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我能听到中药心声

我能听到中药心声 第164节

  师祖?

  我……有师祖了?

  两人欲哭无泪的看向周建德,很想喊上那么一句。

  老师,别玩我们啊!

  这以后碰到陆医生,他们不得喊师祖才行?

  被人听到了,社死啊!

  他们倒是还好,陆轩才觉得恐怖。

  二十多岁的师祖。

  真要说在外面遇到这两人,到时候喊上那么一句师祖,他得崩溃。

  而周建德却好像没想到这事一样,转头就对着陆轩说道:“老师,关于烧山火和透心凉,我还有一些疑惑想要请教。

  就接着您之前的说,烧山火的施术原则是从阳到阴,使天气入;而透天凉则从阴到阳,使地气出。

  若是按照补泻手法来说,徐疾补泻以徐进疾退为补,疾进徐退为泻。

  烧山火的分层徐进(三进),即为了逐层引导阳气入内;透天凉的按层徐退(三退),则在分层引导阳邪宣泄,而使阴气大来。

  与此相类,提插补泻以推而内之一,“紧按”为补,动而伸之,紧提”为泻,紧按所以下阳,“紧提”为了上阴。

  这是不是说明,这二种手法有协同的作用,所以烧山火与透天凉即以此作为“回阳倒阴”的主要措施?”

第一百一十六章 老伙计们,我老周从今天开始有老师了

  待周建德说完,陆轩也是诧异的看了对方一眼。

  这番话,倒是跟心声所述相差无几。

  “不愧是针灸大师,举一反三完全不在话下。”

  陆轩心中感慨不已,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常人,哪怕是听了他说的这些,可要能够从中有所收获还是很难的,而且还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更是不容易。

  “只是那九六数,我倒是一时想不到有什么道理。”说完,周建德眉头皱了起来,目光落在了陆轩身上。

  陆轩想了想道:“至于九六数,乃据《易经》之理而来,必须附于手法,本身不能起什么作用。

  开阖补泻的运用,烧山火时“紧闭出针”,以使“真气存留”,不使已入之阳气外逸;

  透天凉时“徐徐举针”,摇大其孔,以利其路,是使气出乃疾,可以更有效地宣泄阳邪。

  还有搓针,即捻转的作用,以前其实有二种不同的看法:一以阴阳之顺逆为依据,这个在《针灸大成》中便有相关的记载,认为人体中阳受气子四末之外,阴受气于五脏之内,左转从外能生阳热,右转顺内则生阴寒;

  一以经脉循行的顺逆为依据,《针灸问对》中有相关言论,认为须视营气流行的太过或不及,太过者迎夺其有余,不及者随济其不足,故与寒热无直接关系。

  由于古人对捻转补泻的意见存在着分歧,所以具体应用时也仅能作为辅助,不能作为产生热感或寒感的主要依据。”

  “那烧山火和透心凉的适应症呢?”周建德想了想,问道。

  “归纳古人文献的记载,再加上自己的一些体会,烧山火与透天凉的作用及适应证应该有以下这些……”

  陆轩顿了顿,继续说道:“烧山火,有补阳祛寒,即温法,也可以说是补法,按照古代医书中的描述,可应对久患瘫痪,顽麻冷痹,癫风寒疟,四肢厥冷和一切冷症。”

  “那您怎么想的?”周建德追问道。

  陆轩想了想道:“沉寒结冷,命火式微,以及一切脏腑经络元气不足之病,皆可用烧山火。”

  听完,周建德没说什么,似乎在思考。

  周建德沉吟一声:“沉寒结冷,命火式微我能理解,只是这后半句……”

  沉寒结冷,命火式微其实比较容易理解,毕竟绝技烧山火本就是引阳之法,能应对这两种情况他觉得没有任何问题。

  可陆轩提到的一切脏腑经络元气不足之病,却是让他忍不住眉头皱起,似懂非懂。

  陆轩笑着道:“其实要理解这个,就不得不提到我们常说的元气,比如我们常说这个人是元气不足,要补元气,可究竟什么是元气?

  元气是中医的一个概念,流传了两千多年,若是用现代的西医语言来描述元气就是,每个人的生命力是不同的,这个生命力是人体的各脏器功能的综合指标。

  元气产生于生命形成的同时,来源于父母的遗传,存在于人体的肾脏。

  可以说,元气就是人体健康的先天之本,是生命的原动力,元气充裕则身体健康,元气不足或受损则生病,元气耗尽则生命终结。

  在人类的生命过程中,元气从出生开始,一直到最后离开这个世界,是一个不断被消耗的过程。

  可以说,正是我们身体里的元气维持了生命的全过程。”

  周建德眯着眼睛,元气一说,只要是学中医的,都会接触,只是有的中医接触的多,研究的多,了解的自然也就多一些。

  对于他这种针灸大师,对于身体元气的了解自然不会少。

  陆轩则是继续解释道:“”中医学中讲元气,就是“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什么意思?

