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都市长生:我靠自律无限加点

都市长生:我靠自律无限加点 第194节

林煊的步伐也越来越快,他一边在江底行走,一边出拳,每一次出拳,劲力增加一分。

随着渐入佳境,他的拳劲如炮,直接将快速冲击而来的一股江沙猛流轰散。

林煊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前行着,走了上百米。

他一边调动五脏之气出拳,充分的感受着自身出拳所使用的劲力,一边结合江水湍急的威力,糅杂在自己的拳意之中。

不得不说,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下,林煊终于体验到了一丝修炼的困难。

但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困难,他的进步也在缓慢的提升着。

不一会儿的功夫,他便彻底适应。

林煊便开始训练起各种发力技巧,比如蹬劲,他前脚前趟,丹田抖动,脊背发力。

发力瞬间,内气下沉,气踩在前脚底下,丹田鼓荡,劲力突发。

再次出拳,可将面前的水旋轰散。

而要想得到形意拳的惊炸弹崩之劲。

还得跟步发劲,这步功夫必不可少。

但前提是要通过站桩聚力,定步行拳练气,摸劲,得到充盈的丹田内气功夫。

刚刚他的一系列行为,便是为了聚力摸劲。

现在聚力摸劲已成,自然劲力惊人。

林煊当即开始操练具体招式套路,其中有五行手、蛇形手、虎形手、马形手、刀削手、掸手、立桩肘、双开弓、抖绝等。

他是越练越上头。

此刻,林煊全身放松,头顶项竖,松肩坠肘,直背塌腰,松胯屈膝,气沉丹田,降至涌泉。

腰裆下去,问地要力,丹田抖动,脊背发力。

发力短促,只在瞬间,脚蹬地、梢打,气沉,意气力同时到位,一气呵成,瞬间发出一个短促迅猛的爆炸力,直接将一股疾驰的水流轰停半秒。

要说林煊在这江底修炼,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一定得是跟步发力。

跟步发力也是锻炼形意拳发力的关键一步。

以往练拳,虽得要义,但有些招式的修炼,没有这样严苛的环境,还真不容易修炼精进。

跟步发力就是其一。

同时他也有了自己的领悟。

水中,林煊双眼紧闭,凝神静气,再次以左三体式起式,后脚向前上一步,然后左脚向前上一步,最后是左脚蹬劲,后脚再向前趟一大步,同时左脚跟进半步,右掌前劈发力。

力道之强,有切水之意。

此步功法与跟步发力相比,增加了步子也增加了发力难度。

练得是行进中的劲力平衡,身体的松紧适度,步法沉稳,运气有序,身法轻灵。

行进中,身体能平行中前进,能充分锻炼自身协调力,然后最后一步发力,在发力之瞬间,便能打出浑厚坚实的特有爆发力。

林煊将其称为活步发力。

要点与跟步发力的要求大致相同,关键要注意在行进中一定要精神专注,六合一体,劲力顺达。

这还没完。

有了跟步发力,活步发力的全新领悟后,林煊的内气更加充盈,劲力愈加饱满,这时候正适合进一步练习行步拳。

主要是练气血畅通,身法轻灵,步法稳健。

其特点是步不停拳不停,行拳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所谓行步拳就是“脚踏七星步,手运乾坤转”。

