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不,我们是科技之光 第979节
因为这么仔细一算的话,龙腾集团需要支出的费用太高了。
现在她的首要任务是维持企业正常运转,有足够精力应对赛博坦集团的挑战。
而天竺战争,外北开发,以及空天母舰项目,这些和龙腾集团的正常经营没有任何关系,对海外市场的竞争也没有直接的帮助。
所以,郑富真发现自己坐在总裁的位置上,还真有点水深火热的感觉。
别说迅速取得业绩,树立威望了,稍有不慎,甚至可能因此而下台.
第一三二七章 朱雀集团的第二增长点,新型农业
郑富真在为资金问题倍感头疼的同时,秦瑶也有些愤愤不平。
为了承销防务债券,陈锋亲自做主,让朱雀集团也拿出了部分资金来进行援助。
站在三方关系的角度,这件事也算理所当然。
毕竟朱雀集团和龙腾集团一样,都属于是陈锋名下的产业。
这种资金援助,等于左手倒右手。
可站在秦瑶的位置上看待这个问题,那就有些不合适了。
朱雀集团拿出这么多钱来帮忙,如果是陈锋的私事,那倒是无所谓。
可问题是,这应该属于龙腾集团的企业经营行为。
承销债券的好处,全都被龙腾集团给拿走了.
所需资金,却需要三家企业一同承担。
要知道,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等于是朱雀集团三千亿的资金被占用,除了收点利息之外,再无其他任何好处。
如果按照商业投资的思维来看,这绝对是一桩不划算的买卖。
况且这么大一笔资金,肯定会影响朱雀集团未来的发展。
企业发展的基础,就是资金的保障。
这三千亿资金如果可以正常使用的话,朱雀集团未来的战略扩张脚步会更加的稳健,更加的迅速。
尽管秦瑶是主动离开的龙腾集团,但心里却一直憋着一口气。
她要用事实证明,自己能将龙腾经营成世界第一,绝不仅仅是只靠陈锋。
所以,一直以来她在管理朱雀集团的时候都是兢兢业业。
最大的目标就是,带领朱雀集团迅速扩张,赶超龙腾集团的资产规模。
当初在朱雀集团刚刚上市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被称作全球第一。
按照市值来估算的话,这个第一绝对实至名归。
毕竟龙腾集团不是上市企业,难以估算出准确市值。
但不久之后,所谓全球第一的头衔就没有人再提了。
因为明眼人都看的出来,龙腾集团的规模和资产才是真正的第一。
数百万员工,八大子集团,总资产规模超出想象。
空天母舰项目,战争机器人项目,还有外北战争,以及现在如火如荼的天竺战争,这些焦点事件,都是以龙腾集团的名义进行。
由此可见,龙腾集团发展到现在,已经蜕变成一个真正的商业帝国,前所未见的超级企业。
而朱雀集团虽然垄断了核聚变发电技术,未来市场前景无限,却也无法和龙腾集团相提并论。
毕竟在产业规模和员工数量上,存在着等级的差距。
现在朱雀集团的正式员工还不足五十万,怎么和几百万员工的龙腾集团相比?
至于每年的营收和利润,差距虽然没有十倍那么大,却也不是一个级别。
想要赶超龙腾集团,秦瑶就必须抓住东方经济腾飞的契机,积极扩张产业领域。
也就是说,除了核聚变发电产业之外,她还要寻找第二增长点。
秦瑶和郑富真不同,没有将目光投向金融产业。
因为她是土生土长的东方人,深知金融产业的敏感和重要。
对于东方来说,绝对不允许金融行业出现一家独大的状况。
朱雀集团在能源产业领域,已经形成了技术上的垄断优势,再进军金融行业的话,就有点不知进退了。
出生环境的不同,让两人的商业思维也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秦瑶采取的策略是在能源领域深耕的同时,开展新型农业。
深耕新能源,属于朱雀集团的基础业务。
而新型农业,则是她找到的第二增长点。
随着东方人均收入的提高,对于饮食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从以前的吃饱饭,到后来的吃好饭,然后到现在的吃健康,经历了三个阶段。
新型农业主打的就是绿色健康,依托能源消耗,进行农业技术的革新。
对于东方这种超级大国来说,农业安全和能源安全意味着基础。
而以前那种精耕细作的模式,已经无法适用于现代经济的发展。
打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一个普通人在外工作一年的收入,远远超过在家里种地的收入。
而且在外工作不需要什么投入,只要人去了就能挣钱。
但在家里种地的话,种子和化肥还有土地承包都需要前期垫支。
这么一算的话,守着那一亩三分地根本没什么出路。
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进入城市里工作。
这个趋势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城市饱和为止。
根据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东方的城市化不足60%,名义上的农业人口八亿左右,其中外出工作的人口3.2亿,真正意义上的农业人口在4.8亿左右。
对于一个发达经济体来说,这个比例是非常失调的。
西方的农业人口占比在2%左右,农业最发达的地方,一个农业人口产出的粮食可以供应一百名城市人口。
而现在东方的农业人口,只能供应不足三名城市人口。
由此可见,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农业面临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产业变化之中,孕育着千载难逢的机遇。
未来的东方农业,势必会蜕变成那种大型农业模式。
更少的农业人口,种植出更多的食物。
以秦瑶的眼光来看,未来东方的农业人口会迅速降低。
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各行各业都会涌现出更多的工作岗位。
这些工作岗位,需要农业人口走出乡村,来到城市进行补充。
乡村的人口流失,属于大势所趋。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规律。
而随着乡村人口的流失,农业模式也会转变成集中耕种。
以前那种精细化的小型耕种模式,将会渐行渐远。
在这个时候,朱雀集团投入巨额资金,不断研发新型农业技术,市场前景绝对广阔。
而进军农业,只是秦瑶的初步设想。
之后,朱雀集团还会继续进入畜牧业,种植业,水产养殖业等等农业分支。
她要以能源供应为基础,打造出一个史无前例的农业帝国.
第一三二八章 大农业战略计划,秦瑶的野望
农业自古以来就是经济的基础,关系到人类的生存问题。
在东方经济腾飞,综合实力提高的现在,农业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
当前的东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农业大国,却不足以成为农业强国。
如果按照年产值来说,东方农业的产值规模肯定是世界第一。
但这完全是依赖广阔的市场和数量庞大的人口,才勉强支撑起这种农业产值。
从进出口来分析,东方在农业方面属于进口国。
每年都需要从海外进口大量的农产品,除了粮食和蔬菜可以自给自足外,其他农产品都需要进口,才能满足内部的消费需求。
最近几十年来,东方一直探索农业发展道路,并在农业科技、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问题是,农业的发展速度跟不上经济的提升脚步。
上一篇:直播带校花整蛊,全网后槽牙咬碎