  就是说你受于“天”,简单理解就是,当每个人生下来以后,我们的身体里就有父母的先天之气,被称为“元气”。

  除了这种与生俱来的,同时还有后天的呼吸之气和水谷之气,通过这些来维持每个人的整个生命过程。

  古人讲气聚则生,气散则亡。

  用我们的文化观点来说,就是构建整个自然界的一切物体,构成自然界万事万物的最小物质就叫做气。

  所以说,中医学始终是建立在人和自然和谐的前提下,如果离开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就没法谈中医学的养生。

  关于元气,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观念产生的。

  想一想,当我们还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只有身体的那根脐带是跟妈妈通着的,“哇哇”一哭落地以后,我们自身的气,就和天地之间构成了一种特有的相关性。

  中医素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古训,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元气是任何疾病得以根除的根本,清代名医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就说“诊病决死生者,不视病之轻重,而视元气之存亡,则百不失一矣”。

  意思是说,诊病过程中,决定患者生死的不是患病的轻重,而是患者自身元气的存亡。

  元气足,病重也能康复;元气弱,小病也能要了人的性命。

  对付疾病的真正勇士,不是医生,不是药物,不是现代化的医疗设备,而是你自身既有的元气!

  医生的职责就是点燃患者的元气,使之返回正常的状态,元气恢复了,它就能排兵布阵,挥戈舞戟,将疾病一网打尽,于是,人体就能康复如初。

  追本溯源,生病是因为元气损伤所致,所以康复的根本就在于使元气恢复正常。”

  说到这里,见周建德仍有疑惑,陆轩笑了一声,道:“周老……”

  “老师要是觉得喊我周建德有困难,那就喊我老周好了。”周建德出口打断了陆轩。

  陆轩失笑,不过还是按照周建德说的,喊了一声老周:“但不要忘了,我们中医所说的阳气,阳气来源有二,一为先天性的,来自于父亲和母亲,二为后天性,主要从食物中吸收的水谷精气转化而来。

  而人的正常机体运转、工作、运动、性生活、情绪波动、适应气温变化、修复创伤等各项活动都是需要消耗阳气的。

  这里的阳气,也便是元气,只是叫法不同罢了。

  烧山火的作用便是引阳入体,那有助人恢复元气之功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周建德眼前一亮,拍了拍自己的脑门,哭笑不得的道:“我差点忘了,还有这茬,若是这么说的话,烧山火还真有此效果,能助人恢复元气,那这已绝技的作用可就大了。”

  “不然又如何称得上针灸绝学呢?”陆轩笑着反问了一句。

  周建德失笑一声,又问道:“那透心凉呢?”

  陆轩解释道:“泻阳除热,即清法,也可以说是泻法,古代医书中记载对风痰中风,喉风癫狂,疟疾单热,肌热骨蒸以及一切热症有效,换句话来说,即伏邪化热,相火亢盛及一切脏腑经络气火有余之病皆可用透心凉针法处置。”

  比起烧山火,陆轩对透心凉的理解显然要浅显易懂的多,特别是最后一句话,周建德觉得已经将透心凉的作用做了一个彻底地总结。

  明白了这些,趁着没有患者来针灸,周建德也是拿起一旁的毫针在自己的腿上试验起来。

  道理听的再多,也没有实践理解的快。

  当然,原理什么的还是要知道的,不然光会行针,却不知道针法的作用,一样没用。

  周建德刚刚也看陆轩施展过烧山火和透心凉,脑海中记忆很深,再加上陆轩说到的原理和实操手法,他进针还算顺畅,但试验烧山火达到三度过后,却是忍不住眉头一皱:“好像并没有热感出现,是我哪里操作不对吗?”

  周建德抬头看向陆轩。

  周建德行针的时候,陆轩的注意力也一直在他身上,听到这话,便开口指正道:“烧山火和透心凉操作成败的关键,第一,须切实掌握进针、退针的层次和提插的幅度,要求层次分明,提插均匀;

  即在提插时针尖上下的幅度必须局限在一个层次内,切忌一次轻一次重、忽而快忽而慢,同时每次提插时必须分清紧慢,不能模糊,这样出现热感或凉感的可能性一般较多,有时候一次就能成功。

  第二,刺激须适度,过重病人难以忍受,过轻则未达到刺激的要求,都会降低效果。

  一般而论,烧山火的刺激量须较大,但施术的时间可稍短;透天凉的刺激量可较轻,但时间须适当延长。

  第三,须嘱病者注意力集中,细心体会,但不要给暗示,以免对轻微的感应忽略过去。

  第四,施术必定要在得气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不易成功。”

  他说完,看向周建德:“你再试试。”

  周建德思考了一会,旋即再次在自己大腿上行针,有了陆轩的指点,这一次则是顺利的多,在进行到第二度的时候,行针的穴位处便是产生了热感,而且极为明显。

  到这里,周建德也是忍不住抬起头,脸上满是喜色:“有了。”

  “不愧是针灸绝学,太神奇了,不是其他手法能比的,难怪老师说能恢复人体元气,这种热感,若是多针刺几个穴位,恢复元气完全不在话下。”

  这一刻,周建德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没有亲身实践便没有话语权了。

首节 上一节 164/3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骑士世纪:我只是代打,不是开挂

下一篇:开局离婚:一首后来唱哭全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