练到这步功夫,行拳时要求劲力含蓄,由明转暗,亦刚亦柔,不着意于力,由内而外,顺势而发,劲力顺达,进而转化为无形无象的意劲。

这他领悟到的一种全新的武学理念,是继绷劲,透劲,三重气劲,再做突破领悟到的劲力,意劲。

通俗来讲,就是可以气劲与意念合一。

当然,这只是浅显的解释。

具体来说,林煊现在能通过意念合一的方式,调动全身劲力,百聚为一。

主要是用来增强自身爆发力的。

就好比他的三重气劲,具体表现是作用在物体上,一重更比一重强,造成持续不断的破坏力。

而意劲就是能短暂的提升自己的爆发力,让三重气劲的每一重力量更强,更炸裂。

林煊实在没想到,仅是第一次来自江底修炼,就有了全新的领悟。

此刻,他平静立于江底,再也没有初入江底时,那种阻塞与不畅的感觉。

纵使是湍急的江水,急速如刀的江沙,都无法阻碍他将拳法练的灵巧自如。

甚至林煊越练越上瘾,都舍不得离开这江底了。

只不过,纵使他能在水底下活动很长时间,但也是有极限的。

其实,林煊下来前,就规定为一个小时,如今时间也快到了,就算再沉迷,也应该打完收工了。

于是他决定再练一次,巩固一下自己的意劲后,又上岸。

而随着他继续在江里迈步行拳,他此时的位置,早已偏离跳入江里时的位置。

这里的地势更险更深,就如同江底裂开了一道口子,里面暗流涌动,说它是一条通往地底的深渊,也不为过。

林煊虽然紧闭双眼,但他可以利用真气探知,随即他便催动真气,让真气顺着水流,涌入那更深的黑暗中去。

而通过真气震荡反馈,很快,他就查看清楚了这条沟壑之中的地形情况。

其实,这就是一道长约三十米,宽约三米左右的裂谷,深度大概十几米左右,并不是江底还隐藏着一道幽深峡谷。

而裂谷之中,似乎有一个奇怪的物件在里面。

林煊心中好奇,不由的迈步上前,直接跳入这裂谷之中。

裂谷地形不算复杂,相对平坦,所以他跳下来,一点不用担心撞上暗礁。

双脚落地,林煊立刻迈步上前,来到了那古怪物件跟前。

他直接伸手,摸了上去。

不摸不知道,一摸林煊才确定了心中的猜测。

原来老一辈的传言是真的,这江底真的吞没过侵略者的坦克。

没错,这裂谷之中,正装着一辆锈迹斑斑的坦克。

从外貌上,已经看不出来是一辆坦克了,更像是一个浑身长满锈蚀的铁疙瘩。

林煊有些好奇,不断摸索,最终摸在正面上的一块装甲上。

“正好,倒是可以用你来检测一下我刚刚领悟的意劲。”

第159章 豆战车,吃小爷一拳!

要知道,坦克的装甲,基本都是用现代低合金高强度钢材制造。

有些主战坦克可能有比较厚的复合装甲,但是不论是哪一种装甲,其最外面的外壳肯定还是钢材为主。

战场上也有极少数的伞兵战车,外壳几乎是全铝合金的,但是数量极少。

在面积巨大的战场上,也就只存在十几辆,因此非常罕见。

大部分作战中被击毁的坦克和装甲车辆的外壳,基本都是用高强度钢材焊接或者铸造而来。

这些高强度钢在常温常压下的强度都很大,但是最大的弱点就是不耐腐蚀。

如果其金属外表,完全暴露的空气中再遇到水或者水蒸气,不用说几天和几个小时,就是几分钟之后都会出现表面的锈迹。

而此后时间越长,则锈蚀痕迹越明显。

林煊之所以想拿这坦克的装甲试试手,主要是认出了这坦克的型号。

这坦克车严格意义上来讲,也不算是坦克车。

由于体型并不大,所以很好辨认。

又是在他们国家出现的坦克,就更好确认了。

林煊猜的没错的话,这其实是一辆94式豆战车。

小日子制造。

它们对这豆战车的称呼也极为搞笑,翻译过来就是“特别拖拉机”。

这也间接说明,94式原本就不是当坦克而设计出来的。

严格意义上讲,它就不是坦克,而是一种类似于坦克的小型履带式装甲车。

国际上通常管这类装甲车叫做 Tankette,通常被翻成“小坦克”或者“超轻坦克”。

该车可以算的上是全世界最轻的装甲车辆。

长约3.12m、宽1.60m、高1.62m,而老款的奥拓快乐王子的尺寸是3.20m、宽1.405m、高1.44m。

首节 上一节 194/5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扮演白无常,捡醉杨小蜜被直播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