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不读北大去当兵,我卷成军官

不读北大去当兵,我卷成军官 第342节

  不过,并不是多好的宿舍。

  但好在枕头和床垫都已经准备好。只需要自己带个套单就行。

  和李修同行的,有梁教授,还有不远万里赶来的王参谋长。

  王参谋长能来,李修还是很意外的。

  但梁教授不意外。

  废话,李修搞出来的这个东西,能来的肯定都沾光。

  他都忍不住想蹭蹭,王参谋长八成也忍不了。

  当然他有点错怪王参谋长了。

  王参谋长,还真不在乎这些。他更在乎的是,拟真化兵棋的模拟华熊军演进程的效果。

  这两位一过来,足以让比赛震一震了。

  全国军事科技优秀成果大赛,虽然没说只能本科参加,但是大多数都是本科。

  类似梁教授这种咖位进行指点的,还是非常少见的。

  更不用说现在还在军区活跃的王参谋长了。

  真正的军区大佬啊。

  军事科技优秀成果大赛,虽然的确每年都有精彩的作品。

  但李修这种,和之前的有优秀成果比起来,那就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

  说这是给‘全国军事科技优秀成果’大赛增光添彩完全也完全不为过。

  因此,校赛,他们也没进行参与。

  而这一次,参与大赛的人也有很多。

  除了本校,石指,海军医大,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第二军医……都有人来参加。

  显然,竞争很激烈。

  接近九点的时候。

  比赛开始。

  第一个,就是李修团队。

  大屏幕上,李修的兵棋推演系统被投放了出来。

  随后,就是展示阶段。

  简单说了句开场白,李修就开始讲解。

  “我们这一次研究的是华熊演习对抗中的联合作战。”

  几位评审与其他几个听到风声的学校代表,其实李修还没有进行展开演讲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期待了。

  他们也想知道,梁首长与王参谋长两位大佬参与的课题,究竟会是什么样的。

  而当李修开始演示的时候。

  他们就意外起来。

  利用数字化地图展示,非常少见。

  而且展示的内容很生动了。

  比起一个个实物大小的图像,其实相对来讲数字地图更容易进行课题分析。

  让他们更欣赏的是,经过李修等人无数次模拟试错,每个战术要点,与改进方向都标注出来了。

  他们大致看了一遍,整改方向,内容算是全面与合理的。

  这部分,显然梁教授出了力。

  但李修接下来说,能够进行模拟,再模拟进行一次‘华熊军演’的时候,就让一众评审与其他参赛选手大脑彻底卡机了。

  随后,李修就展现出了两方进行对抗的部分画面。

  几个师的对抗。

  空天一体化演习。

  精确制导作战……

  十几个兵种联合对抗……

  甚至,还提前预判他们的怀疑。

  专门放了指挥官页面的后台。

  这时候,评审全体沉默。每个人,都陷入了浓烈不可化解的震惊。

  这个是‘兵棋’?

  自由度这么高!

  能把事实,全部真实的还原出来。

  根据可视化指令在脑海中进行推演,局部作战结果也与推演结果一致。

  简直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无数人,第一个念头都是怀疑对抗内容的真实性。

  如果不是演习的模拟结果与事实不同,他们甚至更愿意相信,华夏是提前一步迈入了信息化作战,刚才他们看到的是真实的信息化作战平台。

  起码有迹可循啊。

  但李修这个。

  要素赋值太真实了。

  还原度太真实了。

  对抗页面太真实了。

  霉菌有是有。

  但评审们完全不相信,霉菌的推演系统能发展到这种地步。

  就算能,也是十年二十年的事情了。

  而王参谋长,眼中更是迸发神采。

  战术要点,改进方案,他们复盘的时候都复盘到了。

  但是重打一次,可是没有这个机会。

  所以,这一刻,他有些跃跃欲试。

  其实,不光是他,只要是真实参与过那场军演的人,都会想再打一次。

第269章 看一眼未来!全校闻名

  之后,李修开始自述论文。

  因为内容汇报,在之前已经通过录像的形式进行过展示了。

  所以接下来,就是要自述论文。

  并且,由五名教授评审对内容进行提问。

  这个过程,一般是作为论文的深度作拓展以及细节修正环节。

  不过,其实一开始主题是华熊军演的。

  但现在,显然兵棋系统更让他们感兴趣。

  五名评审,沉吟片刻后,陆院评审向华羌单刀直入问道:“论文中的第七页,第三十三行,我注意到,你们团队在论文中提到了‘未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可能会作为该系统以后的发展方向,最终发展为陆军辅助作战平台’这一观点,意义是什么?可否详细解释下。”

  李修根本不用碰论文,其实也知道第七页究竟写的什么。

  是系统中c4isr系统的另一个延申。也是李修为了十年,甚至几十年后的未来挖的坑。

  没有多少犹豫,立即开始讲解。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是我对未来的一个畅想。”

  “而陆军辅助作战平台,就是这个系统的一个新的应用”

  大数据这个词语,这个年代稍微陌生一点。

  但是在后世许多年后,会被玩成烂梗。

  绝大多数人,都非常排斥大数据。

  为什么?

  因为他会被一些公司,用于检测用户轨迹逻辑,消费习惯,消费倾向,然后分析用户喜好,选择性引导消费等。

  打开app,你会发现购物平台与各种视频的智能算法好像比你还了解你自己。

  一眼望去,都是自己喜欢的。

首节 上一节 342/5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八岁清北卖鹅腿,校长叫我小孩哥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