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咖怎么了 第273节
刘毅守有些激动地说道:“亦哥儿,你难道忘了操控我的快感了吗?”
什么虎狼之词。
两个大男人独处在酒店的房间里,这话太令人反胃了,李亦连忙打住。
听意思刘毅守是想做《庆余年》的导演。
“可是,你是电影导演啊。”李亦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刘毅守。
毕竟刘毅守太好用了,连分镜头都能按李亦的想法画的明明白白。
最近李亦可是快被分镜头给烦死了,那本子上的火柴人,总是被张颖儿无情地嘲笑。
但想着刘毅守现在风头正盛,又不是没片子拍,没必要又回过头来拍电视剧。
相比于演员来说,极少有电影导演又回去拍电视剧。
除了极个别有独特的艺术追求,一般都是给的太多,无法拒绝。
很显然,李亦不会给的太多,当然也不会给的太少,就正常价。
刘毅守选择用行动说话,从背包里掏出本子,里面是他画的《庆余年》第一集的分镜头。
作为繁星唯一一位导演,李亦也顺手将剧本给了他一份。
“好好好!”有你真是我的幸福,李亦感动坏了。
当即就将刘毅守任命为《庆余年》的导演。
导演常有,懂他心思又甘心做工具人的导演不常有,就凭这一点,李亦能让刘毅守这辈子都有碗洗!
“不过这分镜头还差点意思。”
这次写剧本为了赶进度,李亦不像夏洛那时,将每个场景,甚至演员的动作都用文字描述下来,所以和他的想法有出入很正常。
刘毅守就是知道这一点,才画了一集,不然他是有时间画多几集的。
最主要是为了表明自己端正的态度!
“你照着我的分镜头改一下吧。”李亦恬不知耻地将花了许多火柴人的本子交给刘毅守。
“没问题!”刘毅守信心十足地接过,顺手翻开一看,然后就傻眼了。
这踏马是什么鬼?
我明明和亦哥儿心意相通,为什么有点不太看的懂?
“亦哥儿,这是……树吗?”刘毅守挠了挠头,迟疑地问道。
李亦接过一看。
这一页纸其实挺空的,两个火柴人,外加马车——马车是真的直接写了这两字。
“果然,你是懂我的,没错,这就是树!”李亦咳嗽两声,稍微有点尴尬。
幸好他记忆力好,不然真不会把两个几乎一模一样的火柴人,一个当成是人,一个当成是树。
再聊了一会儿分镜头,刘毅守忽然说道:“亦哥儿,我觉得开头那一段戏份可以改一下,我们直接从正片开始,开头用旁白,或者范闲的心声来说明背景即可。”
他是有点不太想的明白为什么会有开头这段戏的,总不能是为了过审吧?
只能理解为李亦的恶趣味。
但有点突兀,而且李亦也不是不听劝的人,所以刘毅守就提了出来。
李亦本来就在想这事,听到刘毅守都这么说了,当即就同意了修改。
不过明天津门还是要去的。
本来和津门图书馆约的就不是明天,才刚刚修改过时间,现在要是直接取消,那就是耍人玩了。
就当是去长长见识。
去完津门,李亦一行人又去了横店。
横店这个地方李亦还是第一次来,对于这个无数人梦开始又黯然离去的地方,还挺新鲜的。
在横店,李亦就没体会到资本的待遇,就是正常的谈合作,也没有特殊关照,甚至拍摄档期还需要和别的剧组协调。
这很正常,人家家大业大的,最不缺的就是明星。
李亦暂定在蘑菇屋音乐会结束之后,也就是六月二十五号开机。
得知姜浩然在横店拍戏,恰逢其会,李亦便带了一小货车的饮料和炸鸡去探班,要不是急着赶动车,就要被留下来客串一个角色再走了。
有了刘毅守的加入,一切的工作都简单和顺利了许多,李亦不用再这么烦心了。
不过他也没有直接走人,出都出来了,反正去的地方也不多,那就一起看完吧。
五月二号,李亦回到京城,先是去石头音乐工作室关心了一下许俊杰,然后在家里和张颖儿疯狂地打了一天游戏——是真游戏。
第二天出门,带着两瓶好酒去拜访陈志明,请教演戏的问题。
不得不说,陈志明不止自己演技牛逼,也是一个不错的老师,他很快就发现了李亦的问题所在。
“你不是演的不好,而是太过于外放了。这种外放和演的过于用力不一样,而是你不自觉地就会带动比较多的微表情乃至你的肢体动作来传达意思。”
“你有很强的喜剧天赋,可能因为你参加的综艺比较多,所以这种外放无时无刻都在生效。”
