有等等,一共14个人。

  其实这14人只是因为都有枪,所以搭伙巡逻而已,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

  反正王安现在能叫上名字的,就这么几个,剩下的6人,只知道3个姓孙,另外3个姓牛,但忘了叫啥名了。

  不过在东北的屯子里,名字其实也不咋重要。

  首先把辈儿分清,知道这人是同辈还是父辈,或者是爷爷辈儿的。

  爷爷辈儿的,男的统一姓氏加爷,女的叫奶奶就没错。

  比父亲岁数大的父辈人,统一叫大爷就没毛病,比父亲岁数小的,统一叫叔就可以。

  若是父辈的女的,基本都是大娘或者婶子,若是论不上亲戚了,就叫大姨。

  同辈儿的就简单了,岁数大的叫大哥或大姐。

  岁数小的叫小老弟儿或老妹儿,当然,叫兄弟或大妹子也一样。

  不过有一种特殊情况,其实也不能说特殊,应该说是正常的事儿,那就是父辈的同龄人,或者儿子辈儿的同龄人。

  简单的来说,就是辣菜疙瘩小,长到辈儿上了!

  这种情况在农村也是很多的,通常情况下,要加个“小”或“大”字。

  比如一个10岁的孩子,若是按辈分算的话,是王大柱的弟弟。

  如果这个孩子是老王家近一点的亲戚,那么王安就要称呼他为“小叔”或者“小老叔”。

  如果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那就快特么去个嘚儿的吧!

  哪儿那么多叔叔大爷?

  若是儿子辈儿同龄人,那对方也可以反过来这样对你,而你也可以叫对方“大侄子”。

  直接称呼名字,或者各亲各论,来一句“老弟儿”或“老妹儿”一点儿不算过分。

  分组完毕,全屯子的人都各忙各的去了。

  这时,李木,孙向文,牛大明仨人,将王安这一组的14个人留了下来。

  当然别的组此时也一样,都聚在一起商量巡逻的事儿。

  只听牛大明说道:“咱们这14人,算是临时组成了一个班,我在民兵队是副班长,那么在咱们这个班里,我任班长.”

  牛大明叽叽歪歪说了一大堆,主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这14个人,都要听他的指挥,谁不听命令,他就要收拾谁。

  这一点王安还是认可的,虽然这14个人,除了巡逻预警并没有什么卵用。

  但有这么一个人负责张罗啥的,也是有必要的,毕竟“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所以王安直接点了点头。

  别的人也都没说什么,算是都默认了。

  紧接着,牛大明继续说道:“咱们班的人,不管打到多少狼或红狗子,我作为班长,也就相当于赶山把头,只抽一成就行了。”

  牛大明说的时候,那是满脸的仗义,表现的也是相当的大方。

  似乎他做出只抽一成的决定,是对在场这些人,给予了天大的恩赐一般。

  只是牛大明这话一出,王安先是一愣,然后差点没笑出来,这是尼玛何等的不要个大逼脸啊?

  当然,在场的除了那5个姓牛的人,其余9个人也都不高兴了。

  只听孙向前也就是孙大疤瘌说道:“一个特么临时的小屁官,这把你能的,还伱抽一成,你算干基霸啥的你抽一成?”

首节 上一节 178/2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杀人加攻击,开局追杀前女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