陈志明摸着下巴,“还有,我总感觉你身上有一种很强烈的模仿痕迹,不然再外放,也不会有这种矛盾感。”
李亦懂了,意思就是说他演的比较浮夸。
……
第241章 这孩子日后必成大器
李亦这是在开玩笑,陈志明可不是绝望的文盲,也不是哄着人玩的奸臣,就算是两人关系不深,第二次见面要礼貌点,也不会扯这么一大堆。
其实,这部剧他演的搞笑点问题并不大,范闲本就不是什么正经人,剧中也有许多搞笑的桥段。
不过陈志明也说了一点,李亦身上有一种摹仿痕迹,才导致演的这么别扭。
李亦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记忆力太好了也不是好事,导致他在演戏的时候,很容易就会被原版影响,可能下意识就跟着模仿起来。
原身对演戏的理解、方法、习惯,其实对李亦的影响微乎其微,更多的是帮助他对演戏有更系统性的认识。
拍起戏来,他更多用的是模仿。
李亦从小到大看电视的机会不多,小时候都是蹭隔壁二婶家的电视看。
二婶有两个孩子,大的出门去珠三角打工,给家里买了台VCD,还有很多盗版的港片碟。
其中成龙和周润发的片子最多,大大小小的孩子们都喜欢有型的、能打的,但那时李亦最喜欢看的是周星驰的电影。
倒不是他能看得懂别人看不懂的东西,单纯是因为好笑。
笑起来就会忘记穿了两三年缝缝补补的旧衣服,有些掉胶的帆布鞋,爷爷愈发佝偻的背。
看周星驰的电影,李亦就很喜欢模仿。
趴在地上对着瘪肚爆浆的蟑螂哭喊着小强别死——这也是他当初哭鸡的灵感来源。
坐在破旧木门的门槛上,望着外面唱:我无自由,我失自由,伤心痛心眼泪流……惹来爷爷的摇头叹气。
小时候看片子很少有机会看完整的,一是别的小伙伴更喜欢成龙,二是大多数情况都是没看完就要去干活了,下一次就只能换别的。
后来有了条件,李亦将那些没看完的电影重新看了一遍,有些羞耻的是,在旁若无人的时候,他也会跟着念台词、做表情和动作。
可以说,十几年有意无意的模仿,李亦的无厘头风格已经有了自己的特色,在有了原身的科班经历后,对影视、演戏有了更系统的认识,算是彻底形成了个人的表演风格,掌握了一点小窍门。
而在拍《夏洛特烦恼》的时候,其实李亦也下意识地模仿了尹正。
但尹正饰演的袁华,在表演方式上和李亦的“无厘头”是有点相似的,所以不仅没有陈志明所说的矛盾感,反而相辅相成融合的很好,诠释出了更好的袁华。
也正因为袁华演的非常得心应手,李亦才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我还是个天才!’李亦松口了气。
他一直很有自知之明,在娱乐圈,只有三样东西是真正属于他自己,一是颜值,二是综艺感,三是演技。
得到张颖儿的评价:你演的很搞笑——李亦不说很难受,但也是有点失落的,如今算是松了口气。
尽管陈志明的夸赞并不多,但李亦还是理所应当地做回了天才。
有句话说的好,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得展现出不一样的气度,才能让别人感到信服。
就连陈志明都不禁为李亦展现出来的派头而侧目。
演成这B样怎么还抖起来了?
陈志明有些不解,不过说起来,李亦在年轻一辈里演技确实排得上好,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有自己的表演风格。
而且,还是许多人都羡慕的喜剧天赋。
“陛下,我要跪吗?”李亦忽然念起了台词。
这一次,他强迫自己脑子里只想剧本的事,范闲当前的处境、要面对的人。
拿到剧本之后,陈志明一有空就会看,不说记得滚瓜烂熟,但是知道李亦今天会过来拜访,打的还是请教的名义,他还提前琢磨了一下两人的对手戏。
虽然有些突然,但还是稳稳当当地接住了。
“你想跪吗?”陈志明像是突然换了一个人,身上有位高权重、主宰天下的气势,眼里却带了几丝柔情,像是颇为宠溺地对待着自己的后辈。
上一篇:说好的肉身增幅,你玩意念秒杀?
下一篇:我能复制一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